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钢铁防线”

2023-05-30徐文凯

时代报告 2023年2期
关键词:县市区预警精准

徐文凯

引言

南阳市地处豫鄂陕三省接合部,辖2个行政区、4个开发区、11个县(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960余万人,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全市共有脱贫户263708户765962人、监测户25694户80227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2022年以来,南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相关精神,在守正创新中求突破,在务求实效上求提升,探索建立了“5+2”联动机制,一体化推进涉贫问题精准预警、精准核实、精准整改、精准反馈,有效破解了部门联动疲软、信息共享迟滞、工作推进乏力等难题,在实践中闯出了一条“联动联防、数据赋能、闭环落实”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南阳路径”,筑牢了长周期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钢铁防线”。

“5+2”联动机制模式

“5”即做实“五个一”活动。一是每月一次部门自查。市直24个涉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重点行业部门,每月月底前开展一次问题自查,针对县市区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精准排查、建立台账,按照“13710”制度限期整改,在自我革命上动真格。二是每月一次小结汇报。市联动办每月初召开小结汇报会,针对行业部门自查问题、县市区上报问题、突发问题或严重问题,研究整改措施,调整优化政策,巩固工作成效,避免问题反弹,在标本兼治上求实效。三是每月一次问题核查。市联动办成立暗访组,根据小结汇报会梳理反馈的问题,随机抽查核查,检验工作成效,督促真改实改,在查深查透上见真功。四是每季度一次部门排序。市联动办根据日常工作成效和暗訪检查情况,综合考虑问题类型、问题条数和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因素,每月对行业部门进行打分排序,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在压实责任上见实招。五是每季度一次公开通报。市联动办对行业部门排序结果,每季度在市级融媒体平台进行公示。对连续落后或因工作疏忽造成严重影响的,按照“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负面典型案例全市曝光,在动真碰硬上出重拳。

“2”即建立“两项机制”。一是信息共享机制。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数据信息推送共享机制,在信息保密前提下,每月报送上级政策新出台、新变化情况,本市政策落实跟进情况,以及上级部门涉及帮扶工作重要活动安排等,实现行业部门政策共享;对部门承担监测的异常信息数据,实行月预警信息推送上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对突发事件、紧急情况等容易引发“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或易致贫返贫问题的特殊信息数据,实行即时推送上报。二是精准帮扶机制。根据信息共享发现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对所有风险户开展精准帮扶。对行业部门大数据分析、县市区联动反馈发现的潜在风险户,行业部门第一时间与县市区联合防范化解风险;对单个部门不能解决、需要多个部门会商解决的问题,市联动办组织相关行业部门集中研讨会商,专题研究推动落实;对需实地现场指挥调度、答复办理的特殊问题,市联动办会同相关行业部门现场研判、现场解决,推动问题清零。

“5+2”联动机制成效

“执行链”高效打通。构建了市县联动、部门联动、上下联动的“执行链”,执行力度大,运转效果好。一是指挥体系做强做优。成立“5+2”联动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亲自坐镇指挥、亲自安排部署,组织、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保障工作高效落实。二是执行机构运转高效。联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市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24个重点行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为具体责任人。各级各部门接受联动办工作指令,有效解决了工作开展过程中统领不强、协调不足、推进不畅等问题。三是联动机制健全完善。17个县市区分别组建县级联动小组,市县两级行业部门分别建立联动渠道,互通互联预警信息与自查问题,共同推动问题排查和整改落实。市联动小组每月召开联席办公会,收集研判行业部门发现的问题,对县级联动小组清单式交办任务,限期整改落实;县级联动小组按照职责对本级部门分类交办问题,督促落实整改,向市级联动小组汇报整改进度、反馈难点堵点,形成了市县两级联动小组上下互通居中调控、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联动格局。

“数据链”高效激活。逐步实现“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群众少操心”。一是“数据说话”防风险。市县联动办组建专业信息研判队伍,对各部门上报的问题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监测精准性、有效性、时效性显著提升。宛城区高庙镇邰庄村一般农户王某,教育部门发现该户有一名在校本科生和一名高中生,教育支出较大;医保部门发现户主妻子孙某1月确诊为乳腺癌,医疗支出较大,经综合分析研判该户有致贫风险,有力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快纳。二是“数据增速”提效能。建立数据比对、问题上报、信息核准、精准帮扶的高效数据传递链,推动风险问题快速处置。2022年4月7日,西峡县公安局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时,发现不幸身亡的村民毛某是家庭主要劳动力,事故可能造成返贫风险,便立即启动应急处置,将预警信息报送上级公安机关,由市乡村振兴局按照管理权限交办属地入户核实,仅用一天时间,便将该户初步确定为监测对象。三是“数据管理”见实效。市联动办对各类国网、省网数据进行常态化分析研判,查找问题数据,现场核准督导,推动联动工作走深走实。在全市巩固脱贫成果“回头看”靶向整改专项行动中,市联动小组成立7个暗访督查组和1个督导核查组,围绕中省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防返贫监测问题数据等进行不间断暗访,督查209个乡镇(街道)270个村,发现问题1640条,拍摄负面典型曝光片16个,对各级各部门形成了强大震慑。

“闭环链”高效构建。聚焦成果巩固风险隐患、薄弱环节,推动重心下移,变被动接受问题为主动发现问题,实现精准发现问题、科学预判风险、及时干预帮扶。一是推动数据比对常态化。教育、卫健、医保等7个动态监测紧密型部门,针对义务教育辍学、监测对象未参保等异常数据,每月开展一次数据比对;公安、交通、应急等17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部门,针对突发天灾人祸等紧急事件,开展常态化数据比对,即时发现问题信息,即时发布预警信息,问题预警发现精准精确。自3月“5+2”联动机制启动以来,全市共发布预警信息34213条、紧急事件10次,新识别监测对象1179户4115人,基本做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监测对象“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二是推动问题核查一线化。针对发现的问题,市联动办以“提醒函”形式,呈报市厅级领导督促指导分包联系县市区全面整改;以“协查函”的形式,反馈市直行业部门督促指导县市区联动整改;以“交办通知书”形式,交办县市区逐项整改。截至7月底,全市共发出厅级提醒函112个、部门协查函300个、县市区交办通知书68个。三是推动整改落实高效化。对核准的问题,县市区联动办分类交办、限期整改落实;对本级无法解决的问题,县市区收集后,统一报市联动办研究会商、交办相关部门整改落实。截至7月底,市级排查问题5134条,整改4886条,整改率95.1%;17个县市区上报问题2906条,整改2769条,整改率95.2%,实现问题排查“起底”、整改清零“见底”。

“5+2”联动机制启示

联动联防是关键。要确保“5+2”联动机制常态长效、高效运转,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主要领导挂帅出征、靠前指挥,各级干部以上率下、主动作为,业务专干全流程参与、专职抓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级督一级、高效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必须充分调动市县各级各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融入度,督促市直牵头责任单位、重点行业部门、各县市区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参与、主动融入、主动作为,形成“牵一发动全身”的联动效果;必须最大限度激发市县乡村四级动力活力,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应战,变消极参与为积极融入,充分发挥各级资源优势,形成“精准预警线索、精准发现问题、精准研判措施、精准落实帮扶、精准督促整改、精准验收成效”的联防局面,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数据赋能是基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一场持久战,不仅要充分调动人的因素,而且要更好地发挥大数据作用,让数据活起来,让信息串起来,让效率提起来。要打破数据壁垒,建立数据共享机制,让数据开放共享、互联互通。要让数据说话,通过建立大数据库,设定预警监测规则,通过纵横分析对比,让问题数据暴露出来、反馈出来、核实清楚、交办下去,打造为我所用的“千里眼”“顺风耳”。要让数据提速,实现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和中间环节,确保重大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核实、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整改、第一时间反馈,为高效执行配备“飞毛腿”。要让数据管理,推动各项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闭环落实是核心。“五个一”活动明确要求,每月一自查、一小结、一核查、每季度一排序、一通报,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压茬推进。既有总体部署、阶段推进,市联动办每月组织市直行业部门开展一次自查,每月召开一次小结汇报会;又有持续督导、跟踪问效,每月组织一次核查暗访,检验工作成效,每季度开展一次工作成效排序,亮评工作实绩;更有奖惩激励、成果运用,工作突出的表彰奖励,工作落后的集中曝光,严肃追责问责。通过闭环硬措施,持续增强各级责任心、争胜心,倒逼干部主动履职、尽心履职。“两项机制”压紧压实了市县责任,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条块结合”的闭环管理模式,真正实现问题预警、核实、处置、验收、监测“快人一步、抢先一招”,始终抓牢工作主动权。

猜你喜欢

县市区预警精准
湖南遴选首批疏堵结合防溺水试点县
湖南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水平评价
——基于122 个县市区2020 年调度资料分析
湖北15个县市区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精准的打铁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2015年湖南省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