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课下注释 走向深度学习

2023-05-30李学文

教育·教学科研 2023年1期
关键词:异体字兰亭集序王羲之

李学文

郭华教授认为:“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是简单的陈述性知识,而是通过努力去获得元认知知识。深度学习常常表现出深刻性、开放性、思辨性、本质性、创造性等特征。

注释属于教材中的助学系统,不仅能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更能明晰疑问,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合理利用课下注释,是可以有效促进学习的深入的。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必修下册第3单元选入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章第3段最后一句话是:“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王羲之《兰亭集序》)

“死生亦大矣”这句话,课文的注释是:“死生是一件大事。语出《庄子·德充符》。”读到这里,我不禁产生困惑:(1)庄子不是主张齐生死么,他妻子死了,他还鼓盆而歌呢,为什么这里又说死生是一件大事呢?(2)王羲之既引用庄子的话,似乎是赞赏庄子所说的死生是一件大事,可是下文中王羲之又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明明是对庄子观点的否定啊!而此处课文注释也说“一死生、齐彭殇,都是《庄子·齐物论》中的看法。”那么,庄子的观点到底是“一死生”还是“死生亦大矣”呢?王羲之此处的引用到底是肯定庄子还是否定庄子的观点呢?

要解决疑惑,还得看《庄子》原文是怎么说的。“死生亦大矣”这句话在《庄子》中出现两次。第一次在《庄子·德充符》中,原文是: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德”,并非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而是指一种心态。“充”指充实,“符”则是证验的意思。《德充符》讲述了五个故事,虚构了一系列外貌奇丑或形体残缺不全,但“德”又极为充实的人。引文节选的是第一个故事,说的是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跟从他学习的人却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庄子借孔子之口盛赞王骀“通晓无所依凭的道理而不随物变迁,听任事物变化而信守自己”,指出无所待,忘形忘情才是真正的“德”。所以,庄子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前面这句“死生亦大矣”,而是在“而”字后面的“不得与之变”。然而课文注释却只引了前半句话,遗漏了后面那句更为重要的话,而这句缺漏的话才是庄子真正想要表达的观点。由于教材注释未能全句引用,造成了句意的不完整甚至语意反转,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惑。

事实上,除了《庄子·德充符》,“死生亦大矣”这句话在《庄子》中还出现了一次,是在《庄子·田子方》中,庄子这次是借孔子“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劫,伏戏、黄帝不得友。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的话,诠释孙叔敖不因爵禄改变自己“无所待”的状态。这也与《德充符》中的旨意相同。所以,庄子的“齐生死的观点”是明确的。

那么,我们还要进一步思考:“王羲之又是怎么看待庄子的这个观点的呢?为什么他只取前半句话?”同学们讨论下来,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王羲之并不赞同庄子“齐生死”的观点,所以部分引用了《庄子》中的话,是对庄子的断章取义,但王羲之也不仅仅是想表达“死生亦大”,他更重要的也是后面那句“岂不痛哉”。王羲之真正想说的是“死生这样的大事怎么不会引发人的痛苦”。因为从文章第一段的“畅叙幽情”,到第二段的“游目骋怀”,到第三段的“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以之兴怀”,到第四段的“兴感之由”“临文嗟悼”“所以兴怀”“有感斯文”,王羲之都是在强调景情事文乃至生死,都会引发人的情感的变化,这种情感的变化就是“有情,有待”,人要用有情有待来对抗世事的无常与生命的短暂。这恰与庄子的“无情、无待”相反,这就是王羲之对庄子的观点的否定。

回到注释上来,如果我们能找到引文出处,发现注释中的缺漏,补充完整,就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有时候课下注释是会出现矛盾的地方的,教师如能发现并设置思辨性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也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

《苏武传》是统编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第7段,李陵谈到苏武的大哥苏嘉时说:“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其中“扶辇下除”四字,课本中是这样注释的:“扶着皇帝的车子下殿阶。除,是门与屏(今所谓照壁)之间的通道。”这则注释让人颇有困惑:“除”的解释明显前后矛盾,前句解释为台阶,后句说是门与照壁之间的通道,到底哪个解释是正确的呢?

《说文解字》说:“除,殿陛也。”可见这个字的本义就是宫殿的台阶。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選》对《苏武传》中的“除”字的注释就是“殿阶”。但是,查《汉语大词典》“除”的解释有两个不同的义项,一个是“宫殿的台阶”,另一个就是“门与屏之间的通道”,且后一个义项词典所举的例句正是《苏武传》中的这一句。

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这样的矛盾之处,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从字源、字形及语境方面考虑,借助工具书,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必定经历体验质疑、探究、论证,在深入学习中提升思辨能力。

限于篇幅或对文字的难易程度判断的差异,有些字词教材编写者没有加注,但生在阅读理解时是会有困难的。对教材注释的这一“留白”,教师不妨让学生来尝试加注,或许会有更多的收获。

《兰亭集序》中“终期于尽”一句,统编版教材中“终究归结于消灭”,对“期”字并没有做单独具体的解释。那么,此处的“期”该解释为什么呢?教师不妨让学生来作注释。

教师可以先抛出问题:关于《兰亭集序》中“终期于尽”中“期”的含义,统编教材没有作注,但是不同教材版本却有不同的解释,比如,北师大版教材解释为“必然,必定”,人教版教材注为“至、及”,苏教版教材也将“期”字解释为“注定”。还有的书是解释为“归结”“期限”“会合”。请同学们查找资料,结合语境,给“期”作注并作出合理的阐释。

学生在尝试给“期”作注的过程中,教师可提示同学分以下几步:①查找工具书,结合所学课文,列出“期”的常见义项和例句;②结合《兰亭集序》上下文语境,确定此处“期”的含义,并结合文本给出合理阐释;③结合语境,从语法词性上作出合理解释;④从王羲之的传世文献中,探究其使用“期”的习惯用法。⑤考查其他典籍,寻找支撑证据。

学生已经多次在文言文中遇到过“期”,比如初中学过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此处“期”注为“约定,邀约”。《陈涉世家》“失期,法皆斩。”中的“期”解释为“期限”。高中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帝乡不可期”,“期”注释为“期求”。这些义项都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要尝试给“期”作注,学生会很自然地从这些义项入手,联系旧识。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些义项都不能作为此处的确解。这时候,学生就不得不再作其他思考和探求。面对新语境,新问题,即使查找出了一些新义项,也不能马上就解决,还需要梳理、比照、分析、论证,才有可能建构新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提示步骤,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初步的假说还需要严谨的论证,从而去寻找更多的论据支撑。

整个过程能够调动、激活学生已有的个体经验,依托认知语境,学生就能在勾连旧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建构,而这恰恰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特征。

在拿到统编教材后,我很快发现了文言文的课下注释中对通假字的表述与以前有所不同。统编版教材与华师大版教材相比较,将所有的“X通X”均更换为“X同X”。以必修上册三篇文言文为例,见表1:

从表1可知,统编版教材把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全部用“同”来表示。华师大版教材则将通假字用“通”表示,古今字和异体字用“同”表示。比如,《劝学》中的“輮”与“煣”、“有”与“又”一般认为是通假字,“知”与“智”、“生”与“性”是古今字。《师说》中的“受”与“授”是通假字,“不”与“否”是古今字。《赤壁赋》中的“属”与“嘱”、“冯”与“凭”、“繆”与“缭”、“籍”与“藉”是通假字。

那么,学界对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又是如何定义的呢?胡安顺、郭芹纳在《古代汉语》中说道:“通假字是指古人在书写时所使用的与本字同音的替代字。”“字形不同而意义和读音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叫异体字,古称‘或体’‘重文’”。“训诂学界通常用‘A,通B’注释通假字,用‘A,同B’注释异体字,用‘A,后来写作B’注释古今字。”“‘通’用于通假字;‘同’用于异体字;古今字用‘后作X’或‘X的古字’等表示。”唐作藩在《“通”与“同”——文言文注释中两个术语的运用》中提出:“异体字注释用‘某同某’,通假字注释用‘某通某’,而古今字注释既不用‘同’,也不用‘通’,而用‘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某’的方式。”李瑾将通假字与异体字区别为:“异体字可随意转换,通假字只在一个意义上临时借用,不能任意转换。”

虽然对某些字到底是古今字、异体字,还是通假字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但既然通假字与异体字、古今字是不同的,那么“通”与“同”就不可以乱用,更不可以不加辨别地用其中一种表述代替另外一种。教材编写者将三者的区别抹去,一律用“同”来表示,不仅不能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帮助,反而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新的疑惑,认为古今字、通假字、異体字没有区别,以致对知识的本质产生了误解。所以,面对注释中的这一表述,教师最好能跟学生讲清楚,使之对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的认识和理解更全面和更深刻。

在注释的缺漏处、矛盾处、留白处、差异处设置问题,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引导学生透过字词表面,探究文章深意,更能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探究、推理、判断、选择、阐述这些复杂的思维过程,使学习走向深入。

猜你喜欢

异体字兰亭集序王羲之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王羲之送字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书画名人汇
常用隶书异体字表(二)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
《王羲之 丧乱贴》