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份文献见证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
2023-05-30宋键
宋键
1923年1月3日,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陈湘(又名陈江、陈却凡)首次写信向团中央报告工作,详细汇报了泸县地方团组织的创建情况,题目为《泸县地方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的报告——四川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关于团的组织、团证问题给君宇的报告》。除报告外,他还把之前的《泸县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简章》和《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宣言》一起寄出。
研读分析这三份见证100年前四川地方团组织创建始末的历史文献,可以清晰复原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从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启迪教育青年,到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组织引导青年,再到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领导凝聚青年的历史轨迹,也能如实感受到一众川南进步青年,在共产党人恽代英的引领下,从坚定跟党走的初心出发,勇于开拓进取,积极创建四川早期共产主义组织,为推动四川革命运动倾心尽力的心路历程。
《泸县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简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青年团成立前启迪教育广大青年的过渡性组织
1921年10月,恽代英受党中央派遣,入川到川南师范学堂任教,肩负着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革命进步力量的神圣使命。1922年5月,他在川南师范组织学行励进会的基础上,组建了泸县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这份简章是恽代英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直接文献资料,全文共660字,原件上并无时间落款。20世纪80年代,研究会成员之一李元杰回忆,研究会全名叫“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时间为1922年5月5日。这一天是马克思诞辰纪念日,对于组织者恽代英和参与者来说,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含义,尽管时隔多年,李元杰仍印象深刻,其准确度毋庸置疑。
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各种新思潮、新思想竞相涌入四川,诸多学说学派争鸣斗胜。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进步分子把马克思主义由学说演变成改造社会的现实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从中国共产党八个早期组织的创建过程看,先行成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会或读书会,是一个必经环节。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和指引下建立起来的全国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也依循这一轨迹。
从简章内容可以看出,泸县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恽代英在川南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前组织的一个过渡性组织,这个组织所具有的政治性、先进性、纪律性、开放性表明,它承担着启迪教育进步青年的历史使命。简章竖排自右至左书写,共分“名称”“宗旨”“会员”“会费”“会务”“职员”“集会”“附则”八个部分,全文共两页,具有四个鲜明特征。
一是强烈的政治性。研究会极强的政治属性首先体现在宗旨和会务上。在“本会定名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后,旗帜鲜明地指出,“本会以研究马克思学说为宗旨”,明确研究会主要任务是“研究马克思学说,搜集、贩卖关于马克思学说之书报,并刊行本会会员及会外关于研究马克思学说之论文”。
除了宗旨和会务,研究会的政治属性还体现在组织分工精细、活动程序井然。简章将研究会的内部分工和活动程序写得清清楚楚,这就摆脱了一般的研究性小团体软弱涣散的先天缺陷。在分工上,研究会专门设置了“总务干事”“书记”“图书干事”“贩卖干事”“出版干事”等职务,并清晰规定了各自的职责范围,保证了开展会务活动时,研究会的骨干力量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在活动程序上,简章规定每周日上午举行一次活动。活动按书记指定研究的课题,由全体会员轮流主持演述,进而提出各自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心得和所存疑惑。大家进行充分交流讨论后,由书记宣读讨论得出的结论,并明确下次活动的研究范围。常会活动流程的明确确保了研究活动的质量,每次交流讨论都能做到主题鲜明,各会员学习准备充分,交流讨论深入,结论明了全面。这样,每名与会者都能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二是鲜明的先进性。简章在“会员”部分既明确了成为研究会员的条件和程序,也保障了进出本会的自由。“凡志愿研究马克思学说者,经本会会员二人之负责介绍,得为本会会员。”“会员有不愿继续研究者,得自由出会。”入会的低槛平常和出会的高度自由,降低了研究会员的入会要求和思想顾虑,拓展了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象范畴。简章规定,“以上各种干事由全体会员票选,任期为三月”,充分彰显了民主自由的理念。附则还规定,“本简章有未尽善处,得随时在会期中提出修正之”,既说明了研究会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又明确了简章的修改权在于参加研究会的全体成员。学习讨论时,主导者恽代英坚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避免了一人说教的局面,起到了让会员学学相长、相互启发、举一反三的效果。这些条文表明,泸县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氛围是非常民主、自由、平等的,其先进性决定了它很受众多川南进步青年的欢迎和信任。
三是严明的纪律性。为更好了解申请人入会的情况,同时保证入会会员的基本素质,简章规定发展会员必须有两名本会会员负责介绍。介绍人制度明显借鉴了中共一大党纲对吸收党员的相关规定。简章对会员参加活动的纪律要求写得十分清楚:“每次开会,会员有因事不得出席者,须向总务干事声明;凡有三次无故缺席者,由总务干事宣布除名。”条文约束力强,违反纪律处置简单明了。
除会议纪律外,每个会员都要履行自觉缴纳会费的义务:“每半年纳费二角,不足时则临时征集之。”会费的缴纳有效强化了会员的团体意识,经常提醒会员牢记自己的身份。简章还授权总务干事有临时召集会议的权力:“因臨时事故发生,有召集临时会议之必要时,由总务干事召集之”,并明确了简章的生效日期为“本简章会议次日起实行”。可见,泸县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严明纪律成为了它后来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四是明显的开放性。研究会职员的具体职责中,总务干事有一项工作是“联络各地马克思学说研究团体”,图书干事的工作为“征集会员所有并调查购买关于马克思学说之书报,编辑目录,并保管之”,贩卖干事的工作为“贩卖关于马克思学说之各种书报”,出版干事的工作为“搜集会员及会外关于研究马克思学说之稿件,并编辑印刷之”。可见,泸县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十分注意与全国各地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读书会)互通信息、取长补短,既及时关注、搜集马克思学说传播的最新成果来满足大家学习的需要,又积极贡献本会会员深入研究学说的心得、演述讨论问题的结论。这些做法大大增强了研究会的开放性,促进了与全国其他地方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读书会)的交流与合作,有效避免了研究会陷入闭门造车、独学无友的困境。
《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宣言》:坚定不移跟党走,为人民奋斗,实现共产主义是青年团的初心使命
1922年5月28日,根据施存统寄来的5月5日至10日在广州召开的团的一大系列文件,在团中央直接指导下,恽代英在川南师范学堂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取得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在泸州忠山创建了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将研究会中坚分子余泽鸿、张霁帆、曾润百、陈泽煌、陈湘、李元杰6人发展为第一批团员。这是四川第一个获得团中央认可及其直接指导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在四川省共產主义组织创建史和四川青年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团一大开幕式上,中共中央局领导人陈独秀热情洋溢地致演说辞,希望广大青年“能以马克思的实际研究的精神研究社会上各种情形,最重要的是现社会的政治及经济状况”,要“发挥马克思实际活动的精神,把马克思学说当作社会革命的原动力”。
这份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宣言,作为陈湘报告信的附件收录,即陈湘报告信最后一句提及的“外附宣言一纸”。宣言共7个自然段,385字,落款盖有“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字样印章,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第1至3自然段,主要是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当时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第1段开宗明义地对当时社会广泛存在的人压迫人现象进行了无情批判和鞭挞:“没有人应当受别人的无理压迫,亦没有人应当加无理的压迫于别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进步青年对社会压迫和被压迫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一针见血揭露了由此导致的中国社会一切不公平现象:“虎狼似的军阀、资本家”,“不耕而得美食,不织而得美衣”,而“一般人民终岁劳动,却只是受他们的侵剥削夺,终不免于挨饥受冻”,同时“外国的资本家”,“在我们国内横行无忌,既敲骨吸髓以涸竭我们的财富,复明唆暗助以增进我们的祸乱,使我们永劫无以自己拔救”。这些句子尖锐地表达出青年团与军阀、国内外资本家势不两立的决心。这部分内容明确指出,青年团要想完成改造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和谋取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第二部分为第4自然段,主要阐述了创建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缘起和依据。“我们应当进行一种有组织有把握的改造运动,这便是我们所以依照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章程与议决案,组织这个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原故。”正因为压迫和被压迫导致了种种不公,青年们才决心花大力气来改造这个沉疴染身的社会,而要保证这种改造运动有组织有力量,只能建立坚强有力的革命性组织——无产阶级党团组织。泸县地方团在成立宣言中明确提到“依照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章程与议决案”,表明泸县地方团是严格按照团一大通过的章程和团中央的指示创建的,比成都、重庆两地地方团的创建更为规范,更合乎组织程序。这主要得益于恽代英深得早期党、团中央领导同志陈独秀、施存统、张太雷等的信任并得到党、团中央的及时关怀和指导。
第三部分为第5自然段,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可依靠力量和发展对象。“我们相信一切被压迫者——农民、劳工、军士、教员、学生、妇女以及一切失业者,应当表同情于我们的主张,我们应当唤起他们,以一体加入我们作战的军队。”中国共产党用“社会主义”(后改为“共产主义”)为青年团命名,就是希望党的青年组织永远站在和党同样的理想信念高地,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为国为民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纲领中把自己定性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即为完全解放无产阶级奋斗的组织,因此需要把一切被压迫者——农民、劳工、军士、教员、学生、妇女以及失业者团结起来,除了为改良各自的悲苦生活状况和自身利益而奋斗,更应该培养他们的革命精神,引导他们向解放一般无产阶级、建设一切生产工具收归公有并禁止不劳而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走。
第四部分为最后两个自然段,明确提出青年团的奋斗目标:“要求生产者的独裁政治”“作政治上的直接行动”“打破国际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实现共产主义”,并号召一切被压迫者联合起来。这五条奋斗目标特别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追求,充分表明青年团自创建之日起,就把坚持党的领导深深融入血脉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青年组织的根本特质和鲜明优势。历史表明,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青年团与生俱来的政治生命,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其成员最基本的政治信念。
《泸县地方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的报告》:争取并服从党、团中央的领导是泸县青年团的鲜明政治品格
1923年1月,恽代英离开泸州前往成都。1月3日,陈湘首次单独向团中央报告工作(原先一直由恽代英和团中央联系),信封上写有“北京石驸马大街女子师范学校缪伯英转钟鞅菊女士收 四川泸县寄”,落款为“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启”,并盖有印鉴。
缪伯英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何孟雄的妻子,是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批团员,1920年11月与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等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钟鞅菊”即“中央局”的谐音,是为保密起见而采用的代号。
信的内容共有3页,均为自右至左的竖行排列,全文332个字。报告信本无标题,在被中央档案馆保存时加以标题《泸县地方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的报告》,副标题为《四川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关于团的组织、团证问题给君宇的报告》。在收入《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时,编者加的标题为《泸县地方团给高君宇的信——关于团的成立和团证问题》。
陈湘在报告中先是汇报了泸县地方团的成立事宜。“我们依照你们今年五月间代表会议议决通行的简章,在此地(四川泸县)也组织了一个泸县地方社会主义青年团。因为团员很少,所以只选一书记暂主其事。”《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在“今年五月间”处作了一个注释,说是应为“去年五月间”,其实没有必要,因为1923年1月3日是农历壬戌年十一月十七,在春节前称“今年五月间”完全符合当时人们的表述。
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章程和一系列议决案。泸县地方团正是恽代英根据施存统寄来的团一大文件精神在第一时间组建的,因此在组织程序上极为规范。《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第六条规定:“各工厂、各学校、各乡村及其他足资活动之机关中,有团员三人以上,即须组织小团体。各‘小团体满十人以上须组织干事会执行事务,任期三个月;但不能组织干事会时须设书记一人。”可见,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成立之时是“小团体”,“支部”一词是后来发展才有的,因为人数少,也没有组织干事会,只是在9月选举陈湘为书记主事。由于川南政治条件恶劣,刚刚成立的泸县团组织并没组织太过激进的活动,只是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理论,并谨慎发展青年团员。
陈湘紧接着对如何组织地方执行委员会和办理团证两项事宜进行了请示。“以后同志多了,拟组织一地方执行委员会。但其实际组织法若何?请详告知。至于入团团员须发给团证,请问从何处发?中央?地方执行委员会?团证形式若何?诸希待告。”关于青年团员发展多了后如何组织地方执行委员会,团的章程只是原则规定“各地方组织地方青年团,该地方各小团体属之。选出地方执行委员会,任期六个月(任期内因特别事故缺职时,上级委员会得委派之)”,因此陈湘对具体操作程序进行了请示。同时,《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第四条规定:“团员入团时,须在该地方团书记处登记,并由该地方执行委员会盖章发给团证。”因泸县暂无地方执行委员会,陈湘不知该如何办理团证,只好向团中央请示。两项具体事宜的请示凸显了泸县地方团对党、团中央的尊重,说明四川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在创建伊始就注意恪守政治纪律,维护中央组织权威。
报告信的最后,陈湘恳请团中央对泸县青年团工作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我们更盼望的:(1)常告知外面消息;(2)多介绍书报;(3)彼此各地一致联络;(4)不客气指导社会运动进行方法……”由于泸县地处西南边陲,交通不便,无产阶级工人队伍势力较弱,消息相对闭塞,因此迫切需要团中央的及时指导,同时希望能加強与全国其他地方青年团组织的横向联系,以便有更多的交流磋商。
为了更为完整地反映泸县地方团组织筹建和成立情况,陈湘随信附上《泸县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简章》和《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宣言》。
1923年1月27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27次会议,陈湘的报告信被提交会议讨论。“列席委员:贺昌、永钊、存统、和森(代表CP)”,其中永钊即阮永钊,存统即施存统,和森即蔡和森。会议的第三项议程为“泸县地方团承认问题。泸县同志陈湘来信说他们已按照本团章程组成本团地方团,举出陈湘为书记,要求中央予以承认。议决他为本团地方团”。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编辑/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