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下大学生理性应对舆论环境对策研究
2023-05-30肖璐彬周海燕徐萍
肖璐彬 周海燕 徐萍
摘要:“后真相”时代随着我国互联网事业的飞速发展悄然而至,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群体更容易陷入“后真相”舆论困境,难以独自面对“后真相”舆论困境中的诸多挑战,引发不良连锁反应。为更好解决该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相关企业应增强责任意识,高校应发挥培养和监督作用,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大学生也应提高自身判断力,增强媒介素养。只有“多管齐下”,大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理性应对纷繁变化的“后真相”舆论环境。
关键词:网络时代;后真相;大学生;舆论
近年来,网络上不乏“反转舆情” 事件,如秦皇岛男孩救人牺牲而获救者态度冷漠事件、女孩与外公合影被造谣“老夫少妻” 事件、重庆万州大巴坠江女司机事件、榆林产妇死亡事件、扶贫干部怒怼懒惰父子事件、长沙采耳大妈用采耳工具当街抠脚事件等,夹杂着不同立场、不同观点的信息都在网上得到快速而广泛的传播,这些迹象都表明国内网络已进入“后真相时代”。这些事件带有浓烈的主观替代客观、观点先于事实的特点,在被社会广泛关注后又发生反转,会冲击社会大众对事件本质的认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良好的舆论生态、受众间的信任和媒体的公信力。而这些都会给处于探索客观真理及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带来较大负面影响。[1]很多大学生容易被“裁剪过的事实” 煽动情绪,表现出“非理性” 倾向,甚至做出一些过激行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一、“后真相”定义
“后真相” 一词一开始被用于描述特朗普当选、英国脱欧等西方“黑天鹅式” 政治事件,如今成为“舆论症候” 的产生逻辑。《牛津词典》对“后真相” 的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后真相” 并不是“无真相”,而是舆论对于真相的态度变了,比起关注事件本身的真相,舆论更加关注在呈现真相过程中个人情感和情绪的表达,容易导致个人情绪、个人观点掩盖事实真相。在“后真相” 语境中,真相的唯一性消失了,社交媒体“去中心化”、匿名性和互动性的舆论传播机制使舆论场中“众声喧哗”,每个人都在肆意表达自己的看法,传播自己认为的真相。信息过载导致了信息泡沫的产生,信息泡沫的产生则掩盖了事实。[2]
二、“后真相”舆论困境产生的原因
(一)互联网信息混杂,大数据算法频繁运用,网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信息化時代的来临,互联网高度发展,让话语权由大众媒体向下流动,公众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各种平台进行发声。自媒体盛行,短视频、短新闻层出不穷,这些网络用户媒介素养参差不齐,使互联网信息更加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网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是“后真相” 舆论困境产生的重要原因。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平台相比,拥有发言门槛低、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开放度高等优势。然而,有些网络信息发布机构为了自身利益,有意地、选择性地发布大量对自己有利的、极度碎片化的信息,进而模糊了信息的真相。并且网络中的绝大部分用户是匿名的,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和真实动机。所以大量匿名化、碎片化信息涌现网络,让民众对于信息的筛选和辨别更加困难。
由于大数据智能算法越来越成熟,很多平台会利用大数据算法分析受众喜好,进行信息投喂,长此以往形成“信息茧房”,引导和固化读者思维,即使互联网上有更多的、优秀的、真实的信息,“信息茧房” 也让用户更难看清事实真相。
(二)网络媒体良莠不齐,部分媒体报道信息缺乏真实性核查
新闻的生命就是真实,当接收到一条新闻消息或线索时,专业的、负责任的媒体必然会先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通过具体调查后再进一步地挖掘新闻价值,撰稿报道。但现在这一传统新闻坚守被秉承“时间就是金钱” 的网络媒体冲击,信息的不确定性经过碎片化的虚拟空间被进一步强化。在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最新版《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中涵盖中央新闻网站、中央新闻单位、行业媒体、地方新闻网站、地方新闻单位和政务发布平台等共1358家稿源单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必须据此转载新闻信息。但部分不良网络媒体、公众人物十分缺乏媒介专业素养,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速度和流量,更倾向于展示有利于扩大传播面、有利于增加流量的信息,而不是更加接近真相的信息,借助博人眼球的标题、公众敏感的词汇、虚假的新闻信息吸引流量,在信息源模糊不清、缺乏确凿真实的证据、未经确认的前提下擅自发布所谓的“一手资料”,对新闻事实进行模糊化处理,让公众在接收到不良新闻时陷入先入为主的假设和猜测。
(三)网络舆情管控政策延迟、法律惩罚力度较弱
网络媒体的发展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但面对这些新问题,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出台相应政策法规来应对;监管部门没有出台系统性、权威性、覆盖面广的法律法规,所以也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撑执法部门的执法。如2014年11月30日,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透露:“人大正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传播法,新闻法治化提上日程”,但目前相关法规仍未出台。从监管方面来看,网络媒体平台对新闻来源把关不够严格;在惩治方面,不能对蓄意散播虚假新闻的发布者进行及时的、有力的打击,惩治处罚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这给了网络虚假新闻可乘之机。[3]虚假信息的传播能够带来巨大利益,但法律对虚假信息的惩处无法跟虚假信息获取的收益相提并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法律的威慑力,让很多虚假信息传播者甘愿冒险散播谣言,导致此类现象始终无法根除。
(四)大部分网络媒体受众易受情感左右,影响事件判断力
“后真相” 时代,情感和立场优于事实,“事实的争论” 转变为“情感的困斗”,公共广场探讨更容易演变成“偏见共同体”[4]。在看到较为熟悉的信息时,人们更加倾向于相信它是真的,这便是“真相错觉效应”。在这种认知逻辑中,熟悉感似乎就等同于真实性。在“利益至上” 支配下的部分媒体,故意发布一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与情绪宣泄式的新闻报道以迎合受众需求,利用社交媒体掀起情绪引发受众共鸣,以此不断放大受众情绪,无论观念本身是正确还是错误,在这种无尽的复读和认可下,都逐渐变为“共识”。此外,网络上受众以匿名的形式发表言论、参与讨论,戴上“匿名” 这张面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感,个人心中的恶会被不断引诱和激发,成为不负责任的“键盘侠”,发表言论没有顾忌且容易走向极端,造成与客观事实相反的大众认知。
三、“后真相”舆论环境更容易对大学生和高校产生严重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客戶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 由此可以看出,年轻大学生更加依赖互联网信息平台,更加倾向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也更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和干扰。
同时,大学生群体认知结构不完善,阅历不足、经验较少,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易受从众心理影响。渴望汲取知识,关心时政热点,热衷表达个人观点,希望承担社会责任。这些特性让大学生在“后真相” 网络舆情环境中更容易受到谣言的蛊惑和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当大量虚假新闻信息夹杂着个人情感奔涌而来,大学生群体容易心态失衡,被民粹主义、犬儒主义、反智主义等思潮诱导,分不清虚拟和现实的边界[5],产生价值迷茫和行为偏差。这也导致近些年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频发,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展开也更加艰难。
在“后真相” 时代复杂的舆论环境里,大学生要想理性应对、妥善应对,仅仅依靠自己,或者仅仅依靠高校的引导和管理,都无法做到。必须要协同政府、媒体、高校、自身多方努力,共同构建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创造理性平和的网络舆论空间。[6]
四、大学生理性应对舆论需“多管齐下”
(一)政府部门应不断加大网络监管力度
加大网络监管力度,逐步规范网络行为,是解决“后真相” 舆论环境困境的前提。要想保证网络空间理性有序,保持网络环境清爽干净,政府部门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一是立法部门应该进一步推动相关法律设立和完善,不断健全法律体系,对在网络上散播虚假信息,传播腐朽思想文化,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定性量罚。只有有法可依,才能有效打击破坏公信力、煽动情绪、传播谣言等不良行为;二是相关部门要加快推动公众参与网络实名制,以此整顿网络活动参与的无序性与无责性;三是监管部门要与时俱进,引进技术人才、配备先进设备,充分利用新的载体、技术,对网络舆情的发展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引导;四是政府各部门应该总结经验,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面对突发网络舆情事件时,各责任部门要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公告,及时揭示真相,让网络流言不攻自破;五是宣传部门要加强网络宣传工作,提高网民法律意识,让大众明晰网络的法律底线,内化自身网络行为,在网上也谨言慎行。
(二)互联网新闻企业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
新闻媒体坚持客观报道,宣传平台强化技术监督,相关互联网媒体企业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是破除“后真相” 舆论环境困境的关键。一方面,互联网媒体应该意识到,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者,应该始终秉承公正客观的态度,坚持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不为了吸引流量故意编造劲爆标题,贩卖焦虑,煽动公众情绪。尤其官方媒体、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权威引导作用,对于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及时发声或者回复,把舆论引导到积极正面的方向上;另一方面,一些流量大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作为网络舆情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不能为了吸睛引流而“助纣为虐”,应该从技术上加强对网络自媒体发布和传播内容的审核,以及后续监督。利用后台大数据进行运算,一旦发现不良网络舆情,第一时间向政府监管部门和学校相关部门通报。并且,在平台信息排序和推送中应该有意识地向用户推荐健康向上的真实信息,帮助读者重塑阅读习惯。
(三)高校充分发挥培养和监督作用
高校对学生进行网络素养培养和加强网络行为监督是帮助大学生理性应对“后真相” 舆论环境的重点。高校应该统筹规划、周密组织、重点实施:首先,不能只依靠辅导员力量,还要组建专门的舆情预防和管理队伍,并进行严格培训。队伍中包括辅导员、思政专业老师、宣传工作人员等各类人员,坚持全员网络育人,注重对大学生思想层面的引导,积极解答大学生群体在网络参与中的疑惑,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参与素养;其次,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大学生网络参与中的“意见领袖”,成立网络评论监督员,利用朋辈影响力,发挥其在学生群体中的网络舆论引导作用,自然化解不良网络信息产生的恶劣影响,降低同学逆反情绪;再次,在舆情发生时学校应及时成立舆情处置小组,协调各个部门力量,统一处置办法和统一对外口径,把握舆情处理最佳时机,呈现最优方案;最后,形成“寝室—班级—学院—学校” 四级舆论引导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学生自媒体的监督,激发其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作用。
五、总结
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增强判断力和辨识力是其能够应对“后真相” 舆论环境困境的落脚点。首先,大学生要学会“辨一辨”。面对扑面而来、泥沙俱下的各类信息,学会筛选和甄别,从主流媒体、官方通报等正规渠道获取信息,不听信小道信息,确保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其次,大学生要学会“静一静”。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不被愤怒和恐慌的情绪裹挟。面对公共事件时,不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做判断;再次,大学生要学会“缓一缓”。在没有充分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不要轻易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也不随意支持、转发、评价其他真假未明的言论;最后,大学生要学会“想一想”。多参与劳动实践,增加生活阅历,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从众,不随波逐流,才能在“后真相” 时代真假莫辨的浪潮面前洞悉真相、守护底线。
参考文献:
[1] 周源源.“后真相”现象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人民论坛,2019,(13):118-119.
[2] 聂心怡.“后真相”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
[3] 赵芊.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虚假新闻的把关缺失及把关人的责任[J].数据,2022,(4):38-41.
[4] 刘楠.网络舆情治理的情感社会学取向[J].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3-18(001).
[5] 崔继一.后真相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J].价值工程,2020,39(17):255-257.
[6] 程仕波.论“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引导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8,(9):77-81.
基金项目: 2022年宁波市第二批市哲社规划课题(年度课题)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后真相”时代大学生理性应对舆论环境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2022-2-43;
宁波市第二批辅导员工作室“‘易成长网络育人工作室”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肖璐彬,女,苗族,湖南邵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
周海燕,女,汉族,浙江宁波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
徐萍,女,汉族,浙江宁波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