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发补贴对制造业研发资源错配的影响研究

2023-05-30陈莉

陈莉

【摘  要】针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研发悖论现象,论文利用研发资源错配指数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研发补贴对制造业研发资源错配的影响,以解释此现象。结果表明,2006-2020年制造业研发资源错配状况有所改善,从整体来看,制造业研发人员较研发资金错配严重,且研发补贴加剧了制造业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的错配。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研发补贴使用去向的监管,确保研发资源流向生产率较高的领域。

【关键词】研发补贴;研发资金错配;研发人员错配

【中图分类号】F124.3;F812.45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2-0152-03

1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要素驱动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意义重大。我国制造业作为“世界工厂”,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现阶段,全球疫情形势严峻,世界产业链布局不断调整,加之成本等问题,制造业亟需由粗放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表现。研发投入是TFP(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动力。制造业是经济中开展研发最活跃、承载创新资源最多的部门(黄群慧和贺俊,2015)。在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下,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呈爆炸式增长。据《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制造业R&D经费达到14 783.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9%。研发投入激增理应使TFP呈现出与之相匹配的增速,但现实并不如此,这一现象被称为研发悖论(李静等,2017)。对此,学者多从研发投入结构出发,结论尚未一致(刘冠辰等,2021),鲜少考虑研发资源错配,而资源错配是现阶段影响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程德理和王术,2021)。Klenow和Hsieh(2009)曾发表一篇关于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文章,它是目前在该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之一,提出若我国资源配置效率达到美国水平,我国制造业TFP将提升30%~50%。

学者普遍认为,政府干预是资源错配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雎华蕾和王胜利,2021)。研发具有技术扩散等正外部性,存在“搭便车”行为,并且具有高风险等特点,单凭市场配置研发资源,社会研发水平必将低于最优研发水平。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政府需干预配置。研发补贴是政府配置研发资源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焦翠红和陈钰芬,2018)。2006-2019年,制造业研发补贴由100.8亿元增长至560.2亿元。政策本意是鼓励创新,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选择对象有偏,且国企地位特殊,根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全国约64%的研发补贴流入国企(戴小勇,2021)。已有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可能是导致我国制造业资源误置的主要原因之一,国企的研发效率不及民企(聂辉华和贾瑞雪,2011),却占据大量研发资源,这无疑将加剧研发资源错配,进而损失生产率。综上提出本文研究问题:我国制造业研发资源错配状况如何?研发补贴与制造业研发资源错配有何关系?

2 理论分析

研发补贴增加企业对研发资源的需求,抬高生产资料的价格(白俊红,2011),这增加了研发成本,挫伤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除此之外,道德风险仍然存在,当监管不完善时,获得补贴的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目的,将研发补贴用于风险较小的非研发项目,这加剧了研发资金错配。由于信息不对称,要补贴和获补贴企业存在不一致现象。当政府对于原始创新企业的补贴提高到某值时,会诱使二次创新企业为骗补而释放自己将进行原始创新的信号,这也加剧了研发资金错配(安同良等,2009)。补贴政策存在逆向选择,据熊彼特创新理论,大企业资金雄厚,更能承担高风险,故大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国企普遍规模较大,研发补贴易流入国企,挤出了民企的补贴空间。已有研究指出,国企研发效率不如民企,表明研发补贴差异分配也会加剧研发资金错配。研发人员作为研发资源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动与研发薪酬挂钩。研发资金错配会影响研发人员配置。与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美国相比,我国研发人员的待遇有待提升,人均经费支出只占美国的38%(曹琴和玄兆辉,2020)。同时,研发人员作为高技能劳动力,企业鲜少将补贴用于提高研发人员薪资,企图控制研发人员数量,用更多的研发资本代替,技术更迭快于研发人员消化吸收,研发人员相对贬值,加剧了研发人员错配。

综上提出研究假说:研发补贴会加剧制造业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的错配。

3 研究设计

3.1 研发资源错配指数模型

式中,Y为tauk或taul;i为企业;t为时间;研发补贴sub为核心解释变量;α1为研发补贴对研发资金或研发人员错配指数的边际影响;X为控制变量,包括出口贸易ofdi、外商直接投资fdi、人力资本hum、企业规模size。出口贸易一方面扩大市场规模,加剧企业竞争,改善研发资源错配;另一方面我国出口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依靠政策等扶持,可能会加剧研发资源错配。外商直接投资令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通过优胜劣汰改善研发资源错配。外商投资虽然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国内企业吸收能力不足,可能会加剧研发资源错配。人力资本会抑制研发资源错配。企业规模为企业特征,一般企业规模越大,越能解决研发资源错配问题。

3.3 变量与数据说明

研发资源错配指数模型的变量包括: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研发资本存量和研发人员。数据源于2007-202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新产品销售收入由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平减。研发资本存量参考吴延兵(2006)的做法,即Kt=Et-1+(1-σ)Kt-1。式中,Kt为t期研发资本存量;Et-1为R&D支出;折旧率σ设为15%。假定R&D资本存量的平均增长率等于R&D支出的平均增长率g,基期研发资本存量为K0=E0/(g+σ)。R&D支出价格指数为居民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值(朱平芳和徐伟民,2003),对R&D支出平减。

关于研发补贴对制造业研发资源错配影响的研究模型,本文选取2016-2020年892家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及公司年报。据2012年之前的分类标准,本文选取26个两位数制造业企业。被解释变量为tauk、taul;核心解释变量为研发补贴占研发支出之比,其中研发补贴通过“技术研发”“科研资金”“专利资助”等关键词搜索加总数据而成(应千伟和何思怡,2022);控制变量中,出口贸易为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占营收之比(张天顶和吕金秋,2018),外商直接投资为企业前十大股东中外商股东的持股份额(何晖等,2022),人力资本为学历本科及以上人数占总人数之比,企业规模为员工总数对数值。

4 实证分析

4.1 制造业研发资源错配状况

由式(1)~(5)得到制造业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错配指数,2006-2020年的走势如图1所示。其中,tauk、taul呈下降趋势,说明制造业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的资源错配状况有所改善。以0为界,制造业研发资金在2012年之前配置相对不足,之后配置相对过度;制造业研发人员始终配置相对不足。taul曲线位于tauk曲线之上,可见制造业研发人员较研发资金错配严重。国内吸引海内外人才花费了大笔資金,研发人员的培养周期较长,且技术进步呈资本偏向性,这使制造业研发资金配置相对过度,研发人员配置相对不足。

4.2 研发补贴对制造业研发资源错配影响的研究结果分析

由式(6)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估计,表1验证了研究假说。模型(6-1)说明了研发补贴会加剧制造业研发资金错配。当sub提高1%,制造业tauk值提高3.80%。控制变量size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表示制造业企业规模越大,较易获得贷款,更有能力开展研发,实现技术进步,从而抑制研发资金错配。模型(6-2)说明了研发补贴会加剧制造业研发人员错配。当sub提高1%,制造业研发人员错配指数taul提高1.1%。变量size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当制造业企业规模扩大1%时,taul值下降0.19%。由表1可知,研发补贴对制造业研发资金错配的促进作用较研发人员更大。

5 结论与启示

针对研发悖论现象,本文基于研发资源错配视角,构建研发资源错配指数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研发补贴与研发资源错配的关系,最终得到3点研究结论:一是制造业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错配状况有所改善,制造业研发人员错配较研发资金更为严重;二是研发补贴会加剧制造业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错配,且对前者促进作用更大;三是制造业企业规模扩大时,可改善研发资源错配情况。

为保障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给出3点政策启示:一是政府针对研发补贴发放、使用和事后验收,应完善监管稽查功能,尤其是对于国企,应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对滥用补贴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处罚;二是政企间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加强信息披露,使研发补贴发放更精确;三是加快完善科技体制,提高研发人员的薪酬待遇,充分释放科研人才的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黄群慧,贺俊.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J].中国工业经济,2015(6):5-17.

【2】李静,楠玉,刘霞辉.中国研发投入的“索洛悖论”——解释及人力资本匹配含义[J].经济学家,2017(1):31-38.

【3】刘冠辰,乔志林,陈晨.异质性研发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21(1):74-81.

【4】程德理,王术.知识产权引导区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学术界,2021(7):149-157.

【5】Pete Klenow,Chang-Tai Hsieh.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124(4):1403-1448.

【6】雎华蕾,王胜利.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效应再检验[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8):68-72.

【7】焦翠红,陈钰芬.R&D资源配置、空间关联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科学学研究,2018,36(1):81-92.

【8】戴小勇.中国高创新投入与低生产率之谜:资源错配视角的解释[J].世界经济,2021,44(3):86-109.

【9】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J].世界经济,2011,34(7):27-42.

【10】白俊红.中国的政府R&D资助有效吗?来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1,10(4):1375-1400.

【11】安同良,周绍东,皮建才.R&D补贴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J].经济研究,2009,44(10):87-98+120.

【12】曹琴,玄兆辉.中国与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研发人员投入产出的比较[J].科技导报,2020,38(13):96-103.

【13】白俊红,刘宇英.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改善中国的资源错配[J].中国工业经济,2018(1):60-78.

【14】明杨.创新资源错配对工业行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20.

【15】吴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J].经济学(季刊),2006(3):1129-1156.

【16】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6):45-53+94.

【17】应千伟,何思怡.政府研发补贴下的企业创新策略:“滥竽充数”还是“精益求精”[J].南开管理评论,2022,25(2):57-69.

【18】张天顶,吕金秋.企业异质性、人民币汇率变化与中国企业出口[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20(5):49-58.

【19】何晖,石忠义,洪丽君.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J].财会通讯,2022(5):75-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