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邦笔下的紫禁城

2023-05-30王艺凝

新少年 2023年2期
关键词:正阳门奉天天门

王艺凝

北京故宫,旧时称紫禁城,是由明朝皇帝朱棣主持建造的皇家宫殿建筑群,也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紫禁城经历了明、清两个封建朝代,共二十四位皇帝曾居住在这里。封建王朝被推翻后,紫禁城收归国有,在此设立故宫博物院,开辟展室,陈列我国历代古玩珍品。

我们今天见到的这幅华丽的画作《北京宫城图》,绘制于明朝后期。绢本设色,高约1.7米。作者朱邦描绘了想象中紫禁城云雾缭绕的景象,神秘庄严、气势恢宏。

在明朝人的认知中,天下的中心是中国,中国的中心是北京,北京的中心便是紫禁城。紫禁城正坐落在当时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作者参考原建筑,以中轴对称的形式画出了六重主要的城门和宫殿,建筑正中的匾额上写着它们的名称。从下至上,分别是“正阳门”“大明门”“承天之门”“午门”“奉天门”和“奉天殿”,与今时的称呼略有不同。(见左页图)

画面虽然以建筑为主,但讲求的是示意性,不求严谨写实。越重要的东西,体量越大,位置越靠近画面中央。画面的视觉中心是华表和承天门、午门这个空间。这块区域的建筑明显大于画面上下的正阳门和奉天殿等建筑。

华表后面的承天之门便是今天人人皆知的天安门。从这里到正阳门之间,古时称为内城,也就是今天北京的二环以内,是有百姓居住的。而画中却没有一点儿民居,只有巍峨的城门与宫殿,显然百姓的生活景象不是画家要表现的内容。除了建筑,朱邦还描绘了另外一个群体——明朝的官员。

画面最下层的正阳门外,聚集了一群人,从服饰能分辨出是明朝的官员们带着各自的随从,这表示他们住在外城。他们在这里相遇,下马,拱手寒暄。其中的蓝衣官员,作者描画得相当细致,连双眼皮都能看得清楚。他身穿明朝官员特有的休闲服饰,来到正阳门前,很可能打算和他对面的同僚一起进入内城。

再往上看,正阳门内,承天门下,有一位手捧笏(hù)板的红袍官员。仔细端详,竟是刚刚正阳门外那位蓝衣官员。此时他已经换上华丽的朝服,气宇轩昂,和紫禁城一样正面示人。红色朝服在明代意味着官员服装的最高等级,华丽的红袍光彩夺目,与门外青绿色官服形成了强烈对比。

按中国画对人物特有的比例讲究,地位越高的人被描绘得越大。这位更换红袍的官员显然是画中人物里地位最高、最主要的那一个。

红袍官员守候在承天门外,大抵是要参加一场即将举办的盛大朝会。通过随从的小童腰间别着的红色小灯笼来推断,他应该是天还没亮就从家中出发,凌晨抵达城内,在皇宫外的朝房换好衣装,等待上朝。

早朝固然辛苦,尤其是在北京的冬季,凌晨的室外寒冷无比,但能够被天子任用,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荣耀。明代文人,考中举人已属不易,更不用说考中进士,并成为朝中大员。站在承天门下的人,一定为这段履历感到骄傲。倘若画中人物真实存在过,那么朱邦的笔墨便是记录下这位官员人生最高光的时刻了。

画面最高处的建筑被画家刻意压缩了比例,而这里才是紫禁城中央最大的殿宇,在明朝叫奉天殿,清代重新修建后改名为太和殿并沿用至今,是中国现存规制最高的古代宫殿建筑,也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重大仪典和大型朝会的地方。

奉天殿(太和殿)內外装饰着成千上万条金龙纹,屋脊安设十只脊兽,不仅比宫城内其他殿宇多了一只,在现存古建筑中也仅此一例。脊兽按顺序从前往后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ān ní)、狎(yā)鱼、獬豸(xiè zhì)、斗(dǒu)牛、行什(háng shí,奉天殿独有脊兽)。这十只镇脊兽各有吉祥的寓意,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它们立在骑凤仙人之后、戗(qiàng)兽之前,保佑了紫禁城六百多年。

龙:龙代表至高无上的尊贵,同时具有携水镇火之意。

凤:凤是鸟中之王,吉瑞之象,同时也比喻有圣德之人。

狮子:狮子象征勇猛威严、群兽慑服。

天马:天马象征傲视群雄、开拓疆土的气势。

海马:海马象征忠勇吉祥、智慧通达。

狻猊:狻猊传说为龙的九子之一。

狎鱼:狎鱼是海中异兽,具有灭火防灾之意。

獬豸:獬豸象征公正无私,具有压邪之意。

斗牛:斗牛传说具有镇邪、护宅之意。

行什:行什是带翅膀的猴面人像,能驱邪避灾。

猜你喜欢

正阳门奉天天门
洞开天门
天门
宫廷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视域下的明代外交图景
影像志
奉天设计师沙龙
天门石
天门石
巍巍正阳 雄峙京师北京正阳门博物馆
奉天讨罪
2号线前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