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除了园林,还有小桥流水人家
2023-05-30平江路的一叶扁舟
平江路的一叶扁舟
走啦,用脚步丈量世界。
“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跟我来,带你还原课本上的苏州园林的移步换景,近距离体验“如在图画中”的美感。
提起苏州,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姑苏城外寒山寺,还是唐伯虎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抑或拙政园?狮子林?虎丘塔?太湖?平江路?还是山塘街?
初中学习过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一度十分向往苏州园林,然而等真的去拙政园,就后悔了——首先是太大,逛得累;二是苏州处处都是园林。路边随意一个免费的公园,也是园林,姑苏真的太悠闲浪漫了。
姑苏是老城区,景点之间,基本上走路都能到。随意穿梭在小桥流水人家间,就会发现老城区的魅力。白墙青瓦,水榭楼台最为常见——这里的水系四通八达,房屋都沿着河流分布,无愧于“江南水乡”的名号,而平江路和山塘街更是其中的翘楚。
平江路据说保存了古城最完整的形态——难怪一下车穿过马路,看到碧绿的河,河上的乌篷船,偶尔路过几个穿汉服的行人,瞬间感觉穿越回到古代。低矮而古老的两岸商铺,最高不过两层,一眼望去,全是繁华的街景,以及仿佛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
古桥、客栈、老树、亭台,河下不时经过的乌篷船,岸上成树的桂花香……这一切,似乎从未改变,脚下的坑坑洼洼的石板也可以证明。任何文艺青年都抵挡不了平江路,随意走进的一家店,雕梁画栋之际,隐约可以窥见千年的沧桑,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结合得近乎完美。
至于十里山塘,那是另一种感觉。下了地铁,从老城墙走过,山塘街被平分成两段,看似毫无差别,都是白墙青瓦的两层建筑,实则大有文章:一侧走去,都是苏绣、水墨画、团扇一类的店铺,偶尔可以见到假山园景的点缀;而另一侧,则更为接地气,全是叫卖的商贩,水果蔬菜最为常见,即使是服装,也可讨价还价,让人感觉像是来到了菜市场。
这影响苏州的高雅形象吗?不影响,苏州的菜市场都是极为干净而且安静。记得刚到双塔市集时,看到木制的桌椅、昏黄的灯光、精致的餐具,还以为是仿日式的餐馆。走入深处,闻见鱼腥味,才知道原来是个菜市场。
评弹是一定要听的,听不懂江浙的吴侬软语也可品茶听曲;明信片是一定要寄的,毕竟这里处处都是天空之城;太湖是一定要去的,毕竟阳澄湖的蟹也快熟了。至于苏州博物馆,作为贝聿铭老先生的封山之作,你忍心错过吗?提前了好几天预约,当走过忠王府,眼前看到的苏博和周围的建筑浑然一體。内里更是处处展现出苏州园林的魅力,池塘边的枯山石,展厅隔壁的竹林,绕过池塘的回廊,又是一处不经意的园景。无愧于“移步换景”的名号。
苏州,园林最为著名,但和小桥流水人家也处处相得宜章。总而言之,当你来到苏州,就仿佛踏进了丹青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