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材的小学“单元式”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2023-05-30黄笑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3期
关键词:单元式课文文章

黄笑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既有着巧妙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又饱含作者浓厚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心血的凝结。笔者以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指导,经过大量教学一线的实践探究,逐渐摸索出以小学语文教材为载体,从“读”悟“写”,以“写”促“读”的有效策略,提升了小学中年段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以读悟写,提高读写水平

1.朗读与默读相结合

在朗读中,语言变化为视觉、听觉符号同时刺激读者的大脑,读者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将之转化为思想和画面。而默读要求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并让学生在默读中去理解文章含义,感受作者思想感情。长此以往,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能习得各种写作手法、语言规律。

不同的文体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阅读,这时就需要将朗读和默读相结合。如叙事类文章以默读法为主,抒情类文章以朗读法为主;以赏析品读为目的的文章以朗读为主,以了解内容为目的的文章以默读为主。教师在新授课阅读部分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這个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反复朗读训练,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这三个指导目标,进行默读训练。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爱上阅读,能够从阅读中有所得,获取写作的素材及方法。

2.抓关键词体悟表达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分析哪些词语让文章变得生动形象是教学的重点。经过总结,笔者发现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这些点进行评析,从而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类描写方法,去丰富自己的文章。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课文讲述了小骆驼因小红马嘲笑他难看而感到委屈,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去文中找:从哪些词语看出小红马在嘲笑小骆驼?你想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再进行感悟,你从朗读中读出了什么?从而体会小红马的样子。这些关键词让骄傲的小红马形象跃然于纸上。

3.启发学生读中质疑

在每节课前设置课题质疑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能力。小学生正处于求知的上升期,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依赖,明显体现出主动性不强。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课题质疑,便能够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书,对他们理解感悟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二、以写促读,增强读写能力

单元导学,明确读写目标。确立读写结合点,首先教师的思路要清晰,要弄清楚“教什么、怎样教、想要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坚持做到“抓住主轴,敢放会收”。部编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不同的地方是每个单元前都有单元导读部分,告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师应以此为抓手去设立读写结合点。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内容是: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2.体会作文的乐趣。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尤为重要。中段的读写结合点应以吸引孩子大胆表达为主,而不是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出一篇复杂的文章。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内容是: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2.向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四年级的要求相较于三年级提高了许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第二学段的进一步要求是:“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课文引领,确立读写形式。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将模仿视为作文练习,也具有大用。在这种狭隘的思想内,假如模仿有效,就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模仿是小学写作的重要形式,也是阅读内化过渡至写作表达的必要途径。目前,部编版教材中新选了许多经典例文,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模仿其中的写作技巧,学习名家的用语方法。认真使用教材,必将让学生从中受益良多。读写结合点的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形式入手:

1.范例仿写

(1)句式仿写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捕捉佳句,并及时加以评析、仿写,让句子的概念植根于学生的大脑中,从而提高其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学情分析,适合中年级学生仿写训练的,主要有以下三种句式:①比喻句: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共包含3篇精读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在这些课文中含有多处比喻句,可以先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品析比喻句的写法,理清本体、喻体,并运用此手法来描写一种事物。②拟人句: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共包括4篇精读课文,《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这几篇课文都可以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其中《九寨沟》《田园诗情》这两课可重点找出文中对动物的描写,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并运用此手法来描写一种小动物。③排比句: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共包含2篇精读课文,《赶海》《荷花》。《赶海》写了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荷花》和《古诗两首》则描绘了自然风景的美丽动人,但可以设立相同的读写结合点——排比句练习。《赶海》可以利用排比句式写一些赶海活动。《荷花》可以利用排比写一种植物的样子。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从而了解排比句结构统一,起增强语势的作用。

(2)构段仿写

构段仿写是句式仿写的升级,有利于学生把握句子间的联系性,从而使文章更有条理。因此,一些描写生动形象,或与学生作文紧密结合,有代表意义的典型段落,都可以拿来仿写。小学中年级段常用的构段方式有“总分”“并列”“总分总”等。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泉城》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就是典型的“总分”段落。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理解透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采用“说到—————,自然会想到—————。这些—————,有的—————;有的—————。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的框架来完成另一处景物的描写。

(3)顺序仿写

顺序仿写是构段仿写的升级,需要学生考虑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在掌握句式的同时考虑语句的顺序,从而将内容写清楚。同时,这也是对学生观察力的一种训练形式,“观察是对写作对象的感知过程”,只有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表达才会更清楚、有条理,作文层次才能更分明。

2.续写文本

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发人深思,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挖掘文本中可以用于补白、续写的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依托文本发散思维,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创造,使文章更加丰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学会在已有的文本上去拓展、修改新的内容。比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共有3篇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 单元导读内容是: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2.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3.尝试续编故事。 从单元导读中可看出,这是训练续写文本的绝佳单元,能充分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怎样续写呢?首先,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作为续写故事的开头,在不改变故事情节的前提下大胆创编。其次,要展开合理的想象,使故事生动、真实。

3.读后感言

完成了整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对文本的体会和认识,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书写读后感也是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以及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比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报效祖国”为主题,单元导读内容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其中包含《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均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立志读书、热爱祖国的情感。本单元读写结合表达时应侧重两点:1.我从谁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2.我在生活中会怎么做,具体措施是什么。

4.扩写古诗

每册教科书中的古诗部分,是训练学生扩写的最佳篇目。古诗是语言浓缩后的精华。释义只是了解古诗内容的过程,为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这时就需要学生展开想象,自主创作。如教学古诗《枫桥夜泊》《峨眉山月歌》时,首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故事創编,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多元评价,提升读写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语言经验和品质。为巩固读写结合效果,学生在完成读写任务后,教师还应设置评价展示环节,从而巩固读写方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年级的学生需要一个评价标准,否则他们很难对自己的写作内容进行准确的评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设立以下五个标准: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语句通顺,表达清楚;能运用所学的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并展开合理想象;写作中能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能运用细节描写,写清楚语言、动作、神态。

1.教师示范有实效

身教重于言教,在每次读写结合完成后,教师应巡视学生完成效果,摸清学生接受程度,再选取一位学生的写作置于投影下,或利用云平台进行现场点评。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学着进行自我评价了。

2.自我评价促提高

学生是读写结合的主体,只有发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真正让读写结合更高效。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从而针对薄弱点,进行再创作。

3.同伴互评助成长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一部分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自评后,评价环节可更改为小组合作互评。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学生学会了沟通、合作,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掘,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素材积累对写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课内“单元式”读写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教材,开展及时有效的读写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单元式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刍议建筑工程中单元式幕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背课文的小偷
单元式幕墙系统防水设计探讨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关于超高层建筑单元式玻璃幕墙技术的探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