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勃:在秋水里拥长天一色

2023-05-30程应峰

月读 2023年3期
关键词:唐高宗交趾斗鸡

程应峰

写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经典名句的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六岁即能赋诗写文,文笔流畅,构思巧妙,诗情英迈,有“神童”之誉;九岁时,读颜师古所注《汉书》,有感而发撰写了《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漏之处;不到十岁,王勃便饱览“六经”;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公元666年,王勃十六岁时,幽素科开考,王勃应幽素举,对台策,颇受考官吏部员外郎皇甫常伯的赏识,当科及第,被拜为朝散郎,成为朝廷里难得一见的少年命官。

被授朝散郎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的王勃,撰写了《乾元殿颂》,词美义壮,文章一出,便被口口相传。

不久,王勃任沛王府修撰,他的才气很快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不料此文也传到了唐高宗手中,唐高宗读毕,大为不悦,怒道:“作此檄文,有意挑起二王矛盾,这是开了互相构陷的头!”就这样,王勃被逐出了长安,本当明媚的仕途因斗鸡文毁于一旦。

之后的三年,王勃只身飘零,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三年后,王勃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就在王勃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相传被他藏匿了起来,后来他怕走漏风声,便杀死了曹达。就这事,他被判了死罪。幸遇天下大赦,他才得以保住性命。

王勃这次被祸,虽遇大赦未丢掉性命,但在仕途上已是心灰意冷。王勃被祸,他的父亲王福畴受到连累,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南荒之外。這件事对王勃的打击,远远超过他所受的牢狱之灾。王勃出狱后,在家里滞留了一些时日,期间,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但他已视宦海为畏途,没有赴任。

二十五岁那年秋天,对父亲心怀愧疚的王勃,有心去探望在南荒之地交趾任职的父亲,便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于八月中旬到达淮阴,又从淮阴到楚州,离开楚州,继续沿运河南下,入长江后折向西行,到了江宁,期间,他写下了《山中》一诗:“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翌年夏天,二十六岁的王勃终于在交趾见到了父亲。秋后,王勃辞别父亲,踏上归途。不想这一别就是永诀,在南海,遇狂浪卷覆,王勃不幸溺水身亡。就这样,在一个落寞悲凉的秋天里,王勃相拥碧波,与长天融为一体了。

也就在这一年,王勃十四岁所作的《滕王阁序》在长安城里不胫而走。据说,唐高宗也读到了这篇序文,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下去,见一首四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高宗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还有如此好诗随后,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札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啊!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然落水而亡。”唐高宗连说可惜。

王勃短暂的一生,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身秉傲骨,鄙世傲物;蔑视尘俗,崇信佛教。他的诗章,或气势磅礴,雄浑壮阔;或生机灵动,绚丽多姿;或优美静谧,隐约迷蒙;或悲切感伤,如幻似梦。他的诗,倾注着一股郁积之气,深沉悲凉,令人扼腕。

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郑振铎在谈到王勃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时说:“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伟人毛泽东对王勃也有这样的评价:“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

猜你喜欢

唐高宗交趾斗鸡
传说中的交趾国
原来“再接再厉”说的是斗鸡
論李勣與廢王立武
浅论士燮的功绩及后人对他的评价
试论北宋、西夏和交趾的联动关系
唐高宗对东北亚政治秩序的构建
唐高宗不是傀儡皇帝
鸡年娱乐话斗鸡
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的道教与政治
NO.9 斗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