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厂商理论(六)

2023-05-30张兴胜

银行家 2023年3期
关键词:马歇尔边际经济学家

张兴胜

《庄子·列御寇》中朱泙漫学屠龙术的寓言故事,颇值得经济学人深思。朱泙漫向支离益学屠龙术,勤苦奋发三年,“殚千金之家”。三年后貌似玄奇的屠龙术习成,却“无所用其巧”。经济学家的知识创造中,也存在类似屠龙术式的成果。企业生产中需要投入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购买生产要素的支出即为企业的生产成本。在马歇尔—萨缪尔森经济学体系中,对企业生产函数的讨论引申出生产率、规模经济等系列论题,厂商成本问题的讨论则大多有其巧而无其用。雅各布·瓦依纳等殚精竭虑创造的各类变化莫名的成本曲线,透露的大多是不堪实用无法落地的故弄玄虚,颇具主观唯心主义的神韵,堪称屠龙术式的知识创造。

从“机会成本”开始

恩格斯早已指出,政治经济学中许多“术语的应用”,往往与“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不同”。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的“成本”,特指会计账册上记录的客观、有形的支出,包括生产、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原料、动力、工资、租金、广告、利息等支出。按照我国财务制度,总成本费用由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组成: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包括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門为管理和组织经营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公司一级折旧费、修理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费及其他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是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及其他财务费用(汇兑净损失、银行手续费等)。销售费用是为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运输费及广告费、办公费、差旅费等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称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经济学家讨论的厂商“成本”,与此大异也。经济学家独创了一系列与企业财务制度相异的成本范畴,他们热烈讨论且颇为有得的,是厂商的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这些经济学家如朱泙漫般勤苦奋发的知识创造中,“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最为人们所熟知,相关讨论生动地展现了所谓成本理论的特有风格。

早在1848年,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在《何为所见,何为未见》(What is seen and what is not seen)一文中,就述及机会成本的思想。1889年,后来官至奥地利商务大臣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Friedrich von Wieser)在《自然价值》(Natural Value)一书中提出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其所称的“机会成本”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活动的“收入”。

维塞尔不仅提出了赫赫有名的“机会成本”概念,还提出了现已不为人们关注的所谓“归属”(imputation)理论,他主张产品价格是由生产价格加上机会成本所决定的。维塞尔提出的“机会成本”,获得了大批经济学家的青睐,被纳入了马歇尔—萨缪尔森经济学体系。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18版中甚至引用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动人诗句来说明“机会成本”:

两条路在林中分开,而我——

选择了较少的人所走的那一条。

此后一切差别正是由此而来。

在萨缪尔森颇具诗意的文字及相关引征比喻中,“机会成本”是解释企业和个人行为的重要视角。

选择意味着“失去”。在罗伯特的诗歌中,诗人要么选择霓虹闪烁、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要么选择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乡野风光。由于经济物品总是稀缺的,选择总是有代价的,个人或企业使用资源时选择采用一种方式则放弃了其他方式,有所得必有所失。

机会成本即最大“失去”。在萨缪尔森看来,“失去”包括金钱,比如上大学会“失去”相应的学费、书本费及旅行费;“失去”还“必须考虑花费在学习和上课上的时间成本”,相应的时间如果用于全日制工作,则将获得一笔工作收入。

机会成本没有记入账册。许多小企业主的家庭,可能为企业“投入了许多无偿的时间”。企业账户内自有资金的时间价值,也没有在企业损益表中进行核算。萨缪尔森认为,“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些对于企业都是真实的成本”。

“价格等于机会成本”。萨缪尔森声称:“在运转良好的市场上,当所有成本都包括进来时,价格等于机会成本”。其原因在于,商品销售议价中获得多个买者报价,买者竞争会使“出价越来越接近”并“达到最佳的选择点上”,这一出价就等于机会成本。

市场交易之外也有机会成本。学生考试后大快朵颐或酣睡终日,其原因则在于,考前时间价值更高,机会成本低的时间正适合酣睡或畅饮!

瞧,经济学家的思考多么妙趣横生!

对“机会成本”的讨论,还促使经济学家们创造了诸如经济成本、显成本、隐成本等新概念。这些成本概念在黑板经济学教学中,还真可能妙笔生花。但是,这类知识成果在实践应用中却存在许多争议和困难:

貌似万能的“机会成本”无法度量。维塞尔对“机会成本”的片面强调,造成了“机会成本”万能的假象。但是在现实中详说机会成本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成本的可度量性”。可是这个前提并不存在。缺少客观计量条件的“机会成本”,在真实的经济世界中往往成为个人自述自白的表述方式。

“机会成本”难以证实或证伪。机会成本是由不同主体进行心理判断的,是“机会”还是臆猜,大多时期缺少客观标准。机会成本的知识创造只具有思辨价值,无法证实或证伪,详细论证某一选择的机会成本大小属于刻舟求剑式的执着。同一个企业或个人,在不同的时点可能选择完全不同,“机会成本”似乎只是心理动态的别名。

“估计机会成本”也有成本。维塞尔还有意无意地假设“计算”机会成本这一过程本身没有成本(或者至少是成本小至可以忽略不计),但这实际上也是不成立的。“机会”何其多,计算“机会成本”何其难哉!

机会成本难以计量、复核和证明,充分竞争的市场价格等于机会成本的论说,只是一家之言,在真实的经济世界难以确认。经济学家独特的“成本”讨论,与企业会计成本完全相异,无法在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中验证。维塞尔提出的产品价格由“生产价格+机会成本”决定的主张,与萨缪尔森“价格等于机会成本”说一样,似乎只符合最坚定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口味。

应用价值各异的“边际成本”

经济学家的成本讨论中,另一个影响极大的概念是“边际成本”。在经济学发展历史上,19世纪后半叶的边际增量讨论颇有影响,边际效用、边际成本等经济学新范畴由此问世。1914年,约翰·霍布森在《工业与财富》一书中,将大讲边际效用、边际成本等风习嘲讽为“边际主义”。到1946年时,美国有经济学家更是抱怨“边际主义的详情细节充斥美国教科书”。

所谓“边际主义”,与19世纪三位经济学新人密不可分。1862年,27岁的杰文斯(1835—1882)宣称自己做到了对“价值的真正理解”,将“效用”与经济分析联系起来。1871年,奋力申请维也纳大学讲师教职的卡尔·门格尔(1840—1921)出版《国民经济学原理》,将边际效用的一些讨论作为“德国政治经济学新近发展的成果”。1873年,《经济学家》杂志主编收到38岁的里昂·瓦尔拉斯60页的投稿《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提出“机会成本”概念的维塞尔很快也参与到相关讨论中,三位经济学新人与维塞爾等密切联络,彼此激赏推重。他们的讨论,是经济学中颇有影响的所谓效用价值论的先声,也是约翰·霍布森所称“边际主义”的滥觞。

1884年,维塞尔发表《经济价值的起源和主要规律》一书,积极使用“边际”一词,其“经济价值”分析主要着眼于边际增量的效用与成本比较。在维塞尔与杰文斯等经济学新人的讨论中,他们自创的“边际效用”与“最终效用”“极限效用”等词汇混杂,边际增量分析堪称新试,但并没有流布四方,仍属于小众话题。1890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出版,淹博硕闻的马歇尔引入“边际效用”“边际成本”等概念,将传统的生产费用论、供求论与维塞尔等新尝试的边际效用论杂糅整合,号称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是19世纪末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并曾任布里斯托尔大学校长。在《经济学原理》第一版、第二版脚注中,马歇尔特意说明“边际”增量是自己借来的词汇,“由于维塞尔教授所提倡,奥地利经济学家已经使用了一个时期”。经名满天下的马歇尔的推重引申,边际增量分析大兴,“边际”蔚然成为热词,有人甚至以“边际革命”誉其影响。

“边际”大兴后,微积分引进经济学成为风气,杰文斯甚至称政治经济学“是一种模糊的数学”,卖弄数学技巧后来成为一些经济学人的问学秘诀。经马歇尔推重而众口赞誉的“边际成本”,从实际应用看,在不同行业、不同产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期待经济学走向真实的经济世界的人们,对此不能不加以辨析。

19世纪的农业生产中边际成本讨论颇为可观。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用颇多篇幅论述边际成本,他举的例子就是19世纪的农业企业。在马歇尔看来,农业企业中的“边际成本”,是新增生产要素的成本,既可以是新增加工人的薪酬“成本”,也可以是新购设备或新租购土地的“成本”。19世纪的农业企业中,至少新租购土地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是可以计量、核算的,边际成本可以用于真实经济活动的核算分析。马歇尔颇为关注的劳动力、设备不变,土地要素持续增加时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似乎也不乏现实案例。

现代工业生产中“边际成本”分析岌岌乎难哉。马歇尔坦承,“边际成本在现代分析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曾引起许多异议”,他在《经济学原理》中甚至建议“在经济分析上还没有经验的读者最好略过”讨论边际成本的相关章节。16世纪至18世纪30年代,在诞生政治经济学的工场手工业阶段,由于分工深化和规模化生产,手工业工场产品或要素的“边际成本”计量已颇为困难。后世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企业,产品接续产出,各种要素均在动态变化,产品和要素的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核算及比较分析均缺少现实场景。真实的大工业经营中,一般而言难以核算也没有必要核算所谓“边际成本”“边际收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工业企业产品平均成本往往降低,但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比较云云,大多只能在黑板上虚构。

现代软件产业中“边际成本”又有新用。现代软件产业兴起后,微软等巨头企业兴起,软件产品的社会应用不断拓展。根据经济动态不断修改完善《经济学》的萨缪尔森,敏锐地发现了现代软件产业中“边际成本”讨论的新价值。萨缪尔森注意到微软将浏览器作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赠送产品捆绑销售,微软的竞争者抱怨这属于“掠夺性行为”。萨缪尔森认为,其原因就在于微软销售“一个软件的边际成本几乎等于零”。与软件产业相似,通信等产业服务新用户增加的费用即“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也颇受社会关注。

经济学家的一些知识创造,往往在部分特定行业适逢其用。名满天下的宋将岳飞讲述战争经验时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边际成本”的讨论,如果放眼19世纪的农业企业和现代软件及通信等特定行业,颇有启智释疑之用,无差别推广则岌岌乎难哉。由此而观,成本理论应用之妙,也存乎经济学人的一心焉。

瓦依纳错误

“边际主义”大兴后,经济学家增枝添叶,导致“边际主义的详情细节充斥美国教科书”。到萨缪尔森时,不仅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讨论连篇累牍,企业边际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等新创知识也赫然入书,并进一步演变成为厂商均衡条件等讨论。

在各种厂商成本曲线的炮制史上,加拿大经济学家、芝加哥学派早期著名成员雅各布·瓦依纳(JacobViner,1892—1970)最负盛名。瓦依纳担任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杂志》主编达18年之久,是众多“成本”概念的提出者和成本曲线的创造者。瓦依纳苦心孤诣地研究成本曲线的图形表述,创造出了众多形貌各异的成本曲线。他的众多知识创造经萨缪尔森等吸纳拓展,总称为“成本论”。

瓦依纳等人勤苦创造的众多成本曲线,貌似高深玄奇,实则是20世纪经济学研究成果中主观主义、形式主义色彩最鲜明的糟粕,是厂商理论中典型的“屠龙术”。瓦依纳、萨缪尔森引述研讨的众多成本曲线的图形表述和假定依据,均存有大量值得商榷的问题。

真實的企业经营中并不存在边际成本曲线、等产量线、等成本线。企业“边际成本”无法与会计核算中的具体科目相对应,大多数行业中无法真实核算和验证。在现实生活中,即使“计算清楚边际成本”本身具有逻辑可能性,但“计算”行为所引致的巨大物质和非物质成本,往往导致“以计算清楚边际成本作为行动前提”的行为本身的严重不经济性。边际成本的讨论,给了人们思想启迪,但要演变为真实的企业边际成本曲线、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等并不现实。

最优成本点属于臆造。按照瓦依纳等的“高见”,短期成本曲线图中,厂商总产量只取决于劳动量的增减,最优要素组合要精心算计不同“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至少大多数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中,并不存在什么“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最优成本点,只能在黑板上推演。

有些论证的假定不符合事实。成本论的提出者及论证者“所要得到的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率的,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型假定是使这一结论得以成立的一个关键性的假定”。问题是,正如高鸿业先生所指出的,这一假定在很多行业并不符合事实。

瓦依纳的许多“设想”被称为“瓦依纳错误”。瓦依纳在勤奋创造各类成本曲线的图形表述过程中,相传一直依赖一位制图员。在创造长期成本曲线时,瓦依纳设想长期平均曲线是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要与这条包络曲线相切。那位姓名已失考但精通数学的制图员告诉瓦依纳,数学上这一设想是无法成立的,由此引发了与瓦依纳的激烈争吵。瓦依纳的“设想”,当时被称为“瓦依纳错误”。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学习各类复杂的成本曲线,堪称青年学子的“不幸”。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成为中国经济院校学生勤奋攻读的重要学科,青年学子们使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颇有不择真假、务矜繁难的倾向。马歇尔建议大多读者直接略去的边际成本讨论,真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无所用的成本“曲线”,大量堆砌在青年学子们使用的中国版《西方经济学》教材中。某著名《西方经济学》教材中,这些曲线各示精巧,以“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短期总成本和拓展线的图形”“根据短期总成本曲线可得各种短期成本曲线”“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为题,分节铺陈讲述瓦依纳们各种可笑假定下的“推导过程”。教材中宣讲的不少内容,就是被称为“瓦依纳错误”的这一堆糟粕。

这些与真实经济生活毫无关系的书生之论,几乎成了学习者的梦魇。相关教材中各种离奇的“假定”勇敢相继,炫耀数学能力的“推导过程”之后还附有各种作业,并演变为各种考试内容。大量经济学人的时间、精力,被浪费在这类精巧而无用的“屠龙术”上。那些曲线在实际工作中,几无人尝试应用,经历屠龙术教育的青年学子更容易形成刻舟求剑的思维定势。从经济学学科建设情况看,高等院校经济学教学中各种生拉硬扯甚至向壁臆造的“曲线”“均衡”充斥,许多内容已演变成为远离真实企业行为、只是圈内人自娱自乐的“黑板经济学”。删繁就简、融会真知的经济学教材仍待新创,不能不令有识者倍感急切矣。

(作者系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责任编辑:杨生恒

猜你喜欢

马歇尔边际经济学家
随身新配饰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追求骑行训练的边际收益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从经济学家到摄影师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詹连富
基于方差分析的回归元边际贡献的实证研究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
借题发挥
马歇尔的“小黑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