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芬兰用森林教育孩子

2023-05-30寒月

北方人(B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芬兰卡片现象

寒月

老师要上课了。她带孩子们来到森林里,每人发一张塑封过的长方形卡片,每张卡片上有四种颜色,或粉红、橘黄、浅褐、米白,或深红、沙棕、桃黄,或其他颜色,让孩子们去森林里寻找匹配色彩的物件。孩子们手里拿着卡片,散开,各自寻找相应的叶子、木棍、树皮、石头、土块等,并把找到的 物 品 放 在 相 应 的 色 块上。这个任务完成后,老师又提出第二个任务,让孩子们寻找不同的植物,形容出它们的气味,然后过来告诉老师。孩子们揪片叶子、拔一根草,或把鼻子凑在树皮上,使劲地去闻,充分发挥想象力,说出它的气味。

第三个任务,老师给每人发一个类似我们快餐饭盒的纸盒子,拿出两张塑封过的纸片,上面列了六个短语,如“可爱的东西、恶心的东西”等等,让孩子去寻找相应的物品,放入纸盒中。老师说,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和自然的关系,让他们学会爱惜、保护自然”。

很新奇的教育方式,对不?这就是芬兰的教育。芬兰,一个国土面积约为三十四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五百多万的北欧国家,却是世界“教育最强国”。

芬兰森林多,他们在森林里什么都学,前一节课学的是数学,这节是认识大自然。孩子在大自然中,不是泛泛地呼吸新鲜空气,不是用绿色养眼,更不是满林子乱跑,而是在老师的带动下,有目的地调动自己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具体地去观察、倾听、触摸、感受,通过感官的接触,对大自然形成亲切直观的认识。

利用森林教学只是芬兰教育中的一个方面。芬兰还有一个引起世界关注的著名教学法,叫“现象教学法”。所谓“现象教学”,指的是事先确定一些主题,然后围绕这些主题,将相近的学科知识重新编排,形成学科融合式的课程模块,并以这样的课程模块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现象教学的重点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是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连接与转化中所需要的构建力与思考力,它培养的是可以更好应对动态现实问题的人。比如通过雪地徒步、冰钓、探索北极圈,进行气候和生态现象方面知识的研究与学习;给孩子虚拟货币,让他们设计一个包括交通、食宿、考察所到国家地理风貌及人文社会景观的旅行方案等等。显然,这其中涉及历史、地理、数学、经济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寓教于乐,使孩子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现象教学法”的核心是在活动中打破学科界限,跨学科学习。当然,这并不排除传统教育如数学、历史、美术、音乐等科目的开设。

芬兰老师利用森林为孩子拓展视野,与外界建立联系,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一切物品为孩子建立联系,比如,城市或乡村的颜色、形状、气味,以及喜欢的、厌恶的、可爱的、丰满的、害羞的、活泼的、笑呵呵的、乱糟糟的、冷艳的、热闹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带孩子旅游,跟孩子一起打开地图,策划路线和景点,订火车票和酒店,研究天气,准备出行的衣服及用具,研究景点的自然人文景观;跟孩子模拟家居装潢,设计空间布置、选择色彩、购置建材、计算尺寸等等;引导孩子利用玩具,化装扮演角色,通过表演学习历史、戏剧、文学等知识;设置场景,假设自己在某个岛屿空降,那里又沒有人烟,该怎样生存……

芬兰利用森林帮助孩子与他们生活的环境产生联系,为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使孩子进步得更快,知识更全面,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生存的需要。

(摘 自 2021 年 第 4 期《杂文选刊》)

猜你喜欢

芬兰卡片现象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一张卡片
在芬兰坐火车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
卡片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