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战是枪战的前驱 , 也是枪战的后盾

2023-05-30刘英郑亮

重庆行政 2023年2期
关键词:抗战国民党群众

刘英 郑亮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在国统区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周恩来曾说:“笔战是枪战的前驱,也是枪战的后盾。”[1]他领导的《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开展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方面军。《群众》周刊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发行的党的理论刊物。周恩来围绕坚持持久抗战、发展统一战线、驳斥反共谬论、争取和平民主等主题在《群众》周刊发表了30余篇重要文章,配合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新华日报》,使之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维护全民抗战、争取民主、凝聚人心的重要舆论阵地。

一、宣传全民持久抗战

《群众》周刊于1937年10月在南京筹办,12月在武汉创刊,次年12月迁至重庆,由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领导。1946年6月迁移至上海,国共和谈破裂后转移至香港出版发行。《群众》周刊无论从筹办到创办,还是其重要社论文章都凝聚着周恩来的心血。周恩来指出:“《群众》周刊是党刊,是理论性刊物,要更多地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出发,更多地从理论角度出发,帮助广大读者理解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和抗战胜利的必然性。同时,还要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去批判当时一切不利于抗战以至破坏抗战的各种反动谬论。”[2]党刊《群众》周刊与党报《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并驾齐驱的宣传利刃,为传播先进理论与政治主张,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抗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7年7月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尽管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积极组织抗战,但因双方实力的差距以及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华北、华东大片国土乃至当时首都南京陷落。此时,国统区弥漫着悲观失望情绪,“亡国论”喧嚣一时。同时“速胜论”也时隐时现,国内民众一片迷茫。在这历史关头,周恩来在《群众》周刊连续发表《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目前抗战形势与坚持长期抗战的任务》《怎样进行持久战》等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关于全面抗战、坚持持久战的观点和战争三个阶段的预判。周恩来通过《群众》周刊极大地帮助了国统区各方面的人士明确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1937年12月《群众》周刊第一卷第一期刊登的周恩来《目前抗战形势与坚持长期抗战的任务》一文指出:“坚持长期抗战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鞏固和扩大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是承认国民党在中国政府及军队中的领导地位,国共两党应确定共同纲领,共同负责,共同磋商,互相帮助,互相发展。三是承认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三民主义,为救中国的基本方针,而以民族解放为中心做起。”[3]

1938年1月,在南京沦陷“亡国论”“速胜论”甚嚣尘上时,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提出了持久战。周恩来竭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主张及广泛动员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在《群众》周刊上发文《怎样进行持久战》,呼吁:“要能贯彻抗战到底的方针,必须首先加强和巩固中华民族能够支持长期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反对一切动摇,反对一切妥协屈服投降的思想”,“有了坚强的信心,有了实行这一切具体的办法的意志,有了实行这一切具体办法的长期努力,日本帝国主义强盗的进攻,必然会遭受到最后的惨败,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必然会达到最后的成功!”[4]

1938年底,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为适应新的形势,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设在武汉的中共中央长江局,设立中共中央南方局。1939年1月,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正式成立,并加强了对《群众》周刊的领导工作。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革命力量,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路线方针。《群众》周刊登载了周恩来的《二期抗战的重心》,他指出:“我们今天的要求是全国最好的兵力、最优秀的人才,都应该深入敌后,争夺敌后,在那里去建立根据地,到那里去消灭敌人,以争取二期抗战的胜利!”[5]周恩来的论点使人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对抗战局势有了整体的了解,对抗战前途充满了信心,由此可见笔战是枪战的前驱,发挥着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

二、维护合作抗日大局

从1939年到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先后制造了三次反共高潮。特别是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国共合作濒临破裂。这一年是《群众》周刊存续12年多时间内最为艰难的时期。《群众》周刊仅出12期,但周恩来连续发表多篇文章,如《论苏德战争及反法西斯战争》《抗战四年》《“九一八”十年》等,呼吁加强同苏联在内的一切反法西斯力量的合作,宣传中共中央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从侧面以间接的方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高潮,维护了国共合作抗战到底的局面。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面临严峻形势。周恩来在《论苏德战争及反法西斯战争》中,呼吁:“联合东方一切反法西斯的人民民族和国家,结成更广大的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以打倒东方法西斯头子的日本强盗。”[6]周恩来的文章充满了对抗战终将取得胜利的自信,为人民争取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勇气。同时,对一切反苏反共及对日妥协的有害思想给予了有力的批判和遏制。

在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毛泽东撰写了《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的党内指示,科学地分析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基于这种矛盾,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团结国民党抗战的方针,为改善两党关系作努力。为进一步宣传中共中央的三大政治口号,努力维护和巩固国共合作抗战大局。1941年8月,周恩来在《群众》周刊发表《抗战四年》,呼吁:“继续坚持长期抗战,直到驱逐日本法西斯强盗出中国为止;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各党派的合作。”[7]次月,他在《群众》周刊发表的《“九一八”十年》中再一次向全国声明:“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总是坚持抗战到底,不达到驱逐日寇出境决不罢休!”[8]同年,《新华日报》刊登周恩来的《民族至上与国家至上》《团结起来打敌人》等文章,呼吁“在抗战建国过程中,团结则存,分裂则亡,合作则胜,独霸则败。”[9]周恩来“号召全中国的人民、全中国的军队、全中国的党派,大家向着一个目标前进,这就是团结起来打敌人。”[10]

《群众》周刊在抗战的烽火中发挥“抗战号角”作用,在限制封锁中勇敢发声。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群众》周刊,宣传团结抗战、维护国共合作的思想,为全国人民尤其是国统区人民树立和坚定抗战胜利信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发挥了笔战是枪战的后盾作用。

三、驳斥反共谬论

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中顽固派、投降派不断制造摩擦,将矛头转向共产党。特别是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在进行反共活动的同时,国民党不断动员宣传机构,发布污蔑、抹黑中共的言论。对此,周恩来以笔为戈,持续在《群众》周刊发文,驳斥反共谬论,用大量的事实廓清不实言论,耐心解释中共政策,反击反共言论,维护抗战大局。1938年4月周恩来在中共报刊发表《关于所谓〈中国共产党的策略路线〉一书问题的公开信》,《群众》周刊也诚挚耐心地解释中共政治路线,严正指出该书系伪造,图谋攻击中共,破坏抗战。4月29日,周恩来等就国共两党关系和中共中央开除张国焘党籍两个问题,又在《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发表《答复子健先生的一封公开信》并附李子健的信,有力反击荒谬言论,维护中共团结抗战形象。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时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倾向日甚,周恩来在重庆坚持斗争立场,以其高超的斗争智慧,凭借《新华日报》《群众》周刊舆论阵地有力地打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1941年5月,侵华日军在山西境内中条山發动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国民党军队因实力悬殊,准备不足而惨败。《大公报》发表社论《为晋南战事作一种呼吁》,污蔑战败是八路军不配合友军作战。针对《大公报》社论中造谣污蔑八路军在中条山战役中不配合友军作战,导致国民党军队大败的不实言论,周恩来于1941年6月在《新华日报》发表《致大公报张季鸾、王芸生两先生书》,用大量材料摆明八路军抗战事实,说明在《大公报》社论发表一周前,晋南白晋公路一段即为第十八集团军袭占。只因远在敌后,电讯联络困难,此间遂不得按时报道。只要和日寇打仗,十八集团军永远不会放弃配合友军作战的任务,并且会给敌人致命打击,有力驳斥了社会上别有用心者对中共领导的抗日部队制造的谣言。周恩来强调八路军“永远不会放弃配合友军作战的任务,我们一向主张团结抗战,而且永远实践团结抗战。”[11]不久,针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污蔑,周恩来再次发表声明《十八集团军有战报!有战果!十八集团军敢于接受敌人挑战!》,有力驳斥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国共合作的行为。《群众》周刊在醒目的位置转载了周恩来的文章。上述笔战,使得污蔑共产党的谣言不攻自破,教育了广大群众,维护了抗战合作的大局,真正发挥了周恩来提出的“笔战是枪战的前驱,也是枪战的后盾”的作用。

四、争取和平民主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虽表面上承认和平建国方针,实际上仍企图通过发动内战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为了推动国内反战和平运动的发展,实现人民渴望的和平民主,周恩来以《群众》周刊为舆论阵地,揭露国民党当局“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强烈谴责破坏国内和平的行径。《群众》周刊先后发表《周恩来将军答记者问:中国现已存在全面之内战,获致和平主要靠人民的力量》《两条路线的斗争》等文章。

重庆谈判期间,周恩来举行茶会招待各界人士。会上,周恩来向大家介绍了在《群众》周刊刊登的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他表示:“抗战胜利后,国家渴望和平,民众渴望民主。中国共产党认为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12]然而,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后,蒋介石便发布了进攻解放区的密令。为了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群众》周刊勇敢地扛起舆论宣传的大旗,以舆论宣传工作为国统区人民反对蒋介石集团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周恩来撰文强烈谴责的国民党当局倒行逆施,揭露破坏国内和平的行径。《群众》周刊先后发文《周恩来为下关惨案致三人会议国美双方代表备忘录》《周恩来将军谈三大问题》等文章。1946年7月,当得知著名爱国人士李公朴、闻一多接连遭到政治暗杀后。周恩来在《群众》周刊指出:“听说李闻先生被暗杀,我们非常愤慨。全国人民一定要起来控诉、声讨和制止这种卑劣无耻的暴行。这是和平民主运动中的一种反动逆流,是敌人想吓退民主人士的最卑鄙的手段。”[13]周恩来的文章有力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罪行,进一步掀起了全国人民反内战争取和平民主运动的浪潮。

1946年,随着内战越打越大,国民党当局破坏停战的行径不得人心。为此,《群众》周刊发表《周恩来将军十月一日在上海中外记者谈话》。周恩来在谈话中指出:“内战的继续扩大,将使中国人民遭受更惨痛的牺牲,经历更长期的黑暗。中共始终为中国的和平、民主、独立、统一而奋斗,将来仍然如此。”[14]周恩来通过《群众》周刊刊发的重要文章,阐明了这一历史阶段中共的主张和意志,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真正发挥了舆论宣传作用。

在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中,周恩来在国统区充分发挥《群众》周刊的舆论阵地作用,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亲自撰写36篇重要文章,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指明抗战发展方向,团结各方抗日力量,批判各种不利于抗战以至破坏抗战的反动谬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推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而呼吁。通过梳理研读,他的文章围绕坚持团结抗战、坚持持久战、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等主题,是对中共的抗日主张和思想、维护国共合作抗战大局等系列问题的理论阐述,也是目前研究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宣传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学习发扬周恩来的宣传舆论战略思维,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奋力谱写新重庆的新篇章。

基金项目:2022年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委托项目“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发行刊物《群众》周刊概论”(项目批准号:2022-NBZL00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 周恩来题词集解[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32.

[2]马秋海.群众周刊大事记[M]. 北京:红旗出版社,1987:5.

[3]周恩来.目前抗战形势与坚持长期抗战的任务[N].汉口:群众周刊社,1937-12-25.

[4]周恩来.怎样进行持久抗战[N].汉口:群众周刊社,1938-1-08.

[5]周恩来.二期抗战的重心[N].重庆:群众周刊社,1939-6-18.

[6]周恩来.论苏德战争及反法西斯的斗争[N].重庆:群众周刊社,1941-6-30.

[7]周恩来.抗战四年[N].重庆:群众周刊社,1941-8-30.

[8]周恩来.“九一八”十年[N].重庆:群众周刊社,1941-9-30.

[9]力平,方铭.周恩来年谱1898-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19.

[10]周恩来.团结起来打敌人(代论)[N].重庆:新华日报社,1941-7-20.

[11]周恩来.致大公报张季鸾王芸两先生书[N].重庆:群众周刊社,1941-6-10.

[12]童小鹏.回忆与思念童小鹏文集[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553.

[13]周恩来.周恩来将军谈三大问题[N].上海:群众周刊社,1946-7-21.

[14]周恩来.周恩来将军十月一日在上海中外记者谈话[N].上海:群众周刊社,1946-10-6.

作  者:刘 英,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研究馆员

郑 亮,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助理馆员

责任编辑:胡 越

猜你喜欢

抗战国民党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快过关了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我们家的抗战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忆·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