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对红烛自证心
2023-05-30赵文清
赵文清
原 文 阅 读
红 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燒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吧!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
文 本 解 读
闻一多先生于1922年7月赴美国留学,攻读美术专业。虽然学的是美术专业,但他怀揣一颗诗心,诗歌逐渐占据了他的精神空间。留学期间,他切身体验到了弱国子民在强国所遭遇到的无处不在的歧视与欺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对祖国深厚的爱,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1923年9月诗集《红烛》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
真诚叩问之心
《红烛》是闻一多先生第一部白话诗集,内容上分“李白篇”“雨夜篇”“青春篇”“孤雁篇”“红豆篇”五个篇章。课文《红烛》是这部诗集的序诗,展现了作者的一段心路抉择历程,有着鲜明的反封建和爱国主义特征。
全诗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种种矛盾冲突。第一节中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诗人的心”为何难以和“红烛”相比。诗人把自己内心的赤诚和红烛比较,“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那“赤诚”可否如红烛一般?此句昭示了诗人的一种自省意识。第二节中诗人对红烛的生命“价值”进行追问,“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这是对毁灭自己才能产生价值的生命形态的追问。在毁灭与创造之间,为何不能获得一种平衡?这个追问体现出闻一多诗歌自觉的生命意识。接下来,诗人对红烛燃烧的生命“情态”进行追问。“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意思是既然知晓必须以牺牲自己才能获得生命的价值,那就应该有一种达观的心态,坦然面对牺牲,但为何又表现出“悲伤”与不甘?为了改变这种认知,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主观化解读,他解释道:红烛应该是因为残风侵袭、烧得不稳而“着急”得流泪。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红烛不是为生命的流逝和燃烧而痛苦,而是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忧虑。这种解读是诗人对传统意象的有意反拨。最后,诗人揭示了耕耘与收获之间的矛盾。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红烛”因为对未来感到迷惘,所以不得不放弃对收获的期望,诗人借此强调生命最有价值的是“耕耘”本身。这与同时期鲁迅先生的“行走就是意义”的观点相似,是诗人自省之后对生命价值的再领悟。
诗人一边追问,一边自答,自答的过程其实就是心路抉择的历程。诗人对“红烛”这个古典意象进行翻新,表现一个在矛盾痛苦中纠缠挣扎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命成长历程。
赤诚燃烧之情
闻一多先生早期是面临着人生选择的矛盾的,我们从他的生平经历可以窥知一二。闻一多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如1922年赴美留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离开清华园、1943年参与争取民主的斗争等人生经历不仅对他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使他的文艺思想发生了转变。闻一多的文艺思想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即早期为艺术而艺术的阶段、受到济慈影响誓做艺术的忠臣阶段、提倡将诗歌与劳动人民结合的艺术为人生阶段、为民主事业而奋斗的艺术为人民阶段。
有人认为,早期闻一多的主要身份是一个“学者”,他对诗歌带有学者自律的特质,他对绘画和篆刻的艺术追求也有着学者严谨的特点。当然,他的政治活动也有着学者“求真”探索的秉性和“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五四运动期间,他参加了以救国为宗旨的爱国学生运动。留学美国期间,他参加了“大江学会”的组建,他的政治理想逐渐清晰起来。留学期间遭受的种族歧视又使他的爱国情感更加高涨。也正因为如此,1925年他提前回国时,看到心中牵挂的祖国的面貌,不由万分失望。诗人在《发现》中痛苦万分地喊出: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有着艺术气质的人,也有着极高的艺术天分。1912年考入清华之后,他就以“善画”闻名于全校。他在美国学习美术也成绩优良。1923年他在给家人的信中说:“我进此专门学校后,益发对于自己的美术底天才有把握了。”此时,他还结识了很多国内留学的青年才俊,参加他们组织的戏剧社的活动,为他们做美术工作。
作为对学术研究本身有着兴趣的青年学子,闻一多也有着自己的学术梦想。他在1922年写给父母亲的信中就谈到急于回国“研究文学”的“理由”,他说“我并不怀疑我自己的造诣很属殊特”。这从他后期研究《诗经》《楚辞》和唐诗的历程中也可以看出来。
这些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捕捉诗句“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的丰富意蕴。是成就个人,还是燃烧自己、献身民众,这不是一个能随意做出选择的问题。多重人格理想的冲突在他的诗中得以体现。有人说,闻一多先生的情绪、气质与鲁迅先生极为相似,都是“愤激、深沉、苦闷、压抑”的。正因为如此,他的诗体现了思考的深邃与情思的热烈,呈现出真诚朴质的特点。
诗中闻一多先生因爱国之心而生发的红烛情怀是真切的,因为这燃烧的价值是“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即投身于社会,为世人燃烧,不惜毁灭自身。一个人生命的另一些可能的价值在他下定决心之后也像烛光一样“烧蜡成灰”,而这种“烧蜡成灰”也在他后期成为“斗士”的人生轨迹中得以体现。为了真理和正义,面对特务的枪口,闻一多拍案而起,终倒在血泊之中,他像红烛一样为世人滴尽最后一滴烛泪。正如闻一多所说的那样,“诗人主要的天赋就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至诚求索之志
新诗的问题是诗坛上一直討论的热点。经过早期的发展,新诗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情感的浮泛、语言的粗糙和韵律的粗放。作为新诗的探索实践者,闻一多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用“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理论来进行诗歌创作实践;二是立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寻找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的最佳结合点。
《红烛》一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后者的实践。“红烛”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本诗开篇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引发诗意。李诗着力于写爱情,表现相思之苦与爱情的坚贞,表达的也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但闻一多借用古诗中的红烛“燃烧自己,发出光芒”这一形象特征,去追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一种有意识的转化了。李商隐诗中的“烛”的颜色并未写明,本诗却突出了“红”这一色彩特征,从而一改古诗中红烛吉祥、喜庆的文化寓意,着力渲染生命的热烈和悲壮感,闻一多将这一意象翻出新意。
诗人是怎样实现这种转化的呢?
首先,用强烈的主观情感引领全诗。诗歌开篇就“突兀”生问,将红烛意蕴聚焦于与诗人的“心”来比颜色,“红”的意义向着“赤诚”的象征义转化。随后,诗歌紧紧围绕这个意义来探究“赤诚”的价值。诗人像前人一样以心化物,“挫万物于笔端”,让诗歌呈现出意气风发的美态,但情思却是现代的。
抒发现代的情思适合立足于现代的背景。本诗的红烛不像古诗中的红烛一样摇曳于画堂、绣户,而是摇曳于中华的历史大背景中。它要面对“残风”的侵袭,要面对世人沉睡不醒的状态,要面对有形无形的“监狱”。这背景开阔而深厚,让“红烛”自然生发出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来。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幅背景的主色调是黑色,那么“黑”的强大和“红烛”的渺小之间就构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让我们体会到一位爱国游子深沉的忧愤,也更能让我们体会到这首诗的悲壮感和崇高感。
其次,采用感知物象、与物象对话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思。古典诗歌中有很多采用这种形式表现内心情思的诗,如“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诗人深夜独坐,深深的孤独让他眺望浩瀚夜空,幻想此时独居月宫的嫦娥的心情,这何尝不是在表现诗人孤寂的心灵。还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写辛弃疾罢官闲居时的痛苦,诗人只能借助与青山进行心灵交流才能获得一时的超脱。还有如“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张先《系裙腰·般涉调》),写主人公与新荷对话,问何时能和相爱的人相见。还有《红楼梦》中的《问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写的是林黛玉对命运的叩问,与《红烛》的表现形式相似。诗人把“红烛”当成人,直接与它对话。诗人强烈地抒发了对“红烛”赤诚精神的赞叹,并且反思自己是否也具备这样的品质,由此诗人开始了自我拷问之旅。
闻一多对古典诗歌意象进行“翻新”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他的《忆菊》《孤雁》《红豆》《秋色》中的意象。除此之外,闻一多还用艺术家“审丑”的眼光创造出了一些新的现代意象,如“死水”(《死水》)、“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静夜》)等,丰富了新诗意象的阵营。
闻一多先生对诗歌进行现代与古典结合、融通的实践是自觉的。他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一文中说,“一味地时髦是鹜,似乎又把‘此地两字忘到踪影不见了。……我们的中国在哪里?我们四千年的华胄在哪里”,“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呼吁新诗人“不忘我们的‘今时同我们的‘此地”,强调新诗在“保存本地的色彩”和“尽量地吸收外洋诗的长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这番话表明了他在大家一味追赶西方诗艺浪潮下的清醒,也是其独立而严肃的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