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3-05-30刘欣悦王建梁
刘欣悦 王建梁
摘 要: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1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上发布《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人工智能虽然可以支持教育管理与供给,助力学生学习与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但是也暴露出伦理与算法偏见等挑战。文章通过阐述该指南的价值、现实与政策驱动下的背景,分析人工智能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成效与挑战,总结出社会公正化、主体多元化、维度全面性与前瞻性等特征,提出要重视全球和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参与,建设平等包容的话语体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与人工智能高度衔接的教育体系等启示。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政策;政策制定
中图分类号:G5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937.2023.01.03
2021年12月7—8日,以“确保人工智能服务共同利益,促进教育变革”为主题的2021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旨在分享有关如何调整治理以引导人工智能实现教育和人类共同利益的相关知识,探讨各国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实现尚未兑现的承诺并促进学习的未来。会议召集了来自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和全球40多个国家的73位发言人[1],其中包括15国的部长或副部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会上发布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AI and Education: Guidance for Policy-makers,以下简称《指南》),旨在提升教育政策制定者的人工智能素养,为各国制定人工智能与教育政策提供支持。
一、出台背景
人工智能相关的新技术发展的巨大潜力,尤其是缩小数字鸿沟和确保优质教育方面的潜力,可以协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充分利用创新方法来确保所有人(尤其是最边缘化群体),享有包容和优质教育以及终身学习机会的权益。《指南》是在《北京共识》框架下编制的,旨在培养教育领域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政策制定者,并服务政策制定的实践人员与专业人士。
(一)价值驱动:人工智能促进SDG4的实现
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具有为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变革带来新的可能性的潜力。这些科技使自动智能制造流程和装置得以实现,标志着工业4.0时代的数字化转型[2]。
2015年,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了新的全球可持续发展17项目标。其中以教育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为基本原则,提出“提供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的愿景,即可持续发展目标4 (SDG4)。当前,全球教育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让全球正规或非正规教育的发展雪上加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UIS)2018年的数据,全球约有2.59亿儿童和青少年失学,总数包括5900万小学适龄儿童、6200 万初中适龄儿童和1.38亿高中适龄儿童。[3]疫情带来的大规模停学加剧了失学与学业中断情况,阻碍了学生的有效学习以及实现SDG4的进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政府合作,分别在2015年和2017年共同举办了关于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实现SDG4 的国际会议。2015 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通过《青岛宣言》。该文件强调,为在 2030 年前实现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目标[4],需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来加强教育体系、知识传播、信息获取、优质和有成效的学习以及更高效的服务供给。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入到以人工智能凸显普遍变革力量为特征的新时代,全球应该重视通过人工智能的作用,让教育在人工智能的推动和促进下实现跨越式发展。人工智能拥有解决一些当前教育难题的潜力,如减少接受弱势群体教育的障碍,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连通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等,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具。
(二)现实驱动:人工智能可能加深不同地区现有的数字鸿沟和不平等
在当前社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群体之间,由于對网络、人工智能技术地区、拥有和使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距,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信息落差及贫富的进一步分化。人工智能正以新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的思维、互动和决策,并且波及教育、文化、传播和信息等方面。虽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人类大有助益并可能惠及全球,但也引发根本性的伦理关切。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加深数字鸿沟与排斥,内嵌并加剧偏见,进一步导致歧视与不平等。联合国有义务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各国合作,对世界和平与安全作贡献,注重人的尊严和人权以及性别平等、身心健康、多样性,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向着负责任的方向发展,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
(三)政策驱动: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全球治理与监管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种种风险和挑战,目前全球各国相应政策讨论与监管框架变革的速度相对滞后。2017年6月,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举办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来自全球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成果。
2019年3月,联合国教育领域信息通信技术旗舰项目“移动学习周”(Mobile Learning Week)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共同举办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主题是“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大会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全系统影响,同时通过并发布成果文件《北京共识》,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相关伙伴一起加强在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
2021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工智能与学习未来”计划,旨在推出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未来学习方式的建议报告、关于在教育中使用人工智能的道德原则指南和关于培养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指导框架三份指导性文件。[5] 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41 届会议通过了《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作为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全球标准制定文书,建议书呼吁全球需要一个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
为引导人工智能服务可持续发展需求,2021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召开发布《指南》。该文件分别从人工智能的必备知识、在教育领域的实践与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挑战和政策建议四大方面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阐述,以指导政策制定者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带来的机遇以及应对随之而来的风险。
二、核心内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成效与挑战
(一)成效
人工智能可以提升教育的质量。过去十年里,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支持或加强学习的做法呈指数级增长。[6]疫情下学校封闭期间,这一趋势有增无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对政策制定者而言,应该将人工智能应用分为四大类别:教育管理和供给、学习和测评、终身学习、赋能教师和提高授课质量。
一是支持教育管理和教育供给。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应用于促进教育管理和教育供给。使用大数据来建设交互式数据可视化工具的公立教育机构越来越多,他们用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教育体系的最新信息。一些人工智能应用建立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希望实现学校管理的自动化[7],如应用于上课考勤、作业监管,校务监督等。从教育体系得来的大数据也有助于教育供给方面的政策制定。例如,为难民而设的学习管理系统,其数据输出有助于给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真实信息,成为给难民提供教育机会和支持的最优方式。
二是支持学生的学习和测评。人工智能支持学生的个性化与终身学习。例如,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程序中的智能导学系统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它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目标提供持续支持,帮助学生决定学习什么,不是以指令性智能导学的方式来教授学生。人工智能还能支持学生的学习测评。当前,有越来越多的阅读和语言学习工具正使用人工智能来增强对学生的检测。例如,一些自动翻译工具帮助学生阅读其他语言的学习材料,促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更容易地进行交流。
三是助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第一,助力教师监控网络论坛。人工智能技术正被用于支持在线教育,尤其是在教师上课时需要在网络论坛布置任务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分担任务,审核、通过学生发布的帖子内容、对学生的基本问题进行答疑。第二,助力教师协同指导,减轻重复性工作。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采取远程专家连线模式,让专家为乡村的孩子上课,而乡村教师只是做一些额外指导。[8]此外,人工智能可以将教师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帮助教师完成答疑、批改作业、检查学生出勤等任务。
(二)挑战
一是伦理问题与算法偏见。不少伦理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9],包括数据所有权、知情同意和隐私权等。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于迅速,全球的研究者并没有对目前人工智能暴露的伦理问题展开充分研究,各国的政策制定者为此协商、出台准则与政策也非常少,同时也没有颁布任何法律法规来约束这些问题。除了人工智能暴露出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的算法同样也会带来偏见。当人们以不合适的算法分析数据时,就会加剧偏见,对个人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11]。任何带有偏见的算法都会对任何学习者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学生的性别、种族、年龄、收入、社会地位方面。关于算法偏见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加重性别偏见与刻板印象。目前人工智能的多种应用显示其存有性别偏见。例如,亚马逊公司曾经在招聘的时候使用人工智能,但是女性应聘者受到歧视,是因为人工智能在自动化选择时,放大了对女性的偏见。此外,当前的人工智能还加重了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当今不少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助手强化了女性顺从、依附男性的角色。如苹果公司的Siri、亚马逊的Alexa,这些人工智能助手大都使用女性的声音与名称,且这些助手只能听从人类的命令。这种设定加重了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同样,人工智能助手提高了人们对于真实女性应该如何表现的期望。[12]
三是缺乏在教育领域有效应用的证据。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者们就已经尝试在教育领域使用人工智能。目前關于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都是证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如何发挥了作用,但是对于教育领域是否真正需要人工智能,并没有详细的研究来解答。[13]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几乎没有累积或可复制的研究实例,也缺乏有力的证据证明其规模效应。[14]此外,许多人工智能工具的所谓功效可能更多的是在于其新颖性而不是实质内容[15]。尽管不少人认为,疫情期间人工智能的学习用户剧增,但仍然缺少研究表明青少年会因使用这些技术而更多获益。因此,在政策制定者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解决疫情造成的教育问题之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防止现实与预期设想不符。
三、《指南》的总体特征
(一)社会公正取向
《指南》为推动公益事业与SDG4的实现,处处彰显社会公正的价值取向。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教育公平也被视为促进社会、教育发展和改善就业的重要方式。《指南》出台的内容便体现了社会公正的取向。其一,《指南》强调以人为本,在战略目标中提出,“确保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包容性和公平性”[16]。其二,《指南》强调促进性别平等。在人工智能所面临的挑战这部分显示,为了解决人工智能领域严重的性别失衡与歧视,人们应该在人工智能工具的开发中促进性别平等。《指南》提倡通过提升女童和妇女的人工智能技能增强她们的权益,在人工智能劳动力市场和雇主中推动性别平等。其三,《指南》呼吁人工智能应无差别面向全人类,并监管人工智能的偏见行为。《指南》认为,人工智能不得因为性别、残障、经济地位、种族或文化背景等而对人群进行分类和差别对待,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如难民或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不得加剧现有的不平等现象。
(二)主体多元化取向
无论是在商议、出台《指南》的过程,还是《指南》自身提出的政策建议,都体现出主体的多元化色彩。一是出席会议与商讨的主体多元化。2021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召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和从业者,有来自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和全球40多个国家的73位发言人。在颁布《指南》之后,来自柬埔寨、中国、埃及、巴基斯坦、葡萄牙、大韩民国、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的高级代表还在高级别小组中讨论了有关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全球治理与国家政策。二是《指南》自身建议强调多元规划,统筹全局。《指南》呼吁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应该统筹全局,联合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跨部门的规划与治理;要汇集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士,连同国际组织专家,让其为人工智能提供信息和建议。无论是在文件出台时的指向,还是文件提出的政策建议,都凸显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即多元化的深度合作是解决教育难题的重要途径。
(三)内容全面性与前瞻性取向
《指南》旨在为各国教育政策制定者分析成效教训,分享以人为本的政策方针,帮助各国政府和合作伙伴有效部署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公平、优质教育的实现。出于逻辑性与连贯性的考虑,《指南》详尽地介绍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与应用,无论是学者还是一般群众都能在最开始对人工智能有一个较为宏观的了解。《指南》介绍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所带来的效益,同时吐露对人工智能暴露的问题与挑战的担忧。
《指南》呼吁各国要进行跨领域科学治理,健全有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但是面向未来,《指南》更注重人才方面的培养。文件在多个章节都提到了面对未来,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其人工智能素养,并针对不同主体,提出了不同的培养建议。例如,就教师而言,要更新教师框架与培训计划;就学习者而言,强调对人工智能价值观与技能的培训;对教育系统而言,强调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以及学校课程体系的更新。
四、启示
各国针对人工智能出台的相关政策彰显出几个共同特点:重视数据管理与隐私;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开放性,如为群众提供机会,弥补信息的不均等[17];为人工智能提供经济支持。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发展的效益,促进教育的公平与机会均等,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各国的政策制定者须采取行动,以人为本、包容平等、赋能规划、统筹全局。
(一)重视全球和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参与
人工智能在全球内在掀起浪潮,影响到各个国家的教育,同时其本身暴露的挑战,也是不少国家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各国要强化共识,即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主要目标是促进学习,使每名学习者都能开发个人潜力[18]。各国指定的政策应该能对此目标提供反馈与支持。还应重视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参与,更好地发挥全球治理的作用。此外,各国不仅要关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内的应用,应该统揽全局,推进教育学与信息科学、脑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政策制定离不开各国政府、研究人员、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其他国家、国际组织的专家合作、商讨与指导。为此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政策制定与治理模式。
(二)建设平等包容的话语体系
确保人工智能能够保护全民权益,各国可大力呼吁本土主流媒体开展覆盖面较广、引人关注的文化宣传,通过投放人工智能关爱弱势群体、倡导性别平等、保护人权与隐私等相关的纪录片、访谈及广告等,潜移默化地使大众养成关注教育公平与包容的意识。其二,以学校为主要教育平台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平等包容意识,普及平等、包容理念,这具有广泛的现实与未来意义。在中小学以及高校开展的人工智能课程里,教师要注重就社会伦理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了解、熟悉人工智能在民主、性别、机会均等方面的正确价值取向。其三,以培养人类价值观为前提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强调符合伦理、公平均等、非歧视、保护弱势群体。政策制定者要了解人类价值观、技能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同时要了解社会企业与公民的责任。始终将人类权益放在技术应用的核心,努力解决人工智能暴露出来的如人权、偏见隐私等社会与伦理问题。
(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在制定教育战略合作目标、规划人工智能相关的制度框架时,要确保教育的公平性。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伦理机制尚不清晰。[19]制定者要遵循与借鉴国际公认的伦理规范,制定数据保护法律,保障人们的数据所有权、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确保人工智能收集、分析教育数据的过程可被家长、学生及教师监督和审查。促进有关人工智能伦理、数据隐私和安全性问题的公开讨论,确保人工智能用于积极善意的方面,解决知情同意的复杂问题。
同时还要出台相关监管规则,监测人工智能是否能减轻社会偏见;培养重视公平、公正人工智能的理念,监督人工智能工具接受关于性别、残障状况、社会和经济地位、种族和文化背景等数据代表性的培训;监督人工智能服务的多样性和对弱势群体的包容性,保障女童、妇女以及社会经济弱势群体能从中受益。
(四)建立与人工智能高度衔接的教育体系
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信息领域的高水平人才的缺口成为制约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应出台相关文件,将人工智能與目前的教育体系有机融合。将人工智能相关培训纳入大中小学的课程以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资格。开发相关研究生学位,同时注重对有关人才进行人工智能技能再培养;参考国际组织与他国经验,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完善高校的人工智能培养方案与体系。此外,教育部门可为相关管理者、教师普及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帮助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建立或强化培养本土人工智能人才的计划,并创建性别均衡的人才库。
参考文献:
[1]苗逢春.从“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审视面向数字人文主义的人工智能与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2):5-23.
[2]斯蒂利亞诺斯·米斯塔基迪斯,陆佳钰,蔡榕臻.工业4.0时代元宇宙赋能的智慧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22,35(6):11-15,75.
[3]UIS. Out-of-school children and youth[EB/OL].(2019-09-13)[2022-08-10]. http://uis.unesco.org/en/topic/out-school-children-and-youth.
[4]UNESCO. 《青岛宣言》倡导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达成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教育目标[EB/OL].(2015-06-04)[2022-12-28]. https://www.unesco.org/zh/articles/qingdaoxuanyanchangdaoliyongxinxitongxinjishudachengxinkechixufazhanmubiaozhong dejiaoyumubiao.
[5]UNESC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futures of learning[EB/OL].(2022-09-29)[2022-12-28]. https://www.unesco.org/en/education/digital/AI-future-learning.
[6]HOLMES W, BIALIK M, FADEL 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promi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EB/OL].(2019-03)[2022-08-11].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32180327_Artificial_Intelligence_in_Education_Promise_and_Implications_for_Teaching_and_Learning.
[7]VILLANUEVA C. 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EMIS) and the formulation of education for all (EFA):plan of action, 2002-2015[EB/OL]. (2003)[2022-08-15].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156818.
[8]iResearch Global. 2018 China’s K12 dual-teacher classes report[EB/OL]. (2018-07-10)[2022-08-12]. http://www.iresearchchina.com/content/det AI ls8_51472.html.
[9]JOBIN A,IENCA M,VAYENA 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global landscape of ethics guidelines[J].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2019(9):389-399.
[10][19]HOLMES W, BEKTIK D, WHITELOCK D. Ethics in AI ED: who cares?[J].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18(10948):551-553.
[11]HUME K 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the future—but it’s not immune to human bias[EB/OL].(2017-11-27)[2022-08-15]. https://www.macleans.ca/opinion/artificial-intelligence-is-thefuture-but-its-not-immune-to-human-bias.
[12]ADAMS 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a gender bias problem-just ask Siri[EB/OL].(2019-09-23)[2022-08-11]. https://theconversation.com/artificial-intelligence-has-agender-bias-problem-just-ask-siri-123937.
[13]NEMORIN S. F AI r-AI. project update #6[EB/OL].(2021-02-24)[2022-08-11]. https://www.f AI r-AI.com/projectupdate-6.
[14]DU BOULAY B.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 an effective classroom assistant[J].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2016, 6(31):76-81.
[15]HOLMES W, ANASTOPOULOU S, SCHAUMBURG H. Technology-enhanced personalised learning: untangling the evidence[EB/OL].(2018-08-30)[2022-08-11]. https://www.bosch-stiftung.de/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pdf/2018-08/Study_Technologyenhanced%20Personalised%20Le.
[16][18]UNESCO. AI and education: guidance for policy-makers[EB/OL].(2021-12)[2022-08-11].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6709.
[17]UNESCO. Steering AI and advanced ICTs for knowledge societies a rights, openness, access, and multistakeholder perspective[EB/OL].(2019-11-27)[2022-08-11].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2132.
AI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4:
An Interpretation of AI and Education: Guidance for Policy-makers
LIU Xinyue WANG Jianliang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At the 2021 International Forum on AI and Education, UNESCO issued the document AI and Education: Guidance for Policy-makers. While AI can support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delivery, student learning and teacher competence improvement, it also exposes ethical and algorithmic biases and other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value, reality and policy-driven background of the document. It also analyzes the effect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AI to educ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justice, subject diversification, dimension comprehensiveness and perspectiv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build and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to build an equal and inclusive discourse system, to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o establish an education system highly articulated with AI.
Keywo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policy; Policy-making
編辑 王亭亭 校对 朱婷婷
作者简介:刘欣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武汉 430079);王建梁,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武汉 430079)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与决策研究服务专项2022年度委托课题“需求导向的国外教育学术信息的检索与使用研究”(编号:EMIC-YJC-202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