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厂小会计逆袭成中国女首富

2023-05-30辛佟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陈建华纺织厂恒力

辛佟

凡是接触过范红卫的人,都觉得她不像那种“霸道总裁”。说话平和有力,梳着朴实的马尾,就像企业里普通的管理人员,丝毫没有亿万富豪的强势。

这种温和与从容,和她的成长环境有着重要关系。范红衛1967年出生在苏州市,虽然不是什么名门大家,但家境还算小康。范红卫的父母非常恩爱,也都是懂生活情调的人。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和欢笑的家庭里成长,她从小性格就活泼开朗。

范红卫虽然只有大专文凭,但在那个年代,这已经超过了许多同龄人。加上她苦学财务知识,在当时也算得上人才了。所以离开学校不久,她就在苏州一家国营纺织厂担任会计。这份工作,令不少同龄姑娘羡慕。

平时,范红卫依旧钻研各种财务知识,这也为后期她办企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有趣的是,当时因业务关系,范红卫认识了她现在的丈夫陈建华。对方是个身材魁梧的帅小伙,而且说话幽默风趣,给范红卫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经交谈,范红卫得知,陈建华也是苏州人,家住农村。与她不同的是,陈建华是个贫苦家庭出身的孩子。没读过多少书,为了混口饭吃,13岁就跟着同乡去建筑工地打零工,成了一名“泥瓦匠”。

谁料人有旦夕祸福,在工地的一次意外事故中,陈建华的两条腿被砸成重伤,后来伤势虽然渐渐好了,却无法再去建筑工地上干重活。也就是说,他的手艺废了,必须另找出路。

虽然没上过几年学,好在陈建华脑子活络,很快就发现了一个赚钱的门路。当时,江浙沪地区的纺织业盛行,在生产过程中会遗留下来一些废丝。这些废丝对工厂来说就是无用的垃圾,随便给点钱就处理了。陈建华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发现,这些废丝经过认真加工后,还可以二次利用,而且和原来的原料没什么区别。这真是“变废为宝”。陈建华大喜过望,马上找亲朋好友四处借钱,采购了加工设备。然后,他就从各个工厂回收废丝。因为是“垃圾”,对方自然很乐意卖给他。就这样,陈建华毫不费力地用不多的钱,收购到了数量可观的废丝。经过加工处理,再出售给需要的纺织企业。范红卫所在的这家国营纺织厂,就是他的大客户之一,两人因为业务往来,也熟络起来。

范红卫最初对这个能吃苦的农村小伙充满同情,觉得他没啥文化还能白手创业,真是太不容易了,所以每次给他支付货款时,都非常利索,生怕他因为手里没钱,影响收购废丝。对于范红卫的暖心照顾,陈建华非常感激,但他做梦也没敢往感情方面想过。

毕竟,两个人的身份悬殊太大了。一个是大学生,堂堂大型国营纺织厂的会计,一个是没文化的农民,他们简直就是“两个星球的人”。不料,经过几年的接触,范红卫对他的好感却与日俱增。她觉得陈建华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而且有眼光、有理想,是普通农村青年远远无法相比的。于是,不知不觉中,竟对他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情愫。

久而久之,范红卫和陈建华就有了密切的往来,比如下班后一起喝茶聊天。有趣的是,无论在一起吃饭或喝茶,范红卫都是主动买单,弄得陈建华很不好意思。

陈建华打心里喜欢这个善解人意的女子。可他爱慕归爱慕,崇拜归崇拜,却没有勇气去追求她。因为在他眼里,范红卫是“白天鹅”,自己充其量就是个“泥瓦匠”,想娶她,无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所以,每次当范红卫有意无意地提到对他很有好感,以及男大当婚这类话题时,陈建华总显得有点尴尬,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该如何谈论这种话题。

有时陈建华也会主动给她讲自己的梦想,那就是从小穷怕了,他要靠收购加工废丝先攒一笔钱,然后开一家大工厂,这样父母后半生的生活就有保障了。他甚至想过,也许某一天,自己会在苏州买房子,让全家人都成为城里人。范红卫听了不由笑出声来,她欣赏陈建华的淳朴和野心,不断鼓励他放开胆子干,路都是踩出来的。

陈建华记住了她这句话,后来和当地的很多纺织企业都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业务量成倍增长,短短几年间,他通过这种赚取差价的方式,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事业上初步取得成功后,陈建华信心倍增,也有勇气追求范红卫了,再加上范红卫本来对他就颇有好感,两个年轻人很快就成了恋人。范红卫告诉他,将来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要多读一些好书,这样视野就开阔了。陈建华对女友惟命是从,闲暇时,把她买来的有关企业管理和经营方面的书籍,认真阅读。很多看不懂的地方,就向范红卫请教。在他眼里,博览群书的“范老师”,几乎“无所不懂”。

有趣的是,当范红卫的家人得知她找了个没文化的乡下小伙子后,都颇感惊讶。在父母看来,她压根就是胡闹。此事更是在亲友中引起轩然大波,几乎没人敢相信。因为按那个年代的择偶观念,陈建华属于妥妥的“高攀”,大家都认为他根本就配不上范红卫。

接着就是“轮番轰炸”,大家都苦口婆心地劝她“悬崖勒马”、回心转意。别看范红卫平时很文静,但遇到婚姻大事这种原则性问题,却毫不退让。她没有被“身份标签”遮住眼睛,而是看到了陈建华身上最难得的品质:聪明上进、敢于拼搏,隐藏着万丈雄心。

范红卫认定他是个“潜力股”,是值得托付终身的伴侣,这辈子非他不嫁。话都说到了这份上,众人见她铁了心要和陈建华在一起,也只好由她去了。

就这样,陈建华经过猛烈的爱情攻势后,终于抱得美人归,幸福地与范红卫步入婚姻殿堂。

上世纪90年代,企业所有制改革,个体经营开始发展。范红卫敏锐地觉察到,这是百年难遇的好机会。她不甘心一辈子当个碌碌无为的小会计,而是想干出一番事业。她非常信任丈夫的能力,于是婚后不久,她毫不留恋地扔掉了国企的“铁饭碗”,辞职帮丈夫打理生意。

当时,事业爱情双丰收的陈建华,却迎来了新的人生难题。他知道,自己的赚钱方式很简单,而且只是一个中间商,随时都有被替换的风险。摆脱了贫穷的陈建华却萌生了更大的想法,他要创办一家自己的企业。

1994年,陈建华正在苦思冥想寻找新出路时,忽然得知,老家南麻镇的一家國营织布厂,因经营效率低下入不敷出,濒临倒闭,正准备对外出售。打听到确切消息后,陈建华立即回家和妻子商量,是否能买下这座纺织厂。

令范红卫颇感惊讶的是,在那个“万元户”都很稀罕的年代,陈建华已不声不响地存下200万元,这在当时绝对称得上一笔巨款。她开玩笑说,没想到自己竟稀里糊涂地嫁了个百万富翁。一顿调侃,陈建华也被她给逗乐了。他解释说,婚前之所以没告诉她自己的“家底”,主要是担心,钱会左右爱情。

范红卫到这家纺织厂仔细考察后,觉察到这是一次不可错失的重大机遇。必须拿下它!但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他们立刻找镇领导商量。谈判并不顺利,镇上不希望把工厂卖给私人老板,更何况问价的还是两个年轻人。最后陈建华打出感情牌说:“我也是南麻人,厂子卖给我,总比卖给外地老板要好。”对方这才点头。

当时陈建华手里有200万现金,而买下这个厂子却需要369万元,缺口很大。范红卫又拿出自己和爸妈的所有积蓄,以及四处奔波大量借贷,总算凑够了这笔数目庞大的资金。收购成功后,范红卫将其更名为吴江化纤织造厂,这也是吴江地区第一家正规的民营企业。

一直搞财务工作的她,心里也清楚,实际上这是一步险棋,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这个厂子能起死回生,所以当时很多老板都不敢接手。面对一个岌岌可危的企业,再加上负债100多万元,夫妻俩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血本无归,跌入万丈深渊。

尽管如此,范红卫还是给丈夫打气说,虽然买下这个厂充满风险和不稳定,但也蕴藏着巨大机遇。

夫妻俩没有多想,马上开始投入纺织厂的运转工作。没想到,他们刚接手,工厂的员工就在一夜之间全走光了,只剩下老门卫和保卫科长。范红卫和丈夫赶忙四处找离开的员工了解情况,这才得知:原先工厂存在多种弊病,员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意见,始终得不到重视;纺织厂的业绩很差,工资总是拖到年底才结算。工厂转手后,老板又如此年轻,员工们觉得不靠谱,便纷纷离开自谋出路。

了解到这一情况,夫妻俩商议后立即做出决定:借钱补发全部拖欠的工资,并且定下规矩,每月15号按时发工资,绝不拖欠工人一分钱。这让大家有了一种踏实笃定的感觉:虽然是在私企,但还是像在国企一样稳定。

除此之外,范红卫还制定了一套颇为先进的管理制度。凡是原来靠关系上位、作风不正的管理人员,都被撤职;紧抓原料进口和产品销售两道关,减少脱产管理人员的数量,避免工厂内部腐败的现象。这些措施的效果立竿见影,员工们拿到范红卫发的工资后,纷纷回到工厂。同时,职工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的新式制度,激发了大家的热情,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很快面貌焕然一新。

在经营上,范红卫敢想敢干,她很快做出了一个让人颇感意外的决定,在资金已经很紧张的情况下,她仍坚持花钱来更换现有设备,引进新机器。原因很简单,这些旧机器太过落后,出货慢。这也是这家工厂效益差的根源所在。更换设备需要拿出重金,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起初丈夫有些犹豫。范红卫帮他吃了颗定心丸,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打翻身仗,就必须得更换。

从银行贷款换过新设备之后,生产效率果然大大增加,产量一下子就上去了。再加上新产品的推出,一时订单不断增加。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范红卫凭借着积累下来的财务经验,调整企业财务结构,让每分钱都能花在刀刃上。老公带领销售团队,深入一线推销商品。1995年,工厂盈利1000多万元。1996年,盈利翻倍至2700多万元。

夫妻俩的感情很好,彼此之间心意相通,生意也做得越顺利。凭借着良好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厂子蒸蒸日上,范红卫夫妇不仅还清了全部债务,还有了不错的家底。

谁知1997年却发生了金融危机,当时很多纺织厂不堪重负,开始变卖设备,价格非常便宜。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范红卫的工厂在出货上也受到一些影响,多亏企业现金流充足,没有被波及太多。不少老板朋友劝她采取收缩战略,并强调“现金为王”。

谁料范红卫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马上出手低价回收纺织设备,她坚信,危机过后市场需求量一定会大增。事后证明,范红卫的决策是正确的。危机过后,纺织业迅速复苏,利润率大升。

因为之前购进了大量机器,他们夫妻的化纤织造厂,已经成为苏州当地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范红卫和丈夫很快就成了江苏排得上号的富豪。

2002年,夫妻俩又创建了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总投资达32亿元。在此基础上,他们整合旗下吴江织造厂等企业,于2003年11月成立恒力集团。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2009年又新增60万吨化纤聚酯项目,这次使恒力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商。在此之后,范红卫夫妻就成了国内化纤巨头,改变了我国在高端纺丝市场上受制于人的境况,也让恒力集团走向了世界。

2010年,范红卫年产20万吨的工业丝项目正式投产,采用的是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这一年,她又大手笔投资260亿元,在大连长兴岛建设石化产业基地。猛地一看,这个弯似乎拐得有点猛:怎么一下子从纺织业跳转到了石化行业?这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个“卡脖子”的问题。范红卫说,想要生产出化纤产品,几乎都需要从国外进口PTA原料,中国企业根本就没什么议价权。而且公司还经常面临因原材料短缺而减产的风险。

范红卫和丈夫痛定思痛,决定打破这一局面。经政府部门批准后,他们迅速建立了PTA生产基地,开始进入这一在国内还是空白的生产领域。该项目当年还进入了国务院振兴东北的重点项目名单,备受关注。

经过多年发展,“恒力”已然成为国内的巨头企业之一。2021年,恒力集团的年收入高达7323亿元,比名震世界的华为还高出950多亿元。

2022年10月,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榜实时数据,范红卫以643亿元的身价,一跃成为新晋中国女首富。

范红卫说,她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要归功于背后有老公这个“贤内助”,夫妻俩取长补短,珠联璧合,最终书写了商业神话。难怪有人说,范红卫和陈建华,堪称商界的一对“神雕侠侣”。

猜你喜欢

陈建华纺织厂恒力
EXISTENCE AND CONCENTRATION BEHAVIOR OF GROUND STATE SOLUTIONS FOR A CLASS OF GENERALIZED QUASILINEAR SCHRDINGER EQUATIONS IN RN∗
巧学记事三大招
改革开放初期,南平纺织厂女工在纺纱。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十一化建大连恒力项目转观念 拓市场 结硕果
亏损的恒力石化装入恒力股份引发普遍争议
纺织蒸发式节能净化空调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应用
从酒驾之治见证法治恒力
聚焦数列热点题型
恒力石化公司20 Mt/a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大连开建
纺织厂空压管网的节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