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求道

2023-05-30叶青吕品昌李菊生尚辉

创作评谭 2023年2期
关键词:林森瓷画景德镇

叶青 吕品昌 李菊生 尚辉

编者按:为贯彻与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刊自今年起,推出“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专栏系列文章。2022年11月8日,王林森瓷画专题展览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开幕,并举办了研讨会。这是陶瓷艺术界的一件盛事,本刊特将部分专家学者的致辞与发言选载如下。

叶青(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文联主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艺术家朋友们: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日子里,今天我们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隆重举行王林森瓷画作品展。我谨代表江西省文联对莅临展览现场的各位致以诚挚的敬意,对展览活动的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王林森先生自幼习画,参加工作并走上领导岗位后,仍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探索绘画艺术。近年来,王林森先生创作的作品屡屡在重大展览中获展,尤以彩墨云山和胡杨见长,颇受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和赞赏。自2009年开始,王林森先生经常利用节假日来景德镇。他与各位师友研究切磋、交流探索陶瓷艺术创作,对各类陶瓷绘画的表现方式广为涉猎,兼收并蓄,在泥与火的艺术中又一次绽放出奇异的光彩。王林森先生的艺术立足于中华大地,特别是在江西历史文化传统的滋养下,不断地丰满和发展起来。它的创作得力于对传统艺术的忠实传承和创新发展,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形成了个人风格。这给我们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种启示。那就是,我们应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从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获得艺术创作的基础,在时代的坐标和国际的视野中寻找创新的广阔空间。

就瓷画艺术而言,王林森先生的探索不是孤立的。他的探索与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王林森先生瓷上绘画在当代艺术审美中呈现出的独特性,也是当代瓷上绘画艺术整体探索中一个富于个性的成功案例。毫无疑问,作为一种样式或者作为一种材质的表现力的开掘,他的努力、他的探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也是王林森先生自身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丰富和拓展。

王林森瓷画作品展的成功举办,为我们开阔了新的视野,看到了新的美学追求,也看到了一位始终勤奋探索的艺术家创作转型的最新成果。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的江西艺术家能够从王林森先生的这次展览和他的创作中汲取营养和受到启发,在不断地拓宽自身艺术空间的追求中,共同推动江西美术事业在新的时代取得更好的成绩,为繁荣文艺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吕品昌(景德镇陶瓷大学副书记、副校长,著名雕塑家):

这个展览名叫“转型·求道”,我认为它的转型,不仅仅是说王林森先生从纸面上转到陶瓷上的一种材料的转型。在我看来,他的转型更是一个对祖国的大爱,以及描绘、歌颂大美江山的大的格局、胸怀,是在传播美的理想和观念。我们在他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到他大批的作品是在歌颂祖国的大美江山、大好河山,包括我们的井冈山。当我们走进他的瓷画世界,实际上就走进了大自然,让我们看到了如此美妙的世界、如此和谐的世界、如此壮美和可爱的自然生态。

2012年,王林森先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做了他平生第一个大型的山水画展,吸引了来自业内外和学术界的众多目光,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这一次的展览,我看到他绝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用陶瓷材料做成的。那么这个从纸面到陶瓷必然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抉择。因为王林森先生已经超过七十岁的高龄,又要走上一条新的艺术探索之路,必然会面临着很多技艺的考验。所以他要转换他的绘画语言和方式,用泥与火的语言和材料来表达他的思想和观念。我相信他一定碰到过很多困难,包括陶瓷材料的语言、陶瓷材料的表达等,但他都很好地解决了。我们从他所有的作品中,既可以看到他对传统工艺表达上的诀窍,又可以看到他对高温色釉等新材料、新工艺使用上的大胆。这一个个造型独特、绚丽多彩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既从过政又从艺的老艺术家的情怀。

我跟王林森先生也有十多年的交情,我对他特别钦佩。我知道有一些从过政的老领导后来也在从事艺术创作,但是我觉得他把这两个位置平衡得非常之好。在位就把本职工作做好,退休以后就把从艺的事情做好,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我们都应该向王林森先生学习他那种刻苦钻研、探索的精神,这对我们具有示范意义。

李菊生(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我在开幕之前就先睹为快,去参观和学习了。我被作品中那种澎湃的气势所震撼。那烟云缭绕,大气磅礴,那弥漫厚实的比例,还有王林森先生对陶瓷工业的熟悉和掌握,使我非常惊叹。几乎可以说景德镇的陶瓷工艺,他全部都尝试了,无论是釉上的、釉下的、釉中的,还是高温的、低温的,青花、青花釉里红,新彩、粉彩,还有古彩、高温色釉,等等。

我怦然心动,陷入了沉思:王林森先生的作品,他的创造让我感受到了藝术家的先行和庄严。他的助手小吴告诉我,他有一件画胡杨的作品叫《千年不朽》,已被我们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内定收藏了。我们陶瓷馆的馆长真有眼力。这个胡杨树是倒下来的,它的躯干、肢体、树枝,宛若虬龙,苍劲有力。但是那倒在地下的枝叶,枝干上那一层层浓烈的嫩黄色的树叶,仍像一团生命的火焰在熊熊燃烧。有人说,王林森先生不辞辛劳,在描绘大漠的奇观。但仔细一想,这里面还有文章,他仅仅是在描摹大自然的美吗?不是的,他是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生存与死亡、青春与衰老的哲学命题。胡杨这个奇怪的树种,它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下来了仍千年不朽。王林森是在聆听地球千年万年的灾难中这种不朽的生命密码,在感受宇宙脉搏的跳动。中华民族的宇宙意识和诗性的审美传统,对我们艺术家提出了不仅要有“匠心”,还要有“文心”的要求。所谓“匠心”就是“大匠之心”,所谓“文心”就是“文心雕龙”“文以载道”。你看看王林森先生这是不是求道?

古人说:人无癖不可交。什么叫癖?就是癖好。杜甫说自己“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耽”,就是痴狂的意思,为艺术而痴狂。可以说杜甫有痴,痴在诗歌;王林森先生也有痴,痴在瓷画。“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这是杜甫对唐代著名画家曹霸的评价。真正的艺术家,他的灵魂是纯粹的。江山如此多娇,他热爱山水。他的内心充满着爱,所以他的笔下笔墨醇厚,他的心胸特别辽阔。

孔子登东山小鲁,登泰山小天下。政治家和一般画家的胸怀不一样,政治家胸怀博大,心系天下,心系人民。拿破仑说“一切文学,我最爱以血书者”,张载说士大夫文人(在座的都是艺术家,都是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这样的胸怀,何愁你的笔墨不能够旷达!王林森先生搞陶瓷,他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他知道陶瓷与地球同在。所以,闪光的陶瓷之美一定会穿越时空的河流,让岁月变成愉悦的欢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景德镇的珠山不高,但有仙;景德镇的昌江水也不深,但有龙。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个“龙”、这个“仙”是什么,两个字:陶瓷!陶瓷,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文明,给世界带来了文明。我们要感谢古今中外来我们景德镇从事陶瓷事业的大国工匠和艺术家。因为他们,也因为你们,我们景德镇已成为有灵魂的城市,我们景德镇已成为永远是春天的城市。

尚辉(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我始终觉得,江西是出山水画大家、名师的地方。从近现代看,最重要的当然是傅抱石、黄秋园等。江西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山水画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江西的山川之胜、自然之美以及江西作为革命老区所具有的精神,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王林森先生画山水,也绝对有这种气象宏大的精神情怀。

在山水画创作上,王林森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贡献。他较为系统和深入地研习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经典笔墨,进而融会贯通,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或者说,他是借鉴历代山水画笔墨皴法,尔后再接受自然的滋养,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山水画创作的一种独特定位,即特别善于画烟云。他的烟云,多来自江西山川,仿佛是站在井冈山上,站在黄洋界上,站在崇山峻岭的隘口上,来静观雾霭蒸腾、烟云变幻。20世纪以来的山水画现代性发展,除了对传统山水笔墨的借鉴,最重要的就是临景写生,将自然风景纳入山水画境。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山水画变革,主要是通过山水写生来实现的。山水写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风景的图示。20世纪山水画的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写生或者说是在线性透视的风景中形成的观看方式,其中也包括80年代以来以吴冠中等为代表的对不可见山川之内在形式的重构。王林森山水画有现代成分。这种成分正如我们在展厅里面看到的他不断地去写生,以及在写生画稿基础上进行风景特征的山水画创作。回廊里展出的他的那些瓷画及其带有一定抽象形式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则体现了现代山水画对形式的自觉。从这个角度来讲,王林森先生并不只学古人,也不止于师造化,而是对现代山水画变革的一种敏感性的把握。这点特别难能可贵。我们今天看的主要是他的瓷板画,而如何把宣纸上的笔墨山水转化为瓷画语言的山水,主要有两条道路可以走。或者说,我们今天看王林森先生的瓷板画,可以说刚好呈现了两个基本艺术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在瓷板上如何转化笔墨语言。这些山水画是低温釉瓷板画,以青花作笔墨来画的山水瓷板画,因此体现出鲜明的笔墨语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笔墨语言在瓷板上绘制和在宣纸上挥写既相同也相异,由此形成纸本水墨与瓷板青花的异质同构性。譬如,在宣纸上用笔的笔性、用笔的速度,哪怕笔的重力感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传递到瓷板上的,但又区别于宣纸。如果说宣纸也不是所画即所见,因为绘制时湿的笔墨和干了后的笔墨并不会完全相同,那么,瓷板画则在通过火焰煅烧之后形成了这种青花式的笔墨,这是更难以完全掌控的创作过程。其中有一部分当然就是大家所说的火焰的艺术,是天然的艺术。所以这就形成了王林森先生在进行这种山水转化时,如何既能体现笔意墨韵,也能体现青花在经过煅烧之后形成瓷板绘画特有的艺术语言。他总是力图将传统国画的笔墨精神、笔墨意蕴完全地转化为瓷画的瓷釉语言。应当说,这种与水墨画同质异构的瓷釉语言在艺术创作上特别有价值。

众所周知,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经常会使用“复制”这个概念,或者说图像时代的形成是通过大量的图像复制来实现的。如果说纸本山水画是原创绘画,那么通过瓷板绘制的山水画,就可能是复制的。而通过这样的媒介转化所形成的另外一种变体山水画,如果不是完全复制,那就一定要强调其媒介转换图像的独特性。在古代,文人画通过陶瓷绘画形成了一种更具大众性的媒介艺术。可贵的是,画工或少量文人画家所绘制的瓷画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比如,其用线的流畅、瓷彩的清透温润等特点。画在各种瓷具用品上的文人画因此也在民间获得广泛传播。这个艺术现象我们此前是较少关注的,这说明图像传播在工业文明的机械复制之前,并不只有印刷复制,而且有瓷画复制。在中国,文人画通过瓷绘获得了深广的大众传播,文人画的欣赏受众绝不限于文化人的圈子。

当然,我们并不仅仅探讨它的大众传播问题,我们更要探讨的是这种媒介转化过来的一种艺术独特性。比如,笔墨之中的湿墨、浓淡墨在瓷画上就较容易体现,而渴笔和枯笔在这种瓷画上就比较少见。显然,在“墨分五色”与“用笔七法”之中,有好多种方法是无法转化的,或者说瓷画是在某些中国画的笔法限制之内进行了再度的创作,由此形成了这种青花山水瓷画所独有的语言韵味。

王林森先生的青花瓷画,如果是画在宣纸上,其山水的层次一定会更加丰富。尤其是焦墨和浓墨的使用,焦墨、浓墨和淡墨相互交错在他的画面中形成了一种丰富的关系,其墨与笔的距离感可能比较强。但是在青花瓷画上,可能会因为温度难以精准控制而使得青花釉呈现不同的汽化程度,墨色与笔痕就相对比较含糊。青花釉汽化过程的难以把控,使得瓷画可能形成没有预料到的一种釉变可能。这就是王林森先生山水瓷画的一种类型,或者说这种类型也代表了以景德镇为代表的所有瓷板绘画的一种探索路径。

在今天,从事瓷画的并不都是景德镇或江西的画家,一些全国知名国画家如陈家泠、姜宝林等也经常来景德镇从事瓷板畫创作。他们创作瓷板画的兴趣,可能都有把自己的个人艺术风貌通过瓷画来进行某种媒介转化的设想,包括边平山先生其实也是这样。他们都是在国画领域功成名就的画家,但他们乐于到景德镇来进行瓷画创作,其兴趣点便在于宣纸和瓷器之间的那种语言转换的创造性和神秘性,它总是给人以预设和意料之外的惊喜以及由此而不断激发出的创造激情与创作冲动。

王林森先生的高温釉变山水画,应是他瓷画的第二种类型。高温色釉形成了一种新的瓷画语言,这种瓷画语言和我们看到的油画、水彩、漆画等都不完全一样。就是说,这个瓷板画色彩与形象的不可复制性是中国画本身所没有的。中国画很崇尚水墨,但是在这样的高温釉变的瓷板画里,可能更注重的是色彩的丰富斑斓和釉变的奇幻诡谲。因为这种色彩,也体现了五彩斑斓的中国色彩文化理念。

在这样一批作品里面,可以看到王林森先生如何高度自由地发挥了釉变的特点。尤其是色彩的处理,往往具有抽象性特征。比如,他既有烟雨江南、黑瓦粉墙、小桥流水等这样一种带有半抽象的瓷板画;也有颜色厚堆,釉彩沉积的秾丽瓷画。尤其是那幅画得像莫奈《睡莲》的画作,相信莫奈如果看到这样一幅画,一定也会特别地惊奇,甚至被感染。因为它的这种色彩、透明感,这种黑颜色、绿颜色、青花的蓝颜色等,相互交织,互为釉变,是笔触在调色盘中调不出来的。这就是瓷板画最具艺术魅力的地方。

王林森先生给我们展示的就是一个后半生才开始从事创作的艺术人生。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赶上很多职业画家穷极一生追求并达到的水准,这充分体现了王林森的聪颖与智慧。他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自己在人生与艺术修养上的全面性,这包括学识、经历和胸襟等。这种较高的艺术修养,弥补了他在艺术技巧训练上的不足。他的画有内涵、有生活、有经历,这是最可贵的。

应当说,江西是能够出产山水画大家、名家的地方,这包括我们前段时间看过的孙宪的作品。实际上,王林森先生也是这样。以烟云供养其气象和胸襟,这些都不是职业画家所完全具备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有了比较高的艺术修养,性格豁达、胸襟开阔、情操高尚,这些都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他的山水画作品里。王林森先生山水画的独特性便在于他通过瓷画来转换他在山水画里已形成的笔墨范式,在转化传统山水画的过程中,进行了瓷画绘制所必须进行的浓缩与简化。这种瓷画必然包含手工劳动的制作成分,也有天然通过烈焰煅烧的成分,而人工的艺术只是其中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而已。但正是这不足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处,最终决定了瓷画艺术的高度,这也正是我们在其瓷画里可以期待的某种东西。

从陶瓷文化角度来看,王林森先生的瓷板画更具有意义。陶瓷文化是中国本土生成的一种文化形态,陶瓷的质朴与温润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艺术品质,且历代文人对陶瓷文化的注入使得陶瓷不再是一种物质器具,而是一种文化品质的承载。王林森先生以个人生活经历、艺术创造对这种文化的熔铸,正是景德镇作为瓷都能够将陶瓷文化绵延不绝地拓展下去的原因。

周国桢(景德镇陶瓷大学资深教授):

王林森先生追求艺术创作的精神值得敬佩。他原来是擅长国画的,现在又转到陶瓷上来,这确实要有决心,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陶瓷绘画不同于国画,不同于油画,也不同于其他创作所表现的艺术及其效果。它是天人合一的艺术,是人工加自然的艺术,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要火的温度说了算。火的温度决定你是什么效果,你就是什么效果。所以它的艺术效果也就多样化了,经常令人啼笑皆非。所以我那窑的名字叫什么?“笑啼窑”!又笑又哭。经常会笑,就是它居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有时候你下了很多功夫,搞出一些作品来,烧坏了。你也不得不哭鼻子,很伤心,冤枉花费了很多劳动。我现在虽然年龄已经到了九十岁了,但是我是一个搞艺术的人,忘不了这个时代的变化,想从这个时代中表现一些很值得表现的东西。一个作者在很多情况下,都不会忘记自己所处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生活内容有哪些感人的事情必须要通过作品来表现?就像我们现在看的这个展览,王林森先生他是不满足于固有的一些成果,在一心一意地不断求变化,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造就了这批天人合一的陶瓷藝术,其中出现了很多想象不到的艺术效果。所以,我觉得我们王先生的转型路子转对了。当然这个国画基础也很重要,我们的艺术要传承不照搬,创新不忘本。我们国画艺术的传统决不能丢,一定要传承,但是传承又不能照搬。一照搬就看得出来,尽是老面孔那也不行;同时,创新也不是完全西化,一味对西方的东西加以模仿,这也不行,我们还是得搞中国自己的,搞中国自己理念上所追求的东西。所以搞陶瓷艺术,没有冤枉搞。我是搞了几十年,1954年从央美毕业就到景德镇来了,一直没变动过,一直没出去过,一直在跟陶瓷打交道,也吃过很多苦。但是到现在我仍不后悔。我现在九十多岁,但是一些重要题材我还要表现。所以搞艺术这东西,确实就像王先生所说“艰辛寸心知”那样,艰辛是完全值得的。我们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应当加以借鉴和学习。景德镇的陶瓷艺术确实大有希望,它的艺术效果确实是任何艺术都达不到的。你油画达不到,国画也达不到,为什么?你看国画、油画也好,版画也好,你画的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最后的结果就是你画的结果。可是陶瓷不是这样的。陶瓷你画完之后要么用低温烧,要么用中温烧,要么用高温烧。你如何实验这些温度?你如何运营这些材料?因材施艺,材料就是发挥的余地,所以对材料的认识、对材料的追求那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工艺手段,包括对火的控制、对火的运用,等等。所以陶瓷艺术这个东西是千姿百态的,很多东西都是意想不到的。

我希望王林森先生继续在景德镇把它搞下去,继续去追求你现在所追寻的东西,想象不到的艺术效果你虽然有了,但是还有追求的余地,因为景德镇的材料太丰富了、太多了,表现方法也应该是很多很多的;进而来影响我们景德镇的一大批年轻人,也像你这样,在陶瓷艺术上不怕吃苦,一直搞下去。这样我们景德镇就不愧为世界瓷都!

边平山(中国著名画家、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原编辑):

我过去一直不太清楚为什么画家来景德镇画瓷器,尤其是画瓷板,觉得有好好的宣纸不画,为什么往瓷器上画,是件挺奇怪的事。但是,这次看了王林森先生的展览后,我发现,其实不管是纸本绘画还是架上绘画,不管是街头的玻璃艺术品还是陶瓷艺术品,当需要用各种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去表现时,实际上这些材料所表现的环境和空间是不同的,用处是不同的。纸本绘画与瓷上绘画不仅仅是材料的不同,还有一个工艺手段的问题。这也就像刚才周老讲的那样,瓷上绘画还有个烧制的过程,它是一把火的艺术。也许你画的是一回事,但烧出来的效果却是另外一回事。你也可能哭,也可能笑。陶瓷的可爱之处实际上就在于它有很多的可能性,尤其是高温色釉。王林森先生有几幅高温色釉作品,我当时就看出了很多挺意外的效果。但是即便有这些意外,其绘画仍很有材质的感觉,它不是我们在宣纸上、画布上控制这么简单。

也许我可能会在景德镇继续住下去,也肯定会在陶瓷绘画方面做一些尝试和研究。尽管前辈们都已经做了很多的实践了。但是,就像刚才周老最后说的,陶瓷过去是工艺,把它只当成一个实用的工艺品,那是过去把它小看了。但是现在如果把它转换成很多艺术家去参与,让它变成艺术品的话,这要求就不同了。

钟莲生(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

王林森先生的作品有釉上的,有釉下的,还有颜色釉这种多样的表达方式,这说明他在这些方面是下了功夫的。还有就是在艺术形式上,他那种对传统山水的求索和对现代山水抽象表达方式语言的探索,我感觉都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就。

那么,在他这种探索的背后,我还看到了两点精神:一是他有很大的格局,这个格局包括思想修养的多面性和技法的多样性。他有这种格局,加上他过去又是从政的,而且能够由政界转入到艺术这方面来。我感觉能有这种格局的王林森先生,确实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第二点就是,他对艺术的追求,那种很执着的态度、心态。他确实是给而且不仅仅是给一些从政的或者从政界退休后的人们做了一个榜样和示范。同时他还能坚持一方面心向传统,向传统学习,另一方面又向当代艺术学习。从这方面来讲,他还有一点最难能可贵,就是坚持写生这种精神。我感觉到这是他在艺术方面,在陶瓷艺术方面,而且是从国画转型到陶瓷这方面所取得的这些成就背后的这种精神力量。我感觉到王林森先生在这方面确实是做出了一个表率。以上两点精神,尤其是他这个格局,我感觉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很多人在学艺从艺的过程当中,可能在某一个方面专业造诣比较深,这当然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益的。但如果能把艺术视野放宽来,了解其他更多的表达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它的审美特征,这点其实非常重要。而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自己的思想意识吸取更多的养料。

景德镇有一种“景漂”现象,大量的外地画家来到景德镇画陶瓷,正说明这个瓷画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那么,它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点是,这个陶瓷材料尤其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在工艺、技术上大有发展和进步,釉上的颜料我们现在已经都有了,釉下的颜料也有了,同时还有高温颜色釉的表达方式。高温颜色釉在近二十年当中展示出来的这种肌理效果、艺术效果及其所呈现出来的那种美感,现在也是非常丰富的。只是现在挖掘得还不够,无论是釉上、釉下挖掘得都还不够。這就是说,它的语言系统还没有完全牢固地建立起来。但是实际上,它的语言系统、它的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及其语言特征,我们都已经看到了。所以说这里面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另一点是,现在很多外地艺术家到景德镇来,这种“景漂”艺术家据说多的时候有四五万,少的时候也有一两万,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非常可贵的现象。其中,尤其是王林森先生,他作为一个政界人物,能够转型到艺坛,而且进行全方位的探索,我感觉是非常值得敬仰、值得钦佩的。

柯和根(上海师大美院陶研所原副所长、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景德镇画院院长):

王林森先生的创作精神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公认的。他能够在从政之余,保持小时候的爱好,并且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专业追求;特别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除继续坚持国画创作外,最近十几年又从国画进入陶瓷,我觉得这方向是把握得很好的。陶瓷有无限的空间,作为一名搞陶瓷与国画双重身份的艺术家,我深有体会,并做过不少探索。

参观王林森先生的作品展览后,我有两点感悟:第一点就是,王林森先生的艺术创作有别于一般画家的创作。因为很多画家到景德镇后,往往蜻蜓点水,用他们老的套路、老的笔墨语言去表现陶瓷,没有沉下心,没有沉住气,没有好好地对景德镇的陶瓷工艺做深入的了解、研究。结果他们来到景德镇就说景德镇太差,大师的水平太差,他们自己画出来的东西也不尽如人意。画几件作品一窑烧出来,效果不好就走人了,永远都是在这种简单的接触当中去“碰瓷”。这种“碰瓷”可能会让他在一个阶段产生一定的兴趣,但那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他以后永远不可能有一个更新,永远不可能有更多的了解和掌握。但是,王林森先生就跟一般画家不一样,他沉下心来了。首先,他去拜景德镇的几位大师为师,了解工艺,拜匠人为师,了解材料。所以,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当中看出来,他对陶瓷语言的熟练把握与使用,形成了他个人的风格;他用传统的笔墨、用现代艺术来表现青花釉里红,用当代的语言、用意象的方式来表现心中的山水与景物,同时用一些构成的方式来表现高温颜色釉,用抽象的方式来体现一种情绪的变化和情感的传达,我觉得都十分成功。

第二点就是,王林森先生和很多大师又有所不同。他总在不断地往前走,不断探索、不断触摸不同的陶瓷材料、陶瓷语言对画面的影响,对情感的传达。所以,他慢慢地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陶瓷语言的表达方式。他这次展览的作品就包含有几种方式,有具象,有意象;有热抽象,还有冷抽象。那么,作为一名政坛人物,他没有经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是他却有这样思考的路径,有这样不懈的追求,我觉得这是王林森先生与一些大师不同的地方。

刚才钟老师说了景德镇的材料。我也有同感,景德镇的陶瓷空间太大了,陶瓷材料也有无限的可能,我们可以不断往前走,不断去创造一些新的图示,产生一些新的语言。我们要具备这样的心态,也要具备这样的境界。所以,我很赞成钟老师说的,王林森先生他有境界,有格局、有视野,他能够大胆地去探索一些新的图示与语言来形成自己的个人风貌。

毛国典(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文联副主席):

我觉得现在画家中写生比较认真的,一个是王林森先生,一个是孙宪老师。孙宪老师经常跑到湖南张家界去写生;而王先生,我们看他那些活动照片与写生掠影,为了画胡杨他可以跑到新疆和内蒙古去。这么大年纪还坚持写生,这是非常可贵的。为什么写生对于现在的画家比较难?包括年轻的画家也没有多少人去写生,大部分画家的写生,就是出去晃几天,拍几张照片回来再按照片画。我觉得那种写生不深入,都是一种讲求表面的功夫,而王先生这种写生才是真正的写生。带着工具待在外面画确实很辛苦,但是王先生不是辛苦而是享受,他享受了他喜欢的艺术生活,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事业和艺术梦想,再难也不觉得辛苦。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色彩。对色彩我是敏感的,一进入展厅,正对面那两幅带红黄颜色的画,显得非常壮观、漂亮。那个色调真好!看来,王林森先生虽然不是科班毕业的,没有经过美术院校专业色彩的训练或培训学习,但我觉得他这个色彩用得很准。那种暖灰色的调子,既漂亮又协调,还很有冲击力,不像是半路出家的画家所表现的色彩。一般来说,年龄大的人都不敢这么用色,但王先生在这个年龄还能把这种明快的颜色把握好,可见他对色彩还是很有研究的;没有研究就不会这样去画,也不会这样处理色彩问题。所以,我觉得他虽然不是美术科班出身,但对色彩的把握还比较准,用得也比较到位。还有一点,就是他在处理色彩问题时,对远中近这三种空间关系处理得比较好,用灰颜色把这个远景推进去,用重色、亮色把东西拉回来,这种空间感做得比较好。因为平面不像立体,它是靠色彩的冷暖对比来构建空间感,是靠一种颜色的冷暖来产生某种错觉,把后边的景物用冷灰冷色推过去,把前面的黄颜色拉过来。我觉得这是很专业的。

第三,他作为一位领导干部退休了,对艺术的追求还如此痴迷,我觉得非常好,也非常可贵,是新生代艺术家学习的榜样。

杨金星(中国美协理事、江西省美协名誉主席):

王林森先生这个转型是对的。从我们专业领域来看,我们对他的这种绘画能力,在哪方面感受最深?我觉得正是他这种画面给你带来的一种大气象、一种大格局,这对我们职业画家来讲是难以做到的。可能这个跟他的工作经历有关,他作为我党的一名高级领导干部,早已练就了这样一种能力。同时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我觉得他现在转型到瓷上绘画,特别是从事高温色釉这一块的创作,会极大地完善他这一绘画能力上的某种不足。因为你可能不会去注意他是不是已全面达到了我们讲的那种绘画能力、是不是有那么一个高度。而现在恰恰是通过这种高温颜色釉的绘画材质,包括它的这种绘画表现力,会极大地丰富他山水绘画的这种气象。所以我觉得这个转型转得特别好。

另外一点,我觉得他还起到了一个率先垂范的作用。王先生的这个展览,我在一个月前刚开始预展时就来看过。我当时对他说,您还应该早点来景德镇画瓷办展,这样您就更能带动一大批包括我们在内的南昌这些画家来这里从事现当代艺术陶瓷的创作,这对我们全省整个瓷上绘画更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此外我还有一点建议,我们江西如果放在全国整个美术创作位置上客观地讲,只是处于一种最多算中游的状态。比如说,我们拿得出手的那些所谓的国油版雕,真正放在全国那种水平台面上衡量的话,还不是处于领先的位置。但是,如果我们能举全省之力,能够在陶瓷绘画创作上,添几把柴、加几把火,就有可能在全国率先使瓷画成为一种独立绘画种类而闯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所以,我在这里再次呼吁,包括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文联、省美协、省画院的领导同志,都不妨继续来高位推动,把全省整个瓷画创作这一块推动起来,推出一大批好的作品,进而有可能在全国形成更深远的影响。

孙宪(云海画院院长、江西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

王林森先生的绘画为什么能够这么成功?我个人觉得,主要有这么几点:

第一,他的胸怀很博大。无论是主政吉安这么一个老革命根据地大市,还是在省委统战部实施对全省统战工作的领导,以及在省政协期间对文化艺术这一块的高度重视,都可以看出,王林森是一位包容意识非常强、文化情怀相当厚的领导干部。

第二,他做事特别执着。这既体现在他的日常工作中,也体现在他的绘事里。他尽管读初中时就学过国画,“文革”“上山下乡”期间还画过油画,但参加工作并走上领导岗位后,并没有多少时间画画,到退休前后拿起画笔时,丢了这么久,等于是要重新开始学了。可是,王林森却把这重学的时间大大缩短了。这里面什么原因呢?一方面是,他有个很好的思路。他不是像我们科班出身的人那样,所有方方面面都要来个遍,他喜欢画云,就下功夫画云;喜欢画树,就下功夫画树……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就画什么。另一方面是,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是个“国学迷”,对中国画必然涉及的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基本具备了,因而他画起画来视野就特别宽阔,而不会走“画匠”的路。因为上述两方面他做得非常好,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就看到,王林森画的画,已经比很多画了很久的人画得好多了。还有王林森喜欢写生,他对写生的执着,也是我们很多专业人士不具备的。我举个例子,那次我们云海画院组织到广西写生,知道越南那边有个叫“海上桂林”的地方,特别美。以前我去过一次,这次准备再过去。但边境一查,我们几个人都可以去,唯独王林森不能去,要报中央批。结果我们几个人去那边转了一圈,画了很多写生稿;而王林森一个人待在这边也没有闲着,同样跟司机每天去防城港“十万大山”画了很多写生稿,让我们非常感动。

第三,王林森不仅仅是干一行爱一行,而且是干一行就冒尖一行。一涉及美术领域,包括中国画和陶瓷绘画,我觉得王林森就像个海绵一样,一看到什么好东西、什么新东西,他就不管自己的身份,马上拜师求教、再请教;只要谁在本行当里有成就,有特点,他就非常謙虚地认谁是老师。有这样的学养胸怀,加上坚韧顽强等,是他能够成功的基础条件,也是他干一行就能冒尖一行的最重要的内在原因。刚才毛国典主席讲他的颜色搭配非常好,有些大对比颜色我是不敢用的,可是他用了,而且用得很成功,非常好地把这个画面的意境表达出来了。

刘扬(江西省政协常委、江西画院院长):

我对这个陶瓷作品展的感受:

一个是,丰富多彩。这里面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釉下的青花,一类是釉上的新彩,一类是高温颜色釉。而且王林森先生把他长期对中国画的追求,几乎完全转化成瓷画语言了。这个很不容易。要掌握这个艺术技巧,还要掌握材料媒介的特点。不要说像王先生这么高龄,一般年轻人都要有个相当长的过程。他这个做得是很不错的。

第二是,他的釉上彩,即新彩,已把他原来画国画所掌握的云水技法,完全拿新彩的颜料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画新彩的瓷板不像画国画的宣纸,画上去不会马上干,它还有油的特征。他把这个结合得很好,新彩也很生动。

第三是,在高温颜色釉方面,我觉得这更看得出刚才孙宪老师讲的王林森对新生事物的那种憧憬和追求。他就像永远怀有一颗童心那样,看到新的东西就会激动,一激动就会去表现,就会去追求。我觉得他有很多高温色釉作品,其实都是在我们追求之中,而又出乎意料的。王林森这些作品我认为的确画得好,他不仅仅靠自己的试验搞定色釉配方,而且也融入了景德镇。好多职业画家为找到颜色釉的瓷板,大致会根据自己的艺术判断去发挥,然后再去完善画面,我觉得王林森在这方面也做得非常不错。

王林森是值得我们美术界学习的,尤其是他那种精神,那种追求艺术的韧性。

徐夫耕(江西美术出版社副编审、原编辑室主任, 南昌画院终身名誉院长):

很多次听王林森先生讲他在新疆、内蒙古写生胡杨林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每每欣赏他笔下的胡杨树,总被他那人格魅力与不断塑造的胡杨林精神所感怀。这次“转型·求道—王林森瓷画作品展”中,又见胡杨。瓷画的“金色胡杨”作品以简约的艺术手法,大面积的留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胡杨自身的意象性被艺术家提取,这是难能可贵的,它是一曲生命不朽的胡杨礼赞。艺术的高度在于作品的意象疊加,意象是具主观精神的景象或者物象。中国古诗词中的意象常常称为借喻或隐喻,国外的散文诗也同样,记得有位名叫休姆的诗人和哲学家曾经讲过:“两个视觉意象构成一种视觉和弦。”这说明艺术对于景象转向意象的手法是共性的。也就是说,当一般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画家、音乐家艺术家的心境相融时,这声音与视觉都可以构成为一个个意象。中国绘画最好的东西、最妙的东西、最高的东西是达到追寻自然的理、宇宙的道,如宋代山水画的山画得如此高大寂寥,所画的人是如此渺小,这便是中国哲学意义上的“天”“理”“道”。我们可以用形而上的方法去体验时代所留下的笔墨痕迹。

我理解王林森先生这次转型,不仅是从纸上绘画转至瓷上绘画,而且已从具象转向抽象的探索。我对这批作品特别感兴趣,其颜色特别亮,特别艳丽。一个人的年龄到了这个阶段还用这样艳丽的色彩,是非常好的。这批作品继续开设下去,还大有文章可做。陶瓷绘画它的自身语言或本质语言是什么?是釉,不是画,对陶瓷的釉料,你有多大的把握,你有多少能把控,它才能成就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所以钟莲生先生说他有些东西还没有定型。我个人的看法是,艺术不要定型,艺术如果确定性地只看一张画,那下面的画就不要看了,这不是好事。一时不定型,你就在大道上走。这样才能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别有韵味。

杨震(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在这里表达两点感受。一是江西省美协能够参与主办王林森先生这个展览感到非常荣幸,但是对照省文联叶青主席、毛国典副主席对我们提出把展览服务做好的要求,该展览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因而在向王先生表示祝贺的同时也一并表达歉意。二是这两天我们在景德镇参加的几项活动收获都很大。昨天在景德镇陶瓷大学,也是由叶青主席主持召开了一个“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探讨了我们当代瓷画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方向,与刚才各位老师给我们提出的很多好建议可谓不谋而合。特别是王先生此次的展览和研讨会,对省美协下一步如何做好瓷画艺委会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和启示。

王林森(“转型·求道”展作者):

谢谢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和深刻讲话。至此,我这一颗悬着的心开始安定下来了。因为尽管我知道各位出于对本人的客气,肯定的话、表扬的话、鼓励的话讲得多,但这些话里,更多的乃是对我的鞭策、对我所寄予的厚望,从而使我不仅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顿悟感,而且还进一步激发了自己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的紧迫感。我深知,艺海无涯,探索前行永远在路上。我非常感谢在座的和不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与会议前后所发表的各种高见,包括对陶瓷艺术的发展以及对我本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我回去后一定反复研读、反复消化、反复吸收,并切实加以改进和履行。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吾道一以贯之。”此后,我也一定会更好地坚持“由艺达道”“艺升为道”“艺与道合”的求道之路,继续坚守南昌和景德镇,当好国画和瓷画双栖画家,为彰显现当代中国画和陶瓷艺术的创新魅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整理人:杨震)

猜你喜欢

林森瓷画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编辑部来了一只小狐兔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当代瓷画作品选登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一路踽踽独行
一路踽踽独行
瓷画猫系列作品
花开富贵 瓷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