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水逆”的国货巨头们
2023-05-30赵春雨
赵春雨
2022年依然是在疫情的阴霾中度过的,这也让居民的消费变得愈发谨慎。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居民储蓄率大幅上升,截至上半年,中国居民储蓄率达36%,较年初增长5%。
居民消费日趋保守,时刻影响着消费品的市场表现,尤其是国货。为抵御市场压力,众多国货企业在营销、渠道、设计等方面发力。这些新的发展战略虽然偶有成效,但也有一部分马失前蹄。
“国货美妆第一股” ,风光不再
2022年“双11”彩妆品牌预售排行榜Top20中,完美日记已不见踪影。回看2019年“双11”,完美日记的成交额开售1小时就破亿元,成为了首个制霸天猫“双11”彩妆榜的国货品牌。
完美日记遭遇滑铁卢,与中国彩妆行业萎靡有一定的联系,但更重要的,或许还是因为其一直通过大手笔的营销,短平快地抢占市场,没有构建出核心竞争力。
财报显示,2018年-2021年,逸仙电商(完美日记母公司)的营销费用占比从48.2%升至68.6%。虽然这样可以收获不俗的营收数据,但随着流量红利触顶,巨额的营销费用也成为一种拖累。
2019年-2021年,逸仙电商的营收增速持续下滑。2020年-2021年,逸仙电商总亏损超40亿元。后来,面对持续亏损的状态,完美日记开始削减营销费用。2022年Q3,逸仙电商的营销费用同比下跌38.02%。不过遗憾的是,这也让逸仙电商的营收同比下跌36.1%。
或许,完美日记该换条腿走路了。
成也“国潮”败也“国潮”
“国潮”是李宁的代名词。
2018年初,主打国潮风范的“中国李宁”亮相纽约时装周,瞬间吸引了亿万年轻人的关注。当年“中国李宁”系列服装总销量超550万件,营收高达105.11亿元。
但,2022年,李宁的“翻车”也源于“国潮”。其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逐梦行”的机场大秀,想通过走秀推动产品落地。但遗憾的是,此次大秀,却让李宁沦为众矢之的。
李宁的部分新品很像是日本军服,尤其是模特头顶的帽子,很像是侵华日军“屁帘儿帽”的翻版。如果仅仅是产品的设计出现问题,那么李宁还可以通过更新颖的设计来挽回消费者的心,但其傲慢、迟钝的公关态度,彻底让消费者寒心。
放下身段,开放加盟
2022年11月3日,喜茶官方发布消息称,将在非一线城市以合适的店型展开事业合伙业务。
细看喜茶的“小动作”,妥协早有征兆。2022年初,喜茶下调部分饮品的价格,普遍降价2~3元。之后,喜茶又对外表示,年内不会再推出29元以上的饮品,并承诺现有饮品不涨价。
喜茶开放加盟,并且控制饮品价格,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中国茶饮市場红利消逝所致。考虑到此前喜茶聚焦一二线城市,通过加盟模式,快节奏地向三四线城市渗透,或许会让其业绩更上一层楼。
不过不能忽视的是,加盟模式虽然可以快节奏地扩张,但也降低了品牌对产品质量的管控能力。数据显示,2020 年,在高端现制茶饮市场中,喜茶的市占率高达27.7%,位列首位。开放加盟可能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很难不反噬喜茶的高端形象。
“双标”事件成估值重塑导火索
2022年,有网友晒出了日本市场海天酱油的配料表,无添加剂,与国内市场的海天酱油大相径庭,疑似“双标”。
随后,海天官微“海天味业”连续3次发布澄清公告,回应“双标”事件。不过海天这封义正词严的公告,并没有平息争议。其一方面表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我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安全无害;另一方面,又表示,针对中国市场也推出了“好吃不贵的0添加系列、有机酱油系列”。
身陷“双标”争议的海天,在资本市场也被看衰。
2022年10月10日-12日,海天味业的股价连跌3天,市值共蒸发超400亿元。虽然2022年11月以来,海天味业的股价已稳步攀升,但相较于2021年初38元/股左右的高点,仍处于低位。
这或许是因为“双标”事件为海天带来了一次估值重塑。
多次IPO失利
厦门辖区IPO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燕之屋的审核状态为“辅导备案”。
早在2011年,燕之屋就曾计划登陆港交所,不过因“毒血燕”事件无疾而终。蛰伏近十年后,2019年和2021年,燕之屋都曾谋求登陆资本市场,而其也有足够的底气推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2019年-2021年,燕之屋营收分别为9.44亿元、12.94亿元以及14.97亿元。业绩亮眼的基础上,燕之屋还频频被挡在资本市场的门外,或许是因为其核心产品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主要靠营销驱动。
3年里,燕之屋广告宣传费用分别为1.87亿元、2.37亿元以及2.67亿元。作为对比,同期燕之屋的研发费用分别仅为1 874万元、1 766万元以及1 895万元。
2022年,证监会重点问询了燕之屋虚假宣传、燕窝营养与功效等问题,再次让燕之屋陷入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