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设计
2023-05-30严昔波
严昔波
〔摘 要〕 将项目式学习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有助于科学学科的教学改革。在项目式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处于核心地位。教师所设计的驱动性问题应该是开放的、真实的,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驱动性问题;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2-0016-03
一、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的现状
小学科学课程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而出现,它是基础教育阶段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核心课程。科学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自然界,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了解世界,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科学教育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并将科学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之中。在科学教育中,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放在首位,以科学探究为主线开展教育。因此,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就成为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都是把发展学生身心作为基本出发点。为实现这一要求,世界各国的教育专家、学者不断地进行研究,在不断创新过程中,摸索出一系列现代化教学模式。其中,项目式学习就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就是“项目”在普通教育领域的一种运用,主要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科学学习环境,请学生自行规划、利用现有知识经验,通过自身操作,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工程设计与实施中,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培养其科学素养的目的。因此,项目式学习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并逐渐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然而当前国内项目式学习多集中于职业教育中,在成人教育中得到较广泛运用,并有一些体会与突破,而在基础教育中,常常被忽略。
二、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中驱动性问题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小学生对科学和技术都非常感兴趣,但传统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小学生不断增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小学科学势在必行。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线,设计驱动性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并且保持深入探讨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将这一方法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合理设置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获得学习知识的成就感,在科学学习中保持更加旺盛的热情。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将起到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二)学生探究能力得到加强
以项目式学习为基础,通过驱动式提问,让学生在反思、探讨、争辩中寻求答案。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与科学相关的知识,还可以获得一个全面实践科学思维方法的机会,从而逐渐形成科学思维,提高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要运用“以实验为基础”和“以研究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围绕驱动性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讨交流、完善方案、搜集资料、得出结论、论证交流。以“水”这一概念为例,教师可将其转化为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物理模型,并设计相应的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这个概念。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增强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沟通和交流能力,在无形之中,科学探究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三)推动教研和教师专业素养提高
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是一种驱动问题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驱动性问题是每个教师应重点关注的课题。要设计出高质量、具有驱动性的问题,教师要多角度考虑,既要想能否引起学生兴趣、有没有挑战性,还应考虑到难度匹配问题,同时也要考虑能否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科学素养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因此,驱动性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教學理念,它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进而促进其终身发展。为了满足以上要求,教师要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持续研究,拓宽知识领域,不断更新观念,反思和完善驱动性问题设计。同时,教师应对学生学习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以应对不断出现的难题。另外,实践发现,项目式学习更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由此可见,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线进行驱动性问题设计,既能促使学生“学”得更好,还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教”的效果。
三、驱动性问题设计注意事项
对于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驱动性问题。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中来,才能有效地实现对知识的建构,而这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小学生而言,富有挑战性的提问更能调动其探究热情。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第二,发掘驱动性问题研究的科学含义。科学意义包括发现规律、探索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从科学意义上讲,就是要使学生在经历了对某一课题的探索之后,能够获得解答科学问题所需要的直接和间接证据,能够根据问题与证据进行交流研讨,能够根据探索的结果,形成科学解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主动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在问题预设和生成之间进行处理。预设是为了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发生,而生成则是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因为驱动性问题是以科学理念为导向的,每个特定的问题都是以驱动性问题为中心进行的,因此,在设计驱动性问题时,要遵守内在的知识和认知逻辑,要有预设的价值。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对相关情境材料的感知和体验以及对已有经验的利用等因素。在实践中,学生关注的焦点,不应是教材中的有限内容,如果他们的问题具有驱动性,则正是他们所能探索的,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向纵深发展。第三,处理好知之必行与行之必果之间的关系。若问题太难,学生甚至对教师知识盲点质疑,就要求教师对活动进行适时干预,引导并伴随学生共同探索。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课程资源,为不同类型的主题提供素材或情境创设。若题材具有危险性,且价值不大,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取舍。
四、小学项目式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设计途径
(一)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学校师资力量为主题教学提供了基本保证。同时还应该注重发挥新媒体在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对一些新媒体先进设备,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和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地运用于教学之中。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优秀教师到班级授课,并将这些优秀教师与新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学校内部安排专职新媒体教师,定期培训其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新媒体设备,不仅能让教师掌握相关的技术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引进校外的专业教师,扩充师资力量。在课堂上使用先进的新媒体设备能够为学生展现更多的阅读学习资料,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阅读兴趣等。
(二)改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
实践表明,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推动驱动性问题设计,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学教师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应该做好课前准备。对于刚接触新媒体的年轻教师来说,要尽快适应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对于部分老教师而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摒弃原有的教育方式,补充新知识、新技术。在转型过程中,教师易产生焦虑,也存在时间浪费和应对新压力、新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影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以上问题,会使教师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的着力点在于教师,只有教师转变观念才能更好地完成课程改革任务。我们应该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由观念向行为的转变,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贯彻于实际教学中。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依靠教师讲授,教师成为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提倡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樣化,倡导自主探究式教学。学生对于周围世界的感知迅速增加,自己的认知结构也不断得到完善,具备成为主动学习者的能力和条件。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生搬硬套地教给学生的,并不是真知识,学生只有通过自主探索,才能丰富他们的知识。项目式学习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设计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驱动问题,给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利用网络资源
新媒体技术带来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给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可开发的资源。如何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开展有效教学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毫无疑问,“网络+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全新方向,也是一种全新手段。把网络资源作为解决设计驱动性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建设校内教育资源库,同时有助于教师较快地获得专业知识,便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教学视频等信息能使师生互动变得更为便捷。借助新媒体技术,开发利用网络资源,能给项目式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将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一个主流。教师将网络技术应用于课堂,能够给学生呈现更多驱动性问题,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
(四)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
为将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与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应用于知识当中。例如,在讲述某些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谈谈这几个知识点的来历。另外,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更多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张丰.重新定义学习:项目化学习15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