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的社会危害性分析
2023-05-30龙利青
摘要:从“肖战事件”到“吴亦凡事件”,“饭圈”行为不断成为社会的热点,并将“饭圈”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顶点。一方面,这个被资本操弄所形成的“极端”群体具有不小的社会影响力,对粉丝尤其是青少年粉丝群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当下普通社会民众精神文化消费的主要对象的娱乐产品,在“流量为王”理念的指导下,其品质愈加劣质化,对社会的危害性是值得考量的。因此,“饭圈”是值得注意和思考的一个社会现象。
关键词:“饭圈”;“流量”;“粉丝”
一、“饭圈”现象概述
“饭圈” 是由娱乐圈产生的一个名词,表示当下的一种社会现象,即个体的粉丝追星行为逐步演变成粉丝群体的群体行为。在全国各类社交媒体及综艺平台的助推下,“饭圈” 业已形成一种所谓的“饭圈文化”,并且逐步蔓延到社会大众之中,在青少年群体中更是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饭” 即英文词汇“Fans” 的音译,表示一些人对某种事物的喜爱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圈” 则是代表某种群体或边界。“饭圈” 也就是“粉丝圈” 的另一种称呼,指由粉丝自发聚集而成的群体,这种群体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清晰的边界。“饭圈” 内部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语言体系、群体结构和分工明确的追星技能。“饭圈” 追捧的对象—明星,则通过推出商业化的作品来培养和稳固自己的粉丝群体。但是,这种群体性的粉丝行为也同时衍生出了部分粉丝行为的攻击性,即当网络社交平台或媒体上出现不利于其偶像的言论时,“唯粉”(只喜欢偶像一个人)们极易情绪激动,难顾对错,群起而攻之。
“饭圈” 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资本对娱乐圈肆无忌惮的控制导致的追星行为的“异化”。庞海音将“饭圈文化” 视作粉丝文化在资本操弄下演变成的“消费文化”[1],也就是明星和粉丝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在商业运作规则下的工具关系,因此形成了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双向强化关系,最终演变成一个独特的、区隔于公众的“饭圈”。追星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狂热行为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娱乐工业的发展和造星方式的变革,使得粉丝群体组织的严密程度不断提升,使得粉丝群体的认同及明星与粉丝之间的互动不断强化而形成了一个排他性的“饭圈”。[2]“饭圈” 与以往的追星现象不同的是,原本个人的追星行为在经由网络形成的粉丝组织的影响下形成了粉丝内部的分工和组织结构,同时形成了异于主流社会的专属于粉丝内部的话语体系,由此造成了“饭圈” 与社会公众二者对其喜爱的明星的迥异的评价。[3]“饭圈” 排他性和独立性的组织特点产生了内部的强纪律性,这种高强度的纪律性要求“饭圈” 成员要绝对热爱其支持的明星和响应组织的号召,否则就会“被失去”“饭圈” 身份。在这种高压之下,某一“饭圈” 的成员们很容易因自身喜爱的明星的原因而与外部人员产生冲突,并在网络的发酵下形成一股社會热潮。“饭圈文化” 也是亚文化和社交媒体交互产生的结果。[4]粉丝通过社交媒体在与喜爱的明星互动并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认同感,而在自发地作出为明星服务的行为的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其认同感,这种双向的反馈过程使得粉丝在参与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非理智的行为。
二、“饭圈”产生的原因
当下娱乐行业的主导逻辑或规则就是“流量”,即衡量一个作品或明星的标准就是其能够产生的数据交换量,也就是点击量和关注度,因为这种“流量” 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在这种主导逻辑下,粉丝们为帮助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所产生的行为的突出表现就是“氪金” 无度和“撕黑” 不止。“氪金” 是指在网络游戏中的充值行为。但娱乐资本的介入形成了“流量至上” 的偶像生产模式,相关利益方各自围绕“流量” 和“数据” 设置相关机制,由此产生的消费则由粉丝群体承担。在传播媒介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偶像生产的地点由从前的电视台转移到了网络平台,各大互联网平台通过与电视台合作或是自制网络综艺的方式,开创了协作或是自主生产偶像的道路。微博、豆瓣、贴吧、知乎等青年人聚集的社交平台也参与其中。商业平台也配合设置各种热搜榜、排行榜等应援打榜、刷量控评以鼓动消费。平台通过不断变更主题,翻新明星势力榜、超话排行榜等玩法,鼓励粉丝刷数据和流量,从而达到获利的目的。例如,当下各大社交媒体流行的“超话榜单”,便是通过鼓励粉丝签到、发帖、回帖来换取积分,然后将所得积分送给偶像来刷排名、打榜。在这种运作模式下,拥有的粉丝数量越多则超话排名越高,偶像的流量就越大,能够产生的商业价值也就越大。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受益的,因为粉丝的积极参与能够提高用户活跃度,从而提升平台的广告价值与营收。品牌方依据“明星势力榜” 上的排位来评估某个偶像的商业价值,从而估算出该偶像的品牌代言收益。有些平台还推出了“数据时时更新” 与贩卖“定制点赞卡” 等新玩法。例如,一些偶像在选秀舞台上的排名波动较大,随时面临着被淘汰的可能。此时,平台就可以凭借设计“时时更新网络数据排名” 的方式,鼓动各类粉丝为其偶像刷流量。除此之外,平台还会推出“饭圈整体集资买卡” 的活动,发布网络点赞数据实时动态。粉丝为了使其偶像能够取得高位排名,便开始了各粉丝群之间的集资应援买卡竞赛,促进了“定制点赞卡” 的销售。营销机构通过话题炒作、数据造假、控评控场等恶意营销手段来制造“流量明星”;媒体节目组则可以煽动粉丝情绪,制造偶像之间的冲突,操控选秀的走向;广告机构则对前二者的行为作出积极响应,以某偶像的流量来判定其商业价值并主动接触那些被制造出来的流量明星。粉丝们在这种追逐流量的过程中被裹挟并成为制造流量的工具。
“撕黑” 现象在“饭圈” 中频繁发生,粉丝的组织内部通常设立“反黑站” 部门,负责“撕黑” 与“反撕黑”。第一,“饭圈” 内部存在的鄙视链(从上到下依次是“粉头”“毒唯”“唯粉”“CP粉”“私生饭”)导致频繁的“撕黑”。在组织内的话语权高低与为偶像付出的程度成正比,而“撕黑” 与炒“CP” 带起来的流量是最有效的手段;第二,“撕黑” 是“饭圈” 集体投入的战斗,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塑造集体认同感。在粉丝的思想意识里,“撕黑” 意味着不能让偶像丢脸的同时还代表一场荣誉之战;第三,“撕黑” 可以提高“饭圈” 的社会影响力,可以增加“饭圈” 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接触面,从而增强“饭圈” 整体的社会影响;第四,支撑“撕黑” 的是隐匿性的网络。网络的匿名性让粉丝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言而规避被追责的风险。加之,“饭圈” 营造出的“同道中人” 的氛围,使粉丝们获得了较大的安全感,进而隐匿于群体间毫无顾忌地大胆“撕黑”。在此过程中既可以获得群体认同,同时也可免于被惩罚。可以说,“撕黑” 是粉丝展示存在感、争取影响力、强化认同感、提高凝聚力的有效手段,这样既可以维持组织稳态,从而使本群体稳固性更强,同时还能得到快感与意义的一种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方式。
三、“饭圈文化”的危害性
(一)粉丝的迷失助长了消费主义
粉丝们和其偶像原本是陌生人,两者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产生交集的可能性。追星行为就是粉丝将自身理想的形象投射到某个偶像身上,该偶像具有粉丝向往的某些特征。通过追星,粉丝心中理想的形象得以具象化,并逐渐使得自身言语行为、思考方式完全扭曲而違背“喜爱” 的表现。由于资本对娱乐业的掌控,粉丝的追星行为由原本积极的自我价值提升发展过程而逐步异化为消费工具。在此过程中,追星行为消解了粉丝的主体性价值,而审美追求也被异化为对某种概念崇拜。“饭圈” 的群体性行为,其蕴含的理性不足和缺乏逻辑,极其容易受诱导而产生情绪化消费,沦为消费主义的牺牲品,从而被消费主义的逻辑主导。平台的助推为粉丝对自身偶像狂热的喜爱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各平台设立的榜单及专属话题,使粉丝的热爱“数据化”。“饭圈” 追星在明确的目标推动下,形成了高度的“粉丝黏性” 和内部凝结力。平台利用榜单来收割利益,而资本则利用粉丝团体之间的“互撕”“抱团” 等活动创造热度来获取收益。资本使“饭圈” 中尚未成熟的年轻人成为其逐利的工具。不同于一般消费形式,“偶像消费” 中,偶像作品及偶像相关的物质产品除了被粉丝消费外,偶像本身也被消费。“饭圈” 的行为总体上是一种将喜爱物化为消费的消费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偶像与粉丝之间由于被消费与消费而形成了高度的利益相关性。粉丝在这种被异化的消费模式中获得了双重身份。粉丝作为消费者,当其主观意愿或想象从偶像身上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不满情绪,这种不满以消费主体的身份来表达就会因自身的情感投入而随之放大。当其作为偶像的追逐者时,不满情绪被视作一种不当的行为表现,会导致自身产生愧疚感,甚至产生对偶像的行为需无理由包容的极端心态。粉丝自身身份的主体性被瓦解,在两种身份之间的矛盾中,粉丝既不愿承认消费行为,又困于情感行为,导致其主体性被异化。这种身份的矛盾被资本力量不断放大,不断掩盖其消费的本质。例如,将“购买行为” 称为“支持”,用专属名称指代粉丝群体,建立粉丝后援会等。在这个过程中,“消费” 的作用是维持“饭圈” 的秩序和组织的完整,因此它是一种理想的价值表达,充当着粉丝与偶像之间的沟通与交换媒介。在这种娱乐消费逻辑中,粉丝持续地消费“自我主体” 而不断瓦解自身意识,连“喜爱” 本身也被裹挟其中,失去所有的审美价值,最终变成了一种异化的消费者。
(二)青少年群体价值观的扭曲
“饭圈” 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群体。偶像通过各种方式打造并传播符合粉丝期待的人设;粉丝则相应地建立“饭圈” 并构建偶像,以获得自我与群体认同。粉丝群体属于生产型消费者,他们主动挑选自己的偶像,并主动学习“饭圈” 文化和群体规则。例如,“造神” 的行为,即因极端狂热的偶像崇拜而将偶像奉若神明。在流量经济的推动下,这种行为成为“饭圈” 中的常态现象。在过去,追星是个体的随机行为,当下则演变为体系化的群体性行动,并且逐渐淹没了粉丝个体的意识。尤其是随着“大V” 即“饭圈” 中的意见领袖的崛起,加剧了粉丝独立的自我意识的丧失。意见领袖会将某个偶像塑造为“神”,然后裹挟其粉丝对其进行洗脑式宣传。在“造神” 活动的影响下,青少年粉丝群体由于价值观不成熟,其崇拜心理极易走向狂热化和极端化,甚至不分青红皂白、没有是非观念。
一方面,在“饭圈” 文化中,粉丝将自身投射到偶像这一他者身上,而不同投射对象会形成不同的圈子。青少年粉丝往往无法接受与自身圈子相异的言论和看法,极易掀起各圈子之间的言语冲突,由此引发剧烈的网络暴力。一部分青少年粉丝不但毫无顾忌地宣泄情感,甚至道德审判他人,造成消极的社会影响和文化失范。在“饭圈” 中流行的术语、互动方式、行为逻辑等,往往会导致一些背离主流文化的情况。如“饭圈” 常发生的网络造谣、哄抬偶像产品价格等现象,会对青少年群体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在“饭圈” 文化中,青少年群体因其圈层价值观的封闭化、同质化,容易导致其信息接收的闭塞化和单一化,从而排斥那些与自身相异的看法和信息。长此以往,就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 之中,在长期的被动跟风中造成青少年粉丝个体的认知偏狭。
(三)娱乐产业趋向劣质化
“饭圈偶像” 是资本和流量通过流水线合力批量制造的产品。近年来,国内的娱乐公司陆续推出大量的本土青少年偶像组合。早期的青少年团体注重业务精湛和品牌建设,但在商业利益推动下,许多娱乐公司开始批量化招募和训练练习生。许多中国的娱乐公司主要利用“炒作话题” 这条捷径来打造明星。由于强大的中国网民基数及发达的社交媒体,巨额的流量很容易就能被创造出来,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国产的“偶像” 技艺差、文化素养也不高,却还是能通过炒话题、博流量的方式出名。在资本推动的大规模生产下,偶像们的素质参差不齐,严重降低了娱乐产业的质量。娱乐行业虽然是提供娱乐消费的,但是其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环,本身也需要注重对产品质量的打造。在资本贯彻的“流量为王” 的商业运作理念下,娱乐行业真正具有文化价值的作品被埋没。那些没有“流量” 的创作者自然不受资本的青睐,而更多的创作者或产品则是直接被当下的资本运作逻辑抛弃了。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就是娱乐产品从影视剧到音乐几乎没有精品,市场上充斥的是大量的被打造出的流量明星及其衍生品,以至于快餐式的消费体验成为娱乐消费的主流。
四、总结
在资本逻辑“流量为王” 理念的贯彻下形成了“饭圈” 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使得原本粉丝的个人追星行为演变为一种变态的群体行为,使得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被“消费主义” 俘获,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成长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娱乐行业整体的质量下降,这对于一个拥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行业来说是非常不幸的。
参考文献:
[1] 庞海音,万成云.异化的“饭圈”:当前流行文化的理论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8):231-237.
[2] 胡岑岑.从“追星族”到“饭圈”:我国粉丝组织的“变”与“不变”[J].中国青年研究,2020,(2):112-118,57.
[3] 吕鹏,张原.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9,(5):64-72.
[4] 王钰亮,易珍珍.新时代“饭圈”文化的发展与思考[J].新媒体研究,2021,7(2):104-106,111.
作者简介: 龙利青,男,苗族,贵州铜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