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让太原古县城拉了满弦
2023-05-30冯昭
冯昭
2月6日,张艺谋执导的《满江红》票房突破40亿元,成为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冠军。随着影片热映,拍摄地太原古县城已成为山西文旅的一个标志性符号,甚至比山西大院更有魅力,因为今天的古城有炊烟、有情义。
拍摄地迎来打卡热潮
据《满江红》编剧陈宇讲述,这部作品的创作缘起,是张艺谋让他去山西的一座古宅转一转,看能否以空间为背景发生一个故事。经过二人反复磋商,剧本确定为南宋年间一个小兵与亲兵营副统领机缘巧合,被裹挟进巨大阴谋的故事。
在影片中,观众看到了紧张的戏、精妙的局、三步一个反转的节奏,以及结尾处中国人近千年情感基因里的热血沸腾;不仅让我们感动于小人物的家国情怀,也对古色古香的庭院、阁楼的窗扇、张大受刑的醋缸、影片结尾复诵后的秋凌渡等蕴含满满山西地理元素的情节,产生了深刻印象。
随着影片热映,拍摄地太原古县城也迎来打卡热潮和客流新高峰。
太原古县城运营方、太原龙投云际文化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贵锋介绍,2023年春节假期,太原古县城游客接待人数超过67万,旅游收入共3400余万元。太原广播电视台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太原古县城在同城景区人气榜、收藏榜、热销榜均排名第一。
一条条古韵巷道,在戏里推动剧情走向高潮,在戏外推动古城走进大众视野。
晋阳古城与靖康之耻
从史实来看,宋金双方的谈判地不应该在山西,影片之所以将故事选择在山西发生,与太原与宋朝的渊源有关。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造就了三晋大地特殊的文化和建筑风貌。积淀深厚、强悍守旧、民风淳朴,这里,自古就是汉族农耕社会与北方游牧民族角逐的主要战场。
北宋建立之初,宋廷耗时十几年、经历两代皇帝,才拿下以晋阳(今太原)为都城的北汉,宋太宗赵光义对此极为不满,因此焚毁了晋阳城。
但是,晋阳作为军事重镇可以起到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作用,焚毁晋阳,相当于把自己的腹地暴露出来。北宋末年,金兵正是在攻破太原之后渡过黄河,酿成“靖康之耻”,宋朝疆域由此开始向南大幅收缩。
太原古县城开城迎客
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的太原古县城,就坐落于晋阳古城遗址上,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古城现有历史文化遗存38处,经过十年保护性修复,于2021年5月开城迎客。
古城沿用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建筑格局,宛如一只头北尾南振翅高翔的凤凰,因此被称为“凤凰城”。
顺着城墙走在宽敞的十字街上,正中央的“市楼”绮丽壮观。街巷中古楼古庙错落有致,夜间与灯光景观交相辉映,加上各种店铺传来的阵阵吆喝声,别有一番韵味。
太原古县城不仅展示了古晋阳龙凤呈祥的靈气,更承载了古中国传统习俗,体现了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精湛的东方审美、艺术哲思和历史研究价值。
影片中,一群官兵在甬道上匆忙行走,搭配豫剧、电音、山西梆子的紧凑声,剧情在悬念迭出的五进五出院落中展开。
这一取景地,位于太原古县城东北角一处独具特色的山西民居大院。
别具一格的晋中大院
山西因干燥的气候和土壤环境,让古代建筑得以在这片土地绵延千年。从全国范围来看,约有七成元代以前建筑在山西;现存元明清时期的民居近1300处。对东方木结构的建筑历史而言,山西全境几乎就是一个活的标本。
在中国民居建筑中,山西大院与皖南民居齐名,向来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闻名,山西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
山西大院多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外观封闭,具有极强的防御性,高大的外墙将庭院牢牢封闭,宛如一座座城堡。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
晋中地区人口稠密、用地紧凑。受限于地理环境,晋中商人缩小庭园规模,将方正的四合院改造成竖长的窄院;他们利用积累起来的财富在家乡大规模修建宅院,将多个窄院拼装成豪宅,进而形成大院文化。
以《满江红》拍摄地为例,大院门口有石狮、上马石等石雕装饰,进门有砖雕照壁,屋脊有高大的兽头,房前木廊瓦檐、木雕彩绘,构思独特,寓意深远。
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传统的审美情趣。
山西醋缸与古代刑法
从影片中刑法的发明来看,南宋都城临安(浙江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水资源丰富。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外缘有山脉环绕,属于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介于358-621毫米之间,且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资源较为匮乏,因此在影片中,张大受刑不用水而改用醋,体现了刑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作为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山西醋在南宋时期就已广为人知,就连刑罚都如此“接地气”。
当然,作为古代刑罚的“水刑”,由于过于残酷,如今已被废除。
风陵渡旧貌换新颜
影片结尾,孙均胁迫秦桧说出岳飞最后的遗嘱,给军队下达暂缓秋凌渡的命令。
作为文艺作品,电影讲述往往与历史、地理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实际上,秋凌渡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从影片描述的地理位置来看,不妨理解为黄河古渡口风陵渡。
位于山西南部的风陵渡,相传是黄帝贤相风后发明指南车打败蚩尤的地方。
这里,渭河牵手北洛河一起奔向黄河,三条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将河床壅高抬升,落差减小,水情平稳,河道较宽,造就了黄河上最大的渡口。
风陵渡连接河南、山西、陕西,“鸡鸣一声听三省”,处于黄河从北到南、从西折东的转折点上,自古就是河东、河南、关中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有“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之誉。
西汉初年,风陵渡正式成为官办渡口;东汉末年,曹操与马超在这里展开恶战;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也上演了“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的爱情故事。
如今,1500米的黄河大桥飞跨南北两岸,引黄电灌站吞波吐浪,灌溉着万顷良田,风陵渡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
太原古县城则堪比山西大院,已成为山西文旅的一个标志性符号,甚至比山西大院更有魅力,因为今天的古城有炊烟、有情义。
“一城看山西,一街五千年”,将太原古县城的历史感拉了个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