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红场是如何得名的
2023-05-30刘创
刘创
红场是莫斯科最古老也最负盛名的广场,是俄罗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场所。整个红场从地面到周边建筑都以红色为基调,一般人认为这便是红场得名的原因,但事实并非如此。
红色曾是俄罗斯的吉祥色,尤其是在苏联时期,甚至很多史学家称苏联是“三红(红旗、红星、红领巾)时代”,那时红色象征着烈士的鲜血和勇往直前的激情。
其实历史上第一个将红色运用到国旗上的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1871年的巴黎公社也以红色作为革命象征。1905年,圣彼得堡的工人在抗议中效仿法国第一次使用了红色的旗帜。沙俄媒体将起义者称为“海盗、赤匪”,工人武装则自称“红色近卫军”。13年后的苏维埃俄国将红色镰刀斧头旗定为国旗。
从1812年的抗法卫国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红色都成为俄罗斯民族的主色调。甚至有人建议把军服颜色改为红色,但被坚决否定了,因为那种显眼的颜色会让士兵成为战场上的活靶子,不过苏联军界还是在將校级军官中使用过暗红色的军大衣和军礼服。
但是,“红场”之名比俄罗斯人崇尚红色的历史,特别是红色革命史要长得多。
15世纪末,号称“全俄君主”的伊凡三世为了发展经济,在莫斯科城东设立平民级的自由贸易市场,称之为“城外工商区”,俄罗斯语为“托尔格”,意为“集市”,这是红场的最早开发记录。
但是这个繁荣的贸易区在1517年发生大火而被夷为平地。1662年,托尔格重建开张,被改称“红场”。之所以称之为红场,其实是为了纪念映红了半边天的那次火灾。另一层的含义是,这里的“红”,在古俄语中是“美丽”的意思,“红场”也指“美丽的广场”,因为新修的红场上松柏参天绿草如茵,春秋之际落英缤纷惊艳世人。
但是这个美丽的广场在100多年后再一次被大火焚毁,纵火的元凶是拿破仑的军队。1812年抗法卫国战争胜利后,红场不得不第二次重建。
20世纪20年代,红场第三次扩建时,将邻近的瓦西列夫斯基广场合并,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总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为了符合“红场”这个称呼,广场上的建筑多采用赭红色的方砖砌建,甚至连石板路上的石块也选用暗红色的石头,从而形成了今日的红色风情,也与红场这个名字相得益彰。
(摘自《文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