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左”
2023-05-30富丽
富丽
左和右是一对常用的方位概念。这两个字的来源,都跟身体部位有关。
“左”的甲骨文字形像一只左手的形状。到了金文,出现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口”或“工”等不同的写法。小篆、隶书等则承续后一种字形,最终形成楷书的“左”。其中的“工”最初像木工器具之形,表示跟操作工具有关;原来的左手形状到了楷书当中演变成“(zuǒ)”,既表示“左手”的意思,同时也起表示读音的作用。人在做事时大多以右手为主,以左手为辅,“左”的字形体现的正是这样的意思,也就是“辅助、帮助”。许慎《说文解字》:“左,手相左助也。”认为这是“左”最初的意思。不过,它的这种含义后来主要由“佐”来承担了,只是在古代文献中尚可见到相关用例。《墨子·杂守》:“寇近,亟收诸杂乡金器,若铜铁及他可以左守事者。”大意是说,如果敌兵逼近,就加紧收集偏远地区的金属器具,像铜、铁等可以用来帮助守城用的物品。
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左”本身就有“左手”的含义。《诗经·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描写的是舞师左手握着笙簧之类的乐器,右手招呼我演奏“由房”之曲,得意洋洋的样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体现的是作者要像年轻人一样,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意气风发,纵横驰骋的豪情壮志。
由“左手”的意思,“左”自然而然就能够表示方位上的“左边”,与“右”相对,并且这也成为它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最基本的意思。
中国古代建筑以坐北朝南为标准,那么,左侧则为东方,因此,古人习惯用“左”来表示东方。《仪礼·大射仪》:“宰胥薦(jiàn)脯醢,由左房。”“薦”是进献的意思,“左房”即东房。《诗经·唐风·有杕(dì)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道左”即道东。
据《晋书·桓宣传》记载,东晋右将军桓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江左”即江东,古代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南宋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词中所谓“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指的是地处淮河东面的扬州。类似的还有“山左”,指太行山以东的地方。
中国古代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大多数场合都是以右边为尊贵,那么与之相对,左边就有了“卑下”的含义,反映到词语当中,“左迁、左除、左降”等都有降职、贬官的意思。《汉书·朱博传》:“(朱博)遷为大司农。岁余,坐小法,左迁犍为太守。”朱博刚当了一年多的大司农,就因为犯了小罪,被降为犍为太守。唐代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师序》:“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说明古代获罪降职的官员多被贬到边远地区做官。
不过,古代一般三人一车时,则以左为尊。尊者在左侧,御者居中,另有一人在右侧陪乘,因此才有“虚左以待”的说法,意思是空着尊位恭候别人。《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记载的是魏公子无忌礼贤下士,空出左边的尊位,亲自前往迎接大梁城夷门的守门人侯嬴的事。但是,如果乘车作战,就是不一样的情形:主帅居中自掌旗鼓;御者在左侧,执辔御马;另有一人在右侧,执兵器保护主帅。《诗经·郑风·清人》中有“左旋右抽”一句,意思是左边的御者扭转车的方向,右边的勇士抽出兵器御敌。
尚右意味着“右”是正道,而“左”则是旁的、偏的、不正的。“左道”是与正统相背离的思想、派别等。《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偏的、不正的既可能是错的,也可能是不同的、相反的,由此,“左”又能表示“错、不一致、相反”等意思,比如“想左了”“意见相左”。
在现代汉语当中,“左”有时表示“进步的、革命的”等含义,比如“左派、左翼作家”等,这是受欧洲政治文化影响而出现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