APP下载

“六个再”助力打造 “引领区”

2023-05-30张苗

检察风云 2023年10期
关键词:金融城张江浦东新区

张苗

近年来,浦东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商业主体。《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也赋予了浦东新区新的定位,成为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为此,浦东新区不断擦亮消费名片,向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加速迈进。

立足于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时代背景和疫后恢复再发展的阶段特征,上海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陆月星从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等领域切入,就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提出“六个再”的对策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再集成

陆月星委员提出:“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随着时代发展,上海乃至全国的营商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世界银行全球评估标准也由“营商环境”向“宜商环境”转变,显示出当前优化营商环境面临着新理念、新要求和新挑战。

陆月星委员认为,当务之急是重振信心、稳定预期,企业迫切希望政府能推出一批针对性强,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热”的政策措施,浦东新区可以领上海乃至全国之先。对此,他建议:

一是努力营造更高水平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研究营商环境的法治需求,系统谋划浦东新区法治供给体系,用好用足浦东新区法规立法权,加快推出一批符合发展阶段特点、符合市场主体需要的浦东新区法规,统筹做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领域工作。二是努力营造更高水平的市场化营商环境。深入了解企业困难、积极回应企业诉求、科学精准实施涉企政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切实降低企业市场准入准营成本。三是努力营造更高水平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对标世界银行“宜商环境”新指标体系,健全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使浦东新区始终成为全球投资热土。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再提速

近年来,浦东新区集合精锐力量培育新动能,全力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对标国内外最高水平,陆月星委员认为浦东新区仍有几点不足:产业规模“不够大”、龙头企业“不够强”、关键核心技术“不够硬”、区域吸引力“不够特”。

针对四点不足,他提出,浦东新区可以依托良好产业基础,利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建设再提速。一是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支持龙头企业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发展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材料,逐步缩小直至追平差距。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梳理“卡脖子”的技术产品清单,提高国产替代能力。二是提升产业链“关键路线”。提高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力,增强产业链细分领域主导能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三是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强基础科学和前瞻技术研究,建立企业需求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生态。

张江科学城建设再聚焦

据了解,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1999年上海提出“聚焦张江”战略,30多年来,张江发展取得巨大成效。陆月星委员认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为张江科学城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但是,作为上海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张江科学城,在基础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与国家战略要求相比还有差距,顶尖机构、高端人才与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需求还不匹配。

为了“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他建議:一是在进一步集聚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各类科学设施管理运营机制。既要建设好大设施,更要“管好”“用好”大设施,完善大设施“建、管、用”全周期管理模式。探索引入第三方管理机制,实现科研基础设施服务更专业、运营更高效。二是在进一步壮大各类科研机构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探索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科研管理体制,构建适应科技创新规律的管理架构和运作模式。三是在进一步打造创新人才新高地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引进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和团队,率先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塑造独特的张江机制和张江文化,打造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自贸试验区及新片区建设再增压

近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在深入推进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过程中承担着重大使命,发挥着“试验田”作用。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全球供应链遭遇严峻挑战。陆月星委员认为,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应有更高要求。对此,他建议:

浦东临港 (图/视觉中国)

一是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聚焦特殊经济功能区定位,积极跟进《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印太经济框架”(IPEF)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率先开展压力测试,在金融服务、数字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试点,加大开放力度。二是强化高端要素资源配置核心功能。加快引进能级高、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战略性、功能性项目,吸引有创新活力的国际科技人才落地生根,推动前沿产业集聚发展。三是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与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谋划出台新一轮支持新片区发展的政策举措,大胆先行先试,梯次推动新片区与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功能及成果向浦东“引领区”、上海全市及长三角地区辐射拓展。

陆家嘴“金融城”治理再突破

浦东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区,金融对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至关重要。

陆月星委员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陆家嘴“金融城”的治理模式有待新突破。除楼宇设施更新外,更重要的是推动“金融城”治理结构、治理模式创新。一是深化探索“金融城”治理模式。更好发挥理事会和法定机构的功能,组织推动各类主体参与“金融城”经济、社会、城市治理,加快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二是强化“金融城”与其他功能区的联动效应。推动“金融城”与对岸黄浦区外滩金融街、虹口区北外滩金融功能协同融合,强化陆家嘴金融功能对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科技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三是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在“金融城”治理过程中积极应用新型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

上海市政协常委、经济和金融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杨认为,要深化对外开放、强化金融服务支撑。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快打造更加有利于稳外资、稳金融、稳预期的宜商环境,强化服务外资外企能力。二是聚焦先行先试,加快在浦东新区探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实施路径。三是加快建立离岸金融业务中心,助推离岸金融体系建设。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再赶超

基础设施先行,是浦东30年开发开放的成功之道,也是新时代“引领区”建设的不二法门。当前,以浦东机场和铁路东站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浦东发展带来了机遇,不仅事关国家沿海大通道贯通和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而且事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升级和城市功能空间“东西联动”,更事关浦东中部崛起和多城协同。

陆月星委员建议重点抓住几个关键:一是“联”:加强空铁联运体系建设。整合铁路车站、机场枢纽、轨道交通等不同模块功能,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捷运换乘方式,综合考虑货运需求,强化枢纽货运功能和货运通道。二是“融”:推动站、产、城一体发展。将交通枢纽建设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紧密衔接,以现代化新城建设标准推动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周边大飞机制造业、国际旅游度假区等联动发展,提高综合服务能级。三是“管”:研究运营监管体系。将海关、边防、检验检疫等联检单位纳入管理协调机制,支持在出入境和通关政策等方面进行创新。四是“赢”:探索利益统筹共享机制。在现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投资机制的基础上,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和市场化运作,合理确定资源整合和利益分配方案,调动各方投资建设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金融城张江浦东新区
杭州欧美金融城的照明设计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简介
解禁!金融城450米+鱼珠黄埔港488米高楼规划曝光!
为“浦东新区法规”开启众筹模式
陆家嘴金融城的那些“全国第一”
金融服务:伦敦金融城能挺过英国“脱欧”吗? 精读
浅析张江科学城景观标准化的探索实践
Vπ张江孵化器
张江高新区普陀园科协成立
浦东新区防台风避险人员转移安置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