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开 茶中杂咏细品茶中画
2023-05-30张于惠子
张于惠子
花溪渔隐图-200cm×91cm-影观念摄影-2006
艺术家 颜开
神游茶画之韵
茶文化一直是国内当代艺术家很喜爱的元素。如梁铨以茶杯将茶汤盖印在宣纸上,将生活印记转为存在方式;如张羽的《上茶》,从整齐排列的茶杯中满溢而出的茶汤,形成带有抽象意味的单色绘画;如姜吉安以茶树、茶饼、茶器等完成的现成品绘画或装置,呈现出令人惊奇的效果。
林间奇谈-55.5cmx75cm-纸本普洱茶、黑茶、红茶、金粉-2020
颜开的茶画无论在材料方面还是主题方面,把以茶为载体的艺术作品推向更为极致的两端。在材料上,前辈们或简单以茶汤浸润纸张,或用其他颜料表现茶的韵味,而颜开将不同类型的茶泡出的茶汤制作成茶颜料,在保持颜色稳定性的同时,不同类型不同产地的茶,因其发酵所需的菌群不同,制成的茶颜料获得了丰富的浓淡变化,从璀璨的金色到厚重的深棕,使得完全以茶作画成为可能。当同一个颜料反复覆盖之后,除了能够获得浓重的深色调以外,还会形成接近釉面的光亮质感,令单一色调的茶画具备了更多元的表现力。因此颜开通过对材料的研发,将茶从饮料转换为颜料,从而将茶画的概念推向纯粹和极致。在主题上,颜开将茶与东方文化松绑。艺术家用模糊了文化符号的元素去表现一个个充满松弛感的画面,呈现出的是强烈的当代感,即一种无边界的开放状态。在作品中可以看到古风与现代、人物与动物、东方与西方的各种元素并行或串联在同一个画面,不同时空被整合到同一个瞬间,一方面令作品中的人和物展现出隐隐的神性;另一方面也令观看者产生神游四方之感,恰如苏轼所谓的风不乏物的境界:“清风勃勃然行于天地而无定所,活泼泼奔驰四方而无若鹜,以当遇之法遇所遇之物,遇过之后便不留驻。”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人们的知识结构无论广度或深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延展,国际化的视野和全局观让观众在面对颜开作品时,不会执着于探究画作表现的是否典型东方情调,而是通过画作,抽象出蕴于其中又独立其外的“意”,与自身的文化背景进行无拘束地映射。这种轻松而自由的观感,即艺术家希望营造的“神游”氛围。而我们知道,艺术家必然在其中体会和发现了这样的氛围,并将自身“化”入绘画之中,达成“形于心”从而“形于手”的境界。如此将创作材料的特性与造型趣味融合,构成了颜开作品中的一种具有。
中国县城之四-25x27.5cm-纸本普洱茶、红茶-2017
展览现场
当代文人野逸雅致气质的作品,同时令茶以及其千余年的文化积淀,得到了全新的演绎。颜开1980年出生于中国湖南,始终秉持着东方人骨子里的认真、温情、克制、坚韧的态度在创作,宽以待人的态度去生活。他先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日本神户艺术工科大学访问学者,现执教于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跨学科的经历使颜开勇于不断地突破自我的桎梏,探索对多学科的感知互渗,不断地“放下”再发现,又重新选择获得更多创作自由和创造主动,颜开始终关注在二元世界中处于两端之间游离的那部分空间,借此探讨具有东方哲思等普遍性的问题。颜开借用物质原本承载的人文特征,在作品中重新构建“物”之间新的人文秩序。他对茶色的情有独钟既是源于他对物质本身形式重归理性的表达,也是对物质精神背后文化属性的探讨。他像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一直通过茶色与绘画在表达所思与所想,通过作品如同设置了一个思考方向的入口,留给观者更多的思考与想象空间。用“茶”来替代传统颜料对绘画这种创作形式做出的新探索,以及整个探索的过程是对自身本土文化的发掘以及对传统在当代语境的承继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个案。颜开的探索即是对当下中国当代艺术的潮流文化、流行文化的回应,也是一种不惜打破自我也要赋予传统蓬勃生命的专注。
以茶作画,虚实融合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从油画家转型的颜开,选择茶这种艺术材质是汲取传统东方的审美,也间接受到了父辈们的影响。观众从《品茶论道》《林间奇谈》《茶山》系列,《黄粱旧梦》《游园惊梦》等看到了对中国传统题材再创新的痕迹。他选择茶文化的题材切入,运用茶具及茶道展现出“茶器之气”。他借用物质原本承载的人文特征,在作品中重新构建“物”之间新的人文秩序。通过作品,颜开提出介于已知与未知、现实与幻梦虚实的融合,挑战中国传统文人对于神话题材的臆想,超越写实意象,创造出自己的神话世界。
如品茶一般,颜开的作品值得品味。全体作品都沉浸在棕色调子里,远观像经历了千年的古画,庄重素雅。褐色、赭色的主色调,跳脱传统中国水墨与西方油彩,画面有层次感。画面精致的布局,隐藏着东方志趣与当代意象的结合,对于自然小景的描绘,人物、動物及植物的造型造像,也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意象,采自古书、古画及民间木刻艺术的题材与形象,注入充满童趣又属于颜开自己的符号。
茶汤的颜色都是低饱和度的棕灰黑,符合当下审美。钻研茶色十年有余的颜开说,“所有的物质最终指向同一个归属,归属都是这个颜色。宋画画在绢本纸本上,当年肯定各种鲜艳,几百年后全都逃不脱被这种颜色来上一层‘滤镜,因为绢本纸本的材质让所有的画和书法都‘殊途同归。”在颜开看来,茶色有倾向,它是暖色的,内敛又高贵,像经历了时间的沉淀。
曾经有人用茶、红酒作颜料来戏墨画国画,并对外称是茶偶然翻在了桌上,趁机搞出一件“茶作”。颜开了解这类“艺术故事”,他说自己的探索并非来自偶然的试验,“如果是那样,就是一桩无趣事。”从一开始,颜开就画得写实,第一张茶画就画了一个小朋友的写实肖像,这才可以带给他不一样的感受。
“我要让画面显出陌生化,要以不常见的状态呈现出茶的熟悉的面貌,在熟悉和陌生之间,让它形成反差。”颜开如是说。
东方语境的审美
中国的县城植根于中国广泛深重的农耕文明,同时又受到了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影响,它代表着中国最为普遍真实的社会形态。“近十几年,无论是从人员结构、意识形态、城乡改造、城市建设等方面我们的县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县城,在乡村城镇化的政策推动下,造成了农耕文明的迅速谢幕,这些原本依靠土地自给自足的人们,被迫卷入了由市场经济引导下的城镇化建设潮流中,被迅速剥离农民的身份,成为‘城市人。这种外部环境的迅速剧变无疑会带来关于人们内心中情感与理想的异变,这就是我想要呈现的主题。”颜开如此解读《中国县城》系列画作。
颜开使用茶作为绘制画面的媒材。原本熟知的物质形态,在画面中转换成陌生的、直观的笔触与色泽。不同种类的茶除了其口感与味道的差异,也具有色泽与色相的异同。这种细致的差异如同一种来自东方语境的审美意味,借此构建出画面中的物质内容和人文景观。颜开的作品透露出他对物质在漫长的时空中产生的关乎物质本身和物质所承载的人文内容的变化和内在关联的兴趣。借此“表达他所感受到的时间与空间的转换,物质与精神的承继,宏观与微观的统一,生命与死亡的更替”。颜开从物质所呈现的不同形式出发,找到了产生于东方语境中的茶元素作为其创作的媒材。他用特殊工艺将不同种类的茶制作为可供绘制的媒材。他所描绘的内容原本存在于特定或多重的时空之中,同时也被时空所改变着,这些物体、文本、景象被艺术家从它原本的语境中剥离出来,通过不同内容的组合或同类型物体的并置等方式呈现于画面中,它们自身的内在逻辑与相互之间产生的潜在关联成为其画面描述和传递的内容。
艺术家介绍
颜开:
2011年日本神户艺术工科大学访问学者
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个人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震旦博物馆、长江当代美术馆、英国伦敦Victoria and Albert博物馆、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意大利Laforet家族
个展:
2023年“神游:颜开个人项目”赛麟空间(上海,中国)
2022年“茶中杂咏”震旦博物馆(上海,中国)
2019年“穿行”K11九月艺术(广州,中国)
2017年“物质关系”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重庆,中国)
2015年“物我两忘颜开作品展”九月艺术画廊(广州,中国)
2014年“痴念”BM艺术亚洲当代艺术展(香港,中国)
2013年“茶颜观色”三潴画廊(北京,中国)
2011年“死皮—临时天堂”Mandarins Gallery(安特卫普,比利时)
群展:
2023年“图绘的态度”赛麟空间(上海,中国)
2022年“后传统:想象、转译与重构”艺文立方(成都,中国)
2021年“福禄绘-陈子丰×颜开跨年项目”尤迦利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21年“亚洲青年领袖论坛·亚洲青年艺术展”(广州,中国)
2020年“共同体2020中国深圳当代艺术邀请展”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2019年“中国美术馆青年美术家提名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我们看到过去-We Har e Seen The Foretime 66cm×101.6cm-紙本普洱茶、红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