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哥儿俩(节选)

2023-05-30凌叔华李作媛

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 2023年4期
关键词:露珠儿凌叔华八哥

凌叔华 李作媛

《小哥儿俩》的作者是凌叔华,她是我国五四时期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文坛三才女”之一。她的儿童文学作品大多收录在短篇小说集《小哥儿俩》中。这本书当时并不出名,倒是近年来人们越读越有滋味,于是称呼它为“现代儿童文学史上一个被遗忘的高峰”(刘绪源语)。缓缓读下来后,我喜欢上了凌叔华的表达方式,她从儿童的眼光出发,短短几笔就勾勒出了天真可爱的孩子模样。

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假一天,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

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两个孩子在椅子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子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鸟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

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

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

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

“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

“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非常沉重迟缓。

“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

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膝头上,呜呜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

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二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坐起來,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跳着出去。

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

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到后院的了。

他溜达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

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

“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

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

“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一会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猫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在开篇的时候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氛围,太阳是“跳进”房间来的,而且还“爬”在小棉袍上。这段描写就跟电影镜头一样,将读者带到一个温暖的场景里,作者也在暗示大家:我的叙事节奏是慢的,你们慢慢享受文字的美吧。

接下来,作者慢腾腾地把八哥送到大乖二乖面前,然后详细描写两个乖乖对八哥的喜爱,直到发现八哥被野猫吃了,人与猫的关系骤然紧张起来。

很多作者在创作这样的小说时,会特别看重情节的设计,用冲突等技巧不断推进故事发展,让人读得酣畅淋漓,就跟看武侠电影拳拳到肉一样。情节让人热情高涨,但是写小说既要有快马加鞭的本事,也要有让人缓一口气的技巧。

作者巧妙地借用环境描写,让故事情节在紧张刺激的同时,又不露声色地自然转场。

作者在冲突最激烈的时候,突然笔锋转到大自然那儿去了:“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后院地上的草”带着“露珠儿”是有生命力的画面,似乎与两个孩子无关,但是“小英雄的鞋袜”却沾湿了,作者是在暗示读者,两个孩子闯入后院了。接着镜头转到小鸟飞上飞下,转到丁香开花,又转到日光,把聚焦在孩子们身上的精神突然散到天地间,把生机勃勃的自然呈现给读者。

被鸟吸引了、被丁香花吸引了的何止是读者,还有大乖和二乖呢,此时打猫这件事估计已经不重要了。镜头就是他们的视角,因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二乖这孩子把抓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然后他就发现了野猫生的小崽子们。

此时,作者蓄力的笔锋终于露出了它的力道,从大乖和二乖的角度,说出了生命的可贵。大乖打猫,是珍惜八哥的生命;大乖二乖放弃打猫,也是感受到了新生命带来的冲击。如果整篇小说去掉了这些环境描写,情节固然可以顺利推进,并张力十足,却少了缓冲的余地。就如一部武侠片,从头到尾只是武打场景,观众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兴致,等结尾时才发现自己也跟着累虚脱了。

高明的小说,在主情节设计中总会用一些“小野花”点缀一下,如鲁迅的《故乡》的开头部分: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尽管只是寥寥数语,却定下了萧索的基调,因为“冷风”“苍黄的天”都让读者感到了阴沉、压抑。后面当看到他回家处置家产时,读者就会知道,作者是在用环境描写搭建背景舞台。

猜你喜欢

露珠儿凌叔华八哥
露珠儿
背叛与宽容,陈西滢默默戴上英国“绿帽子"
快嘴八哥
启启、蒙蒙勇闯蚂蚁国(188)
——美丽的露珠儿
陈西滢凌叔华夫妻别样人生
两只八哥
聪明的八哥鸟
草叶上的露珠儿
露珠儿
为徐志摩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