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构建全方位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2023-05-30张春子
张春子
做好新市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优化各类金融资源配置,积极探索一条科学的新市民金融服务发展之路。
新市民金融服务是新时代金融业的重要课题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市民金融服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市民的工作、生活特别是住房问题。强调要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形成长远的制度安排,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强调,要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信贷支持,在实施房地产信贷管理时予以差别化对待。国家支持相关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债券融资工具,进行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对商业银行来讲,新市民金融服务既是一篇大文章,也是党和政府赋予的一个必须保质保量做好的新的历史性、政治性任务。
促进新市民金融服务的监管措施不断出台。近年来,各金融监管机构不断推出指导意见等举措,促进包括面向新市民群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发展。比如,在2021年9月下发的《关于做好流动就业群体等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中国人民银行强调要在“风险为本”原则下,适当优化开户流程,精简辅助证明材料,根据客户身份具体情况设定账户功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在2022年3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银行保险机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金融服务,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银保监会派出机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支持配合地方政府有效发挥引导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具体政策,细化支持措施,解决“瓶颈”制约,促进银行保险机构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新市民水平。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强调,要精准把握新市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通过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不断提升新市民金融健康水平。
商业银行加快推出新市民金融服务方案。据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3月发布的信息,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提供简易开户服务的银行网点已有12.6万个,预计占银行业全部网点一半以上,未来通过简化开户手段的升级将覆盖更多网点和客户群体。各主流商业银行积极推出新市民金融服务产品和方案,例如,工行推出了“1+3+X”专属金融服务体系,以专属介质为依托,服务安居、创业、医疗等核心场景,以及养老、就业、教育和金融素养等诸多延伸场景;中行推出多项重要措施,为创业人群、稳岗企业提供相应的信贷支持;建行出台“服务新市民金融行动方案”,构建新市民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其他多家银行亦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在新市民金融服务方面积极布局,服务领域涉及信贷、养老、医疗、就业等方面。新市民金融服务是银行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重点方向,为银行机构拓展新业务提供了巨大空间。
银行金融机构要明确新市民金融服务战略方位
商业银行能否有效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关键在于是否对新市民群体的人口和地理结构、需求差异和分层、风险容忍度等进行了有效深入的分析,并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确立特色化战略定位。
一是深度挖掘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潜力。《通知》中明确指出,新市民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目前约有三亿人。这三亿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的占比超过20%,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约占90%。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新市民中占比最高的是31—40岁农民工群体,达到27%。超过46.6%的是21—40岁的年轻群体,这一群体也是新消费的中坚力量和新金融业务的蓝海市场,如果相应的金融服务措施得当,至少可多带动上万亿新增信贷投放。
二是认真分析新市民群体具有的差异性特点。从新市民人口结构看,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目前占“新市民”总数40%的是1.2亿城际流动人口,这一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较高。根据有关机构分析,新市民中获得城市户籍不满三年的群体主要是新毕业留在城市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等,有住房、医疗、就业创业等需求,是金融服务中的优质群体;乡—城转移人口多数为进城农民工,该群体收入水平偏低、教育水平偏低、征信覆盖不足,是银行信用下沉的主要对象;城际转移人口多为从低能级城市向高能级城市迁移的人口,主要是为了实现异地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养老等目的的户籍外群体,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等需求较大。从新市民区域流动特征看,新市民向东部区域及中西部核心城市聚集,千万以上人口城市是新市民首选的地方,其中约占全国50%的新市民聚集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四大城市群。从新市民总体数量来看,一般而言,现代化大城市吸引的新市民数量也相对更大。根据鲁政委等学者研究估计,超一线特大型城市新市民数量最多,其中深圳、上海和北京的新市民数量分别达到了1378万人、1077万人和868多万人。新市民规模在400万—500万人的也基本是一线城市,部分城市新市民规模则达到了740万—940万人,体现出了不逊于超级大城市的吸引力。新市民规模为200万—300万人的主要是二线城市,100万人以内的主要是地市级三线城市。
综合来看,新市民面临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相当一部分新市民工作不稳定、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和可支配收入来源、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住房、金融服务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融资条件受限较多,理财渠道分散和不畅通,缺乏科学有效的保险保障和医疗健康及养老规划等。但从长远看,新市民群体家庭财富的不断积累,将对包括财富管理在内的金融服务提出更多需求。目前来看,户籍市民和新市民在金融服务需求上还有较多差异(见表1)。
三是加强对新市民的金融消费和投资服务。客观而言,新市民获取金融服务的痛点在于银行业严监管、内部严风控和“新市民”弱资质之间的矛盾。在外部强监管下,银行信用下沉动力不足。2016年12月,原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推进信贷“尽职免责”制度,然而在实际落地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新市民”金融资源可得性差,成为金融服务的边缘地带。
从新市民金融需求方面看,根据2022年4月末21世纪经济报道线上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新市民中有超过60%的人想要获得住房贷款方面的金融服务。有接近70%的人对所获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表示不满意。其中,32%的人认为金融产品种类少,43%的人认为金融产品缺乏创新,44%的人认为金融产品针对性弱,还有超过30%的人认为当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收费不合理、服务态度差。有效打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贷款省级之间的障碍,建立健全异地互认机制,对于新市民群体意义重大,也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巨大蓝海市场。
银行要建立全方位的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
银行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针对新市民的金融需求痛点,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其提供有温度的特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要求。从金融支持新市民的对象看,一方面对为“新市民”提供服务的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其中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重点行业涵盖至少77%农民工群体、约2.2亿人,银行要强化对这些行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力度。要加强对新市民创业的金融支持,助力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对新市民群体的个性化支持。包括实施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建立新市民信用评价体系、做好金融产品创新等,合理满足新市民消费信贷等金融需求,重点保障农民工群体的工资支付,丰富新市民养老金融供给。从支持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场景看,要强化新市民消费类金融服务,包括支持养老机构融资需求、研发适合新市民的养老理财、养老储蓄产品等,丰富适合新市民的稳健型投资品类;强化新市民医疗金融服务,加快推动异地就医结算等;强化对新市民教育的金融服务支持。针对新市民的经营类金融需求,银行应考虑将新市民创业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计划,降低其创业融资成本,强化对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倾斜等。银行要满足新市民的购房信贷需求,以及地产后周期消费的信贷需求。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也应持续推出面向新市民服务的政策措施,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并通过合理减费让利、降低利率等合法合规方式,有效降低新市民获得各种优质金融服务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价值的获得感。
创新适应新市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金融机构要不断深化和加强新市民客群业务的战略布局,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组合。一是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要以精准服务为导向,深度调查研究新市民融资、财富管理、生活便利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注重长期收益与风险考量,形成差异化、系统化的产品组合。二是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银行可通过总结自身产品和服务方面的经验教训,并借鉴银行同业金融产品和服务特性,推出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新市民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向新市民提供相应的财富管理产品,推出线上新市民App专区,专业的金融管家服务,开展便捷的新市民缴费服务等。
做好新市民金融健康管理。大部分新市民群体财富存量低、风险承受能力弱,因此银行应加强对新市民的金融知识教育,共同为新市民做好财富管理规划,规避过度负债和杠杆化,防范生活和工作中的突发因素对新市民个人和家庭以及银行自身的金融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比如,针对有一定可投资资产的中低收入新市民群体,银行可考虑为其配置一定量的低风险、灵活性较高的财富管理产品。针对具有较高财富存量的新市民群体,银行要为其制定长期的财富管理计划,优化资产配置,提高其财富价值。针对新市民中的小微企业主,银行要加强与政府和增信主体的深度合作,积极有效满足小微企业主的相应金融服务需求。针对每年的大量高校毕业生,商业银行要强化与教育等部门和机构的合作,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痛点问题,提供一揽子金融产品和服务组合,增强毕业学生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信心。对于综合经营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要提升产品设计和管理能力,打造贯穿新市民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和专属金融服务体系。
补齐新市民区域性和阶层性金融服务短板。当前银行业在满足新市民普惠金融需求時还面临不均衡的问题。新市民的金融需求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特征,因此商业银行要进一步通过细分客户和市场,提升金融服务新市民的精准性与便捷性。比如,东部沿海五个经济发达省份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占全国近50%,而中西部特别是西部省份新市民金融服务发展则相对较慢。商业银行要利用好相关监管政策,通过场景深度开发,挖掘相关业务潜力。针对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风险承受能力低和产品不健全等问题,银行可逐步建立资产分配理念,为新市民制定长期的财富管理计划。考虑到新市民群体贷款需求以小额资金周转为主,近七成在10万元以内,银行要开发和应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省钱又省时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加大新市民金融服务中的金融科技应用力度。一是银行应对“新市民”进行精准画像。银行应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对新市民进行精准画像,创新信用评价方式,降低对抵质担保的依赖,提升新市民的金融服务适应性。二是打造数字化金融服务场景。比如,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经营理念,提供全链条多场景供应链金融服务,通过数字化金融为新市民提供“一站式”的消费金融体验,强化数字化场景获客、产品设计及风险控制,提高平台化、场景化、批量化等获客能力,赋能新市民的城市生活,构建现代化智能风控体系,拓宽新市民线上业务风险排查覆盖面。
(作者系清华经管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责任编辑:孙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