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想象类习作的指导策略
2023-05-30康佳雯
康佳雯
在小学习作中,想象作文与记实作文是并列的重要类型。想象作文虽然说是虚构的,好像没有学生真实生活作为抓手,但在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是无可替代的有效形式。正因为如此,统编教材十分重视想象类习作训练,除了循序渐进安排学生写想象的习作,还在三年级下册以习作单元的形式安排了专项训练,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在习作中写好想象的内容。所以,在想象类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大胆想象,有序表达,让想象作文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
想象作为一种特别的思维方式,无论是改造旧形象还是创造新形象,都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如妙合、夸张、典型化等。
一是在妙合中求新。这里的妙合是指从学生熟悉的形象中选择还没有互相结合的因素、特征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形象。如《我变成了一棵树》,树、树上的鸟窝、数学的几何图形都是学生熟悉的形象,但这些东西从来没有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意思的形象;课文作者想象那树是由“我”变成的,鸟窝有各种几何图形,鸟窝是“我”用来招呼朋友的住宅,所以当朋友来了“我”会弯下身子让他们住进鸟窝里,大家在一起玩得十分开心。这就是经过妙合得来的形象。学生明白了妙合在想象中的作用后,就可以大胆想象,将某些物件组合成自己想变成的东西,写“奇妙的想象”时就得心应手了。有的学生直接把教材习作提示中出现的“最好玩的王国”“躲在草丛里的星星”和“假如人类可以冬眠”组合在一起:躲在草丛里的星星中有一个最好玩的王国,那是人类冬眠以后形成的……这样的想象就很大胆,充满了新鲜感,里面肯定会有许多美妙的事情发生。
二是在典型化中创新。典型化通常是小说创作中运用的方法,适合于高年级学生运用。统编教材在六年级安排了小说文体单元学习,可以归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学习。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其中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就是采取典型化的方法,如《桥》中的老汉,《穷人》中的桑娜,《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等,都是作者把集合了生活中不同人物性格特点的人物放在典型的环境中的结果。在教学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时,学生要达到创设“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的目标,就要采用典型化的方法,先想象出自己心目中的一个形象,然后再想象出一个能够突出人物性格的故事情境。这样的写作活动,就是学生尝试运用典型化表达方法的实践。
写想象作文,学生打开了想象的闸门,有了想象目标并能够大胆想象,是不是就可以顺利地写出想象作文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时候,学生的脑海里虽然有了想象出来的新形象,但是把它落实到纸上用文字表述出来,并不比想象容易。有鉴于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想象的内容写细致,使想象的内容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一是围绕想象多问几个“什么”。在想象作文中,学生常常出现想得很好,写得不好的现象。原因是学生在大胆想象时,仅有虚拟的形象就高兴得忘记一切,没有深入地往细处多想想,表达的时候自然就写不清了。解决的方法,就是学生围绕自己想象的形象,多问几个“什么”,把问的问题一一想清楚,再写出来,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想象作文了。如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材习作提示中有比树还高的蚂蚁。这只是一个外在形象的想象,具体表达时还需要在细处多问几个“什么”:这只蚂蚁的嘴巴怎样,眼睛怎样,最善于搬运食物的前腿怎样;它是怎么长成这样的,可以用它来解决什么难题等。学生弄清楚前一组问题,可以把大蚂蚁的外形描写清楚,让人既能看出它是一只蚂蚁又能看出它是一只超级蚂蚁;弄清楚后一组问题,学生就可以让人们明白自己為什么要想象出这样一只超级蚂蚁。值得注意的是,这样多问几个“什么”,并不是随便问问,而是有目的又讲顺序的。
二是学会运用分解写出细节。教师指导学生把想象的内容写细,至少需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要指导学生重视运用生活储备。因为生动有趣的想象离不开丰富的表象储备,所以学生选择相关的表象开展想象时,就要选择那些自己比较熟悉的对象,后续开展进一步想象就不会觉得茫然无序。在确定想象对象后,学生还有必要深入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才能够起到增加生活储备的作用,使想象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想象出来的故事自然合理,避免出现有悖常理的想象。二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分解法去写作。根据想象对象的表达需要,学生可以采用分解法,可以是分解过程,可以是分解阶段,可以是分解场面,还可以是分解动作等。仍以上述想象的那只超级蚂蚁为例,学生写它举起100吨重的有毒罐体移到安全的地方,可以采用分解动作的方法:大蚂蚁站在有毒罐体边,伸出前臂搭在罐体上,既没有捆绑也没有勾连,原本尖利的前爪变成了巨大的吸盘,牢牢地吸住罐体,轻轻地把它提起来,走向早已挖好的深坑边,稳稳地将有毒罐体放了进去。这样的表达,学生既运用了自己储备的生活常识,又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
传统的想象作文写作,学生在完成之后教师一一批改,再集中进行评讲,属于结果评价,对学生这一次想象作文能够起到的帮助就显得微乎其微。因此,在想象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在习作不同阶段借助评价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一是想象的独特。独特性是评价想象的关键性指标,适宜在学生确立想象对象之后进行评价。无论是想象出来的形象,还是想象出来的故事,都需要跟别人不一样;如果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同一次想象中都选择了相同的对象,接下来的习作变得千篇一律就在所难免了。因此,在学生初步确立想象对象时,教师就要对学生想象的内容进行评价,以独特性为标准,鼓励学生想象出与众不同的内容。对难免出现的同类想象内容,教师可采用追问的策略,让学生进一步说出想象的细节,通过独特的细节来区别。
二是想象的丰富。丰富性是想象的又一重要指标,主要是指想象的内容是否具体、生动、形象。不同的学生开展想象时,头脑中的表象越丰富,对想象事物的理解越深,想象的内容就越丰富。对想象的丰富进行评价,适合在学生完成初稿时进行。借助这样的评价,学生能够把想象写得更具体。
总之,教师在想象类习作指导实践中,需要把握编者意图,在日常训练中重视方法指导,及时借助评价帮助学生写出想象独特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