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远而略带微甜的往事(八首)

2023-05-30毕俊厚

江南诗 2023年2期

雨 中

雨来的不疾不徐,像一个人在漫步

雨滴降落的过程,是一种美德

如叙事,也有夸张的成分

走在雨中的人,有时候就像省略号

有时候也像顿号。而现在的情况是

雨,夹杂了某些复杂的情绪

有些不明不了。往往在这个时候

雨就让人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偏偏是秋后,坝上的原野,寂寥而空阔

略显凌乱的田园,便有了慌张的神色

但是,我的母亲却始终拿捏着雨的节奏

和情绪。她披上一块塑料布,冲进雨的阵营

像一粒逗号冲进汉字的广阔无边。

其实,母亲并不是惧怕雨。某种程度

她是担心,雨携带的风。担心风过之后

焦黄的莜麦粒就会脱离穗头

像一个个无助的孩子,成为找不到家的人。

在坝上高原,我无数次目睹过秋雨过境

目睹了田野之中的抢秋人

雨,仿佛是过渡后的引申,让我的母亲,和那些

一次次走在风雨前面的人,获得了刻骨铭心的奥义。

晨曦中

经历了四次脑梗,岳丈最终

还是瘫了半堵身子

他耳朵失聪,舌头僵硬,大小便失禁

他所痴迷的万般物事

正日渐背离而去

那是一个早晨。瑰丽的曙光

照彻整个村子

透过腐朽而狭小的木质窗棂

轻轻地落在他的身上

金子般的光线,有着幸福的记忆

他含混不清地诉说着往事

往事如无限蔓延的牵牛,结满紫色的花蕾

苍白而失血的面容,渐渐晕上一层浅浅的笑意

幻觉中,淡蓝色小花的胡麻地

结发妻子起伏着优美的曲线

几个光屁股的娃,穿梭于高高的向日葵间

金黄的花饼,仿佛盛大的希翼……

一个竭尽气力的人,正争分夺秒地

享受着尘世间接踵而至的美好

一个弥留之际的人,他将放弃

人世间所有的欲念

晨曦中,他缓缓侧过身子,空气、阳光、迷离的影子

和源源不断的血脉

犹如晨曦中一缕光线,时隐时聚

拂晓时刻

就像初升的阳光,她有情不自禁的美

在安固里草原,我每次

打马经过的地方,总有成堆的干牛粪、劈柴

和一团乌青而弓身的背影

她抵住了苍茫的暮色

时间一再宽恕了人们

让他们在进退维谷之间,找到

光芒的缝隙。就像夜以继日的生活

它不仅仅赐予生存的压力、艰辛和磨难

更有平衡术、牵绊和微小的暖意

这是拂晓时刻,草地的光线

柔和。空气中弥散着奶油的香味

一群黑白花奶牛安静地伫立在栅栏内

它们释放着母性和爱。具体到乳白色的液体

它有刻意的成分,让阳光轻松地浮在上面

让晕散出的光泽,产生细密而丝滑的纹理

即景所思

最后一场秋风,匆忙穿越旷野

像大兵过境,朴素而杂乱无章

象征意义的谷穗,有着自我的沉思熟虑

它教化我:谦卑与仁德

我狭隘地思忖,在真实与虚幻之间

更能让我们抵达事物内在的真理

让我一再摈弃日渐旺盛的虚妄

时光不舍昼夜地向远方流去

我们终究要被时间碾压、遗忘

直至化为齑粉。而参照物保持了

恒久的耐心。就像一座墓碑

在冰冷中兼怀着友善和戒备

而我們夹在时间的齿轮中,不断经受

足够的消弭与重生。某种意义上

死也是对生的深切关照

时间一点点在磨白我们的发鬓

多像轮回中的我们,在大雪纷飞中

掩埋潜滋暗长的欲望。在这生生不息的人间

冬日安静而懒散,如反刍的老羊

苍凉如水的白昼与黑夜,仅仅是过渡

就像分行的颂词,替我们记录下悲壮、忧思

和无端的欣喜

怀 古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

开始怀古。我反复练习遥远的乡音

试图把脑海中残缺的拨浪鼓

还原成一柄劣质的木琴

月光越洗越白。

如年迈的父亲久治不愈的老寒腰

那一剂药引

星辰下,他有时霍霍地磨镰

有时,叮叮当当地敲打马掌铁

在这寂静的深夜,火花闪烁着真理般的

光泽。但是,我已习惯了这样的沉默

浮世如寂寂的长夜。

油灯如豆花般忽隐忽现。

那时,母亲就会长针短线地缝织

渔船样的鞍鞯和子宫状的红鬃马套缨

一切都在沉默中淡然发生

状如星空,累如顽石。

在这星光如漏月色似水的暗夜

凝脂般的美,常常让我颤抖不止的心,

忽略沉重的旧疾

在这淡淡的孤独之夜

又让我常常因彻夜难眠而浮想起那些

古远而略带微甜的往事

冬至日

在这昼短夜长的夜晚

北斗星如人间的勺子

倒扣在饱满的天庭

有时候,我会长久地

站在漆黑如墨的天幕下

感受来自星辉的力量

有时候,我会在暮色中

长时间注视一只蚂蚁的碌碌无为

仿佛我命如纸薄潦草的人生

我从来没有祈求过

上苍赐予我过多的福报

久其坎坷的一生

如粗壮的甘蔗,淡若无味过后

甜蜜随之而来

我坚信这就是真理

正如我坚信,时光总是不舍昼夜地

轻轻漫过我疲乏而幸福的人生

十月怀乡

十月的大雁,越飞越高

光亮的翅膀,若一行行伤感的诗句

而我有着复杂的身世:

狼毒花、芨芨草、矮杨林和

泪水与汗水和起的泥巴

它们一直暗藏于我褐红的血液

让我结实的肌肉,产生青铜般的抗体

冗长而曲折的记忆

带着刻骨铭心的伤痕

像远飞的孤雁,在悲鸣中

回望那水草丰美的滩涂

我的先人们离开了大运河

仿佛一株株无根的沙蓬,漂泊于此

而我,和我的子孙们,又如七月的蒲公英

携带着籽粒饱满的幻想,飞翔于远方

回忆总是有着一圈一圈如

盐碱淖褪失的痕迹。那是白色的年轮

长在大地上的疤。那是十月怀乡

亲人的遗骸,和一枚枚钉在故园的刺

白 露

沁凉之夜,星空刻意侧转身子

露珠在反复的凝结和过渡中

完成了自我救赎的生命要义

此时,让我阐述一滴水的永恒和

存在的意义,多么孤立。潜意识

会让我想到生命的孕育和终结的过程

就像暮秋时分,父亲刚刚收拾完毕的田野

倒插的茬骨,露着新鲜而尖锐的忧伤

划过耳廓的秋风,像某段编排完整的悼词

携带着即将进入肃穆和萧瑟过后的

辽阔与宁静。此时,蛐蛐的挽歌

多么沉重。仓皇的一生,未来得及的鸣叫

都在低吟浅唱中回应了它短暂的修为

如我身临某个料峭的冬日,在大雪紛飞中

送走我孑然一生孤独终老的三叔

更像我的父亲,撒手人寰之时

他的几双儿女,累心于生存的坚维,奔走于西东

痴呆的岳丈、岌岌可危的兄嫂、脑梗的母亲……

仿佛一幕幕人间的悲喜剧,轮回演绎

亲人们相继离去,或是正踏在离去的路途

多么像秋尽的枯草,熬干的油灯,缘散而情灭

半生匆匆而过,往来皆是寂寞。在这清白之夜

蒲叶之上,一团新的、晶莹剔透的生命

正在涌动。它澄明与蓬勃之力

一再抚慰我疲乏和颓废的身心

越过一个又一个泥沼

作者简介:毕俊厚,河北尚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刊发《诗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飞天》《四川文学》等文学期刊。曾获第四届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大赛一等奖、第二届中国丽江爱情诗大赛周冠军,入选2020年度河北省文学排行榜诗歌榜。2014年参加第七届河北青年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