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大雾山森林公园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2023-05-30刘剑民陈玲夏玉明蔡玲万文龙张福安宋春明

湖北林业科技 2023年2期

刘剑民 陈玲 夏玉明 蔡玲 万文龙 张福安 宋春明

摘 要: 为推进落实自然保护地优化工作,健全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法对武汉大雾山森林公园内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723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种,裸子植物8种,被子植物687种(含栽培种)。基于调查结果,系统分析了大雾山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植物种类、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植物资源特色,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 大雾山森林公园;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Q948.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23)02-0071-04

Survey and Analysis of Plants Resources in Wuhan Dawu Mountain Forest Park

Liu Jianmin(1)Chen Ling(1) Xia Yuming(1) Cai Ling(1)  Wan Wenlong(1) Zhang Fuan(1) Song Chunming(1)

(1.Xinzhou District Municipal Bureau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Forestry Wuhan 430400;

2. Wuhan Xinzhou District Wetland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Office Wuhan 430400)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rotected area and improve the red lin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we analyzes the plant resources in Dawu Mountain Forest Park through a field survey and literature. There are 723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in the forest park, including 29 species of ferns, 8 species of gymnosperms, and 687 species of angiosperms (including important cultivars). Based on the results, 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vegetation types,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plant species, endangered plants, and plant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Last, we make optimal sugges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plant resources.

Key words: Dawu Moutain Forest Park; plants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自然保護地是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生态价值高,生物多样性丰富,发挥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重要的生态效益,也是生态红线的重要组成部分[1]。根据中央推进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政策文件,武汉市对全域自然保护地进行调整优化,以推进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大雾山森林公园位于武汉市东北部新洲区,属于武汉市重要的自然保护地资源,因此对其自然的调查搜集是推进自然地保护优化的必要手段。调研组于 2021 年 10 月对大雾山森林公园植物进行详细调查,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森林资源现状,为森林公园的资源合理保护与利用及生态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大雾山森林公园位于武汉市新洲区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区,海拔100~300 m,规划总面积1 135.85 h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7′,北纬30°51′。森林公园山水格局保存较为完整,少量山体受矿产开采及城市建设等因素的影响有局部破损;区域土壤由第三纪红岩层构成成土母质,主要有花岗岩和片麻岩,土壤质地偏沙,酸性,pH值6.3~6.8之间。

森林公园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3 ℃,全年无霜期246.8 d,年平均降雨量为1 156.4 mm。公园内河湖纵横交错,水质清澈甘甜,有一座水库为少潭河水库,承雨面积25.98 km2,总库容1 644万m3。公园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公园内山体起伏连绵,森林茂密,形成比较典型的高山森林小气候特征,尤其是在盛夏表现明显。

2 调查方法

植被调查采取资料收集、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场踏勘采取记名样方和典型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记名样方调查主要是对区域内进行全线踏勘,记录区域内的植被类型、结构和主要的物种组成情况。本次调查共设置了18个典型样方,调查内容包括:①乔木的种名、株数、高度、胸径和冠幅;②灌木层和草本的种名、株数、盖度、高度等信息;③生态因子如样方经纬度、海拔、郁闭度、人为活动干扰类型及强度等。通过分析统计样方调查数据,划分园区内的植被类型,并对其植物群落结构组成进行描述分析。典型样方的面积:乔木林群落为10 m×10 m,灌木林群落为5 m×5 m,草丛群落为1 m×1 m。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被类型

通过对森林公园植被的样地调查,参照《中国植物志》和《湖北植物志》[2]的分类系统,将园区的植被类型分为5个植被型、15个群系和15个群丛。

3.2 植物物种组成

通过对森林公园植物资源调查,并对历年积累的植物区系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森林公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35科456属723种(含栽培种),其中蕨类植物16科21属29种;裸子植物3科7属8种;被子植物111科428属687种。森林公园内维管束植物科、属、种数量占湖北省维管束植物总科数的55.97%,总属数的31.11%,总种数的11.71%,占全国维管束植物总科数的32.38%,总属数的13.71%,总种数的2.69%。

3.2.1 蕨类植物

根据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森林公园分布有蕨类植物16科21属29种及变种。包括石松科1属1种,卷柏科1属3种,木贼科1属2种,海金沙科1属1种,里白科2属2种,苹科1属1种,鳞毛蕨科3属3种,凤尾蕨科1属4种,碗蕨科1属1种,鳞始蕨科3属3种,铁角蕨科1属2种,乌毛蕨科1属1种,中国蕨科1属1种,蹄盖蕨科1属1种,金星蕨科2属2种,水龙骨科2属3种。

3.2.2 裸子植物

根据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森林公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23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7属8种。包括松科植物1属2种,为松属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银杏科植物1属1种,为银杏属的银杏Ginkgo biloba;柏科植物5属5种,分别为杉科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水杉属的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柏木属的柏木Cupressus funebris,刺柏属的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和侧柏属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3.2.3 被子植物

根据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森林公园共有被子植物111科428属687种、变种及变型,其中双子叶植物96科357属575种、变种及变型,单子叶植物15科71属112种、变种及变型。

3.3 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

据调查,武汉新洲区大雾山森林公园分布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分别是银杏科的银杏和柏科的水杉;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分别是樟科的樟Cinnamomum camphora、豆科的野大豆Glycine soja、猕猴桃科的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和兰科的白及Bletilla striata;被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的保护植物5种,分别是银杏科的银杏、柏科的水杉、桦木科的华榛Corylus chinensis、榆科的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杜仲科的杜仲Eucommia ulmoides。

3.4 人工栽植植物

武汉新洲区大雾山森林公园的前身是国有林场,区域内存在一定的人工林,主要树种为圆柏、侧柏、加拿大杨Populus × canadensis等。周边社区居民以果树种植、采茶制茶为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在森林公园内存在4处白茶基地、1处油茶基地,主要存在桃Prunus persica、杏Armeniaca vulgaris、山茶Camellia japonica、油茶Camellia oleifera、茶Camellia sinensis等经济植物。

4 结论与建议

4.1 调研结论

大雾山森林公园处于武汉市东西向山体廊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生态背景之中,与周边各种类型的生态资源、自然保护地与风景名胜区共同构成了不同层面良好的生态框架。本次调查显示森林公园内5个植被型、15个群系和15个群丛,共有维管束植物135科456属723种(含重要栽培种);森林公园现存9种珍稀濒危植物,植被资源丰富。森林公园内乔木、灌木分布面积较为均衡,但局部区域内由于人工干扰导致植物多样性降低,部分区域乔木植物种类较为单一,后期应合理增加乡土乔木种类,进一步提高森林公园内植物多样性指标。本次调研数据为森林公园的规划利用及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新洲区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深远意义,对武汉市全域自然地保护调整优化工作也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支持。

4.2 植物资源管理建议

(1)加大人工栽培植物管理力度。森林公园内存在较大面积的白茶及油茶园,大面积单一人工栽植植物会导致森林公园内局部区域植物群落单一,不利于森林公园内生态系统的维持。因此在森林公园管理中,需加强对经济植物及其栽培区域的管理力度,通过严格的监管及适度开发引导,避免扩大人工栽培植物及人类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增加乡土种的应用,加强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本次调查显示森林公园局部区域内人工干扰导致植物多样性降低。森林公园林地使用情况与植物配置有待进一步提高,将不同生态位的植物物种进行合理搭配,进一步提升植物物种多样性。

(3)实施科学保护,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森林公园要将保护森林资源与环境作为第一要义,在開发建设时应遵循保护性开发原则,平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保障环境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同时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手段,增强游客对森林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4)持续动态监测,定期进行植物资源调查。森林公园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珍稀植物,需要对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生长情况及其生境进行持续动态监测,最大限度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建议借助科研院校的研究力量,加大对这些资源的深入研究,开展人工培育繁殖工作。

参 考 文 献

[1]刘增力,胡理乐,闫伯前,等.北京市自然保护地生态效益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24):1-12.

[2]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湖北植物志[M].湖北:湖北科技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EB/OL] (2021-09-07)[2022-09-13].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9/09/content_5636409.htm

(编校:郑京津)

收稿日期:2022-09-13

作者简介:刘剑民(1965~),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动植物保护和管理工作。

宋春明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