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驱动下国内经验对湖北省“三链融合”发展的启示探讨

2023-05-30魏蓉

关键词:大数据

魏蓉

【摘  要】大数据驱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键环节。大数据驱动“三链融合”表现为融而有新、合而有别、活而有序、衡而有度的典型特征,是内部结构从冲突走向融合、空间形态从分明走向依存、合作机制从无序走向开放、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过程。论文充分借鉴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在发展数字经济,以制造业为发展主攻方向推动“三链融合”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为湖北省大数据驱动“三链融合”、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大数据;“三链融合”;借鉴价值

【中图分类号】F127;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3-0155-03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大数据驱动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这为大数据驱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三链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湖北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2.4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并且在“十四五”时期,湖北省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重点建成“四区两中心”(建成全国数字产业化引领区、全国产业数字化先导区、中部数字化治理样板区、数字生态活力区、全国数字商贸物流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科技创新中心)。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推动大数据驱动“三链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2 大数据驱动“三链融合”的科学内涵

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也是区域发展战略演进的基本遵循。从20世纪50年代产业融合现象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以来,关于“三链融合”的探讨也在不断深入。国内外学术界主要是从产业、要素、组织结构以及技术等不同角度对创新链与价值链的“双链”融合、产业链的解析论述。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三链融合”是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上下游所形成的互动共生、互促并进、联动协同的发展状态或演进过程,并且形成支撑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大数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驱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间相互融成一体,在资源共享、要素互动中引起量变与质变互动式转换,在获得更高效率、更大效益中不断向高级阶段转变的渐进过程,最终形成以“融而有新、合而有别、活而有序、衡而有度”为特征的多元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一,融而有新。“三链融合”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不单纯指一个方面的融合,而是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间各种协调关系的总和。无论是产业链结构的协调,还是产业链与价值链、创新链等关系的协调,都是融合发展的内容之一。新时代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有新思想、新体系、新内容,即融合发展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基本纲领,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基本任务,以产业、技术、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融合为基本内容,以创新、协调为基本导向,以体系、规划、政策、模式为重要保障,实现要素高效配置、产品高标供给、需求高质匹配的高质量发展方式。

第二,合而有别。“三链融合”是一个相对性概念,融合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内各种结构和关系从冲突不断走向融合的过程。纵观世界发展历程,区域差异是必然存在的,而且表现在环境、资源、经济、社会、技术、文化等各个方面。尤其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呈现出一种正相关关系,即区域差异越深化,区域联系就越密切。融合发展融汇整合了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进而在承认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彰显不同区域要素禀赋、发展基础与特色,在合而有别中形成符合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自身特质的发展路径。

第三,活而有序。“三链融合”是一个动态性概念,活而有序是其发展的最高境界。在融合动态演进中,实现利益格局从边界分明向相互依存转变,空间结构从集聚发展向协调发展转变,合作机制从无序竞争向开放共享转变,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无论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还是产业之间、产城之间,拟或是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其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都在融合中逐渐形成合理的市场运行机制、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持续的发展动力,进而步入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循环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第四,衡而有度。“三链融合”不是追求绝对均衡。由于区域内部紧密联系和空间作用的需要,以及区域整体效能和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边界约束和密度要求。一方面,融合各方的联系强度通常与关联方的经济能量,如产业、人口、资本、技术积累等成正比,與距离成反比,客观上形成了融合发展的空间边界和密度;另一方面,基于成本效益(包括经济、时间、资源、能源等)的收敛效应,融合发展客观上也有一定的边界约束和密度要求。这种边界条件和密度要求,也是实践中推进融合发展需要把握的重要特征。

3 国内大数据驱动“三链融合”的经验做法

2023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国内发达地区,如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在发展数字经济,以制造业为发展主攻方向推动“三链融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湖北省大数据驱动“三链融合”提供经验借鉴。

3.1 上海:以数据交易推动“三链融合”

随着数据要素时代的到来,数据作为重要资产的价值日益凸显。数据交易所通过数据治理让数据从生产工具转化为生产力,数据价值真正发挥,同时理顺数据流通机制,确保数据合规。上海数据交易所首创的“数商体系”和数据交易配套制度解决数据交易确权难、定价难、互信难、入场难、监管难等关键共性难题。“数商体系”是上海构建的一种新型业态,涵盖数据交易主体、数据合规咨询、资产评估等多领域,培育和规范了数据交易新主体。数据交易配套制度针对数据交易的全过程设立制度规范,全面覆盖交易所、交易主体和数据生态体系,让数据流通交易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在机制和产品上,上海数据交易所首发数字化数据交易系统,打造全国首个数据产品登记凭证,全国首发数据产品说明书。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就抓住了数据价值化和数据跨境流动机遇,加快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等前沿产业,智能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两个产业集群,落地建设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平台等5个科技创新功能型平台,启动建设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和国际联合实验室,搭建以数据价值化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基础体系、支撑体系和发展体系。

3.2 广东:以科技创新推动“三链融合”

科技创新是广东省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广东省获中国专利奖数量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位列全球第二。2021年,全省专利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87.22万件和10.29万件,同比增长22.9%和45.4%。《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2.61万件,在全国排名首位。截至2021年底,广东省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35.05万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量就有17.24万件,占全国总量的19.40%。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广东省创新性开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聚焦现代轻工纺织、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产业集群的21个细分行业,支持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截至目前,广东已经累计推动2.2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引领65万家以上中小企业“上云用云”,从生产设备自动化到管理流程数字化,再到供应链的智能化,基本实现了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逐渐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3.3 浙江:以未来工厂推动“三链融合”

为建设成为全球先进的制造业基地,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培育建设“未来工厂”试行方案》《浙江省培育建设数字工厂试行方案》《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等制度文件。一批无人车间、未来工厂建设成果已经涌现,雅戈尔、正泰电器、吉利汽车、海康威视、老板电器等企业为全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作出了示范和引领。作为浙江制造业产业数字化改造的一张名片,宁波雅戈尔5G智能制衣工厂获评浙江省级未来工厂,并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典型案例。例如,雅戈尔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展了“5G+数字孪生”智慧制衣工厂建设。基于装备联网平台,实时采集缝纫机、整烫机、AGV小车和巡检机器人的数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一比一虚拟还原雅戈尔西服工厂的生产现场,借助IoT(物联网)智能终端实现服装生产的目视化管理,利用人工智能视觉检测技术实现布料外观的自动检测,避免粗纱、污损、破洞等瑕疵的产生。数字孪生系统对生产现场的人员、机械设备和厂房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报警,同时可视化地远程掌握工厂生产、物流、设备等全局信息,解决了传统系统因信息抽象、点状、断点而出现的决策滞后和工厂异常处理不及时等问题,智慧工厂建设使生产效率提升了25%,订单交付周期缩短了10%。

4 国内大数据驱动“三链融合”的经验做法对湖北省“三链融合”发展的启示

梳理发达地区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围绕优势领域、特色产业推动“三链融合”的经验做法,为助推湖北省产业进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高端、关键环提供有益启示。

4.1 强化顶层设计是大数据驱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基本前提

数字经济具有鲜明的快速迭代演进的特征,商业模式和投资收益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大数据驱动“三链融合”的前提是要有强有力的顶层设计作为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2022年7月,工信部鼓励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并于10月正式确定杭州、武汉、成都、宁德、南通、潍坊、合肥、株洲、广州、深圳、包头、齐齐哈尔等12个城市首批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前期围绕5G、千兆光纤宽带、IPv6、数据中心、云边端设施、工业互联网、超级计算中心、城市大脑等领域,同步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等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前瞻布局国内领先的创新基础设施,不断推广建设经验,逐步扩大综合效益。从我国中长期的发展趋势来看,着力于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平台、量子通讯等领域,加快推广成熟技术和模式,并力争在若干细分领域实现领跑。

4.2 拓宽产业层次是大数据驱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核心领域

当前,5G已经进入商用化阶段,我国相关基站和核心网络设备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各地在推进大数据驱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具体实践中将5G网络部署作为切入领域进行先行先试,并逐步拓展到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智能汽车等七大领域。围绕5G试点,各级政府提出了系列具体的部署工作。在基建方面,加快布局5G基站;在平台方面,积极布局5G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等;在应用方面,开展5G产业园、“5G+智能制造”示范、“5G+智慧医疗”示范以及5G网络建设向县区延伸等。在5G商用的基础上,各地着力于创新型基础设施、智能化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三大重点方向前瞻性布局其他领域产业。在大数据中心领域,北京、天津、河北联合推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规划,山西、贵州等地专门制定了大数据发展规划,浙江争创国家级区域型数据中心。在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领域,浙江、广东、江苏等东部省份处在产业上游,侧重于基础研发与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创新引领作用。

4.3 丰富应用场景是大数据驱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链融合”作为现代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内容,正在快速向能源、交通、市政、水利、文教卫体等相关领域升级,通过打造需求空间、未来空间、实验空间协同带动产业融合、促进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带动更多的新商业模式和新建设模式。例如,浙江实施应用场景创新行动,打造未来场景“空间站”和城市未来场景的实验室,定期公布面向客户、面向商家、面向政府领域的十大高频应用场景供需清单,以应用引领集成,推动产品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落地的应用。山东实施智慧文旅、智慧农业、智慧工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海洋、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政务等九大应用场景。广东实施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持计划,打造一批应用场景综合示范区,鼓励大中小企业和不同市场主体进行融合创新,由龙头企业牵头带领设计场景,中小企业及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建设场景,场景应用生态尽可能丰富。

【参考文献】

【1】Hansen M.T, Birkinshaw J. 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8(4):121-130.

【2】RoperS., Love J.H. Modeling 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J].Research Policy,2012(37):961-977.

【3】张忠寿,曹金飞.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新型价值链金融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21(01):62-69.

【4】洪銀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08):4-10.

【5】刘立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产业链奠基、创新链赋能[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7(01):113-122+124.

猜你喜欢

大数据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互联网+”农产品物流业的大数据策略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小微电商授信评估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