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2023-05-30
杂文选刊 2023年1期
也说“我发誓……”
现代社会有些人爱说假话,发誓就是通过撂狠话,要你相信他是真的。然而,你不发誓,别人不相信你,你若发誓,或许别人就更不相信你,这不是悖论,因为现在很多发誓已经反过来,变成了忽悠的代名词。如果是假的,你用发誓来证明是真的,只能越发越假;如果是真的,因为发誓市场已被假的占领了,别人也很难相信你。于是,发誓就变成了语言游戏,誓言也越发越狠,超过了度,比如,发誓有多么好:把“好”“很好”“最好”,好到极限了,还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个开放句式,“更”是可以重复的——你爱咋想咋想。要想消除信任危机,关键不是看你怎么说,而是怎么做。
(读2022年12月《说说“我发誓……”》)
曹 勇(安徽)
好事别办砸
惠民工程,好事吧。且说,旱厕改水冲厕。农民靠种地,种地要肥料。农家肥无疑是优质肥料。水冲厕把人粪尿都冲走了,农家缺了肥料,怎么种地?只能叫农民用化肥。化肥比农家肥差远了。农村大都没用上天然气,北方农村冬季寒冷,冲厕就是个问题,水管冻住,还得用开水冲,劳民伤财。最低工资,好事吧。好多省给打工者核定了最低工资,原本是为了打工者的利益。让人没想到的是,比如设定了每月5000元的最低工资,原本能找到2000元的工作的弱势群体,忽然就失去了工作機会。没有了收入来源,基本生活亦难保障。保护儿童,好事吧。贫困地区的孤儿为了活下去,到附近的工厂或小店打工,老板出于怜悯收留了他们,提供食宿,甚至帮助他们继续读书。雇佣童工是违法的,老板要接受巨额罚款,而被辞退的孤儿失去了庇护,也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只能重新开始流浪。好事办砸了,我也不知道是谁的责任。我只知道办好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读2022年11月《善良之地狱》)
苗志学(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