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运用

2023-05-30雷彤彤

佛山陶瓷 2023年5期
关键词:设计运用现代建筑传统文化

雷彤彤

摘 要:现代建筑设计西方建筑理念、方法等已经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让很多中国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痛心疾首,开始研究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因地制宜,有选择性引入地方历史文化、古代建筑设计理念等,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受到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运用,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内涵及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再从人文观念运用、建筑材料选用等各个方面分析传统文化的具体应用方法,总结当前相关研究成果,在探究中总结经验,反馈到后续的现代建筑设计中,以此来不断提升现代建筑设计质量与独特性推动其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建筑;设计运用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时,首先需研究传统文化的意义,其是各个民族发展积累的文化内容,是基于儒家思想,对各类思想文化的整合。将传统文化中极富代表意义的文化内容保留下来,明确其富有特点的内容,即为文化元素的体现。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内容,其涉及丰富、种类多样,如书法、竹简、皮影、壁画、刺绣、陶瓷、节日、乐器等;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也阐释了历史发展进程,其间形成了灿烂多彩的中华文明文化知识,各种文明在不断地传承与积累、传播,各行业专家、学者在研究传统文化元素时,熟悉其艺术表达方式,基于此进行处理与应用,可让传统文化元素在引入、应用时更具时代特征,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运用意义

2.1发扬传承传统文化

进入新时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各种文化元素的入侵,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发展方面逐渐表现出后继无人的场景,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不了解、不熟悉、无所谓的态度,反而对日韩、好莱坞、欧洲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对于中国文化的长远发展来说极为不利。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运用,在整体规划、建筑风格、装饰装修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可形成对年轻人直观的视觉冲击,并产生长远、持续的影响,久而久之,改变其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主动去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以此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1]。

2.2放松生活快节奏

当代年轻人大多面临着比较沉重的生活压力,陷入快节奏的钢筋水泥生活中无法自拔,甚至有很多人处于抑郁边缘,针对该种情况,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调整与优化,改变单一的钢筋水泥结构,在建筑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去观赏、体验建筑的美感,获得短暂的心灵释放,从传统文化元素中吸取乐观、向上等积极元素,进行自我开导与鼓舞,从而实现身心良好发展。

2.3建立响亮名片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让建筑从一片钢筋水泥建筑中脱颖而出,在提升建筑本身居住体验感的同时,还可成为一个区域的响亮名片,带来良好的相关收益,如上海金茂大厦、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教学楼、北京香山饭店等,这不但打响了该地的名气,而且吸引了很多人慕名而来,对当地的实业、旅游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

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运用策略

3.1人文观念运用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人文思想是重要组成部分,且在现代建筑早期发展中已经有所体现,展示出建筑本身的文化影响力,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需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民居风格,因地制宜,突出当地特色风格。关注以下要点:

(1)以中国礼教中的“人”为建筑设计基点,结合建筑功能、所处地域环境,对各类建筑风格区别对待,如部分建筑讲究速度、经济、效率,如航空站、医院、实验室、工厂等,部分建筑重感情,甚至需当作艺术品对待,如陵园、风景名胜区宾舍、公园亭榭楼台、骨灰堂等,在进行设计时就需讲究对应的文化氛围,以此来提升设计效果[3]。

(2)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可借鉴地域古建筑文化中的空间设计形态与布局方式,如在四合院设计时,引入庭院化的空间设计形态,实现建筑功能性与日常生活起居的充分融合;在进行江浙区域园林设计时,可通过空间错落与建筑内容物的层递式安排来达到“移步换景”的观赏效果;在福建漳州土楼设计时,可通过独特的空间形态“圆”,将功能、审美、空间等结合在一起,这种空间形态设计的借鉴、延展,对比古建筑文化元素、哲学元素、审美元素等有着较大不同,表现出更加灵活的状态,但对设计水平要求也较高,需设计人员结合建筑功用、当地生活习惯等展开具体的设计作业。

(3)在突出当地特色风格时,需设计师对当地的基本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如可参考杭州来福士,设计理念源于钱塘潮,将借涌潮现象的优美曲线及层层相叠的自然形态,以现代美学的表现手法,展示出与周边环境相呼应的建筑形态,不但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而且凸显当地风景,有着较大的设计美感。

3.2建筑材料选用

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1)在各个建筑位置的应用。建筑表面:以石筐技术为例,围绕铁丝笼,里面放置石头,形成大的模塊,可放置在河流两侧,抵御侵蚀。应用该种理念,将原本废弃的小石头进行外部包裹,可提升建筑模块硬度与美观度;室内使用,如石材、砖、木材等的应用,可让建筑室内别具一格;户外景观设计,如休闲椅、花坛等,以中国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其应用现代心理学,使得传统材料成为情感传递的载体,在抵达纪念馆的广场上,地面上基本覆盖完了白色的鹅卵石,如同死去的同胞,寸草不生,象征着死亡,与周边绿草新城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对死亡与生命的悲痛[4]。

(2)中国传统材料与新材料、新技术的融合使用,以生土建筑为例,其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所用建筑材料生土来源于自然,但这种建筑寿命较短,已经较少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而实现其与现代新材料、新技术的融合使用,可让其重新焕发生命力,如甘肃省毛寺村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应用当地传统土培建造,具备较好保暖、呼吸功能,再通过人工改造,让建筑利用人体散热维持室内温度,这种因地制宜、就近取材的方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简化施工工序,且在现代化技术的加持下,防水能力、防蛀能力大幅提升。

(3)营造建筑氛围。氛围,指的是建筑带来的空间感受,环绕于人周围而引发情感共鸣,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引入“青瓦”,如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将传统建筑中的屋顶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钢结构进行有效结合,在关键时刻可遮风挡雨,并营造历史气息厚重、淳朴雅致的建筑氛围,且瓦的颜色、纹样、形状等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有着密切的关联,可对人形成积极的影响。

3.3传统色彩应用

不同建筑对于传统色彩的应用需求有着根本性不同,以下进行具体化分析:

(1)中式客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要发挥传统色彩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作用,需注意色彩与建筑空间布局的契合性,即结合建筑内部实际情况选择传统色彩元素,分析中式客厅结构,大多布局方正、视野开阔,整体呈半开放式,在选择传统颜色时,可围绕“红棕色”展开设计,给人严肃、端庄之感,为降低整体肃穆感,窗帘可选择蓝白配色,提升环境柔和度,并起到分隔空间作用。 (2)中式餐厅装饰设计。餐厅功能定位是提供舒适用餐环境,可选择与客厅颜色相搭配的红棕色,保证建筑风格的完整性、统一性,餐桌选择实木色,与餐厅整体色调保持一致,推拉门可设计为玻璃门嵌红棕色门框,提升空间视觉体验[5]。

(3)中式主卧装饰设计。主卧主要用于休憩,需在了解业主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对应颜色,为保证整体颜色的协调性,可用于客厅颜色一致的蓝白色窗帘,其中蓝色是冷色系,可起到安神作用,与空间功能契合,墙壁、床体上的悬浮装饰可选择黑白色,给人舒适、安静之感。 (4)在传统材料应用时,最为重要的是与建筑空间的适应性,如北京香山饭店,其提取苏州园林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等传统造园符号,在与周边环境紧密结合的同时,整体建筑用灰砖线角、白色抹灰墙面等传统做法,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基本色调白灰应用到极致,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体验。

3.4字体元素运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字可彰显其独特魅力,尤其是书法字体,其蕴含韵律、虚实、轻重等特性,是中华民族艺术精神所在。关注以下要点:

(1)结合建筑设计方案、功能特征等,灵活选用宋文、甲骨文、汉字等元素,实现文字图案在建筑中的应用,在实现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还可提升建筑本身艺术效果,如上海金茂大厦,前厅内八幅铜雕壁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其通过汉字,从甲骨文、钟鼎文,一直到篆、隶、楷、草的演变,反映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6]。

(2)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形式体现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处理好建筑设计中两者关系,才可有效提升设计质量,并以字体元素装饰建筑整体,提升建筑文化内涵;此外还需结合当地的城市特征、历史底蕴,如西安,为十三朝古都,本身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在建筑设计时需凸显恢宏庄重,在选择书法艺术时,以楷书、隶书、篆书为主,同时还可在建筑设计中引入当地名人作品,如四川可用苏轼、河南可用王铎等,这对宣扬当地文化、体现当地特色来说有着较好的作用。

(3)个性与共性处理。字体、书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需处理好个性与共性、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因地制宜,展示城市风貌,结合建筑风格,可通过素描、书法、油画、摄影等加以点缀,如苏州城市建筑设计时,苏州博物院白、黑为主色调的书法艺术,苏州公交站台上直入眼帘的书法作品等,不论是具象还是意象的书法艺术形式,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气息都相对契合。

3.5传统文化符号

传统文化符合应用,主要体现在:

(1)雕刻文化。雕刻,不单单指传统工艺下的木雕或者石雕作品,还包括该种文化展示效果下的其他工艺,如仿真加工、机械雕刻等,如现代建筑外墙中的石材雕刻效果,以传统材料为模仿对象,通过石材提升建筑文化感、厚重感,又如在广东比较常见的重视转调门楼,其包括门额、门头、横梁、柱子四个部分,多在门额、门头上雕刻出各种传统文字与图案,包括山水、龙凤、福寿禄等,寓意美好,不但实用性较好,且极具艺术与文化价值[7]。

(2)瓷器文化。瓷器在中国发展已有数千年历史,将其引入到现代建筑中有着较大的可行性,较为成功的应用案例如江西馆“东渡青筑”、湖南醴陵市陶瓷艺术城、景德镇余姚瓷宫、天津瓷房子、江西南昌万达茂建筑群等,分析瓷器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特征,主要是依靠其本身的器型之美、材料肌理、色彩纹样等。以青花瓷为例,分析其材料肌理,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肌理光滑、明如镜,釉面上色效果极好,其二是破碎陶瓷堆积的独特形式,带来丰富视觉层次感,实现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四周环境契合,平整度好、抗腐蚀性能高,主站是瓷釉面自然之美,并具古朴典雅气质。如天津瓷房子的大门、屋檐、房顶、窗户、门柱等皆为瓷器、瓷片所包裹,房子肌理大部分由古瓷碎片堆积而成,建筑整体风格、景观环境高度一致,各种元素、材料相互联系,通过瓷器提升了建筑的生命力。

(3)除了雕刻文化、瓷器文化,功夫、丝绸、孔子、太极、木版水印、钟鼎文、汉代竹简、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等都可作为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从而给建筑设计带来新的体验与思路。

4结论

综上,文章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运用展开了重点论述与分析,建议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分析各项运用策略在实际落实中的优势与不足,发扬优势、弥补不足,不断提升传统文化元素在应用中的實际价值,推动现代建筑设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竹君.现代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研究[J].地产,2023(3):45-48.

[2]李昭.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陕西建筑,2023(2):47-49.

[3]张民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23,45(1):118-120.

[4]王海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厨卫,2022(5):1-3.

[5]徐振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A,2022(5):29-32.

[6]潘伟,张新鹏,夏峰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2022(3):7-9.

[7]张哲.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与创新——基于中国国学中心(国学研究与国际交流中心)的设计思考[J].建设科技,2022(3):90-92.

猜你喜欢

设计运用现代建筑传统文化
环保工程设计中绿色环保理念运用研究
浅析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
古典园林景观的艺术特征和设计运用
浅析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结合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建筑木雕花窗艺术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