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有风的地方”真的能治愈自己吗
2023-05-30黄彬彬
黄彬彬
心理学研究发现,身处大自然中,自我关注的想法会减少。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要求人们到海湾绿地,或在城市最繁忙的街道上步行。与在城市环境中行走的人相比,在自然环境中行走的人反刍程度较低,也就是对负面事件反复、被动的思考较少。在大自然中行走,人们能够跳出自己设置的牢笼,“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有利于开拓思维。
当我们长久地陷入自我关注中,咀嚼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往事离愁,沉溺于无法改变的烦心事当中,其实就是精神内耗。而当我们暂时挥别纠缠的困扰,像许红豆一样离开原本所在的城市,住进云南的民宿,将注意力放到苍山洱海中,看日出日落,看夜间繁星,看村民的嬉笑怒骂,这些都是自我疗愈和充能的过程。
反复思考都想不明白作案手法的侦探可能会在听他人闲聊时灵光乍现,一直盯着文档、对标题不满意的作家或许会在准备洗洗睡时突然找到灵感,对一道难题百思不得其解的学生可能会在做另一门科目的作业时不经意间找到突破点。《如何学习》一书用心理学家和脑神经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大脑对任何解决问题的线索都很敏感,会在休息时拼接相关信息,更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
那么,大自然是如何发挥疗愈作用的呢?心理学研究发现,大自然会增加我们的敬畏感,降低我们的自我意识。一项研究要求参与者抬头看一片高耸的桉树树林,或者观察高楼。结果发现,与那些看着高楼的人相比,看着树林的参与者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重要,即削弱了自我意识。还有研究表明,体验敬畏可以让我们感觉到与他人和整个人类的联系更加紧密,使人们从自我中心转移到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中。
大自然的功效是从生理、心理两方面双管齐下的。国内有项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走进大自然”的研究,发现与大自然互动体验程度更高的人,吸烟、攻击行为、睡眠不足等消极行为更少,保护环境、志愿服务、亲子沟通等积极行为更多。
大自然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多积极效应,但很多人都没有说走就走的勇气,也可能受限于时间或交通原因无法亲近大自然,那该怎么办呢?
如果能直接增强与大自然的连接自然是上上策。无论是聆听风声,欣赏日出日落,还是在草地上行走,都能让我们沉浸在大自然中疗愈自己。当我们无法身临其境,则可以选择在阳台打理盆栽植物、远眺山水花木、观看自然纪录片或者相关的图片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
大自然的疗愈作用是通过提醒相对性的存在生效的,如渺小而特别的我们与广阔而丰富的大自然。如果过于关注自己的烦恼,就容易忽略周围的更多可能性。大自然让我们意识到这种相对性,进而影响我们的思维过程,最终治愈自己。如果目之所及全是高楼大厦,没有进行园艺活动的时间,我們还可以尝试采用辩证行为疗法来帮助自己降低情绪脆弱性,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达到疗愈自己的目的。
辩证行为疗法认为,当我们自责把事情搞砸,感到自己很“糟糕”时,更要有意识地告诉自己:在完成这件事的过程中,我有很多地方做得很好。
在《去有风的地方》中,许红豆对闺蜜的病逝充满遗憾和悲伤,后悔因为自己“放鸽子”而没有实现闺蜜的心愿,于是遵从闺蜜的遗愿,开始关心自己的身体,更紧密地联系家人和闺蜜的父母,改变原来“工作狂”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无法投身自然、放眼看世界时,还可以在可控范围内实施积极行动,比如帮助他人。追踪研究发现,关心他人可以缓冲重大压力事件引起的死亡率,也就是说,关爱他人会造就心理韧性。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剧中的女主角许红豆去云南后,在助人为乐的同时,也不再逃避现实,开始正视闺蜜的离世,而且能够收拾心情寻找新工作。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心累”的时候,完全可以暂时放下困扰,亲近大自然,或者制作一份休息计划,给自己一个“小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