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循何路径
2023-05-30李春晖
李春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党的二十大之后的首份一号文件,对“三农”工作的部署可谓目标更清晰、重点更明确。文件中的新提法如何理解?新任务如何落实?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农经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
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启
“去年一号文件提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今年措辞变成‘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在继续强调稳产保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体现出了一种紧迫性。”钟钰表示。
中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十九年丰收、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在此基础上,今年一号文件又提出了“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钟钰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外部环境,局部的地缘危机导致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庞大人口基数下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的现实需要。
“虽然中国人口总量在去年已经是负增长,但这不代表人均粮食消耗也是负增长。”他表示,“随着消费不断升级,人们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需求还将刚性提升。”
中国上一次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是在2009年。当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出用12年时间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
“产能”不同于产量,按照上述规划的解释,是指“由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
2009年粮食产能提升是采取“分区增产”的方式,综合考虑集中连片和水资源等因素,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从结果来看效果显著,中国粮食产能从当年的1万亿斤连迈三个千亿斤台阶,稳定在了1.3万亿斤以上。
那么今年的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和路径?钟钰认为,当前中国耕地资源越来越紧张,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能的空间已经不大,未来更多要在提高“单产”上作文章。
“中国一些主要粮食品种的单产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钟钰介绍,“比如说玉米,中国单产只有420多公斤,相当于美国的六成。”
另一方面,从中国目前在粮食领域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储备来说,实现产能提升包括一号文件中提到的“吨粮田”,是具备可行性的。“比如说玉米实验田单产最高可以达到1.5吨。大田当然不可能像实验田那样‘保姆式伺候,产能要打个折扣,但经过各方努力和投入,未来也是有条件实现‘吨粮田的。”钟钰表示。
发挥好劳动密集型产业作用
2023年一号文件继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任务之一进行强调部署,其主攻方向为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聚焦产业就业。
“产业发展是根基,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只有产业发展了,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才牢固。”钟钰称。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一号文件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给出了多项量化目标,例如: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力争提高到60%以上、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这使得目标更清晰、重点更明确了。”钟钰表示,“这也是与我们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强国战略相对应的。”
根据农业农村部此前公布的数据,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超过55%,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3278万人。据此,钟钰认为今年实现“60%以上”“3000万人以上”的目标是具备基础和条件的。
在聚焦产业就业方面,一号文件提出“带动脱贫县更多承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过去有一段时间,人们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片面认识,认为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属于低端产业,也曾有一些地方主动抛弃或拒绝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
钟钰认为,应该辩证看待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看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大的特点是就业吸纳力强,同时它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与农村留守劳动力相匹配,能让更多的农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并获得比原来更高的收入,那么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具有比较优势的。
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今年一号文件倡导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推进农业产业“接二(第二产业)连三(第三产业)”,让农民能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例如,一号文件中提出“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从小麦到面粉、从稻谷到大米这类初加工,一些发展较好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小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有能力做的,也有动力做。”钟钰表示,“但是到了闯市场、打品牌、搞研发的阶段,就只有大型企业、龙头企业有实力去做了。”
这样一种“分工”,一方面鼓励农民在能力范围内拓展产业链,获得更多收益,另一方面也引导大型企业不断创新技术,向附加值更高的深层次产业链延伸。
钟钰以玉米加工产业为例,从玉米到淀粉,可以实现30%的产业增值;如果继续向产业链深层次拓展,从中提取氨基酸、卵磷脂,则可以实现几何级增值。
此外,钟钰表示,推动小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产品初加工,也有利于搞活县域经济,让县城更有人气,发展更有支撑。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县域内就近就业创业、在县城落户,盘踞中国经济多年的城鄉二元格局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都有望逐渐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