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共通视域下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的协同逻辑与实施机制

2023-05-30罗曼

理财·市场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大众协同

罗曼 上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环境设计系副系主任,博士学历,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环境设计、公共艺术研究。

协同治理是新时代创新公共管理命题的重要方向,也是彰显治理艺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举措。在构建跨边界、协同式公共管理体系进程中,由于打破了原有的组织顺序、结构层级,容易产生新的协同冲突与矛盾,直接引发了协同效率低下、协同融合程度不深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面对新的公共治理环境,通过以审美共通性为研究基础,将公共艺术的美学理念与公共管理的抽象思维相融合,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构建多元协同的公共管理体系,营造多元参与的良性治理格局,力争实现公共管理的最佳绩效。

审美共通视域下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的协同逻辑

审美共通是情感共鸣的生动体现,也是感性理解与知性判断的有机统一。公共艺术既是公共文明的艺术积淀,也是公共文化的生动建构。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整合多方力量,采用多元手段执行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以有效维护公共利益的综合管理活动。从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看,两者具有共通的审美逻辑,通过采用广泛认同的审美形式、文化符号,凝聚协同共识,构建艺术化、高效能的协作式公共管理机制,更好适应新的管理语境。

一、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协同的理论逻辑

公共艺术是公共诉求的艺术再现,是政治学在艺术空间的生动彰显。公共艺术所传递的审美概念,不仅是设计理念的艺术表达,更是公共权力的空间体现。从审美共通角度看,通过培养大众的公共艺术素养,有助于激发大众参与公共管理的积极意识,提高大众公共管理参与水平,切实提升公共管理效能。一方面,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集中呈现,也是公众意见、公众意志在公共领域的艺术表现,通过聚焦大众审美,积极面向公共领域开放,才能形成具有公共性的艺术空间。公共性是激发大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关键因素,也是构建新公共管理格局的核心内容。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关注公共需求,更好满足公众的真实需求,最终形成共建、共享的现代治理格局。另一方面,公共艺术蕴含的美学共识、知性判断,不仅丰富了公共管理的微观认识,也为完善公共管理协同机制提供了全新思路。积极坦诚、理性沟通是实现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有效协同的前提,通过以协同共生管理模型为基础,突出公共管理的人本化理念、艺术性管理手段及规范性管理行为,充分释放公共管理的创新活力与价值空间,构建包含科学管理手段、丰富公共艺术的协同管理机制,从而助力公共管理真正解决复杂问题,切实回归公共本质。

二、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协同的主体逻辑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合法性的基础,也是实现公共艺术价值的前提。公共管理与公共艺术都生动彰显了“大众为核心”的主体逻辑,通过以大众主体为基础,注重倾听公众心声,表达公共话语,不断优化管理手段,为构建协同机制提供了现实可能。其一,公共管理与公共艺术均以维护公共利益、回应大众诉求为导向,注重引导公众参与。在公共艺术领域,大众的真实感受、艺术境界与精神体验决定了设计走向与美学风格,只有充分体现对大众的人文关怀,才能生动彰显公共艺术的综合价值。在创新公共管理进程中,通过完善公民参与,建设开放政府、透明政府,增强大众对公共管理的信任,最终实现公共管理的综合价值。其二,公共管理与公共艺术均以大众为中心,以维护和增进大众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通过切实维护大众利益、倾听大众心声,充分保障了公共管理的合法性、有力彰显了公共艺术的价值意义。其三,公共艺术是以大众审美为导向的艺术活动,公共管理是对大众人文关怀的生动体现。公共艺术只有充分面向社会大众,才能始终保持生命力。与此同时,只有在公共性框架中,完善公众与艺术家、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机制,才能最终实现公共艺术的综合价值。在制定公共决策、设计公共管理制度时,只有聆听大众真实声音,完善大众与公共管理者的对话、交流机制,才能更好维护公共利益。因此,共同的主体逻辑决定了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具备良好的协同基础。

三、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协同的实践逻辑

公共艺术是开放、包容等精神在公共空间的生动实践,通过构建平等交流、共享互动的队伍空间,使艺术语言、审美理念转化为公共精神、公共服务与公共审美等话语方式,从而为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有机协同提供了实践可能。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协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实践过程,通过深度挖掘公共艺术蕴含的美学理念,及时调整公共管理政策,探寻对公共管理创新的现实启发,全面提升公共管理绩效。首先,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呈现共振式协同关系。两者在技术赋能、协同增能的基础上,通过调动大众参与实践的自觉性、自发性,更好满足公共管理及公共艺术的现实需求。其次,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呈现互补式协同关系。通过对公共艺术、公共管理等优质资源进行组合,构建有机协同机制,将在化解资源供需错配问题的基础上,有力破解以往公共管理效能不足、管理体系覆盖不完善等多元问题。最后,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呈现拓展式协同关系。公共艺术是基于社会实践形成的美学认知与文化体验,在创新公共管理实践时,通过将公共艺术蕴含的美学内涵、艺术思维以合理的方式融入其中,将有效化解公共管理存在的现实矛盾、复杂冲突,规范公共管理的具体流程,确保实现公共管理的最佳成效。

审美共通视域下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的协同实施机制

推动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协同发展,是构建创新、开放、包容公共治理体系的重要方向,也是从审美共通性出发,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的现实选择。基于此,以实现及维护公共利益的审美共通为基础,推进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有机协同,需要强调艺术创作及管理实践的本体性,充分融入对大众的人文关怀,进而在提升公共管理绩效的同时,为大众提供规范、有序、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一、以理念协同为基础,加快公共管理智慧化升级进程

公共艺术是艺术与大众生活、艺术空间与公共空间有效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汇集公众理念的关键平台。在构建公共艺术与公共管理协同机制时,通过汲取公共艺术蕴含的简约美学、规范理念,引入智慧治理手段,重构公共管理体系,在完善公共管理流程的同时,不断提升公共管理效能,充分优化公共治理体系,更好实现善治目标。其一,推动公共管理向智慧治理方向发展。与传统治理工具相比,智能技术具有精准决策、精确分析等优势。在推动公共管理数字化、智慧化转型进程中,要坚持以技术赋能治理为基础,以服务民生为导向,通过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公共管理实践,构建智慧、完整的现代公共治理体系,进而在精准辅助公共治理决策的同时,便于采取更加精准、高效的管理行为。其二,推动公共管理向简约治理方向发展。智慧技术的社會属性,为全面提升公共管理效能提供有力支持,借助技术优势,充分赋能公共管理体系,简化、优化公共管理流程,培育大众自治组织,倾听公民声音,塑造开放包容性公共管理格局。其三,推动公共管理向规范治理方向发展。通过整合公共管理数据,搭建开放式公共治理平台,促进数据信息、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实现有机融合,从而打破传统公共管理局限,采用更加规范的公共管理手段、行为,营造更加灵活、生动的公共管理生态。

二、以文化协同为内核,加快公共管理内涵化发展进程

美是源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是通过合理想象对各种感觉元素进行改造所形成的特殊体验。审美的共通性,使公共管理能够从公共艺术中汲取美的语言、融入对美的生动认知,更好彰显公共管理的人性化本质,全面提升管理效能。首先,以协作式公共管理生态为基础,通过营造文化协同氛围,优化公共管理流程,构建职责明晰、运行高效的公共管理体系,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不断增强公众的认同感,全面提高公共治理水平。其次,以提高公共管理能力为重点,以丰富公共服务及产品为核心,充分汲取公共艺术的美学内涵,推动公共艺术有机融入公共管理体系,将在增强公共管理行为规范性的基础上,塑造良好的公共组织形象,全面提升公共组织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助力公共管理向高效能、智能化方向发展。最后,以实现公共理性为导向,通过完善协同要素,建立技术辅助的公共决策体系、开放动态的政策机制和动态变化的管理体系,推动公共管理向合民意的方向发展。

三、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取向,采用基于大众真实需求的公共管理艺术

公共艺术的价值判断以作品是否实现公共性为依据,只有回归公共性语境,将民主、开放、包容等精神融入公共空间,才能最终完成公共艺术作品的价值。公共管理以实现、维护公众利益为目的,只有真实关注公共利益,遵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才能实现公共管理的实践目标。第一,在创新公共管理实践进程中,管理者应坚持以维护大众利益为核心,灵活使用技术工具、治理手段,通过确立正确的公共管理观念,不断提升公共管理活动的艺术魅力,更好回归公共管理的本质。第二,公共艺术以构建互动环境为基础,以增强大众的广泛认同为导向,通过打破静态、单一的艺术设计理念,融入大众审美趣味,以流动、发展的艺术语言,塑造了审美共通的艺术空间。面对新的管理环境,在汲取公共艺术理念,构建协同式公共管理体系时,通过坚持人民主体论,真正回应大众的现实需求,为大众提供高质量、多元化的公共服务,进而营造有机协同的公共管理生态。第三,要以促进公民有效参与为切入点,以实现有效共治为目标,在全面提升管理效率的基础上,通过合理采用政治艺术手段,积极重构公共管理模型,引导相关主体有序博弈,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管理,更好维护公共利益。

四、以有效治理目标为重点,构建艺术化的公共管理模型

公共管理作为一项高度协同的实践活动,想要提升公共管理绩效,需要充分整合多种资源、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积极学习、借鉴新的管理手段、思维模式,不断拓宽管理空间,以实现最佳治理目标。一是将治理语境与公共管理有机融合。公共艺术既是重要的艺术形式,也是公众体验美的重要实践。面对新的治理语境,在创新公共管理时,通过构建艺术化的公共管理模型,增强公共管理的透明度,培育大众生成良好的公民意识,构造普及式、参与型公共管理文化,积极推进公共管理民主化建设,促进公共管理向规范、理性方向发展。二是将治理资源与公共管理有机融合。与传统公共管理强调提升政府的治理效率、治理能力相比,在新公共管理视野下,需要将政府、公共组织、社会大众等多方力量纳入管理活动,构建分工明晰、全员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进而在合理调配管理资源的基础上,规范公共管理行为,全面提升管理绩效。三是将艺术审美全方位融入公共管理体系。公共艺术彰显的美学理念是创新公共管理体系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对艺术审美进行合理分解,使其与公共管理的形象建设、公信力建设、管理艺术手段等有机融合,在关注管理效能、管理价值的基础上,真正体现公共管理彰显的人性之美。

公共管理与公共艺术具有情感共鸣的审美共通感,具备融合、协同的天然基因。将公共艺术蕴含的美学思维、规范理念融入公共管理,既是全面优化公共管理实践的生动体现,也是化解管理冲突、减少决策摩擦的重要手段。在新的管理语境下,为构建创新开放、协同共享的公共管理体系,需要坚持以全面增强公共管理创新能力为导向,以精准、高效地完成公共管理任务为目标,通过整合、运用相对有限的公共管理资源,积极诠释公共管理的艺术气息,持续规范公共管理行为,构建系统完整、精准施策的公共管理体系,确保公共管理实践始终充满活力。[课题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公共艺术多维助力上海旧区改造与社区生态系统再造研究”(项目编号:2020BWY028);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資助项目“环G60城乡创新及可持续设计研究”(项目编号:DES2100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青年科研团队培育计划资助项目“公共艺术与智慧环境空间研究”(项目编号:QNTD202109);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一流课程培育项目(项目编号:k202207001)]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大众协同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