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绿融合 热土新颜

2023-05-30

党员生活 2023年5期
关键词:坪村房县红色

十堰市房县万峪河乡老人坪村位于房县东北边陲,版图面积13平方公里。2021年,该村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此外老人坪村还被列为“省级生态村”“省级共同缔造示范村”,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该村围绕“红色文化传承地、绿色发展示范村”,全面推动组织、人才、产业、文化、生态振兴,实现村党组织坚强有力、村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特色产业链不断延伸、群众生活富裕充实的新目标。

在千里房县的东北边陲,有一个村落,它山大人稀,便于隐蔽和打游击,是房县早期革命(鄂西北二地委)活动的活跃区域。

这片厚植红色基因的热土,在不同年代留下了不同的红色印迹。近日,记者走进大山深处的老人坪村,穿越历史长河,感受深藏在这片热土上的红色记忆。

烈士长眠于此

穿过蜿蜒曲折的山路,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老人坪村的红色河湾。榔峪河的河水缓缓流过,在村口拐了个弯,形成一个天然河湾。

“这里是主村庄的入口,也是红色游览环线的起点。”老人坪村党支部书记洪波介绍。眼前的红色河湾广场依河而建,广场上整洁开阔,成为村民们休闲的好去处。

沿着步道往村里走,便到了中原突围革命烈士陵园。

1946年8月,中原南路突围部队在王树声率领下进入房县。8月27日,他们在上龛与先行到达的江汉军区部队会合,成立了鄂西北区党委和军区,创建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房县人民配合中原突围部队,在深山密林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清剿”斗争,牵制了大批国民党主力,有力支持了正面战场的进攻。

部分分队途经老人坪村时,在松林沟遭遇反动派武装强围,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8名战士壮烈牺牲。

1968年,长青(今老人坪)公社组织群众,将中原突围时期在长青牺牲的王三国等8名新四军战士的遗骸收集移葬于烈士陵园,并举行立碑、立塔纪念仪式。

如今的烈士陵园里,8位烈士的墓碑依次而立。墓碑旁,矗立着一座烈士塔。烈士塔历经2次修建,从1968年石木空心结构建造,变为1986年纯石头结构建造。被纳入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后,老人坪村在原有基础上,将烈士塔重新翻修。经过精心修葺,烈士塔焕然一新。村里4名党员主动提出,自愿担任烈士陵园的“扫墓人”,确保陵园的整洁,晴天下雨从不间断。

穿过烈士陵园,沿着小路拾级而上,道路两旁的宣讲牌上记录着从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的经典语录。漫步在此,仿佛重温了一遍党的光辉历程。

“我们把分散的红色遗址串联起来,在必经道路处布置上红色元素,使村里的红色遗址串珠成线,形成一条完整的红色旅游路线。”洪波说。

红色故事大家讲

车行至半山腰,聂家坡上一栋灰白建筑映入眼帘。历经90多年风雨,老人坪村的苏维埃乡政府旧址成为房县仅存的保留完整的苏维埃乡政府旧址,旧址门楼上的横额“工农专政”四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见。

1931年6月,贺龙率领红三军主力部队攻克房县,创建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成立了中共房县县委、14个区党委、105个乡党支部。7月4日,“房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县高等小学召开。贺龙、邓中夏、柳直荀、孙德清和团长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选举产生了房县苏维埃政府。

柳直荀在门口墙柱上用灶矾书写了两副遒劲有力的对联,“谁是世界上的创造者,只有我们劳苦的工农”“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苏维埃人民政权”。

随后,苏维埃县政府派周兴洪到老人坪村开展工作。他们没收了当地大地主的庄园,在聂家坡成立苏维埃乡政府,隶属于青峰第11区。在鄂西临时分特委和房县县委领导下,地方武装配合红军主力,与反动武装进行了生死较量,经过上百次战斗,打退敌人进攻,保卫了红色政权。

2021年,老人坪村成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为更好地保护红色资源,建设红色阵地,老人坪村积极向村民宣讲政策,开启旧址改造工程。

“这栋院落是我的祖屋毛家大屋,当时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是我大伯毛顺福,我从小便生活在这里,已经住了30多年。”老人坪村村民毛天均说。

当时,像毛天均这样居住在旧址中的村民有14户52人。在村“两委”的宣传和村民配合下,只用一周的时间,便完成了搬迁工作,并在原址修旧如旧,建起2000平方米的苏维埃乡政府旧址纪念馆。建设中,村民们了解到纪念馆布展亟需老物件,纷纷主动联系村干部,把自己家存留的物品无偿捐赠了出来。

为更好地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村里组建了红色故事讲解员队伍,义务为来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的人员讲解,毛天均也是其中一员。“我从小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现在我要将这些革命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把烈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传承下去。”毛天均說。

村里还成立了红色文化演出队,并组织村里老人、党员、教师、学生等编排话剧,在全村形成人人崇尚革命精神的浓厚氛围。

党员群众同富裕

曾经,在红色精神的感召下,老人坪村的村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荒坡上,用锤子、钢钎,把万亩荒坡改造成连片梯田。

如今,老人坪村弘扬新时代红色精神,依托好山好水好资源,做好革命老区红色精神与绿色发展融合文章,着力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地、绿色发展示范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村里在串珠成线打造红色游览环线的同时,积极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级主导产业。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老人坪村逐步形成了黑猪、烟叶、食用菌三大主导产业,散养黑猪3000头,种植烟叶500亩,发展袋料香菇20万袋。

党员领办合作社,带领群众共同富裕。村“两委”干部、无职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3个,带领137名群众人均年增收5000元。其中,村党支部书记洪波领办众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头建设黑猪养殖基地,发动群众养殖黑猪,由合作社负责进行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确保全村户均养殖3-5头黑猪,实现党员群众同富裕。

此外,老人坪村“两委”还鼓励能人回乡,抢抓产业布局黄金期。2021年,在外创业成功的王关兵,响应号召回到家乡,创立了房陵生漆有限公司,在老人坪村种植漆树1000亩,计划3年内达到2000亩。该企业依托老人坪村新建的红色文化大礼堂,建设漆艺文化研学基地,每年吸纳学生研学1000人次以上。红色文化大礼堂正逐步成为集农产品展示交易、村民议事、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游客集散中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综合体。

目前,老人坪村正加快推进“两色”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村级经济组织作用,运营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奋力推进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

猜你喜欢

坪村房县红色
红色是什么
Eddie the Eagle
浙江遂昌县红星坪村:从负债2万元到创收30万元的乡村振兴路
丰收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一带一路”书香万里行走进房县
精准定位 创意开发——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栗子坪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与探索
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改造、开发和利用——以湖北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栗子坪村为例
“一带一路”书香万里行走进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