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数据要素价值,赋能扬州高质量发展

2023-05-30刘林

信息化建设 2023年2期
关键词:扬州市扬州要素

刘林

扬州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作为“十四五”时期发展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市上下应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布局,培育壮大数据产业集群

数据要素是参与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经济效益、以电子方式记录的数据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资源,也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作为指导未来五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建立高效利用的数据要素资源体系。为此,扬州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作为“十四五”时期发展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市上下应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布局,培育壮大数据产业集群。

扬州发展数据要素市场的现状与特征

扬州市自2011年启动市政府大数据中心建设以来,从基础设施、信息系统、数据资源三个层面分批推进数据要素的整合共享。特别是2018年以来,在“云上扬州”建设的带动下,扬州通过制度引领,强化平台支撑,推进数据共享应用,数据要素资源逐渐丰富,为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奠定基础。

制度机制不断完善。2021年9月,《扬州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经市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1月1日在全省率先施行,《办法》从数据编目、數据采集、数据共享、数据开放、督查保障等方面规范了全市公共数据管理工作。同步编制的《公共数据共享和开放责任清单》,定期发布数据归集简报,推进各地各部门按照《清单》要求报送数据,确保数据的覆盖率、准确度和时效性。

基础平台建设扎实。2018年,扬州市建成了市县一体化的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上连国家、省,横向覆盖所有市直部门,下连各县(市、区)。建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信用、空间地理五大基础库和政务、健康、交通、生态、旅游等十类主题库。市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荣获“2019年智慧江苏重点工程”,是全省唯一获得该荣誉的大数据平台项目。

数据共享深入推进。围绕五大基础库的建设,扬州摸底各地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和数据需求,着力推进公共数据的归集共享。截至目前,市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已累计归集6个县(市、区)、3个功能区、65个市直部门共计约20亿条数据,发布共享目录3576条,定制各类服务接口429个,接口累计被调用17.57亿次,交换数据量31.09亿条。

数据应用亮点纷呈。一是公共服务方面。助力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不见面、网上办、零跑腿”,“不见面”事项占比98.1%;为“我的扬州”App提供75类数据接口,实现77项便民应用由柜台办到掌上办;支撑公积金中心90%以上的业务迁入线上,累计办理提取业务近21万笔,提取金额近32亿元,综合成效位列全国第一;支撑供电公司在全省率先实现“零证+刷脸”办理新装增容、变更用电等20项业务;协助市民政部门核对6万多户救助对象信息,发放低保资金超1.2亿元。二是社会治理方面。疫情期间,为医院、“两站一场一码头”、政府部门、商超农贸市场等多个重点场所提供“苏康码”接口,协助公安、卫健部门疫情精准防控,推送扫码数据达1.2亿条,核酸数据超3000万条;协助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筛查高风险地区在扬人员“苏康码”和核酸情况,累计排查32万人。三是产业服务方面。累计归集35个成员单位2亿多条涉税数据,协助税务部门通过数据比对,将涉税数据转化为税收收入达42亿元;协助市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集成13个部门52项政府数据,注册企业数超2.7万户;2021年度,为企业提供信用查询报告1475份、信用修复5363条,开展批量信用审查31119家,发放稳岗返还资金8257.36万元。

扬州发展数据要素市场的困境与挑战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赋能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为大势所趋,但当前扬州面临着诸多挑战:各地各部门数据治理统筹推进不足、数据责任主体多样、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开放范围和渠道仍有不足,数据开发利用广度深度仍需加强;数据权属是构建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部分,涉及个人、企业、政府、中介等多类主体,生成过程复杂多变,现有法律法规尚未作出明确规定;市场发展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数据变现能力较弱;数据资源总量呈指数级增加,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流通日趋活跃,完善的数据安全机制、防范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成为保障数据安全的重点方向。

扬州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两步走”策略

根据国家和江苏省相关政策文件,结合扬州实际,在“十四五”时期,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既要抢抓风口,也要稳步推进,建议采用“两步走”策略发展。

第一阶段,在2022—2023年期间,聚焦制度建设、数据治理、融合利用等,进一步完善与扬州市发展实际相符合的公共数据要素资源体系,激发社会数据资源活力。

聚焦制度建设,强化数据“全流程”管理。建立完善职责清晰、分工有序、协调有力的数据推进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数据资产确权登记和评估制度,实行数据资产凭证生成、存储、归集、流转和应用的全流程管理。目前,扬州市已编制了《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行动计划》,正在构建领导小组、大数据管理局、大数据管理中心、大数据公司、研究院、首席数据官等“六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其中,大数据公司将以“城市大数据服务商、城市大数据运营商”为发展目标,开展数据资源挖掘、数据产品开发、数据资产增值、大数据产业发展等数据运营工作。

聚焦高效供给,强化数据“闭环式”治理。构建完善以扬州市五大基础库、主题库为核心架构的数据资源体系,按照“先源头治理,后统一汇聚”的原则,落实数据提供单位数据质量主体责任,推动数据高质量供给。坚持数据需求导向,加快推进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按照标准规范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形成包括数据采集、汇聚、存储、共享、应用、安全等全生命周期的治理体系。

聚焦融合利用,强化数据“场景式”开发。数据开发利用是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扬州市多措并举,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行业组织引导、数据服务企业积极参与的数据开发利用新格局,加强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助力提升营商环境、惠企便民、兴业优政。目前,扬州市已连续两年举办“数据开发应用创新大赛”,吸引了众多高校院所、重点企业参与,队伍数量、作品质量逐年提升;与运营商等企业开展防疫数据的融合开发,形成“扬城扫码通”“E健行”“货车通”等小程序,助力疫情精准防控;与供电公司签订《政电大数据服务合作框架协议》,打通市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与能源大数据中心的数据通道,共同推动双方数据融合,对接建设政电业务专题库。

第二阶段,在2024—2025年期间,促进数据要素交易流通。从市场制度、交易主体、技术人才支撑等多维度破除数据要素市场瓶颈,丰富数据要素供给,着力培育日趋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

着力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制度。在数据产权、定价、交易等环节形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加强数据要素理论研究,建立兼顾发展与规范的数据要素市场新制度。构建以促进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数据产权框架,支持出台数据产权标准规范、共识合约、实施细则、操作指南等,建立健全数据有效流动制度体系,引导规范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合力培育数据交易市场主体。政府牵头推动数据流通交易平台与运营体系建设。面向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需求,发挥政府、企业、数据中介、智库机构等各自作用,探索构建涵盖交易主体认证、资产评估、价格发现、交易分润、安全保障、争议解决的新型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运营体系。充分调动行业商协会作用,建立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强化数据交易平台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

全力提升数据市场支撑能力。加强创新型人才培育,利用前沿技术,构建适应数据要素特征的产业支撑体系,不断催生数据要素市场新业态,兼顾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和数据安全。一是加快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数据要素相关人才培养,推行大数据岗位专项技能培训和人才能力认证;二是强化技术创新,推动区块链、安全沙箱等隐私计算技术应用,从技术层面实现数据交易流通中的“可用不可见”“可用不可得”“可用不出域”,保障数据安全与发展并重。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扬州市扬州要素
扬州市出台《扬州市氢能产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扬州市查处一起非法经营汽油案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扬州的秋日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下扬州
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