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凝聚磅礴力量
2023-05-30李锟
李锟
从郑州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到兰考东坝头,从孟州黄河苑到台前影堂险工,沿着黄河大堤一路行走,满目皆是一个个承载着黄河精神的符号、一件件镌刻着文化印记的物品……
九曲黄河,万古澎湃。她既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又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文化之河。“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指明了方向。
重任在肩,责无旁贷。作为黄河文化发祥地、千年治黄主战场、幸福河建设示范区,河南黄河人把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落细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
/来路回望/
河南黄河河务局向来具有研究历史、赓续文化的良好传统。21世纪以来,河南黄河河务局先后完成了《河南黄河志(1984—2003)》《河南黄河大事记》等志书的续修工作,并于2007年、2008年召开了黄河与河南论坛、黄河文化专题研讨会,公开出版了《黄河与河南论坛文集》《黄河文化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此外,在长期黄河防汛、抢险实践中产生的黄河号子还于2008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黄河的重要名片之一。
续修《河南黄河志(1984—2003)》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是河南黄河河务局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该项目于2002年正式启动,河南黄河河务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河南黄河志编纂委员会,设立了史志年鉴编纂办公室,抽调专人从事该项工作。2008年,《河南黄河志(1984—2003)》的编纂出版任务圆满完成。该志书是继1986年第一部《河南黄河志》出版后开展的第二届《河南黄河志》续修工作的成果。《河南黄河大事记》较为详尽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至2011年河南黄河治理开发中的大事、要事,资料丰富翔实、脉络清晰,是一部融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志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11月召开的黄河与河南论坛,得到了河南省主要领导同志的关注。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高度重视黄河与河南论坛活动,作了“保护利用黄河,繁荣发展河南”的题词。时任河南省省长李成玉也对论坛作了重要批示,认为河南黄河河务局“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探索新篇/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借此东风,河南黄河河务局文化建设工作在探索中高歌猛进。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足见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河南黄河河务局党组先后在河南黄河治理与保护“十大体系”建设目标、河南黄河保护治理“1562”发展格局、《河南黄河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将黄河文化建设摆上重要地位,为河南黄河文化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还出台了《保护传承弘扬河南黄河文化工作方案》,成立了黄河文化研究中心,进一步挖掘、整合文化资源,推出一批保护传承弘扬河南黄河文化的精品力作,树立文化品牌。河南黄河河务局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助力河南沿黄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南黄河河务局紧紧围绕沿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大局,积极配合河南省编制相关规划纲要,推动以“郑—汴—洛”为核心的黄河文化及生态经济旅游带建设,支持河南省规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配合河南省人大开展黄河文化建设专题座談交流与实地调研,参加河南省政协保护黄河文化遗产专题研讨,向河南省委宣传部作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专题汇报,与河南省委党史办共同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对黄河治理保护”课题研究;作为主要参编单位,部署开展河南省政协年度重点项目《黄河记忆》专题史料征编,助力河南沿黄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还按要求参与了黄委“十四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黄河文化专题方面的内容编写。
迅速行动、精准发力,力促文化黄河建设落地落实。为充分发挥防洪工程在黄河文化建设中的载体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河南黄河初步建成了8处兼具党建示范、法治示范和黄河历史、文化示范多点合一的黄河防洪工程。分别是台前影堂险工、郑州花园口水利风景区、开封黑岗口险工、兰考东坝头险工、孟津铁谢险工、封丘曹岗险工、武陟杨庄改道纪念亭、孟州开仪控导工程。这些工程,不仅具有党建示范和法治文化示范的功能,还实现了工程与文化的融合,彰显了品牌示范效应,成为河南黄河闪亮的“名片”。
河南各级河务部门也结合自身实际,整合文化资源,在建机制、抓项目、办活动、树品牌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如濮阳黄河河务局将黄河文化元素融入工程建设,先后完成了黄河龙文化广场、“一河三馆”三个黄河文化展示厅建设,并向社会公众开放,收获好评不断。郑州黄河河务局结合区域特色,积极扶持中牟县“黄河打硪号子”打硪队适时展演,将这一具有黄河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被《中国水利报》等媒体大力宣传。开封黄河河务局因地制宜,建设了林则徐治河文化广场、黄河埽工文化广场等,得到各界广泛关注。豫西黄河河务局挖掘孟津古渡口历史,建设了黄河文化驿站,独具特色。新乡黄河河务局启动《新乡黄河志》编撰,建设了曹岗黄河文化苑。焦作黄河河务局编制了黄河文化建设三年规划,组织拍摄专题片,举办个性化邮票首发式等。
多措并举传承延续河南黄河历史文脉。圆满完成水利部下达的兰考东坝头、武陟黄河文化展示室两处水工程与水文化融合示范点建设任务。在以往举办两届黄河与河南论坛、编辑出版《河南黄河志》《河南黄河大事记》《大河安澜》等一批文史书籍的基础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水利精神、黄河精神,先后拍摄了《奔流河南》《河佑中原》《精兵劲旅战长河》《河润中原》等一批精品电视专题片,组织开展《河南黄河之最》《河南黄河重要治黄档案文献选编》《战洪图》等文化系列丛书编写工作,挖掘历代治河先贤在同黄河水患斗争中积累的智慧和经验,为当代治黄提供历史借鉴。
/渐入佳境/
进入2022年,河南黄河文化建设亮点佳作频出,大事要事不断,可谓“渐入佳境”。
从2019年“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开始,到2022年,正好三个年头。三年来,河南黄河河务局始终牢记嘱托,黄河文化建设交出精彩答卷。
一是“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成果丰硕。2021年年底,河南黄河河务局主要领导提出打造“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项目的构想,并与河南省文旅厅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022年2月11日,河南黄河河务局与河南省文旅厅签订《关于共同推进“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拉开打造“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项目的序幕。根据工作推进情况,河南黄河河务局领导对研学之旅提出了“五个一”,即:进行一次调研座谈,做好一场大会推介,印制一本研学手册,建设一到两个研学基地,设计一个logo标识。到当年年底,“五个一”任务全部完成。其中,清华大学文旅研究中心对河南黄河全线进行了考察,编制了操作性极强的研学线路;在提升8个黄河文化融合示范工程的基础上,河南黄河河务局新建了河南黄河治河文化展厅、郑州马渡防汛演练场、开封林则徐治河文化广场、濮阳林喜才创新工作室等一批文化展示项目,融合黄河工程之美与黄河文化元素,让人们既可领略黄河壮美风光,又能感受黃河治理的历程,吸引了大量群众前往,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地”。
在这个过程中,还编写了《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研学资源解读手册》。这本书创意独特,注重选取河南黄河具有代表性和广泛影响力的治河工程,手绘了工程地图。在每个章节精心挑选了与之相关的大量地图、图片,辅以说明性文字,还适当选择了一些治河常识性问答;在手册的附录部分,将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治河人物事迹等展陈于后。可以说,经过一年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成为让黄河文化“活”起来、“立”起来的重要载体。
二是《河南黄河之最》荣获“豫版好书”称号。2022年4月21日,在河南省“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电视电话会议上,2021年度“豫版好书”评选结果正式发布。经资格审查、专家初评、网络票选及专家终评等多轮评选,由河南黄河河务局编著的《河南黄河之最》荣获2021年度“豫版好书”提名奖。这本书是新时代河南黄河文化建设的开篇之作。自2020年6月提出创意后,经过大纲编写、人员组织、培训交流、资料查阅、专家咨询等一系列环节,成功在两年内完成编写出版发行全过程。该书自2021年12月出版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书从自然生态、防洪工程、抗洪抢险、开发利用、黄河文化等多个方面梳理出30多个河南黄河之“最”,通过凝练流畅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进行展现,图文并茂,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讲好黄河故事,普及黄河知识,是提高全社会对黄河认知度的一次有益尝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把认识黄河、了解黄河、研究黄河的钥匙。
三是黄河文化研究课题实现新突破。2022年年初,经专家评审并报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批准,中国政研会2022年度委托研究课题立项名单公布,共30项课题。河南黄河河务局申报的《黄河流域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弘扬研究》获正式立项。这是中国水利政研会推荐并首次入选中国政研会课题立项名单的课题,也是全国水利行业和河南省唯一入选中国政研会2022年度委托研究的课题。为充分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让红色文化永驻国家记忆,课题组在中国政研会和中国水利政研会的悉心指导下,在黄委及河南黄河河务局的大力支持下,与黄河流域各省(区)有关人员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在查阅大量文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六易其稿,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完成了《黄河流域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弘扬研究》文稿。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怀着对黄河流域红色文化的深厚情感,不厌其烦、夜以继日,对黄河流域红色文化资源特色和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较为完整、层次清晰的保护利用体系。与此同时,在专业研究的基础上,为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黄河流域红色文化资源及其背后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等信息,课题组还组织编写了《黄河流域红色文化资源概览》,以地图、图片、文字、表格等形式,集中展现黄河流域9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概貌,旨在为有兴趣的读者按图索骥,探访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点提供有益的帮助。
四是河南黄河文化丛书日臻丰富。继《河南黄河之最》之后,河南黄河河务局又策划、出版了一系列黄河文化书籍,使河南黄河文化丛书阵容越来越庞大。近三年来,相继有《战洪图》《河南黄河河务局重要文献选编》《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研学资源解读手册》《黄河流域红色文化资源概览》《最忆是长河——我与河南黄河的故事》《风云怀川——河南黄河故事·焦作卷》《河南黄河工程名录》编辑出版,在水利系统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为社会各界关注河南黄河、了解河南黄河,携手共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提供了契机。
五是河南黄河文化宣传新载体逐步完善。新的河南治黄文化展厅落成、河南黄河公众号关注量取得新突破、新版河南黄河网上线。河南治河文化展厅以“黄河文化发祥地、千年治黄主战场、幸福河建设示范区”为主线,突出河南黄河特色,撷取治河重要节点,在“小而精”上下功夫,建成以来深受好评,荣获“黄委党建示范基地”称号。河南黄河微信公众号稳步运行一年多来,浏览量近百万人次,搭建了指尖上的河南黄河宣传平台。改版后的河南黄河网站,页面大气,内容丰富,成为河南黄河对外宣传的又一扇窗口。
/结语/
在“万里黄河第一险工”的封丘曹岗险工,高高竖立着一块寓意深刻的“治黄丰碑”。丰碑下部是“山”字造型,它如同水下数以万计的根石,保卫着巍巍长堤;它象征无数忠于职守的治黄儿女,凭借能负重、肯奉献、敢担当的“根石品格”,呵护着大河安澜。乘着新时代的文化煦风,河南治黄儿女从厚重的黄河文化中萃取精华,于伟大的黄河精神中汲取力量,正奋力书写着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