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后服务如何助力“双减”落地

2023-05-30本刊编辑部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1期
关键词:双减学校服务

本刊编辑部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旨在从国家层面用有力的行政手段,让教育真正回归到学校教育当中来。“双减”政策落地一年来,课后服务推行实施中,许多学校都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有了不少的感悟和收获,当然也存有各种困惑。近日,名师公开课举办系列线上论坛,特邀北京市丰台区和义学校校长王海燕、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副校长李婕、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校长唐国忠、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林菁,分享自己学校在课后服务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实践探索。

课后服务推动“双减”落地,课程开发提升育人质量

构建多元的课后服务,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建设是“双减”背景下提升育人质量的重点。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各级系列文件精神,以服务好家长、成全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精心统筹规划,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开发课后服务课程,以精细化的作业管理课程、多元化兴趣课程让“减负”在学校课程中落地。学校、教师各尽其力倾心管教,家长、社会协同配合,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课后学习需求,实现课后服务课程化,提升课后服务的品质,解决了放学后家长监管难、辅导难的困境,满足学生多元成长需求,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赞誉。

有序开展:合理规划,细化课后延时课程安排

课后服务含午休午托服务、下午课后服务、晚自习,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细化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及内容安排,有效实施多样化育人活动。

午托管理从第四节课下课后开始到14:00午休结束。学校合理规划休息与学习时间,错峰用餐,全程有老师监管。九年级送餐至班级,其余年级分两个时段进食堂,11:40~12:00与12:10~12:30。先用餐的年级用餐后从12:25~13:00进行学科辅导或自习,推迟用餐的年级先进行小五节学科辅导,再用餐。用餐后散步回教室后自习。13:05所有学生统一午休。每班有一名教师全程管理。

小学部将下午课后服务规划为两个时段,开展必修+选修课程。第一时段为必修课程,为作业托管时段,时间为4:00~5:00,内容为学科作业辅导、书写练习、阅读指导;第二时段为订单式特色选修课程,时间为5:00~6:00,课程内容为体育、艺术、科创等动手实践课程。所有学生须在本班参加必选课程,含语文、数学、英语,完成作业后再去参加选修特色课程。必修课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保质保量完成学科書面作业,提高学习效率和正确率。

晚自习服务只针对九年级开展,每班一名教师全程跟班,每天都安排不同学科教师,方便为学生提供各学科的答疑服务,解决学生学习、作业完成中的疑难。每天晚自习结束前10分钟,分别由两位科任老师进行点评与学科指导,总结促进学生提高晚自习的学习效率。

五育并举:开发课程,丰富课后延时课程内容

学校努力挖掘课程资源,将原有社团活动与课后服务相结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发了体育、艺术、动手实践三大类别的45门课程,以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课程供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自主选择,为学有的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完成必选课程之后,可自主选择一门选修课程,同一年级课后服务期间,实行走班制。

提升品质:调配资源,保障课后延时课程实施

学校将现有场所资源、教师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素养自主选择服务时段和授课内容,课程中心与后勤保障中心合理调配安排了体育馆、美术、音乐、科学、信息技术、书法室等专用教室,保证课后服务落到实处,发挥教育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此外,还引进社会优秀师资进校园,开设武术、击剑、舞龙舞狮等课程,丰富优化了师资结构,提升了课程教学的专业化,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推动促进:加强管理,建立课后延时课程管理的长效机制

学校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监督小组。课后服务领导小组负责课后延时服务领导工作,督促各中心、教研组、年段落实课后延时服务的各项工作。课后服务工作小组由课程建设中心及相关学科教研组长组成,负责学生志愿报名、编班、特色课程策划、教师安排、课后延时服务期间学生纪律督查、课程执行情况巡查等工作;学生发展中心负责日常学生组织、管理工作;安全保障中心负责场所设施、人员流动的安全巡查工作;后勤保障中心负责课后延时服务教室、场所安排等工作,各中心各司其职,协同服务。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工作小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除此之外,我校建立课后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对于在课后服务中主动担当的教师,在教师的工作量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作适当考量,通过机制的激励,充分发挥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教师将课后服务作为课堂教学的正常延伸,不予差别对待。

方便快捷:运用平台,以大数据助力课后延时课程管理

学校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助力课后服务课程的实施,及时了解家长对课后服务的需求,运用大数据平台让学生自选特色课程,统筹编班,通过大数据平台开展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及家长的诉求,及时调整服务方案。

(文/ 林菁)

“三优”推动“双减”,探索教师队伍发展新样态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小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年轻教师急剧增多,目前教师总数达223人,教师平均年龄在34岁。“双减”政策出台后,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面临了新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组队优化,提升教师素养。一是凝智——团队建设。加强学校管理团队、骨干名师团队、优秀班主任团队、学科教师团队的培养;在教师培养方式上,采用梯队模式,成立启梦教师成长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营、特级教师种子站;在加强团队建设和创新梯队培养方式基础上,健全奖惩机制,建立一支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形势和要求的新型教师团队。二是聚力——校本研修。“双减”背景下,校本研修以集体备课、课堂展示、听课评课、专业文本表达为重点,将教育教学常规的反思、重建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以此推动教师基于实践情境的专业发展。三是赋能——名师在线。为“双减”政策落地赋能,依托杭师大优质教育资源,我校邀请名师入校,着力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包括名师课堂诊断、名师专业讲座和名师科研引领。四是把脉——作业设计。要求教师从理念和行动上做起,高度重视作业设计和研究,将过去习以为常、随口布置的作业转向更加科学、更加立足学生、更加面向未来的作业。

资源优化,创新育人格局。一方面,依托杭师大资源优势。一是“借智”,专家团队齐助力。专家助力主要面向托管服务中兴趣类服务,发挥专家的导师作用,指导教师改进不足,使课后托管内容更加多元化。二是“择善”,高校志愿者甄选。针对我校课后托管全覆盖的问题,学校积极引进、择善挑选杭师大学生志愿者,协助管理基础拓展及各类拓展类课程等。三是“引力”,博士课程启动。为了提升托管服务的品质,学校还开设了五门“博士课程”。另一方面,拓宽社会优质渠道。一是“扬才”,发挥家长条件优势,在课后服务时段安排“家长志愿者”,协助学校参与课后托管服务。二是“笃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校与地处仓前的梦想小镇里的钱爱仁堂合作,引进中医药课程,使课后托管服务更接地气;在课后服务阶段,各社团根据需求增设社会实践项目,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服务优化,保障教师权益。一是实施弹性上下班。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科教师,当天早上可适当迟点到校或者下午提早离校;实施“双减假”,将教师课后服务时间折算成时间积分,用储蓄的时间积分兑换“双减假”,便于教师解决家务事。二是倡导数字赋能。引进云思智学评估软件,帮助实现精准作业管理;开通视频会议系统和教研视频系统,鼓励各类会议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布置的由视频会议落实,可以通过视频教研开展的,由视频形式多渠道便捷教师研训模式;开通电子请假系统,系统校级干部外出请假报批实现网上报批。三是完善惠师举措。为深入贯彻“双减”工作,让每一位教师快乐从教,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暖心的关爱措施,如妈咪小屋、休闲驿站、每周健身圈等。

(文/ 唐国忠)

绿茵场上展英姿,体育赋能促“双减”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北京市丰台区和义学校积极探索课后服务内容,改进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并坚持锻炼,在运动中提高身体素质,收获乐趣,展现和义学子的青春与活力。

创编特色课间操,让运动充满快乐。学校把体育课中学习的体操动作、韵律舞蹈、队列队形融入素质操,包含基本动作练习、力量与柔韧练习、协调与耐力练习等多种素质练习。

举办多样联赛,让运动充满竞争。学校提出“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课新模式,开展足球联赛、篮球联赛、跳绳比赛等竞赛活动,既有个人赛,又有团体赛,在比赛的带动下,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

师生共同参与,让运动充满温情。运动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学校倡导全体教师参与学校体育活动,平常正颜厉色的教师,亲自参与到班级比赛中,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秋季全员运动会、春季趣味运动会,一起来到大课间跳绳打球,一起呐喊拼搏,一起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师生感情得到有效提升,班级、年级凝聚力显著增强。

坚持发展特长,让运动塑造品牌。学校重点发展曲棍球运动,全校共60多人参加曲棍球社团,聘请专业曲棍球教练,多次在国家、市、区级比赛荣获冠军。球队还经常参与国际交流,在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中屡获佳绩,学校还被评为曲棍球的后备人才基地和北京市传统项目校。

(文/ 王海燕)

幸福课程搭建学生成长的广阔舞台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基于此,北京八中固安分校注重在盘活资源课程化、健康生活活动化、课后辅导生活化、主题阅读系列化、服务质量可视化等方面做好课后服务。

盘活资源课程化。学校立足区域,盘活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优势,形成“航天精神铸人、学科思想育人、自然生态立人”的育人体系。课程分为“基础类、拓展类、研究类”三个级层,为学生成长提供丰富的课程套餐,学生自主选择,满足不同潜质的学生发展需要。与此同时,“航空航天科技教育和自然生态生命教育”系列课程群,是学校课后服务的课程特色,旨在开阔学生视野,对课内知识进行补充和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健康生活活动化。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让学生发现幸福、体验幸福,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方面,依托校级心理名师工作室,开设“注意力训练营”“学习力自助技能训练”“校园灯塔朋辈互助计划”“人际适应训练团体辅导”等系列心理课程,引导学生通过沙盤游戏、心理剧、减压操、心理涂鸦等心理艺术表达方式健康身心,具备幸福生活的能力。另一当面,课后服务时段开设多项球类运动,不仅保证了学生们的运动时间,同时也满足学生运动需求,掌握运动技能,锻造强健体魄。除此之外,学校充分挖掘空间资源和人力资源,依托学校餐厅并聘请厨师开展“以劳育德,以劳创美”系列劳动课程,增强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到劳动的不易与快乐。

课业辅导生活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注重基础性、探究性、开放性、趣味性,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强调探究生成、亲身体验,实现学科的育人功能,保障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获。

主题阅读系列化。校内教育教学有效延伸,提升阅读素养。学校致力将主题阅读系列化,开展科幻类、学科类、红色经典等主题阅读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书目,激发阅读兴趣,给予阅读指导,培养阅读习惯,形成阅读素养。

服务质量可视化。建立质量动态监测机制,助力学生成长。在课后服务实施中,注重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准依据,全面科学地衡量学生的发展。实现课后服务评价由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的转变,由结果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的转变,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文/ 李婕)

猜你喜欢

双减学校服务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