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看“曼德拉效应”的产生

2023-05-30向鑫

今古文创 2023年2期
关键词:新媒体

向鑫

【摘要】 語言模因作用于人类社会的交际活动,通过被大量模仿、复制完成人际传播。“曼德拉效应”广泛存在于当今以新媒体传播为主要传播手段的社会交际活动,作用于人类的心理活动。本文从语言模因的视角对交际现象进行解读,以“叮当”一词产生的社会现象为例,对语言模因论影响曼德拉效应产生的可能性进行探讨。本文还论述了语言模因与“曼德拉效应”同样具有相似的生命周期的特性,且新媒体技术是这二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最后的结论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交际活动传递信息影响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某种心理效应是极可能的。这对我们研究语用学对社会现象的影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语言模因;“曼德拉效应”;“叮当”;模因生命周期: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2-010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2.034

一、语言模因论和“叮当”

(一)语言模因。1.语言与模因。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因此语言能作用于人类社会的交际活动与思维活动。语言模因就是关于“语言”的“模因”。而关于模因的概念,由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在《The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所提出的,我国的学者何自然与何雪林于2003 年将memes翻译成“模因”。模因(meme)的核心在于模仿,根据Dawkins模因论的观点来看,其含义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1]也就是说,模因是Dawkins将希腊字根mimeme(原意是模仿)做了修改,为了让其读音与gene(基因)一词相似,巧合的是,这样的改变更容易让人联想到英文的记忆(memory)一词,又或是法文的“同样”或“自己”(meme)。这种联想对于本文中“模因对‘曼德拉效应(群体失忆)的产生有影响”的观点也有一定的积极佐证作用,二者同样都对人类的记忆,或者说心理活动、思维活动有所影响,这是其可供探讨的存在的共通性。

2.语言模因的传播。语言模因是模因宿主通过对信息进行解读,带着自己的意图,同样也是借助模仿或是重复的形式进行复制传播,通过一定的语言结构来表达信息。当然,除克隆式的模仿之外,会根据模因的属性、宿主或语境不同而带有意义或形式上的变异。[2]而这种变异,被称作语言模因变体。语言模因变体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因变异产生的,而我们所说的“谣言”也是这种变异下的产物之一,已经脱离了原有事实基础或者说有一定改变。语言模因的分类是多维度的,可以从传播力度、复制、传播方式、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3]从其传播力度(包括传播广度和时间长度)来看,语言模因的生命力长短由此决定,因而划分出了强势语言模因和弱势语言模因。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受到人们关注,自发的去复制,传播的便是强势魔音;而被人们所忽略,在小范围内存在,因为得不到使用和传播的则是弱势模因。因此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最显著的一点差别在于社会大环境内,属于大众的关注度聚焦在一方,那便是强势模因。

其次,从传播方式来看,模因可以分为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两大类型。(何自然,2005)[4]前者主要指大脑在传播过程中接收到的信息是不变的,但是其会以不同的形式复制并传播。而表现型模因则是会在相同的语言形式下传播不同的内容。最后则是从其社会影响来划分,可以分为积极语言模因和消极语言模因。消极语言模因包括了不文明的语言表达方式、虚假的信息、使用不当的语言模因,不文明的表达方式和虚假的信息,甚至谣言,都会对人类社会造成消极影响。本文更多的是站在“使用不当”这一角度进行模因分析。

(二)词语“叮当”。1.叮当——解释。形容金属、瓷器等撞击的声音。

例句:盘碗碰得叮当响。

这是叮当最基础的词义,是对声音的模拟。而繁体字的叮噹,其基础释义也是“状声词。形容金、石、玉器等互相碰击的声音”,因此“叮当”中的“当”是繁体字“噹”的简化。在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中有记载,“  ”就是“噹”的简体字。但是在1956年2月乃至以后的《汉字简化方案》中,“當”和“噹”都统一简化为“当”了。

2.语言模因对“叮当”的影响。从传播力度来看,官方简化的“叮当”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使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使用的是带有“口”字旁的“  ”。因此,在那段时期内,国家明文规定的“叮当”属于弱势模因,而人们认知中的“叮  ”成为了强势语言模因。原因其一在于“叮”和“  ”作为拟声词,简化成“叮当”后缺少了一个口字旁,人们在运用书写的时候感觉缺少了对称性,于是主观上否认“当”是正确的写法。而且“当”作为拟声词出现的时候,能发声的“口”显然比没有声旁的“当”在人们的认知中显得更加正确。因此有口字旁的“  ”的传播力度大,属于大众的关注焦点聚集在其上,让其成为了一段时间内成功的模因。原因二则在于一批人受到了时代环境与特定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是后文将提到的语言模因传播的特征,与“语境”紧密相关。

从传播方式来看,人们对于“叮当”的认知并没有因为“当”的字形而发生改变,其基础意义依旧是拟声词,因此其属于基因型模因,虽然采用了不同的形式进行复制传播,但是本身语义没有变化。模因的传播过程是相互竞争与淘汰的过程,表现在例中则是文字的“死亡”,也就是停用,与简化字的兴起。其传播方式属于重复与类推,在特定时期中,由于80后、90后乃至00后的童年中,许多人都看过日本动漫“叮  猫”,在当时,一是由于时代特性,盗版的动画上“  ”采用的是直接对繁体字“噹”字面理解的简化,二则是日文中也有这个“  ”字,所以人们的印象更为深刻。因为经典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受到人们的模仿。从社会影响来看,使用“  ”则是对汉语简化字的发展有消极影响,因为使用不当的错别字却被认作是正确的,很明确属于消极语言模因。 ,Unicode代码:U+2A83D。被错误加入了Unicode代码中,后在Unicode代码中被悄无声息地删除。这也是在新媒体发展后,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接收和传播信息的速度快之又快,信息总量激增,人们的信息交互速度非以往能比,所以“  ”被改回“当”也是大势所趋,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一种正确措施。

二、曼德拉效应与模因生命周期

(一)曼德拉效应。1.曼德拉效应的定义。“曼德拉效应”是一种尚未被主流科学界以研究证明的心理学效应,用来描述大众对历史的记忆与史实不相符合的一种“大规模集体性失忆”的现象。最初声称此现象的是美国一位研究超自然现象的博主,名叫菲安娜·布梅(FIONA BROOME),和许多人一样,她认为自己记忆中,前南非总统曼德拉在二十世纪80年代就死于狱中。但是实际上曼德拉在2013年才逝世。[5]而本文仅对“曼德拉效应”这种社会现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产生与演变做浅析,不对概念本义下定义。

2.“曼德拉效应”产生原因浅析。所谓“曼德拉效应”这种心理效应是广泛存在于当今社会的。笔者认为这与新媒体技术发展有关,互联网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让信息交互方式产生了极大的转变。新媒体传播速度是以往报纸、广播等社会主流交互设备无法比拟的。因为在当今社会,人们除了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样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生产者。信息量的传递与产生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及的,这就促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越发密切,这为人们所说的“集体性”的效应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哲学层面上可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新媒体环境孕育了诸如“曼德拉效应”等心理效应的产生,这种效应的产生同时也会通过新媒体或其他渠道反作用于现实社会乃至各个领域。社交媒体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个平台,同样也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精神性延续,现实物质与精神的交互。在传播学语境下分析信息的传播,没有一条信息会对所有接受它的受众产生完全相同的意义,因为信息从信源到传播过程再到最后的接收,会发生信息的“噪音”。[5]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人”。虽然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社会交际因新媒体的出现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交际的双方终究是人而不是机器,人是信息的接收个体,也是信息的发出者和传播者。这就注定了会有信息“噪音”的产生,也就是由于人与人的信息接受程度的不同,同样一句话,不同知识水平的人会得到不同的信息重点,在进行下一次传播时信息便发生了改变。再者,人有其思维的主观性,不能同机器一样把信息原本还原出来。实际上人会隐藏对其有利或是不利的信息,所以在当下,“谣言”这种现象才会广而频繁地出现。在“语言模因论”的视角下进行分析,当下人们在网络上发现了“新现象”,习得了“新词新语”,便会主动复制、传播,不是单方面的克隆,正如基因遗传分子会产生变异,模因在人们传播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语言模因变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模因的复制过程中还携带着宿主的主体性因素,例如情感、偏好、立场、情绪、评判、意图等,体现出某种语用态度。这些因素与语用意图密切相关”。[6]由此知,借助新媒体的便利性与互动的及时性,模因就像病毒一样,能够借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快速而且高效地感染人,进入他们的大脑记忆,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因此现在出现的人们“追逐热点”“人云亦云”的现象,是借助语言模因论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在此,笔者以词语“叮当”所产生的社会现象,也就是“曼德拉效应”为例,对其产生原因与过程进行分析。在一段时间内,人们多在新媒体平台反复讨论着“叮当”一词中,“当”字为何失去了口字旁?是本来就写成“当”?还是“  ”字被抹去了?对此现象,新媒体用户产生了激烈的辩论。而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辩论,无疑也是新媒体用户对现存信息的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或是人云亦云,或是因自身主观性改变了信息的原有准度,提供了虚假信息并将其传播。无论如何,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变异,语言模因变体于是产生。“叮当”“叮  ”“丁当”“叮铛”“叮噹”等多种同音或是同义词的出现更让这场争论不可开交。而从作为传播活动个体的人来看,信息的错误传播原因最大可能出现在作为信源的人身上,人的记忆具有易变性、不可见性、不完全可靠性等性质,因此人如果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以自身的记忆为信息源头,但记忆却又模糊而产生变化,若无可靠的纸质或电子媒体记录,人们会本能地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因此记错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之“叮当”一词本就因为在最初修改时没能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性运用,依旧有一大批人运用的是“  ”,而另一批人则早已跟随汉字简化的进程选择了使用“叮当”,这是双方争论部分的史实,双方的言论都有其正确性与错误之处。正是因为如此,“叮当”一词才能在辩论中快速成为热点,成为人们的聚焦点。这也就是强势语言模因形成的过程。与之相对的,“叮当”的曼德拉效应是如何形成的呢?除了“叮当”与“曼德拉效应”作为热点本身之外,也就是说除了新媒体传播使人们关注点聚焦于这两个概念本身外,还有“人”的因素在背后影响。如今的社会以流量为导向,媒体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这股“流量”来到自己身上,从而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如何吸引流量便成了媒体要考虑的事,吸引流量也就是吸引眼球,吸引人们的关注焦点。这一行为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来看,便是在通过宿主的主体性因素创造模因,这个创造出来的模因就是媒体作为“标题党”的内容,模因就像病毒,夸张的,虚假的标题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模因也就感染了人们。曼德拉效应是许许多多个人的错误,通过新媒体平台被放大成了集体性的错误,也就是“集体性失忆”。[5]一些人对他们所看到的各类媒体平台、公众号不假思索的盲从,甚至反复宣传来强化自身记忆中错误的部分,让其越来越牢固。所以当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看待曼德拉效应的产生时,会惊奇地发现语言模因感染人的过程借助了新媒体平台的力量,曼德拉效应的背后同样是新媒体平台下作为“人”的主观性在起作用,因此就此从语言模因论视角讨论曼德拉效应的产生是有可行性的。

(二)模因生命周期。更重要的是,“曼德拉效应”事件会永远处于被产生与被发现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下,更能印证本文观点可行性的是:语言模因也有其生命周期。此处根据弗朗西斯·赫里根[7]的观点可知,模因传播复制的生命周期将经历四个阶段:1.同化(assimilation);2.保持(retention);3.表达(expression);4.传播(transmission)。以语言模因“叮  ”为例带入这个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在第一个同化阶段,模因为了感染宿主必须具有可注意性、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而叮“  ”相比于简化词“叮当”显然具有足够的凸显性,一是因为当时社会环境下动画片小叮“  ”的兴起,二则是因为“  ”字本身为人们所习惯,相较于简体字有声符“口”的存在,作为拟声词显得更为合理。所以宿主愿意接受这个模因,它适应了宿主的潜在认知结构。在第二个在保持阶段,“  ”显然要比刚修改的简化字“当”的存在更久,在宿主记忆内保留的时间自然也就越长,印象也更加深刻。在第三个表达阶段,模因不是人们的“记忆”,而是我们至今能够在网络上查询到的“  ”字的存在过的依据,从精神层面转移到了可以被确认的文本、图像等物质层面。在第四个传播阶段,这是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阶段,因为时代原因,当前时代的新媒体技术改变了音频、书本、照片、光盘等物质形式传播速度、力度、范围等不足的缺陷。在新媒体平台上,虽然语言模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会遵循事物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会衰退或消亡,但是周期长短不一。而新媒体技术保存住了这份消亡或衰退的模因,让其拥有了重现的机会。旧的事物在新的时代开启新的生命周期的这种现象,被网络用户戏称为“文艺复兴”。根据上面的生命周期流程,同样可以印证“曼德拉效应”这个现象的循环往复。曼德拉效应同模因一样,借助了新媒体技术的力量保存住了被遗忘的种种“曼德拉效应”,让其有了存在的物质基础与现实依据,也是其开启下一轮生命周期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出发,我们对一例曼德拉效应与模因共有特性的现象进行观察并分析,发现根据时代特点来看,新媒体技术是这两类社会现象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从曼德拉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新媒体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其现实基础,这同样也是模因传播所需要的。而模因变体与类似于“人云亦云”现象的曼德拉效应有所关联,联系到这两种现象同样涉及“人”的记忆的部分,无论是虚假的记忆还是有现实物质可佐证的真实记忆,都不妨碍人们对这类现象展开辩论。

为了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研究这类现象是对社会“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一种解析。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类传递信息等物质层面的活动对人类记忆等心理活动加以影响,从而达到某种心理效应等社会现象是有可能的。

参考文献:

[1]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UP,

1976.

[2]何自然.語言模因及其变体的应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2).

[3]陈新仁.汉语语用学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

[4]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06).

[5]尚国强.新媒体传播中群体失忆所造成的“曼德拉效应”现象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9,5(01).

[6]何自然,陈新仁.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7]Heylighen F.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

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J].1998.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