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为基,俭为本
2023-05-30宫海鹰
宫海鹰
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文明深处,有一个熠熠生辉的瑰宝,带着轻柔的春风,吹过一路芬芳,这种血脉中流淌的品质传承至今,绵延流长。《朱子家训》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司马光直言《家范》比《资治通鉴》重要;曾国藩家训使他能做到一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葛孔明《诫子书》中对子女“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老父亲的谆谆教导,无一不在启迪、诲诫、矫正着年轻一代的人生方向。历史是一面镜子,家风、家训是镜中精品,是融化在我们血液里的家族灵魂,要辈辈传。
“勤劳节俭”朴实无华的四个字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它闪着耀眼的光。
提笔回眸,岁月的年轮一圈一圈转着,时间从指缝间匆匆流走。从记事起,父母就一直告诉我,勤劳节俭,他们的人生智慧影响着我,陪伴着我前行,我想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吧。
我家的家风没有写在纸上,也没有刻于牌匾之上,只是父亲时常地叮嘱几句,以及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前行中努力的身影印在了我的记忆深处。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勤劳节俭是向前的生生不息的动力。成长中父母的陪伴,他们的一言一行的教导是给我最大的礼物。
勤劳,立家之基。吱呀……门响了,父亲从外回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脸上露出敦厚的微笑,这幅画面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那时我们一家还生活在松花江边的一个小村子里,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他们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与人为善,勤劳肯干。我成长的岁月中,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早出晚归为这个小家忙碌的身影,是他们的言传身教影响着我去塑造良好的习惯和品格。
父亲非常勤劳,在那个困难时期,父亲一直坚信,只要踏实肯干,日子差不到哪里去。小时候,我们家的小院儿虽然简陋,却十分整洁、温馨。窗台下,始终整齐地排列着几把父亲亲手用高粱穗儿做的扫帚,好看又耐用;秋季的小院里,用细绳串起的高粱秆上,晾晒的瓜果菜干,是入冬后餐桌上的美味;冬天,冰雪覆盖着大地,他也闲不下来,上山砍柴,清扫积雪,父亲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勤快人。父亲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有干不完的活,他现在六十多岁了,做完手术后,身体刚刚恢复没多久,就陪着母亲忙东忙西。看到父母两鬓微霜,蹒跚的步履,眼角的细纹,我想正因为忙碌,他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吧。父亲和母亲凭借他们的勤劳和踏实肯干,养大了我和弟弟,父亲常说家中的每一个人都努力一点点,多做一点点,这个家庭就会往前进步一点点,即使再困难,全家人拧成一股绳,日子也比蜜甜。
节俭,兴家之本。古语有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勤俭持家,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过时。父亲时常对我说人勤穷不久,一个生活节俭的家,就算是贫穷,也只是暂时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从小我就知道,要知大事,立大志,不管结果如何,学习和工作上一定要“勤”字当先,生活上要节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高中毕业我顺利考上师范校学习,毕业后进入学校教书,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当时的说法是拥有了“铁饭碗”,父亲再三叮嘱,在单位里要多做一点儿,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吃亏,眼中要有活,毕竟勤快的人到哪里都不会被讨厌的。有工资了,生活也要节俭,不能因为生活好过了,就浪费,要坚持勤俭持家,他常把一句俗语挂在嘴边——“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这些年生活越来越好,父亲仍然生活上十分节俭,父母的克勤克俭,精打细算,让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让我的成长多了许多幸福感,也让我养成了勤俭的品质。尤其是走上管理岗位之后,勤俭持家的品质让我受益至今。现在一有时间我还喜欢陪着他们闲聊,从中还能吸取父亲多年的处世经验和为人的智慧。
我的家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式的家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个家庭的家风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的传承,“家风正则后代正,家风淳则后代淳。”质朴的家风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好的家风是民族前进的保障,是砥砺前行中开出的幸福的花。只要我们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家训,祖国才更加繁荣富强。
编辑/莉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