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银基金:新基接连“夭折”股债失衡加剧

2023-05-30林蔓

股市动态分析 2023年3期
关键词:股债公告经理

林蔓

小规模基金公司想要“出人头地”有多难?看看上银基金就知道。虽然背靠上海银行出身不俗,近年来整体发展也在徐徐前进,但在2019年资管新规出台、权益基金黄金期到来后,相比大批公募公司在权益基金道路上阔步奔跑,上银基金显得越来越“赶不上趟”。其权益基金业务虽然投入人力不少,但是业绩平庸,规模滞涨。由于规模上不去,知名度不高,公司新基发行也是接连失败。

而上银基金要担心的不止于此。这几年,公司利润腰斩、诉讼缠身、人才大量出走,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蓝图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年内24只新基金募集失败

2022年12月10日,上銀基金发布公告称,上银丰和一年持有期混合截至募集期届满,不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根据上银基金的公告,上银丰和一年持有期混合在2022年10月17日启动发行,原计划在11月7日结束募集。但在11月5日、11月18日、12月3日,上银基金连续三次发布延期公告将基金的募集期延长,第三次将该基金的募集期延长至12月23日。

在第三次延期公告发布之后不久,上银丰和一年持有期混合在2022年12月9日提前宣告了募集结束,就在大家都以为这只基金已经募集成功之时,短短一天之后上银基金竟然直接宣布募集失败。

年关将近很多基金都发行新基金冲规模,上银基金对这只基金也煞费苦心,不仅在募集过程中几经努力,在基金成立时也请出了投资副总亲自挂帅。

根据基金公告,上银丰和一年持有期混合的拟任基金经理为赵治烨、许佳。赵治烨是上银基金现任的投资副总监,发行这只基金时其资产管理总规模为11.4亿元。许佳2020年9月加入上银基金,该基金发行时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为375.23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回报为7.38%。两位都是上银基金颇为拿得出手的基金经理。

除此之外,上银丰和一年持有期混合的发行公告中表明了这是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85%+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5%”。上银基金有大多数银行系基金的通病“股债失衡”,一直以来债基都是绝对占据优势的品种。

但最终这只基金仍以失败告终。公告中说募集失败的原因是“募集期满未能满足基金成立条件”。

而这只基金成立的条件是“3个月内募集到不少于2亿元的资金且认购人数不得少于200人。”也就是说,上银基金很可能几番周折在3个月的时间里没能募集到2亿元。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虚晃一枪”,前一天刚宣告募集结束,后一天就宣布募集失败?

根据智友养基在2022年12月15日发布的《上银基金偏债型基金发行失败,旗下债券基金亏损严重》,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可能有机构资金谈好了,但是最后又有变化,只能以发行失败处理;二是基金在募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了一些合规上的问题,基金公司选择主动放弃。

更深入一点,在基金业内有时候为了保证产品募集成功会找一些“帮忙资金”,通常是具有股权关系或者利益相关的公司,这些资金在基金成立时参与申购,后期在能够赎回之后一般都会很快撤离。能够让上银基金胸有成竹的宣告募集期提前结束,继而出现这种反转,有很大可能是是“帮忙资金”出了问题。

根据上银基金的公告,在2022年上银基金共新发了33只新基金,其中24只募集失败,超七成新产品未能成功发行。

人才接连出走股债失衡加剧

2016年,是上银基金的巅峰之年,公司盈利高达2.05亿元,创下记录,但很快在2017年骤降至1.05亿元,至今多年都一直在1亿元附近徘徊,不复往昔荣光。

此外,天眼查显示,2017年以来,上银基金身陷多起合同纠纷、侵权商标纠纷以及营业信托纠纷。

不知是不是公司发展不利引起人心动荡,2019年,总经理李永飞带着公司一大批核心团队成员集体出走,另起炉灶,创立了景泽基金。公司总经理一职则由刘小鹏接任。虽然景泽基金最终也“凉凉”,但当初出走的核心成员中仅有一位回归了上银基金。

在大规模“伤筋动骨”后,上银基金的基金经理阵营元气大伤。截止2023年2月5日,上银基金现有的15位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仅有1年又213天,排到了行业的中下游。

为何上银基金留不住人,从基金经理结构中便可窥见。作为一个如今总规模1319.7亿元,货基400.31亿元,债券型基金886.78亿元的基金公司,上银基金超九成都是非权益类基金,但是15位经理中只有6位债券基金经理,一小半的人的辛苦支撑着几乎全部的规模。

其中2021年5月方才加入的葛沁沁一人独揽729.92亿元,2020年11月19日加入上银基金的许佳则现任资产管理规模400.64亿元。两个人便承包了上银基金85%的管理规模。

根据Wind数据,截止2022年12月31日,上银基金管理规模共1319.70亿元,比起2021年末的988.22亿元仍旧增加了331.48亿元,但这些增量全部来自于债券型基金。比起2021年末,2022年末上银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从3.81亿元降到了2.04亿元,混合型基金也从36.47亿元降到了29.80亿元。本就全靠债基维持的上银基金,股债失衡进一步加剧。

在不久前,上银基金旗下产品2022年的四季报也发布了。根据Wind数据,2022年之前成立的50只产品中,业绩能够排在同类前40%的均为债基或者偏债混合型,哪怕是股债相对均衡的混合型基金,也都排在行业后50%。

偏股混合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则更为惨烈,10只产品中业绩最优的上银内需增长A在2022年也亏损高达16.84%,2022年在同类排名9069/14055。而其中5只产品直接在同类后10%吊车尾。

业绩最差的上银科技驱动双周定期可赎回A在2022年亏损38.83%,同类排名13977/14055。这只基金成立于2021年6月8日,截止2023年2月5日,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亏损了40.73%,单位净值仅剩0.59元。

每况愈下的上银基金,未来到底该何去何从?

猜你喜欢

股债公告经理
论股债结合型融资的性质及其法律适用
经理的难题
挑剔的经理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国家发改委:支持各类非国有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
夜半买驴的南航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