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道伤疤,都是岗位奉献的勋章
2023-05-30王健根廖俊卿
王健根 廖俊卿
从警16年,他已经记不起自己是第几次负伤了。
如今清晰可见的是,他身上有12处伤疤:在抓捕凶犯中,嫌疑人暴力拒捕,他右额被撞得鲜血淋漓,缝了5针;为控制“武疯子”伤害群众,他左手掌被刀刃割破,缝了3针;在处警中,嫌疑人抗拒执法,他右腿韧带被严重撕裂,住院手术20多天……江西省瑞金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情报中队中队长罗玮就是这样,每逢难事险事打头阵,工作学习当先锋,用铁血忠诚抒写着自己的无悔警察人生。
从来没有天生的钢筋铁骨。作为刑警,每一次行动都将面临着不可预测的风险,而这些“不可预测”往往与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密不可分的。
每一次都钻心地痛过,却从没有动摇下次再出发的坚定信念;每一块伤疤的留存,都将成为镌刻在生命中的荣誉勋章。
2022年1月8日,罗玮被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公安厅授予“最美基层民警”称号。他还先后获评赣州市、瑞金市“执法办案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红都平安卫士”“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民警察”,两次荣立三等功。
10年前,罗玮第一次荷枪实弹参加行动,缉捕毒贩。
根据前期侦查情况表明,在辖区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一废弃猪场内,有几个广东陆丰籍嫌疑人从事制毒贩毒的违法犯罪活动。这里毗邻广东省,多为丘陵地带,地势隐秘。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重罪,嫌疑人大都是些亡命之徒,甚至配备枪支、砍刀、爆炸物等暴力抗法。
当晚12时许,上级要求对该制毒窝点收网。通告称,嫌疑人身上可能有武器,参加行动的民警必须荷枪实弹,配备防弹背心、头盔。第一次置身于如此危险的境地,罗玮内心难免显得凝重,他甚至想给父母妻儿留下遗书。
罗玮默不作声,下定决心,在做好万全之策的同时,不失警察“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的豪情壮志。
当他和同事们迅速控制了制毒现场时,却发现养猪场内除了制毒的设备和物品外,空无一人。
是走漏了风声?还是……指挥部当即根据现场状况分析,嫌疑人极有可能利用夜间作掩护到市区运送相关物品了。为了不打草惊蛇,除留下幾名同事蹲守窝点外,罗玮和另三名同事驱车前往唯一进入该养猪场的路口蹲守。
果不其然,凌晨3时许,一辆厢式轿车从市区方向进来。在通知蹲守在窝点的同事后,罗玮他们驾车秘密尾随。这里路面狭窄,右边是山岗,左边是断崖……他们决定在一段狭长的山道中间行动,展开夹击、逼停、抓捕。
当在前面蹲守的同事出来堵截时,突然出现的情况令嫌疑人愣住了。此时,一旦嫌疑人反应过来,便会不顾一切驱车冲撞或者持械进行反抗,后果都不堪设想。
此刻,来不得半点犹豫,罗玮当即冲刺到嫌疑车驾驶室,拼命用手枪握把将车窗玻璃砸开,用枪口对准犯罪嫌疑人,大吼一声:“警察,别动!双手抱头!”
犹如神兵天降,犯罪嫌疑人惊惶失措……参战民警迅速合力将嫌疑人控制住。此时,罗玮才发觉自己的右手被车窗玻璃划破了3道深深的口子,整个手掌背血肉模糊。
此役,他们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当场从嫌疑人身上搜缴3把砍刀,查获冰毒2公斤、各类毒品原料2.2吨以及大量制毒设备。
今年38岁的罗玮,身高1.76米(在当地称得上是“大块头”),体格健壮,浑身上下弥漫着警察正气凛然的安全感。日常生活中,他的性格异常温和,给人以邻家大哥哥的体贴,可一旦有了侦查办案任务,尤其是在抓捕案犯时,他立刻就会变成一只“猎豹”,朝着目标猛扑上去。
在罗玮右额头上,至今仍留着一块明显的伤疤。每当有人问起这块伤疤时, 罗玮总是轻松地笑笑,但与他一起参加这次行动的同事当时却被吓得不轻。
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盛夏。罗玮和战友一同前往嫌疑人朱某可能藏身的城乡接合部。不料,刚到一民宅楼的单元楼梯口,朱某便从楼上沿台阶朝他迎面而来。罗玮知道,朱某是系列盗窃案的骨干成员,其反侦查能力极强,专案组多次组织抓捕未果。
机不可失!罗玮用眼神知会同事采取行动,便朝朱某迎了上去。岂知,时刻保持警觉的朱某突然猛地朝罗玮冲撞下来。机警的罗玮随即一个健步转身,使出了抱腿顶腰的擒拿技术,将犯罪嫌疑人扑倒在地。此时,壮实如牛的朱某光着膀子,加上浑身汗水的湿滑,像一条泥鳅般拼命扭动躯体挣扎,罗玮一时难以将他控制住……搏斗中,朱某将罗玮猛地朝旁边的墙角上一推,“砰”的一声,罗玮的头重重撞在墙角的瓷砖处,顿时右额头就裂开了一道口子,鲜血顺着脸颊流落在下巴、颈部,滴落在地上。
眼冒金星的罗玮不顾一切,咬牙再次扑上去,将朱某死死摁倒在地,与增援来的同事一起将朱某控制住。
此时大家才发现,犯罪嫌疑人的右手,已经挣扎着就要掀起旁边路面的一块砖。
同事们说,因为体魄健硕,更因为他胆略过人,每次抓捕行动,他总是冲锋在前面。16年来,他先后参加抓捕行动600多次,抓获犯罪嫌疑人1000余名。
而罗玮却自豪地说:“每一块伤疤,都伴随着一次的成功抓捕,一个嫌疑人的犯罪终止,就是一枚事业成功的荣誉勋章。”
刑警,除了一次次英勇无畏的缉凶制暴外,更多的还是案发现场的勘察、案件疑点的调查摸排、相关信息的捕捉、犯罪证据的获取、犯罪心理的重构、与嫌疑人智慧的较量……令许多人没想到的是,罗玮这个形体上的“大块头”,头脑里却蕴藏着侦查破案的“大智慧”,他还担任了情报中队的中队长。
随着大数据在刑事科学技术上广泛的应用,合成作战这个新课题也摆上了公安机关的“案头”上。7年前,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罗玮,被选送到赣州市公安局学习合成作战的理论与实践运用。合成作战,原本是军事理论,在侦查办案行动中通过统一指挥,实现诸警种协同配合,优化整合警务和社会相关资源,以充分发挥整体威力,以快速达到克敌制胜之目的。学习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半个月,但却为提高罗玮的侦查办案效能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这是个涉及多警种多学科的技术融合课题,罗玮便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摸索各种新技术新战法,并不断地丰富着瑞金市公安局的刑事侦查网上作战平台,为侦破全市各类新型犯罪案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2年8月19日,局里接到一起蹊跷的报案。
辖区赖某前来报案称,其妹妹赖某萍已失踪4个月有余。拨打其电话,无人接听;而家里人偶尔也能接收到赖某在微信里发来的一些简短文字信息。而询问妹妹丈夫钟某,他则称妻子外出务工了。
赖某萍的蹊跷失踪和其丈夫钟某对此的漠不关心,罗玮敏锐地嗅出其中另有隐情。
在经过一番初查,直觉告诉刑警们,隐情的背后极有可能是一起命案。于是,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迅速启动重大案件侦破机制。
罗玮主动担负起信息研判的重任。
连续11天,罗玮吃住在办公室,昼夜对当事人的信息进行梳理、筛查、碰撞……由于案发时间已经过去了4个多月,许多现场证据已经灭失,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了尽快查清案情,梳理出每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他多次秘密查证,甚至模拟犯罪嫌疑人心理,前往疑似案发地附近勘察路线。
8月31日,通过大数据汇集、碰撞、研判和秘密调查,在大量证据信息的支撑下,所有证据都指向赖某萍的丈夫钟某。于是,专案组将这宗人口失踪案转为故意杀人案立案侦查。很快查实,钟某与妻子因矛盾发生口角,遂用被子强力捂住妻子口鼻不松手,导致赖某萍窒息死亡。为了逃避承担法律责任,钟某便在家里用菜刀将赖某萍分尸,并用密封桶运至其农村老家后山的山洞里藏匿。
9月1日,专案组决定抓捕犯罪嫌疑人钟某。考虑到钟某居住在一栋老式的自建房里,结构复杂,物品堆放零乱,负命案重犯手中可能携带凶器……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又是罗玮“毛遂自荐”带队,他冲在最前,踹门、闪身入室、按压、扭手腕、戴上手铐……一气呵成。
案件成功告破。至此,瑞金市公安局连续9年实现现发命案全部侦破的工作目标。
合成作战,除了为大要案提供指挥、技术和保障支撑外,更多地服务于日常微小案件的侦查破案、打击防范、抓捕追逃、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上。近3年来,罗玮利用信息研判等合成作战平台,协助侦破各类其它案件800余起。
1998年8月5日清晨,辖区象湖镇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鐘某某因家庭纠纷,持刀将分居在岳父家的妻子杀害。案发后,瑞金市公安局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钟某某,并对其开展了抓捕工作,但钟某某早已逃之夭夭。此后,警方一直未放弃追逃工作,但限于信息技术等原因,追逃工作一直没有进展。
犯罪嫌疑人未归案,公平正义未得到彰显,这成了瑞金市公安局刑警的一块“心病”。从2018年初开始,该局对历年命案积案进行细致梳理,组织精干警力成立“一案一追逃小组”,并将该起20年久侦未破的命案积案作为攻坚重点,开展破案攻坚。
20年渺无音讯,犯罪嫌疑人钟某某之前留下的有效线索极其稀缺,大家都感到无从下手。
作为攻坚小组成员的罗玮却不信邪。人只要生活在世间,便离不开吃穿住行,就与水电、通信、银行、交通以及人情世故密不可分。于是,他昼夜查阅比自己警龄还长的陈旧案卷,以嫌疑人钟某某为中心,从梳理嫌疑人的亲朋好友、以往的关系人以及生活习性等入手,依托大数据合成作战平台,用科技手段融合实战警务,进行不断地梳理、分析、碰撞、研判。
此时,钟某某正游弋在浙江省德清县的乡村之间,靠贩卖老鼠药为生,他隐姓埋名,早已断绝了与家人的任何联系……而罗玮在浩瀚的大数据中仅凭与钟某某关联的一则信息,就成功锁定了身负命案在逃20年的钟某某的栖身之处,将其抓捕归案。
落网后,钟某某不禁感叹:“我隐藏20年了,自以为做到了天衣无缝,可没想到还是在劫难逃。”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作为局命案积案攻坚组成员,罗玮紧盯历年每一宗命案积案展开深度研判,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抓住极度有限的点滴抽丝剥茧,为生者权,为死者言。仅在近两年时间里,罗玮运用大数据合成作战平台梳理、碰撞、分析、研判出命案积案的各类信息3万余条,获取有效线索2000余条,成功破获命案积案8起,其中15年以上的命案积案达7起。
由于工作原因,罗玮几乎每天都要与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打交道”,时时充满着挑战、艰险、刺激。
在一腔热血专注探案擒凶、打击犯罪的同时,在群众遭遇痛苦的时候,罗玮又总是柔情似水,尽情奉献出一片片爱民情怀。
2022年春节刚过,这一天适逢辖区壬田镇三天一次的圩日,按照以往的惯例警情总是会多一些起来。
忙碌了一整天的罗玮,显得有些疲惫。
晚饭刚扒拉几口,便接到村民刘某的求助电话,刘某称其父亲清晨从大龙村的家中步行到圩镇赶集,直到此时也还没回家。
大龙村地处偏僻,距壬田镇街圩约5公里山路,此时春寒料峭,还伴随着淅沥沥小雨,年过七旬的老人一旦出现意外……罗玮心急如焚。在问清楚老人行走路线、衣着特征等情况后,他丢下饭碗,迅速奔赴沿途寻找。
然而,罗玮骑着摩托车从圩镇至大龙村的路线寻找了一遍,却不见老人的踪影。于是,他又返回圩镇重新寻找,当得知老人在一烧菜饭喝了不少酒后,罗玮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天寒地冻的,假如老人醉酒倒在沟渠里,后果不堪想象。于是,他迅速将情况向村镇干部和派出所领导作了报告,建议组织沿途干部群众参与寻找;他和同事手持电筒,沿着道路两边的沟渠,一路喊着老人的名字继续寻找。
一遍、两遍、三遍……近3个小时过去了,却还是不见老人的踪影。
天漆黑一团,气温越来越低,衣服被打湿了,民警们在争分夺秒。
22时许,罗玮和同事们终于在距离刘某家1.5公里一个偏离机耕道约10米的水渠里,发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老人。
罗玮不顾一切地跳入水渠,用双手扒开布满的荆棘,小心翼翼地扶起老人,并迅速脱下自己的雨衣、棉衣为老人换上。
背着烂醉如泥的老人,罗玮深一脚浅一脚地行动在泥泞机耕道上……直至老人脱离危险、送回家后,同事们才发现罗玮的右脚被荆棘划伤,渗出的鲜血染红裤腿。第二天,扭伤的右脚踝关节处红肿起来,不得不一瘸一拐地走进了医院。
谈起右脚踝关节处这块不易看见的伤疤,罗玮憨厚地笑了笑说:“部队战士把负伤叫‘挂彩’,我管它叫‘勋章’,是民警岗位奉献的光荣‘记号’。感知群众的冷暖,是公安工作的‘温度计’”。
这就是罗玮,一个公安机关最基层的默默无声拼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