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济南人性格解码

2023-05-30张智辉

走向世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济南人济南

张智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济南这方水土自有其特质,它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城内群山连绵,怀抱千泉。可以说枕山听涛拥泉——只此济南。

有人如此描述:济南,姓济名南,字泉城,号山泉河湖,别名“历下”或“舜城”,曾用名齐州,现为山东省会;其人身材高大,民风朴实,性情耿直,热情好客,喜欢自我嘲弄,责任感强;可考家世8000年,身世3500年。作者一击两鸣、两山并峙,以济南之景衬托济南人之性情。

关于济南人之性情,版本众多。今人路也“贤良”说,简墨“柔软”说,张继平“别说”——“兼容并蓄”,《济南快览》道“勤朴厚重”,《人文中国》赞“豪爽敦厚”。《济南府志·风俗》中,转载了其他一些对济南人的“操行评语”。《隋书》:齐郡俗,男子多务农、桑,崇尚学业。《史记·货殖列传》: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齐东学记》:贵礼而尚义,长老有敦朴勤俭之范,子弟有讲学弦诵之习。《一统志》:习尚淳厚,民皆务本。《青城庙学记》:民醇俗厚,号为易治。《平原志》:人尚忠勇,家务农桑,风俗敦厚,诚悫无党。元代学者程文《遂闲堂记》:济南并东海为郡,有崇山巨浸,其人敦厚阔达而多大节。

古今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宽缓、阔达、多大节。“宽缓”略等于“宽厚”,也有大大咧咧、漫不经心之意;“阔达”是豁达、气量大;“多大节”是大事有主见,堪担大任。

这种区域性性格,表现为心照不宣和根深蒂固的生活秩序、民风民俗、行为习惯等,源于地域特定文化,自有其基因密码。

解码一:以泉为魂 至刚至柔济南人

“请教泉有多少,去问济南人的眼睛吧。愿问济南人的性格,你去问泉水吧。”泉水文化映射在济南人刚柔相济的性格中。

“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尝吼半天雷”,形似雪、声若雷,这是元代“三俊”之一济南人张养浩对趵突泉的生动描述。

“怒起跃突,如三柱鼎立,并势争高,不肯向下。”“呜呼,水之劲挺一至此哉!”浙江嘉兴诸生怀应聘从趵突泉看到了理想的人格精神:“故以至柔之质而发为至刚之慨,以自见其奇邪”(侯林、侯环《济南名泉史话》)。

何为“至刚至柔”?“刚柔始交而难生”(《周易》·屯卦),愈压抑愈顽强,正如“屯”字之形;或曰兼具南方与北方之强,勇武而宽厚,既“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又“衽金革,死而不厌”(《中庸》)。

这天赐之泉为济南人打上了不屈不挠的精神烙印。他们不畏高山险阻、荆棘遍地,始终高扬着不屈的头颅。少年英雄终军入蛮夷而不惧,弱冠请缨;“城神”铁铉铁骨铮铮,自食其肉厉声“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铁血外交家、“抗日第一位烈士”蔡公时痛斥日寇暴行,奋力抗争,竟被日寇割鼻削耳挖眼残忍杀害;1931年邓恩铭等22位烈士在济南市纬八路刑场英勇就义,唯一的女共产党员郭隆真“宁可牺牲,绝不屈节”。而今铁公祠、“蔡公时纪念馆”“四五党性教育基地”已成为后人对这些铁血儿女的缅怀地。

这灵性之泉滋养着济南人包容开放的胸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论有怎样的乡音,处在哪个阶层,都大可放心,济南人不欺生、不排外,用济南土话就是不“扳门框”(以土著优势欺负外来人)。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几十年,居住地从西到东,从未在大店小摊见到欺生的现象。这固然有其地理南北通衢、历代州府道(省)会等历史渊源,乡俗民风淳朴厚道最为关键。

看济南的市树——柳树,似可以找到注脚。它高大而健壮,苍劲而厚重,有风姿而无娇态。它自有信仰,灵性十足,“顺人而不失己”。“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插而成荫,折之饯行,杨柳依依,树中君子。赏柳来泉城,最宜是春日。

解码二:英贤遗风 重情重义济南人

济南古属齐国西端,南面与鲁国接壤。以“尚霸道、尚变革、尚道学、尚武、重工商”为特色的齐文化,以“行王道、重守成、尊儒学、尚文、重农业”为特色的鲁文化,二者交互影响,特别是“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儒家文化渗透到济南人的骨髓,形成了济南人的文化源头。

是否算作“君子”是老济南人评价一个人的标尺,意指谦虚、谦让、诚信等。母亲大字不识,但从她口中能經年累月地听到那些有关君子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济南人爱场面、重友情,平时省吃俭用,但家里来了客人,一定风风光光“好吃好喝好招待”,闵子骞杀鹅招待孔子的故事,当取材于济南。

济南人乐善好施,看不得别人苦,更看不得别人哭,朋友有难顿生侠义感、责任感,不惜为朋友“两肋插刀”。

“两肋插刀”的典故发源于隋末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被百姓奉为“门神”的济南(历城)人秦琼,字叔宝。为救朋友,他染面涂须冒充响马去登州自首,路过两肋庄时,遇三岔道口,想起了老母妻儿,一条路去汝南庄抓捕犯人,一条路去登州解朋友之围,一条路回家,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选择去了登州。感动于秦琼义气,两肋庄岔道被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叔宝为朋友两肋庄走岔道”演变为“秦叔宝为朋友两肋插刀”。

《隋唐演义》赞其“孝义赛专诸,交友似孟尝。”千佛山半山腰至今保留着秦琼拴马槐,传说就是秦琼为母亲进香祈福时所用。

“走两步”因赵本山小品成为笑谈,现实中还有“两步走”说道,济南人说一个人行为拿拿捏捏、猥猥琐琐,便说“不像秦琼两步走”,足见人们对这位义士的崇拜已是爱屋及乌。

“两肋插刀”属秦琼,捐金千两赞陈冕。省府前街有条鞭指巷,有一处陈家大院,这里走出过“慈善状元”陈冕,李维新主编《天下第一策——历代状元殿试对策观止》,将其推举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建树的八位状元”之一。这位英年早逝的状元郎,变卖家产倾尽所有捐金千两赈灾,济南街头摆摊写字,带头募捐黄金万两以救民于水火,还兴办学堂,免费培养贫困儿童,义薄云天,代代景仰。

大忠大义为济南人顶礼膜拜,岳飞精忠报国塑像就在英雄山赤霞广场一侧,常有市民拜谒。小时候听刘兰芳说《岳飞传》《杨家将》听得如痴如醉,恨不得披战甲跨战马持长枪杀入敌营,这种赤膊上阵的英雄气直到成年常涌动于心。

解码三:斯文在此 赌书泼茶济南人

书能香我不须花。遍地书香是济南。

在济南百花洲有一“泉水书房”,读者络绎不绝,成为了解泉水文化、感受泉水魅力的“窗口”;走进“579百工集”设计师产业园,在阡陌书店百工集店,仿佛时光倒转,彩绘玻璃屏风,随手一拍就是一张极具年代感的明信片。读者各色人等,自由而惬意。

在济南走遍大街小巷,从城市综合体到乡下文化大院,书城、智慧书屋、农家书屋、创意书店随处可见。书店服务越来越人性化,“夜读空间”,智能取书,电子书籍。有人称“一城山色,半城书香”,可谓精当。

“名士”精神的浸淫,给济南人留下读书爱书的习惯,从中国图书史上最响亮的名字“济南伏生”,到“赌书消得泼茶香”诗意阅读,再到230多年前周永年在济南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实际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借书园,济南自古是书城。

茶亦醉人何必酒。香茗自当泉水烹。

如何让凡俗生命活泼起来,让世俗生活充满趣味?饮茶是其一,从饮之“味”到茶之“道”再到“禅茶一味”。“尘心洗尽兴难尽”,道出了茶道最精微、高妙的神髓。

济南人的风格,若借用一个意象表达,那就是——茶。很难想象,江北最大的茶市在济南。据考,济南是中国北方最早端起茶杯的城市,茶文化已有1300余年历史。在济南,不分男女老少,都乐在其中。大佬喝好茶,百姓买便宜茶,头些年喝茉莉花,甚至买茶叶沫子,也要喝出个滋味。

济南茶市场之火,其原因在于茶客多、气氛浓、水助力。水是茶之母。济南有泉水,好水沏好茶,好茶待好友。百花洲泉畔喝茶,不仅愉悦精神,还能悟道润心,醒脑提神。

“滋荣冬茹温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赏泉品茶,谈书论道,文绉绉来酸溜溜,甚至喜欢咬文嚼字。无论是土著还是外来者,都变得风雅、灵秀、淡泊、圆融,这也许是得益于一方水土的润泽吧。

解码四:群星璀璨 诗情画意济南人

“才华横溢泉三股,字吐珠玑水一泓。多少诗人生历下,泉城自古是诗城。”30多年前,徐北文教授就撰文,应该给泉城献上一顶“诗城”的桂冠。

济南最早的诗歌出现于3000多年前今城子崖附近的谭国,长诗《大东》有赞咏泉水清冽丰沛内容,被收录到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自唐以后诗人辈出,北宋中后期更为登峰造极,不仅涌现出李格非、李清照父女诗人,还培育出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李清照和辛弃疾,被誉为“济南二安”,蜚声于宋代文坛,不仅是济南诗城的重要标志,更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金元时代,著名元曲家、诗人张养浩领衔济南诗坛,写下了许多赞咏济南的诗词散曲。他“视荣华如风花之过目,鸟声之悦耳,以六合为家,四时为友寄傲林泉,纵情诗酒”,写出不少接于目、而得于心的优美诗曲。“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画幅中”。漫步趵突泉畔,欣赏珠滚絮飞的泉流。他曾宽待那些因贫穷逼迫铤而走险的盗徒,盗徒集体发誓“勿负张公”。

明清时代,济南诗坛更是群星璀璨。边贡写了大量质朴婉约的近体诗,成为“前七子”中坚。李攀龙则是“后七子”领军人物。边贡、李攀龙与王象春、王士祯等,引领明代诗歌潮流,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济南诗派”。章丘李开先是文学家、戏曲作家,平阴于慎行是“三代帝师”,且是文学家、诗人,当时均享誉全国。

枕山听钟鼓,濯泉弄琵琶。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和诗人赵孟頫,不仅画下了流芳百世的名画《鹊华秋色图》,还在《趵突泉诗》中把趵突泉“三股水”作了生动形象的写照:“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等。其中后两句被作为楹联,镌刻在趵突泉泺源堂正门的立柱上。

“绿树青柳,稻田藕花,一片乡村风光。”臧克家在《济南漫忆》中描写北园风光。

“蓝色的列车呵,请带走泉城的问候,问那古老的北京身体健康”。著名文史专家周长风先生考证,济南第一雅号“泉城”就出自著名诗人孔孚诗篇。

泉城与诗结缘,让这个北方城市潇洒似江南,为济南人注入了洒脱、风雅、浪漫和激情。

济南人敢爱敢恨,坦诚相见,大开大合,快意恩仇。“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献愁供恨”。有时不管三七二十一,竹筒倒豆子,图个痛快。“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还有意味深长的浪漫,“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济南人性格厚重,有多重性,有时“激扬奋厉”,有时“魂销意尽”。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最是小儿无赖,低头卧剥莲蓬”,这样的闲雅风度竟出自辛公之手。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如此慷慨悲歌,竟是女词人清照所做。冰火双重,风神互换。

解码五:市井巷陌 亦雅亦俗济南人

到过济南的人说:济南街道经纬分明、横平竖直,不会掉向;烤肉串品种最全,扎啤摊多。特色小店多,总有一款适合你。山多,随处可健身。一座有安全感的城市。

俏也不争春。济南人安土重迁,富有人情味,家庭观念特别强,大部分济南人宁愿呆在济南,离父母近一些,以照顾老人。“夜生活”是一面镜子,除必要的应酬,更多的济南人守家守夜,骨子里拒绝反传统的东西。

济南男人实在厚道,怕敬不怕橫。如果不小心与本地人发生了碰撞,只要真诚说声“对不起”,多数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是,如果流露出蔑视的眼神语气,甚至想“耍横”,用济南话说就是“立楞”,济南人立马就会怒目相向,甚至“不惜一战”。欺强不凌弱、吃软不吃硬,说出手时就出手的“好汉”作风。

济南女人好看贤淑,吃苦耐劳。巩俐是济南的名片,但是把巩俐放到济南人堆里,不仔细看,很难找到她,说明济南出美女。当年演电视剧《渴望》,刘慧芳成了女人心中的榜样,男人心中的偶像。

济南人有雅趣、雅兴,玩古玩字画蔚成风气。济南是中国三大“曲山艺海”之一。相声界都知道,济南是行内“踢门槛”的地方,只要能在济南说出名堂,在京津准能走红。济南还是京津之外最大的京剧票友聚集地,不缺吹拉弹唱的民间高手。

济南人勤劳,劳动模范很受追捧。从济南走出去的季羡林先生,在世时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学习,他书房的灯成了北大一景,激励着北大学子闻“季”起舞。济南人敢较真,韩美林直接给那位当红教授提出学术质疑。

解码六:双花并蒂 “荷” 谐“玫”好济南人

静时如莲,安守一方,出水如藕,脆爽高洁。荷花——被济南人选为自己的市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花喻城,也可以花观人。

济南东部“东荷西柳”两大建筑群,便是取济南市树柳树和市花荷花之意。几年前,带有浪漫色彩的玫瑰,成为济南新市花,与荷花双花并开。这荷花仙子,与浪漫邂逅,成为“荷谐玫好”的标志。寓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除了包容、风雅,济南人生性诙谐幽默。可以将济南CBD称之为“陆家嘴济南分嘴”,核心区三座楼称之为“洛杉济三件套”,有才的朋友将地标性“云鼎大厦”戏称为“金谷棒”。

济南人的性格是面多棱镜,大雅与大俗、豪爽与礼数、理性与义气,这些看似矛盾的双重性在济南人的骨子里融汇成一体。又如这座城市四季分明,春来百花争艳,夏季酷热难耐,秋风送爽宜人,寒冬滴水成冰。神奇之处在于,一阴一阳,寒来暑往,济南人“与四时合其序”,在轮回中与自然友好相处,形成了攻守兼备、开合有度、秀实相济、圆融通达的精神品格。

这种性格有本色,先天而生,“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有传承,后天而成,“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云的心里全都是雨;有基因密码,独属于这座城市,现在和将来都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心灵生活。

猜你喜欢

济南人济南
The Function of Ancient literature Education to Contemporary Social Culture
作品赏析(1)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pplying labor law to senior management personnel of the company
最亲民的泉
济南拍卖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不辞长作济南人
Hi济南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