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单中的深邃与冷静

2023-05-30陈朴

野草 2023年3期
关键词:首诗月亮诗人

陈朴

汉语诗歌发展到今天,如果再去争论口语诗与意象诗以及种种门类诗歌孰轻孰重的问题,已经显得不太重要。平心而论,任何诗都只不过是文字的汇聚与分离,诗的本身大于形式,思想深度与美学追求则大于门类之分,智慧与对他人内心的触碰和警醒之功用大于诗的本身。读刘川的诗,会让人不断发现,他在简单的诗意营造中,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步步紧逼,让人会很快体悟到诗人的用心良苦之深邃与世事洞明中的情感冷静。

当下很多诗人,看到别人写诗,自己也就凑热闹跟着去写,你若问他,诗为何物?他则低头不语,完全忽略了一个成为诗人的基本原则,那就是,欲写不凡之诗,必先有不俗之见。刘川曾有言:“诗歌,在大众眼中,一种比药方长、比药效短的治愈系文体。诗,一种电报文体。精短,需要解码。其特征也。”经常读诗的人都知道,好的诗歌和古人所说的“润物细无声”一样,的确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治愈人类的心灵创伤,这也正是刘川很多诗歌所努力探索的方向与高度。

我妻子的女友/今年才四十五岁,头发居然全白了/她常坐在我家沙发上/说那件事——/早晨他出去的时候/我还在和他怄气/我打他的手机/不接/不接/不接,不接……/每一次都是不接/后来到了现场才知道,他的脑袋已经/被一辆中巴撞得粉碎/他手里还握着电话/手机里有十六次未接电话,都是我的(《未接的电话》)

这样的诗歌,绝不仅仅是对生活百态的一种简单记录,他的每一个字,都是深深埋藏在地下的定时炸弹,瞌睡的人读完这样的诗可能会马上清醒,兴奋的人读完这样的诗可能会瞬间陷入悲哀。诗歌如果拖泥带水,像杨贵妃一样以胖为美而不能词句精短,震撼力和冲击力就会大为减弱,能写出这样的诗,刘川必然是深知這一点的。读刘川更短一点的诗《登山记》,其深邃的思想与叙事的冷静更可见一斑。

买了门票,与众人拥挤着、推搡着/上华山,但到了半山腰/我就下来了/那天,我在日记里记下:/不与人争/我先存下半截华山

全诗不见一个字对于山色之美的描述,却让人记住了华山的热闹。前后的铺垫,都只是为了衬托出整首诗想表明的核心——“不与人争”,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我们每天乘坐地铁公交去上班,去食堂吃饭,去超市购物……在这些场景之中,有几个人能做到“不与人争”?这是值得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的问题。很多时候,“不与人争”并不是一种谦让的态度,它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琐碎生活中的智慧,争得多,烦恼就多,烦恼多,开心就自然会减少,任何时候,这样的道理都不会改变。诗人大多都是纯粹的人,纯粹的人才能通透,通透的人才能写出通透之诗,通透之诗是智慧之诗,难得之诗,也是打通心灵与外表的隧道,总会有一束光亮照进来。

评论家李犁认为:“刘川在纷乱的生活和非常平常的事与物中及时地发现诗和思。他的创作经历也证明了诗歌无处不在,美无处不在的真理。在这个花花世界,刘川是把写诗作为他的精神方向和人生取向。他用诗歌消解生活之苦和生命之痛,并把这种苦与痛化成一道美丽的彩虹,去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一个懂得用诗歌去照亮别人的人,肯定是一位值得敬仰的诗人。诗可以写小我的情绪,但绝不可以沦为剪指甲、烫头发、打酱油之类的小情绪宣泄。刘川很多诗,运用温馨的画面挖掘出了深刻的人性,让有错的人有去忏悔的心念,让固执地认为自己无错的人,内心也有时会产生一丝波动。读这首《一个我恨的人》,在文字视觉画面传达的过程中,让人不经意间就完成了一次精神的蜕变。

一个朋友/我憎恨着他/今天他抱着/他爹的遗像走过//相框不大/他就像深情温暖地抱着/一个婴儿/经过了我//一个朋友/我不恨他了/我想起我爸抱我/也用过他的姿势

万千生活中,对于诗人而言,若能处处留心观察,并不缺少诗的发现。细细品读这首诗,他的写作并不复杂,就是简单的对于一副生活场景的记录,但在“遗像”“婴儿”“我爸”“姿势”这些词语的串联中,可以看出一个诗人的用心用情,在悲壮与温馨画面的交织交错中,诗人通过文字也完成了自身的精神突围,从“一个我恨的人”转变成了“一个我不恨的人”。其实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来这个世界上,本身并无太多瓜葛,只是成长的人生道路上,与一些人之间不断扩大距离的同时,与一些人不断缩小的距离也让很多相遇相识的人之间产生了难以避免的过节。一副画面能让一个诗人放下仇恨,那么一首诗可以让更多的人放下仇恨吗?我相信也许可以。在微信上,刘川是一个发朋友圈较为频繁的人,这说明,他时时刻刻在记录,在观察,在思考,在发现。他微信昵称为粥饭,这样看似简单的一个名字,后面所包含的深意我们当然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这一点,足可见刘川人生观,价值观。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隔阂,甚至仇恨,有时候并不需要一杯酒来化解,一只筑巢的春燕,一次无意间俯下身子的捡拾,窗外从邻居家传来的一首好听的音乐,路边一个打太极拳的老人,和一首诗一样,或许都可以成为化解两个人怨恨的良药,相信有诗的世界,人类会更加和谐相处,“诗意的栖居”并不只是诗人对于浪漫和情趣的追求,其中也应当包涵化解和善良的内容。刘川还有一首和这首《一个我恨的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诗,题为《在孤独的大城市里看月亮》:

月亮上也没有/我的亲戚朋友/我为什么/一遍遍看它//月亮上也没有/你的家人眷属/你为什么/也一遍遍看它//一次,我和一个仇家/打过了架/我看月亮时/发现他/也在看月亮//我心里的仇恨/一下子就全没了

诗评家雷武铃在谈论新诗的技艺发明时认为:“诗歌技艺所包含的真实性规则,一方面是事实的真,一方面是情理的真。它参照和对应着生活、世界的存在、人的情感与认识以及围绕他们的逻辑。”在这首诗里,“事实”和“情理”的真可以相互依存,并行不悖,如此而来,诗意的提升也就大为增强,文字对读者内心的刺激程度也就更为显著,整首诗的推动力也随之就更为强劲。这些年,曾有人提出“非虚构诗”的写作概念,但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对于“打架”的真假,我们无需去验证。任何文字中的真假,只有写作者自己心里清楚。作为读者,只需去感受文字给你带来的阅读体验即可。古往今来,写月亮的诗歌可谓不计其数,在这首诗里,刘川写出了一枚不一样的月亮,穿越时空与苏东坡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不应有恨”相互回应,达到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效果,也表明了刘川内心深处一直萦绕着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美好憧憬。苏东坡是大醉后怀子由而作,刘川是在大城市的孤独中而作,虽然环境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孤独而作。人只有孤独时才看月亮,世人看出了风月,而诗人往往会看出人生之境。

写母亲的诗也很多,在有限的阅读范围中,在韩东那首《我们不能不爱母亲》之外,一次无意中在一个微信平台读到刘川的诗《留言条》,同样让人泪水涟涟。

我来过了,妈妈,/进门时,我知道钥匙还放在/信箱与墙壁的夹缝中间。/我找到了大衣柜下/你每晚取出又藏好的秘密。/那楠木盒。本来我是要拿走那存折的/可我看到夾放那笔存款的/是我最初的襁褓,你洗、熨得/多么干净,新鲜,保留了这么多年。/我原以为你只有唠叨、倔犟和冷漠呢。/我留下这纸条,告诉你,我来过了/什么也没动,而我,是的,我还在那襁褓里。

世人皆爱母亲,印象中,诗人作为社会人群中善良、敏感、脆弱人群的代名词,对母亲的爱,往往超出了普通大众之爱。诗是心声,没有一个诗人在写母亲的时候会用到华丽空虚的词语。诗只不过是诗人在人世间可以获得些许名利的身外附属之物,如果一个诗人对诗的热爱程度超越了对于母亲的敬爱,那么他必定是失败的诗人,不值一提的诗人。伟大的母亲世间常有,而伟大的诗人百年乃至千年一遇。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诗中写到的很多细节,钥匙、大衣柜、楠木盒、存折、纸条等等,每一处细节都对诗歌的主题“留言条”进行了浓厚的氛围烘托,最后结尾处诗人通过诗歌也让自己回到了母亲的“襁褓”之中,诗里诗外都凸显出了一种冷静的叙述,沉稳中不乏从容之态。冲动的诗人可能会有一两句惊人之句,一般难以写出一首好诗。只有冷静的诗人,才会从词到句,从头到尾,从局部到整体,从构思到布局严丝合缝,在沉默中爆发出诗的光芒。冷静中可能会与诗的美学维度走偏,但笔下绝不会陷入庸俗的无病呻吟。如这首《粉丝记》:

忽然听到有人骂我/我憨憨地笑一笑/摇摇头/何必和他一般见识//但接下来/他转移了话题/似乎在嘲笑我的偶像/我一下子就警惕起来了//每次都是这样/一听别人说到/我崇拜的伟大导师的名字/我马上就警惕地攥紧了拳头。

毫不夸张地说,每个有点学问或追求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精神偶像,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会是某个名人甚至一个无名之辈的粉丝,或者铁粉。作为拥有很多粉丝的刘川,自己本身也是别人的粉丝,就像这世界的自然法则一样,每个人都会在身边看到很多过得比自己好的人,其实在身后,也更有很多人觉得这个人比自己更好。那么到底谁是谁的粉丝?在这首诗里,刘川的着力点并不是粉丝这一表面化的名词,他所写的其实展现出了一种立场问题和原则问题,就是日常很多人挂在嘴边的生存法则“你骂我可以,但绝对不可以骂我崇拜的人”,这是诗人的一种英雄气概,也是诗人在冷静(写诗)中对一种不冷静(攥紧了拳头)的冷静叙述。冷静的诗人无疑都是成熟的诗人,刘川的诗已经彰显出了这种可贵的资质。

诗评家陈啊妮在评论刘川时写道:“刘川是当代口语写作的标杆诗人。生命意识和语言自觉是刘川诗歌形而上的内在精神旋律,文化属性决定诗人的处世智慧和行文运思。生命经验的娴熟使刘川的‘口语开启异质混成的想象力模式,以其实验,叙事,技巧和语言的思想变奏,刘川开拓了个人崭新的‘口语体验时代,甚至对当代后期的口语化写作仍然持续地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正如陈啊妮所言,一个诗人写出好诗也许并不难。一个诗人,一个优秀的诗人,如果能影响一群人的诗歌写作,对于诗歌,那便是功德无量之事。我坚信刘川会一直沿着自己的诗歌之路慢慢走下去,在诗歌的写作中完成自我与世界的精神对话,不论外人如何评价,始终不受其影响,通过一己之力,为汉语诗歌的丰富性、深刻性,付出自己的努力,为拉近诗歌与人类心灵的距离而矢志不渝地去上下求索。简单的诗,都是不简单的人写出来的。写《从前慢》的木心是,刘川也是,期待刘川写出更多“不简单”的诗。记得有一次刘川曾声称拒绝评论界赋予他的口语诗人、70后诗人、东北诗人等等这样的一些标签,那表明他只想做一名真正的诗人,独立的诗人,写自己的诗,实践自己的诗学主张,这样的诗人必然是不简单的。

【责任编辑 黄利萍】

猜你喜欢

首诗月亮诗人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