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闵庆文 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行到底

2023-05-30卢燕

绿色中国 2023年3期
关键词:界别文化遗产农业

卢燕

2022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而使得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19项,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也是第一个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国家,截止2022年底,农业农村部已经发布6批138个项目。这一切荣誉和成绩的背后有一位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者,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科学咨询小组(SAG)主席的闵 庆文。

结缘农业文化遗产事业

在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闵庆文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这位传奇人物,小麦色的皮肤,几乎全白了的头发,热情健谈。中国获得第19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他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消息,言语里透着自豪与兴奋。我们的话题自然离不开他近40年倾尽全力的农业。40年来,闵庆文的研究重点从农牧业气象、农业气候资源到生态农业和农业文化遗产。问及研究和工作的重点怎么转移到农业文化遗产这个冷门了呢?闵庆文说,“你看,你也觉得是个冷门吧。说明我们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认可和重要性还很不足,这也是我从事这个工作18年来最深切的感受。”

因为从事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闵庆文了解到很多中国重要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比如现在已经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稻鱼共生系统、桑基鱼塘系统、农林牧复合系统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典型的传统生态农业,只是当时还没有“农业文化遗产”这个概念。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随后不久,我就在我的导师李文华院士带领和指导下参与了项目的准备以及在中国的执行工作,从2005年进入到农业文化遗产这个领域至今已经有18年了。”闵庆文感慨着岁月如梭,话语中能体味到一路走来的艰辛。

“在农业农村部和有关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与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相关专业专家合作,把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推进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目前全世界有74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以19项位居世界首位,中国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的国家。截至目前我们一共发布了6批、138个项目。”闵庆文参与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农业农村部有关专家委员会工作,带领团队参与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及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遴选标准及申报程序与有关申报材料编写导则等的起草。可以说,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现在的成绩,他功不可没。

做农业文化遗产事业  难并感动着

18年的堅持,闵庆文坦言其间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艰难的是开始阶段人们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不认识、不认可。“大家都知道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但人们更多地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属于传统农业,而传统农业往往是需要改造和发展的落后的农业。所以人们就会有疑问,为什么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时候你还要做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把这个道理说清楚并非易事,这也造成了人们对其认可度很低。另一方面,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无论在农业农村发展领域,还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都不是主流工作,因此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主管部门的重视,以及学术界和相关领域专家的重视也非易事。”闵庆文说,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很难获得项目上的支持,而搞科研工作没有项目支持肯定不行。

“在2012年以后,随着一些保护试点所取得的显著的社会影响和经济与生态效益,特别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启动以后,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积极申报,越来越多的相关领域专家投身其中,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及其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当然还有林草、水利、文旅等部门也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不仅是刚开始一个阶段的认可度低,在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条件的艰苦也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因为绝大多数农业文化遗产地都处于交通闭塞的相对贫困地区,去那里就很不容易,而在那里开展调研就更不容易了。

“200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香港有线电视台要拍一套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片,当他们得知我在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编导就给我打电话,希望我给推荐几个地方并进行全程指导。当时我推荐了3个地方,除浙江青田外,还推荐了贵州的从江和广西的龙胜。从龙胜到从江只有150多公里,现在只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当时因为路况很差,我们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闵庆文和团队成员几乎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前行。他介绍,在从江调研期间,车子抛锚是常见的事情,因为道路崎岖,时常出现晕车现象,有的学生因为道路颠簸得厉害造成视网膜脱落,甚至几次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两位学生和一位请来的老专家受伤。

一项工作持续了近20年,闵庆文和他的团队何以坚持至今?闵庆文没有豪言壮语,还是朴实无华的话语。“虽然过程困难,但每当到了那些地方感受到当地人民淳朴的民风,从当地领导到普通农民对我们的工作特别支持,对我们的热情和尊重,让我们很快融入当地生活,而且当地人们真是把我们当做自己人。能为他们做点事,那些苦又算什么呢?”

“从江是中国最后脱贫的52个县之一。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一次在村里调研时,一位老乡说:‘闵教授,能不能跟我们领导说一说,给我们一些补助买鞋子?以前是土路,我们可以赤脚行走,但现在政府为我们修了水泥路,路是好了,但不穿鞋却不行了。但即使是在这种贫困的状态下,那里人们表现出来的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客人的热情,真让人十分感动。”闵庆文介绍,当地有一些习俗,用自己的筷子夹一块肉送到客人的嘴里,这种招待贵客的习俗对于我们真是很难接受的事情,但这是当地的习俗。也说明他们没把我们当外人,说明在他们心中我们确实是 贵客。

“做农业文化遗产很困难,但是也带来很多快乐,也很有成就感。因为尽管你只是做了这么一点点事情,但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自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看到那些人因此而有更好的发展,我真的感到特别的满足。”

两个最重要的奖项

闵庆文的工作让他这些年来获奖无数:2013年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别贡献奖”,是全球首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该项荣誉的学者;2014年获央视“大地之子——农业科技人物”、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8年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第十届薪火相传——文化遗产筑梦者杰出个人奖”;2020年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颁发的“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但闵庆文对于这些似乎并不在意,说有两个奖对他最重要也是他最为珍视的。

“一个是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村民委员会2015年9月授予我‘荣誉村民称号,这可能是我所有头衔里面级别最低的,却是最有意义的。还有一个是中共敖汉旗委、敖汉旗人民政府于2016年9月、2020年9月先后颁发给我的‘小米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和‘小米产业发展功勋奖。因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品牌的加持,敖汉小米产业有了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也有很大提高,敖汉旗也因此入选联合国第二届脱贫经典案例。我也开玩笑地讲,敖汉颁发的两个奖,是我拿到的所有奖项中级别最低的,而且也无法在单位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中统计,但在我心里却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我为民族地区做了一点事情并得到认可的最好证明,也践行了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初心和情怀,我特别珍视。”

国家公園建设成为重点提案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闵庆文在上一个任期里有15项提案。他的提案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个自然就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另一个就是我们的“国之大者”——国家公园建设,并且这还被列入了重点提案。

“2017年,我主持了一个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多类型保护地功能协同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究了自然保护地生态与经济、文化协同提升的路径,并在三江源和神农架两个国家公园进行应用示范。我以该项目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提案,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园。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不能走西方的那条路,是因为我们自身的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众多的现实情况,我们的国家公园建设注重保障当地人的利益,注重发掘当地人的生态智慧,注重保护国家公园里面的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这个提案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并在后续的一些文件和相关的工作里面都有体现。”

闵庆文说这个提案确实令他感受到一点小成就。“重点提案会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亲自带队去实地考察,并和业务管理部门进行具体对接和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提案得到更好的办理,我也通过调研和交流,更好地了解到业务部门如何进行管理和可能遇到的 问题。”

环境资源界  一个新的起点

今年,闵庆文有了新的身份,就是十四届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委员、北京市第十四届政协环境资源界委员。环境资源界是今年首次设置的界别,闵庆文十分兴奋,“非常高兴这一次在全国政协、北京市政协包括其它省都设立了这个界别。”

闵庆文介绍,环境资源问题在过去几十年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998年3月,全国政协设立了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但没有专门界别,成员多分布在经济、农业等界别里面。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我们把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放到更高的一个层次来认识,就有必要单设一个界别,以便更好集中资源环境及其相关领域的代表性人士,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因为长期从事传统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保护领域研究,闵庆文表示将在这一新的界别里,继续关注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闵庆文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7月18日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所发贺信中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当将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利用、传承工作上升到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今年我的提案也将继续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准备。”

作为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亲历者,闵庆文的成绩不能说不耀眼,但他总说自己有幸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自己有幸参与了这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推动了全社会对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视,并通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了生态脆弱、文化丰厚地区的更好发展,也为国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这实在令人兴奋和喜悦,看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领导和当地农民越来越自信,生态环境得到更好保护,民族文化得到更好传承,乡村经济获得更好发展,他认为所有付出都很值得。

猜你喜欢

界别文化遗产农业
人民政协界别有这些变化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与文化遗产相遇
北京市政协召开界别召集人会议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