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张正坤:“同锅吃饭”的战友情
2023-05-30梅兴无
梅兴无(湖北)
王震和张正坤都是湖南浏阳北盛镇人,王震是马战村的,张正坤是燕舞洲村的。他们几乎同时参加革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俩曾在同一支红军游击队、同一支主力红军中并肩战斗,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王震生前多次回忆同张正坤一起战斗的峥嵘岁月,称他是和自己“同锅吃饭的老战友”。
浏阳并肩打游击
王震是开国上将,其名如雷贯耳,而张正坤却因牺牲较早,鲜为人知。大革命時期,张正坤带头参加农民协会,成为农民自卫军分队长,1926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马日事变后,张正坤同一批农协干部隐蔽下来,后组织了淳口游击队,自任队长。到1929年,队伍扩大到100多人,成为浏北最强的游击队。
1929年10月的一天,张正坤得到侦察员的报告:王震带着几个人从湖北回来了,这一消息令他喜出望外。这些年,王震在长沙等地当工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当了铁路工人纠察队队长,革命干得风生水起。
张正坤立即派人打探具体情况,得知当地团防正在王家周围盯梢,并几次搜查王家,要抓王震“问官”,但他们并不清楚王震到底什么来路,有说他是“共党分子”,也有说他是“土匪”。
既然团防不知道王震的底细,那就将计就计,帮他“证明”身份,保护他的安全。张正坤派人四处张扬,要抓“土匪”王震。得知共产党游击队也在抓“土匪”王震,团防就认定王震是“土匪”无疑了,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张正坤很快找到了王震,抱住他说:“终于‘抓到你了,我们淳口游击队多了一个干将!”王震说:“我这次回来就是同大家一块干革命的!”他们马上与县委特派员徐洪和淳口党组织负责人苏劳取得联系,成立了浏北特区区委,王震任书记;又将淳口游击队扩编为浏北特区游击一支队(简称浏北一支队),张正坤任支队长,苏劳任政委,王震兼任支队党支部书记。
1930年初夏,周家团防局团总周首生带团丁到枫林一带“清乡”,只留下部分人把守团防局。张正坤、王震决定趁机攻打周家团防局。游击队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先派一部分人猛攻团总家大院,调动了护兵、团丁前去救援,游击队主力很快攻下了团防局,击毙7名团丁,缴获了11支枪和两担子弹,取得了浏北一支队成立后的第一次较大的胜利。
周首生不甘心失败,带了两名护兵到浏阳县城去搬兵。张正坤得到情报后对王震、苏劳说,周首生去县城搬兵,蕉溪岭是必经之地,我们可以在此设伏除掉他。
5月21日,张正坤、王震带着几个精干游击队员到蕉溪岭设伏。上午10时许,当周首生骑着马带着两名护兵,慢悠悠地爬上蕉溪岭隘口时,张正坤、王震等一跃而上,把周首生拉下马来,同时将两名护兵制服。张正坤粗黑的大手扣在周首生的头上,厉声喝问:“周团总,你可认得我?”周首生吓得浑身哆嗦,他手上不仅沾满了张正坤亲人的鲜血,也沾满了乡亲们的鲜血。张正坤当场处决了他,还缴获了一短两长3支枪。除掉了周首生,穷苦百姓无不称快,浏北一支队很快发展至300余人。
7月,彭德怀、滕代远奉命率红三军团攻打长沙。浏阳北区的游击队合编为赤卫军第六师参战,徐洪任师长兼政委。浏北一支队改编为赤六师第一支队(仍称浏北一支队),张正坤任支队长,苏劳任政委,王震任支队总支书记。
7月27日,赤六师随红三军团直扑长沙,突破外围防线,于晚10时左右占领长沙,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唯一一次攻占省城。8月5日,红军主动撤离长沙,途径浏阳县境,张正坤、王震等奉命率浏北一支队歼灭在蕉溪岭拦截的联防队,保证了红三军团顺利通过。8月17日,红一军团由江西万载进入浏阳,攻打驻文家市的敌十五师戴斗垣旅。张正坤、王震等率部埋伏于渠城界袭击增援之敌,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及军用物资。
文家市大捷后,红一、三军团组成红一方面军,奉命二打长沙。浏北一支队作为赤六师的前锋,再次参加战斗。敌军吸取上次教训,派重兵加强长沙外围防务,构筑3道封锁线。红军久攻不下,张正坤、苏劳相继负伤,王震接替浏北一支队支队长和政委两个职务。
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毛泽东下令撤出战斗。浏北一支队随红军主力退回浏阳。9月下旬,在红一方面军撤离浏阳前,毛泽东会见了徐洪、王震,充分肯定了赤六师两次配合红军攻打长沙的战绩,并指示王震率浏北一支队部分人枪,去萍乡参与组建湘东独立师,发展湘东苏区。
10月初,王震率领浏北一支队的150人枪前往萍乡,张正坤则留在浏阳养伤。两个老战友依依惜别。之后,张正坤伤愈归队,在由浏北一支队剩余人枪改编的赤六师特务连任连长。
不久,特务连扩编为警卫营,张正坤任营长。该营作为赤六师的中坚力量,在泮春、周洛、大路坪三战三捷,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浏阳苏区的“围剿”。1932年3月,湘鄂赣军区成立,地方部队升编为正规红军。赤六师和游击队被改编为独立第一师,徐洪任师长兼政委,张正坤任第三营营长。在反“围剿”中,张正坤把游击战术运用得游刃有余,屡建奇功,被誉为“游击专家”。
1933年初,中共湘鄂赣省委将独一师、独二师合编为红十八军,该军下辖3个团,由张正坤任一五六团团长。3月底,在保卫湘鄂赣省委、省军区驻地江西万载小源的战斗中,张正坤任敢死队队长,半夜率部冒雨袭击敌营万寿宫,激战两个多小时,粉碎了敌人对小源的围困。战斗中,张正坤身负重伤。
6月,红十八军缩编为红十八师,转移到湘赣苏区。张正坤留在当地养伤,伤愈后率部返回浏阳打游击。所部与萍乡、醴陵游击队合编为萍浏醴游击大队,张正坤任大队长,苏劳任政委。不久,萍浏醴游击大队被改编为红十六师四十六团,张正坤任团长。
西征一同闯关隘
1934年初,张正坤作为湘鄂赣苏区代表,前往瑞金参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他见到了湘赣苏区代表王震,战友重逢,有说不完的话。大会结束后,王震返回湘赣苏区,张正坤则进入红军大学学习。他克服文化水平低的困难,刻苦学习,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军事素养有了很大提高。
1934年5月,张正坤从红军大学结业,被派往湘赣苏区,回到原来战斗过的红十八师任五十三团团长,与昔日的搭档、红十七师政委(代行指挥十八师)王震又并肩战斗在一起。
同年夏,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屡战不利,中革军委电令,由任弼时任中央代表,与萧克、王震一起组成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率部西征,准备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会合。
红六军团一路西进,张正坤率五十三团殿后,成为铁血后卫团。8月26日,红军冲破国民党重兵合围,出湖南祁阳白果市,急转南下。
9月2日,在蒋家岭击溃国民党桂军十九师一部之堵截,进入广西灌阳境内,但桂军十九师尾追不舍。王震亲到红十八师宣布命令,由张正坤率五十三团及十七师五十团一个营阻击该敌,掩护主力西进。下午3时许,桂军两个团追至灌江东岸,张正坤率部在河东磨头山顽强阻击。在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后,主动撤至河西,烧毁浮桥。桂军两个团追过河来,张正坤率部依托有利地形击溃了敌军的反复冲击,到晚上9时许,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张正坤率部追上主力后,王震专程到五十三团看望全体指战员,感谢他们为主力在界首抢渡湘江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9月中旬,红六军团进入贵州东部,寻找红三军。10月7日,红六军团遭到敌24个团的包围,军团部决定分散突围,相机寻找红三军会合。王震随五十三团一起行动。该团指战员大多是从浏阳出来的,是王震、张正坤多年的战友或部下,王震动情地对张正坤说:“这些干部战士都是宝贵的革命本钱,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把他们带出去,多带出一个人,就多一份革命的力量。”张正坤点头,表示十分赞同。
在王震的领导下,张正坤凭借自己多年的游击经验,带领五十三团转战于石阡、镇远、施秉、余庆4县边境的崇山峻岭之中,神出鬼没地与强敌周旋。这一带山连山、岭接岭,山上的树藤荆棘密得让人迈不开脚。王震、张正坤肩并肩挥舞大刀,同前卫连一起披荆斩棘,为部队开路。大家终于攀爬上了一座大山的山腰,发现山腰下是一堵断崖峭壁,只有一条勉强能站住一只脚的窄“路”,稍有不慎,就会跌下深渊,但这却是翻过大山的唯一通道。王震、张正坤手拉手,相互扶持,紧贴石壁,同战士们一起攀过了悬崖。
就这样,红六军团冲破艰难险阻,终于在红三军的接应下,跳出了湘、桂、黔三省敌军的重重包围,于24日到达贵州印江木黄,与红三军胜利会师。
这时,红六军团已由出发时的9700余人锐减至不足4000人。两军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委,关向应任副政委。接着,红二、六军团发起了湘西攻势,开始了创建湘鄂川黔苏区的艰苦斗争。
1934年10月下旬,红二、六军团占领湘西永順县城。国民党军以新编三十四师3个旅共一万余人,于11月13日逼近永顺县城。红军主动弃城北移,诱敌骄怠尾追。16日上午,贺龙等决定在龙家寨以北的十万坪谷地设伏歼敌。张正坤奉命率五十三团埋伏于萝卜顶、钟灵山、乌龟洞一带。下午4时,敌三十四师的两个旅进入伏击圈,战斗打响。张正坤一跃而起,带领五十三团杀向敌阵,枪声、爆炸声、冲锋号声、喊杀声震撼山谷,激战两小时,毙伤国民党军1000余人,俘旅参谋长以下2000多人,乘胜重占永顺。其后,张正坤率五十三团,协同其他部队连克桑植、大庸等县城。11月26日,湘鄂川黔苏区成立。
1935年2月,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王震的建议下,红六军团决定重建红十八师,调红十七师四十九团二营补充五十三团,将两个地方独立团改编为五十二、五十四团,张正坤任师长,晏福生任政委。
这时,蒋介石命令湖南、湖北两省军队“围剿”湘鄂川黔苏区。张正坤率十八师参加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首先在桑植陈家河、桃子溪歼敌两个旅和一个师部,并乘胜东出慈利一带;接着又大踏步转向鄂西,包围宣恩,诱敌来援,在忠堡歼援敌一个旅和一个师部,生俘敌纵队司令兼师长张振汉;随后在板栗园设伏,全歼敌八十五师,击毙其师长谢彬;继而在芭蕉坨击溃敌10个团。
乘着打破敌人“围剿”的声威,两军团协调行动:由贺龙、关向应、萧克率红二军团四、六两个师和红六军团十七师大举东进,进占津市、澧州、临澧、石门等县城,逼近常德;由任弼时、王震率十八师,留守苏区。张正坤将十八师的部分部队组成工作队,深入龙山、永顺、大庸、桑植的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地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建立地方政权,推进地方武装建设,使苏区得到了巩固。
电波传递战友情
1935年10月,红二、六军团主力返回桑植县境。10月下旬,蒋介石调集6路纵队共130个团,向湘鄂川黔苏区发动空前的“围剿”。大敌压境,湘鄂川黔军委分会决定部队实施战略转移,由张正坤率十八师留守苏区,以迷惑和牵制敌人,掩护主力撤离。
突围前,萧克、王震专程赶到龙山茨岩塘看望十八师指战员。他们首先对部队进行了整编,将十八师五十二、五十四两个团拨归新组建的十六师建制,改为四十六、四十七团;湘鄂边独立团、龙桑独立营及县区游击队合编成新的五十二团。晏福生调任红十六师政委,张正坤任十八师师长兼政委。
接着,在十八师营以上干部紧急会议上,王震强调:在未来的行动中,十八师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料不到的困难,在思想上要作最坏的打算,把困难想得多一些。即使十八师被打垮了,就是化装成工人、农民也要追赶主力。他握着张正坤的手,深情地说:“十八师这次是孤军奋战,诸事都靠你们自己。我把原来用的一部5瓦电台配给你,它是从湘赣带过来的,经过数千里的磕碰,适合你们用。另派报务员黎东汉任电台队长。东伢子你认识,浏阳小老乡。电台是你们的‘千里眼‘顺风耳,我每天都会跟你们联络的。”
张正坤表示十八师要以“不怕强大的敌人、不怕险恶环境、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四不怕”精神拖住敌人,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从11月10日开始,张正坤命令五十三团一个营、五十二团一个营主动向永顺、保靖方向发起佯攻,把湖南方面的敌军引向酉水南岸。11月19日,当红二、六军团主力实施转移时,十八师突然掉头向西北方向急进,做出攻打龙山和来凤两座县城的样子,诱使湖北方面的敌军调兵遣将固守两城。
11月下旬,各路敌军集聚约10万人,把十八师包围于南北10余里、东西40余里的茨岩塘地区。苏区范围愈来愈小,有干部问张正坤:“敌人越打越多,怎么办?”张正坤说:“敌人越打越多是件值得庆祝的事,表明上级给的任务我们完成得很好!”
在十八师的有效牵制下,红二、六军团主力于12月上旬胜利突围,向西转移。敌人发觉上当后,立即调动几个纵队尾随追击,这意味着十八师的牵制任务告一段落。王震于是电令十八师:“保存实力,立即突围!”
此后,张正坤带领部队且战且退,抵达陈家河宿营。王震得知消息,十分欣慰,向张正坤发报:“主力已向贵州石阡、镇远、黄平地区转移,你部可相机西出与主力会合。”次日,张正坤在陈家河召开全师大会,号召指战员“要用我们手中的枪杆子拼出一条血路来!”
16日开始,张正坤率十八师踏上了与主力会合的艰难征途。20日傍晚,部队在凉风坳同固守碉堡的敌人激战到半夜,越过洗车河防线,向招头寨进发;21日凌晨,抵达招头寨以北的马鬃岭,五十三团和师部顺利地从碉堡下通过,五十二团为掩护部队与敌人激战,突破了敌人设置在湘鄂边界上的最后一道封锁线,进入湖北来凤县境内;23日傍晚,十八师在卯洞酉水河边同湖北保安团遭遇。张正坤说:“现在只能背水一战,抢占右侧山头,杀开一条血路!”师参谋长兼五十三团团长刘风带着两个营向保安团山头阵地发起猛攻,占领了敌人的3个山头阵地,接应后续部队翻过山梁,摆脱了敌人。战斗中,刘风负伤。
24日,在来凤漫水,十八师进行整编,取消五十二团番号,余部编入五十三团。鉴于刘风伤重,由五十二团团长樊孝竹接任五十三团团长。25日下午,部队抵达来凤和咸丰两县交界的向家寨。26日,抵达宣恩晓关,又遭遇敌黄百韬部的一个团,张正坤命令樊孝竹带五十三团一营阻击,掩护主力转移。一营与敌人鏖战数小时,樊孝竹等牺牲,余部在营长马秋德的带领下完成阻击任务后归队。苏鳌接任五十三团团长。
1936年1月1日,十八师抵达唐岩河罾沟渡口,遭遇了敌人的堵截。由于敌人的火力十分猛烈,河面完全被敌人的火力控制。五十三团的一、二营被隔在对岸,张正坤命苏鳌率部向下游迂回增援,自己指挥三营和师部从侧翼撕开一个口子,向西急进五六里,爬上一个叫长岭冈的山包,又遇敌人的一个暗堡。狡猾的敌人放过了前卫营,等师部30多人一到,突然从暗堡里鉆出来一个排的敌兵,敌我双方混战在一起。敌排长见张正坤穿着蓝布大衣,手提快慢机,就大喊:“抓师长!”敌兵一窝蜂地扑向张正坤,扭住他的胳膊。张正坤挥拳把几个敌兵击倒。警卫员龚尚福、周志高急中生智,抱住张正坤顺势从湿滑的红沙泥山坡滚下去,其余指战员也滑下了山坡。
三营迅速回援,消灭了这个排的敌人。苏鳌也带领两个营在四川黔江的县坝渡过唐岩河,与师部会合。敌军围歼红十八师的企图又没有得逞,为逃避追责,只好谎报军情:“毙伪师长张振(正)坤以下一百余。”
元旦夜半,十八师抵达咸丰和黔江交界的砂子场宿营。远在贵州的军团部里,王震正焦急地守候在电台旁。与十八师电台失联已经几个小时,他指示一定要把十八师电台呼出来。报务员龙振彪在原来的波长呼叫许久未果,便在收报机的整个度盘上寻找,终于在与原波长相差40度的地方听见了黎东汉的呼叫。
原来,十八师电台在长岭冈滑坡时摔坏了。张正坤对黎东汉说:“修修看,我相信你能行!”黎东汉拆开电台外壳,卸下摔坏的4根电子管,把破损的灯座残片拼好用苎麻缠牢,换上备用的电子管一试,勉强能用。再打开发信机,用小刀把调谐电容器里摔得连在一起的动片和定片一片片地拨开,接通电源一试,电台能工作了。波长不准,黎东汉就一段一段地呼叫军团部电台,这才与军团联系上。电台恢复了联系,王震立即把拟好的电文交给龙振彪发过去:“主力已移到贵州东部,四川酉阳、秀山等地只有少数敌保安团驻防,你部继续南下寻找主力会合。”
于是,十八师经黔江、酉阳进入贵州,再经沿河、松桃、印江等地,于1月10日到达江口县茶寨。王震口述发给十八师最后一份电报:“昨日克江口县,你部明往江口归建。”
得知离主力不远了,十八师指战员高兴得又蹦又跳。1月11日清早,十八师指战员打整行装,排着整齐的队列向江口县城进发。张正坤兴致勃勃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萧克、王震亲自出城10多公里,迎接十八师的到来。一见到张正坤,王震上前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你带出了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英雄队伍!”十八师此番孤军奋战两个月,转战湘鄂川黔4省15县,行程近2000公里,牵制敌军达10万之众,最终以600余众归还红六军团建制,汇入红二、六军团长征铁流之中。
长征到达陕北后,张正坤进入延安红军大学学习。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湘鄂赣省委派罗其南、李楚明化装前往延安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汇报情况,提出给湘鄂赣边区派政治、军事领导骨干的请求。
张正坤听说家乡来人,便到招待所去看望。罗、李希望张正坤回家乡领导抗日斗争。张正坤立即同王震商量回湖南一事,得到支持。于是张正坤向中央打报告要求回湘鄂赣边区工作,得到批准。
1937年8月4日,王震为张正坤等南下同志送行。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永诀。嗣后,张正坤先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团长、第一支队参谋长等职。1941年初,在皖南事变中,张正坤重伤被俘,后牺牲于江西上饶集中营,时年43岁。
(责任编辑:钱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