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在这
2023-05-30GULU
GULU
姆明(托芙·扬松创作的系列童话故事的主角)一家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海盗弃船而逃时丢下的一箱金币,可登上海盗船的姆明妈妈却无视金币,径直地走到书架前感叹:“多么珍贵的书籍!”虽然那些书不过是关于如何治愈中风、如何种植花园的,她还是抱走了好几本。听海盗说要取回“宝藏”,她指给他们看:“书籍在这”。
书籍是比金币还珍贵的宝藏,因为这个譬喻,我爱上了电影《姆明:漫游蓝湾》,爱上了姆明妈妈,并因她开启了图书馆的一日“漫游”。
从家到图书馆,有11公里的路程。“11”这个数字,是两扇门、是一条路、是两排书架,将我和图书馆连接起来;每周都去中文书刊借阅室借书,却从未在图书馆坐下来,“11”也是徜徉于书卷间不知疲倦的双腿;为了阅读不外借的《童话人生:托芙·扬松的生活与艺术》,我第一次坐在图书馆里静静地读了一天的书,“11”因此化作一双桨,伴我泛舟于“静穆的海浪”(泰戈尔说它是图书馆最贴切的比喻)之上,领略无限的书海风光。
撷取海浪间的“浪花”,将《灯塔》《伦敦小孩》《作家的花园》等一一摆放到橡木阅览桌上,我像采到很多橡子的松鼠一样,心中充满了喜悦。记得海明威说过,遇到好运要敲敲木头,运气才不会走失,于是趁人不备,偷偷敲了敲桌子。
“砰!砰!砰!”克里斯多夫·夏布特的圖像小说《灯塔》里,有一个畸形怪人,在孤立于大海上的灯塔中生活了50年,从未离开过。他每晚都用父母留下的旧字典敲木头,然后随意扔掷一下父母留下的旧字典,随意再选一个词与自己做伴。后来,在字典与无名水手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走出灯塔的勇气,《灯塔》为人们燃起明净的微光。
“夜色庇护,此处独明”,是“怪人”的灯塔,也是所有人的图书馆。
一位行动不便的长者,用微颤的手捧着书,正一小步一小步地挪过我的桌旁。我倏然想起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中的沈燮元先生,98岁了依然每天去图书馆,沈先生说就像鱼离不开水,自己一辈子都不脱离图书馆。正如纪录片中所说,图书馆,它是一些人休憩心灵的桃花源,也是另一些人眺望世界的窗口。
直到要离开阅览室时,我才发现:对面的阅览桌旁,坐着四个大男孩。看着他们像两组书档一样规矩地对坐着、捧着书舍不得放下的样子,我知道,他们明天还会来这里;我也知道,在走进阅览室的那一刻,他们一定在感叹——原来,书籍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