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宝抗日根据地发展教育事业概述

2023-05-30赵先明

铁军·纵横 2023年3期
关键词:根据地中学师生

赵先明

抗日战争时期的淮宝地区是指淮阴(今淮安市淮阴区)、淮安(今淮安市淮安区)、宝应、盱眙几个县的边缘地区,总计面积1675平方公里。由于这里远离县城,为国民党统治和日伪军控制较薄弱的地区,也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尤其是教育更为滞后,富人家的子女想接受近代新式教育只有到县城的中小学读书。一般人家的子女想学习文化,只有上传统的私塾,读四书五经。

1940年8月,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奉命率部开辟淮宝地区,建立了淮宝县抗日民主政权后,淮宝地区才开始实行近代的新式教育。而且,淮宝根据地实行近代新式教育还是首先从培养根据地建设急需人才开始的。

从淮宝联中补习班到淮宝中学

1941年2月中旬,淮宝县委为了培养根据地建设急需人才,由县委宣传部长曾子坚负责筹办了青年干部训练班,亲自担任干训班主任,吴锡昌担任大队长,漾波担任指导员,韦锡琢负责学员的吃住生活及学习用品。共招学员60余人,全部课程由曾子坚一人讲授,学习期满两个月后,由组织部门分配到区、乡一级政权机构工作。是年7月,淮宝县委又决定筹办一所有相当规模的中学,培养一批有中等文化程度的青年,以解决根据地建设急需人才,于是招收了100多名相当于小学文化程度的青少年,由于他们过去都是读私塾的,数理化基础较差,需先给这些人补习数理化,所以就称之为淮宝联中补习班。校长为葛萌,训育主任郑康。校址设在岔河镇东滩。1942年,又招收了进步青年100余人,淮宝联中补习班也随之改称淮宝中学。县长李斌兼任校长,沈启芝任副校长,训育主任吴德钟,教务主任郑白,总务主任周云平。这是淮宝县的第一所中学。学校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地理、物理、化学、历史、音乐、体育、图画等11门课程,教材都是教师选编好后,由学校油印处刻印,教课前发给学生,每天6节正课,2节副课,雷打不动。新四军军长陈毅、副军长张云逸、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政治委员邓子恢以及淮宝县委的领导同志,都曾到淮宝中学为师生作时事报告。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分配到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部门工作,其中多数到部队工作。

当时因宝应、盱眙、淮阴、淮安的日伪军经常到淮宝一带“扫荡”,学校人多行动不方便,县委将淮宝中学本部设在韦集中心区的严家渡,分部设在黄集区的大陶庄,上课大多在树林里。为适应战争环境,学校对学生一律实行军事化管理。1943年,淮宝中学增设了师范班(后改为文教班),学制两年,毕业后分配到党政军各部门做文教工作或当小学教师。淮宝县委为给师范班学生解决实习基地,将严渡小学改为淮宝中学附属小学。县委抽调乡、村有一定文化的年轻干部200多人到淮宝中学群干班培训,后又抽调50余人来校学习财务管理。群干班和财会班的学制在半年到一年期间,毕业后立即分配到部队或地方工作,分配到地方的一般都任区级以上干部,少数为乡级干部。这时,淮宝根据地政权已较巩固,淮宝中学分部也迁到严家渡,师生员工已发展到七八百人。学生大部分是公费,附属小学也有一小部分公费生,都是地方和部队干部子女送校学习的,工作人员和公费生吃公粮,烧公草。有的学生自带一部分粮食,不足的有政府补足,还有一部分靠校近的走读生。

当时办学条件极为简陋,学校只有几十间篱笆草房作教室,师生都住在群众家,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借东西按时还,损坏东西按价赔偿,早晨起来打好被包,搞好环境卫生,把水缸挑满水,所以很受群众欢迎。学生吃饭上课从未坐过板凳,用过餐桌;休息睡觉从未摆床挂帐。但教师中几十名大学毕业生,对这种艰苦生活,从没有人叫过苦,几百名青年学生,对这种艰苦生活从未犯过愁,校园里到处都可听到歌声读书声。县委为进一步加强对淮宝中学的政治领导,将学校党组织由支部改建为总支委员会。行政上设:行政部(管理群干和财会班工作)、师范部、初中部、生产部(管理学校的生产自给)、附小部、训育处、教务处、总务处、油印处。另设一医务室,方便师生治病。

淮宝中学各班级学制虽有大体规定,但不一定等到学生毕业后才分配工作,而是根据党、政、军各部门的需要按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和文化水平,随时可以分配工作。大规模的毕业分配只有1944年、1945年、1946年三次,每次分配都有几百人。为使学生能夠运用平时所学的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在实践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锻炼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以适应革命战争的艰苦环境,他们分配前大多被派到县工作队参加土地改革、整风、大生产等运动。

1942年10月,党中央发出号召,要求根据地军队、机关、学校开展大生产运动,学习南泥湾精神,生产自给。淮宝中学师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立即掀起开荒种地,大搞副业生产的热潮,先后在十五堡、曹庄、谈其庄、曹庵、梁圩、应集、严渡、三圩等处垦种了六七百亩地。到了播种季节,学校暂时停课,集中力量抢耕抢种。当时牛力比较少,为了按时播种,就以人力换牛力,即组织师生为有牛的农户干活,以换来牛力耕作。同时采取“人拉犁”的办法抢耕抢种。播种后从田间管理到收割都由师生负责,种的粮食品种有玉米.高梁、黄豆、绿豆、大麦、小麦、水稻等,这些粮食收获后,全部归学校所有。学校除了种几百亩地外,还搞了不少副业,如种蔬菜、开油坊、磨豆腐、挂粉丝、磨面、养猪和鸡鸭等,并种了几亩田的烟叶。由于学习南泥湾精神,开展大生产运动,学校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师生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天天可以吃到豆腐、百叶、猪肉,每星期还可以会一次餐,逢年过节都改善伙食。学生也都不需要交学费、课本费了,师生的口粮和烧锅草也不再要学生带了,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946年秋,淮宝中学随军撤到盐阜地区后和盐东中学合并。至此,淮宝中学前后共办5年多时间,为党培养了军、政、财、文等干部2000余人,为淮北抗日根据地建设和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淮宝县在创办淮宝中学的同时,对私塾采取利用改造的政策,使其逐步发展为新型学校。相继办起了岔河、仁和、蒋坝、吕良、新集、高涧、万坝口7所小学,后来发展到较大的集镇都有一所完全小学,环境比较稳定的中心地区,每个区都有一所完全小学或初级小学。全县大体上有五六十所小学,教师大多是淮宝中学文教办毕业的学生,少数是投身革命的知识青年,教师队伍达一百五六十人,这些同志素质好,事业心强。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合革命战争形势,所有学校全部采用统一教材,并结合当地实际为高小的学生增设了珠算和写田契、书信等课程。淮宝县委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开展讲课竞赛。

开展冬学运动

淮宝县委为了使农民普遍接受文化教育,于1943年和1944年,普遍开展了大规模的冬学运动,县、区、乡都成立了冬学委员会。全县创办冬学400余所,数万群众参加学习。人们在冬学里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而且学习革命理论,讨论国家大事,甚至连家庭纠纷亦带到冬学里让大家评说,从而澄清是非,消除矛盾。冬学还是人们娱乐的好场所,参加学习的群众不但可以学唱革命歌曲,一些青年人还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自编小节目,有时也排练一些大戏里的选段,为冬学和村上的群众演出。一些区、乡还成立了业余剧团,淮宝县成立了文工团,进行抗日爱国宣传,使根据地人民的文化娱乐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

当时,由于政府的财政经济比较困难,财政收入绝大部分用于支援战争,能拿出一部分钱来兴办教育事业是很不容易的事。为了保证教育上有一定的基金,县政府决定将湖滩柴草收入和庙宇、祠堂的地方收入作为教育基金,并专门成立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负责教育经费的计划、征收、支拨和日常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各个学校在办学中,根据勤俭办学的方针,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种庄稼、种菜、喂猪、养鸡,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又为学校增收了部分经费,使学校能办更多的事。但学校校舍仍然十分简陋,大部分利用庙宇、祠堂的公房,也有由群众自己出材料,自己出力搭的简易校舍。学生课桌,多半利用旧有的,或由群众用砖或土坯堆砌,上面放一块木板,也有学生自带的桌椅。由于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淮宝的教育事业发展得很快,成绩显著。

创办江淮大学

另外,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后,日伪军勒令上海的大专院校和一些中等学校,一律使用日本教科书,否则禁止开办。各校师生都不愿意接受日本法西斯对他们实行奴化教育,眼看他们不仅面临失业失学的危机,就连人身安全都将受到莫大威胁。江苏省委面对当时情况,经过数次研究并与新四军军部具体联系商议,决定在淮宝抗日根据地创办一所综合性大学——江淮大学。之所以把江淮大学建在淮宝抗日根据地,一是考虑淮宝属于水网地带,不宜遭遇日伪军的大规模“扫荡”,环境相对比较安全;二是淮宝县委、县政府很重视教育工作;三是淮宝人民群众很支持县委、县政府发展教育事业,尽管当时环境和条件非常艰苦,淮宝人民宁可节衣缩食也愿在人力、财力上作出最大努力来支持办学。将江淮大学建在淮宝县,同样会得到淮宝县党政军领导和全县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江苏省委筹备创办这所大学的决定,经过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批准,由新四军军部领导解决经费和给养。陈毅军长亲自为学校定名为“江淮大学”,江苏省委,任命韦悫为江淮大学校长。韦悫同志原是上海之江、复旦、大夏大学教授,曾留学美国,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后任孙中山先生秘书和广东省教育厅厅长。他长期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战争时期是进步刊物《译报》和《上海周报》的撰稿人。知名经济学家何封、哲学家李仲融也响应党的号召,自愿到江淮大学任教。由韦悫校长聘请任教的还有:复旦大学土木系主任孙绳曾教授,之江大学土木系教授陈端柄,交通大学教授姜长英、叶家俊、葛文锦,清华大学周国英,大夏大学王书伦、冯邦彦和李洪钟等生物、医学、教育、外语、体育教授,另有校医2人,护士4人。同时响应党的号召赴校任教的还有助教王辛南、荣绛蓉、洪之阶、许景福、颜秀卿、马丽娟等10余人。

江淮大学学生主要来自上海的部分大学和中学,他们各人的家庭出身、政治觉悟的程度虽有不同,但在要求抗日、向往光明上是一致的。江苏省委为了把这些进步青年安全地接到根据地,要求他们所在学校的地下党组织直接或间接地和他们接触,确保将他们安全地送到到江淮大学。从1942年8月至11月,上海100多名师生在党内交通的妥善安排下,通过日伪军的重重关卡,全部安全到达江淮大学所在地——淮宝县的仁和镇(今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江淮居委会)。

江淮大学原拟设土木、农学、医学、教育4个系及普通科。由于当时的具体条件差,师资缺乏,老师也没到齐,未能按系开课。学校利用根据地里的祠堂、庙宇以及地主大院作为校舍,以广阔的田野和树林作为课堂,除由教授授课外,新四军和当地党政军领导同志常为同学们作專题报告,陈毅、张云逸、谭震林、彭雪枫、邓子恢、罗炳辉、郑位三、方毅、刘瑞龙、汪道涵、潘汉年、钱俊瑞、范长江、冯定等都到校作过报告。

1942年12月,日伪军对淮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新四军军部决定江淮大学师生暂时疏散,分几路去边区农村“打埋伏”,校长韦悫及教授们必要时随领导机关转移。在“打埋伏”期间,不少同学参加了当地的冬学工作,有的分成若干组,做农村调查,向人民群众学习,与他们生活上打成一片,并热心地帮当地群众制订兴家计划。

由于根据地军民对日军“扫荡”有充分的准备,日军“扫荡”阴谋未能得逞,可是其野心不死,还在酝酿更大规模的“扫荡”。新四军军部为了保证江淮大学师生的安全,于1943年初春动员大家暂时返回上海隐蔽,师生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分批回到上海“打埋伏”。期间,他们遵照组织上的要求,尽可能学习一技之长,以便为返回根据地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因此,有的同学去学习速记,复习外语,学习中英文打字,参加无线电技术学校学习,甚至学习驾驶技术等等。后来有些同学学有所用,按自己的理想分配了工作。

1943年中旬,新四军军部通知在上海“打埋伏”的江淮大学师生返校开学,除少数同学已由上海地下党分配了工作,一些同学因分散隐蔽未及时接到通知外,大部分都积极迅速返校。1943年10月5日,江淮大学在淮宝县仁和镇隆重举行开学典礼。

1944年春,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作战连连告捷,敌后根据地迅速发展,新四军第四师在淮北也先后拔除了日伪军44个据点,根据地扩大了,形势起了很大变化。由于根据地建设急需补充大量干部,江淮大学本身也由于师资缺乏原因,不好再办下去,同学们也要求走出校门,去参加边区的建设工作。经领导研究,接受了同学们的要求,于是江淮大学结束,全部同学由军部和地方党委统一安排工作。1944年6月,同学们怀着对母校难忘的感情和踊跃投身革命的抱负走上新的战斗岗位,在根据地的宣传、组织、新闻、教育、卫生、民运等战线上,发挥自己的才智。

江淮大学虽然只有学生120余人,但她吸收了一批爱国教授进入根据地,在敌后根据地坚持了两年左右,为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史和中国教育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猜你喜欢

根据地中学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麻辣师生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