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思维在地理选择性必修模块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23-05-30董国海周佳安方怡青曾卉妍
董国海 周佳安 方怡青 曾卉妍
一、区域地理与区域地理思维
1.区域地理
高中区域地理的关键是建构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各区域的空间观念,从而把相关区域涉及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等地理事物落实到相应的地图上。运用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最后明确地理事物空间发展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区域比较、分析,是运用题目提供的信息或“条件”,针对题目的设问,进行信息组合、明确正确选项进行认定的过程;是针对设问,进行知识整合、组织答案的复杂思维活动。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的比较、分析;区域特征的比较、分析;特征成因的比较、分析;区域差异的认定、比较与分析。在区域比较、分析过程中,往往要运用高中地理学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关的理论。
2.区域地理思维
“从目前高考试卷看,有人认为区域是载体,因此,不需要在区域地理上下功夫”。持有这个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但这个观点存在一个概念上的“误区”。区域和区域地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目标是获取地理位置,区域地理是为了理解区域地理事物特征与差异、过程与变化、地理联系的空间分析方法,也是地理中的精髓,是一种区域综合素养能力的表现。笔者从近些年的高三教学经验中总结发现,学生综合素养水平与区域认知水平呈正相关,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对区域地理的理解偏差,宏观上,会影响教学方向的把握。在新教材使用背景下,区域地理教学时间被大大压缩(以往区域地理教学需要较长的时间学习,尤其在浙江)。鉴于多种原因,转变区域地理的教学观念势在必行:①用三年的眼光去规划区域地理的教学;②区域地理教学强调日常的渗透,而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③区域地理综合素养的提升其实是要素综合的要求,因此,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形成区域地理基本的认知非常必要。
以往高一结束之后,步入高二即可以开展区域地理教学,但目前还需要完成选择性必修Ⅰ、Ⅱ、Ⅲ的学习才开展区域地理教学,因此,区域地理思维在选择性必修模块中的实践应用非常必要。
二、区域地理与选择性必修模块结合的内容分析
选择性必修模块中很多内容可以与区域地理有机结合,共同推进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的教学,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升了教学效果。
1.选择性必修Ⅰ模块中可与区域地理结合的内容分析
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Ⅰ教材为例,教材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区域”的语言文字表述很多,还有些直接用区域图呈现(表1)。
这些在教学中都是渗透区域地理思维的“载体”,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强调或教学渗透,既有利于区域认知素养的提升,又强化了教材知识和原理性内容在区域背景中的应用与提升。
2.选择性必修Ⅱ模块中可与区域地理结合的内容分析
通过整理选必Ⅱ教材中出现的区域名词(略),可以发现,选必Ⅱ教材内容中区域名词涉及点—线—面等区域名称的数量、种类更多,但重复性也增多了,有些区域名词多次出现,如上海港口、长江、长江三角洲、东部地区、我国等。因此,选择性必修Ⅱ与区域地理教学的结合更加密切,把握区域地理在选必Ⅱ中结合渗透的程度十分重要。在选择性必修Ⅱ与区域地理教学的结合处理上,提出如下建议。
按照“点—线—面”分层分类,梳理课本上的区域名词。按照行政区划分的区域如国家:肯尼亚、阿根廷、索马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西班牙、新加坡;省份:美国加州山火、美国亚利桑那州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城市及以下:巴黎、纽约、伦敦、莫斯科、北京、东京、悉尼、都柏林、圣约翰斯、哈尔滨、梧州、武汉、罗马、兰州城区、西藏定结附近、花园口、黑龙江呼兰河陈家店、山西省汾河宁化堡、郭亮村的挂壁公路、英格兰普利茅斯附近的海滩开采鹅卵石;其他: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美国阿拉斯加冰川湾国家公园、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此外,也可以按照区域类型来划分,有利于学生对区域的学习。
在本模块第一节区域及其类型教学时,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中,可多在不同地图上呈现并简要说明。指导学生如何从空间的视角看待这些区域名词,进而达到区域地理学习的目标。
表2中可以进一步简化即地理位置与分布、特征与差异、过程与变化、地理联系四个层面。在区域地理系统教学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前两个层面,在学习区域地理思维方式之后,在系统学习区域地理时,便可以很快接受,而且可以较快展开深层次的区域地理后两个层面的学习,既可节省时间,也可以提升区域地理学习的效果;另外,在本模块的学习中避免了重复教学,也对后面教学内容做好区域认知的铺垫。
三、区域地理与选择性必修模块融合路径及实践案例
自2021年9月至今,笔者参与一线教学近3个月,在实践过程中,关于区域地理在选择性必修模块教学中融合的实践案例有很多,下面以选择性必修Ⅰ模块的教学内容为例,选取不同角度的案例来分析阐述具体融合的教學思路,以供参考。
1.将教材中的区域名词实践化
目前,许多一线教师担心“区域地理”教学时间紧,实则担心学生在课后无法落实对“区域地理”基本概况的认知,建议可以利用表1中涉及区域的名称来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再结合学法指导,让学生能“比葫芦画瓢”,然后自主完成“区域地理”基本概况的认知学习。
【案例1:“黄土高原”名词的区域化教学】
关于2.2地表形态的变化教材内容中出现了“黄土高原”区域名词,由于黄土高原地形区区域特征的认知较为重要,无需留在中国地理学习时再特意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渗透“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位置与特征(图1、图2),在区域认知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形态及形成原因。
在黄土地貌教学中,可以先呈现黄土地貌景观,并呈现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图(可配主要经纬网),黄土地貌景观在区域图上的呈现,可以给学生空间认知的感受,有利于学生调用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理解该地貌类型的成因问题。关于黄土地貌塬、梁、峁的形成与发育问题也更容易理解,日后学习中对水土流失问题、黄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地方性分异规律具有重复性(塬、梁、峁地貌在黄土高原上的重复重现)的规律等也有渗透和梯度认识作用。
表1中呈现的区域名词可以分为地理位置的名词、地形区的名词、区域地图等几类,对于这些区域名词可以分层次教学实践化,尤其是日后区域地理着重强调的区域,这样可以在不同时间进行区域地理的教学,从而达到最终教学的目标。
2.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区域化
将知识点区域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让学生了解知识点应用的区域背景,提升学生在真实区域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2:“锋面系统”知识的区域化教学】
图3是锋面气旋知识图,图4是将锋面气旋知识点放在区域背景上认知,给学生一种空间视角,再讲解锋面气旋经常出现在中纬地区,比较直观,这样也可以让学生理解锋面气旋对我国不同地区带来的影响。图5在我国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当图中冷锋锋面出现的时候,能够非常直观地呈现冷锋系统对所经过地区的天气影响,可谓知识点区域化带来的有利现象。图6为带有区域坐标(经纬网)的示意图,可以结合图示信息设问:“此时影响甲地近地面的天气系统是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调用区域地理知识,调用区域知识也分成不同层次:①直接判读出是南半球,因为南极圈内出现大陆;②通过经纬网,判读地球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推出南半球;再调用天气系统知识点判读,由气流的运动方向可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低压气旋的东侧,低纬暖气团的势力较强,推动高纬的冷气团向南移动,形成暖锋。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从图3~图6,知识点区域化之后,除了可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之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也可以促进区域认知较差的学生课后“回炉”再认识,形成一种习惯后,大大减少了日后推进区域地理基本认知所消耗的课时,从而达到有效“串插”教学的目标。
3.“专题教学”内容的区域化
选择性必修Ⅰ自然地理基础模块涉及地球运动、地壳运动、大气运动、水运动等圈层,完全按教材模块教学,较难达到自然地理系统的知識和能力素养要求,因此,需要增加部分专题内容,如:气候、河流等。以气候为例,从知识层面教学,无法让学生达到对气候专题的深入理解,因此,个人采用在区域背景下,展开气候小专题教学,通过地图展示、特征对比、成因分析、特殊区域运用在任务式学习中有层次地推进。案例3为气候专题教学渗透在区域地理中比较分析的一个典型案例。
【案例3:气候专题的区域化教学】
材料:东亚和北美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范围轮廓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7),完成问题。
准备:在图中用彩笔涂绘东亚和北美的气候类型分布(同一种气候类型用同一种颜色)。
任务1:完成表3。
任务2:特征差异及成因分析。
(1)指出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说出原因。
(2)日本与中国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3)与洛杉矶相比,温哥华的降水特点有_____________,并分析原因。
(4)东京和洛杉矶两座城市纬度相差不大,但夏季气温差异较大,请分析原因。
(5)瓦尔迪茲的年降水量平均约1 626.6mm,某些年份降水量高达2 500mm,请分析原因。
任务3:特殊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
(1)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的原因。
(2)热带季风气候不仅仅东亚存在,南亚也有,请分析成因上的主要差异。
(3)尤卡坦半岛沿海为热带草原,而“内地”是热带雨林,请分析成因。
四、高考试题解题中区域地理思维作用的思考
笔者结合近几年来高三的教学经验,发现区域地理思维较弱的同学,难以应对目前较为灵活的高考试题,直接来说,就是难以获取高分段,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素养的核心之一,把区域当作“载体”的教学定位,在最终的评价中可能会失去优势。
区域仅仅当成“载体”,其实忽视了其作为空间定位之外的意义,如区域承载着很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例如,给出黄土高原地区,如果按照空间定位,就是一个带有经纬网的区域图,只不过黄土高原作为案例出现频率高,比较熟悉,但换成另一个世界范围内不熟悉的区域呢,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还会比较熟悉吗?更不用说区域内部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演变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了。当然,并不是要采用以前“八股文”一样的教学方式,但忽视区域思维的培养将难以适应目前的高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